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8)
2023(16806)
2022(13737)
2021(12105)
2020(9641)
2019(21380)
2018(20918)
2017(39768)
2016(20971)
2015(23093)
2014(22814)
2013(22275)
2012(20927)
2011(19185)
2010(19366)
2009(18348)
2008(17589)
2007(15777)
2006(14330)
2005(13520)
作者
(60503)
(50593)
(50397)
(47802)
(32058)
(23982)
(22700)
(19398)
(19095)
(17824)
(17473)
(16803)
(16184)
(16115)
(15819)
(15568)
(14979)
(14702)
(14523)
(14442)
(12840)
(12290)
(12048)
(11637)
(11425)
(11214)
(11139)
(11106)
(10124)
(9869)
学科
(106681)
经济(106560)
管理(67354)
(58155)
(47145)
企业(47145)
方法(32384)
中国(29695)
数学(27490)
地方(27347)
数学方法(27271)
(25718)
业经(25545)
(24451)
环境(22422)
(21642)
(19704)
(17773)
金融(17770)
(17590)
银行(17572)
农业(17484)
(17045)
(16720)
贸易(16708)
地方经济(16408)
(16107)
(15516)
(15224)
(15023)
机构
学院(306607)
大学(303429)
(137871)
经济(135193)
管理(112942)
研究(109528)
理学(95586)
理学院(94523)
管理学(93143)
管理学院(92563)
中国(83955)
(65814)
(63761)
科学(62214)
(54240)
财经(50852)
中心(49400)
研究所(48358)
(47752)
(45910)
(45737)
经济学(44269)
(40401)
北京(40364)
师范(40020)
(39822)
业大(39651)
经济学院(39510)
(37688)
财经大学(37474)
基金
项目(197960)
科学(157576)
研究(149308)
基金(144136)
(124397)
国家(123371)
科学基金(106553)
社会(99621)
社会科(94698)
社会科学(94681)
(77931)
基金项目(74898)
教育(67138)
(64394)
自然(64065)
自然科(62525)
自然科学(62513)
自然科学基金(61380)
编号(59689)
资助(57301)
成果(48619)
(48197)
重点(45101)
(43666)
国家社会(42569)
课题(42013)
(41996)
(41864)
发展(39408)
创新(39254)
期刊
(166880)
经济(166880)
研究(98982)
中国(66835)
(51028)
管理(45396)
(43920)
学报(42841)
科学(40838)
大学(33621)
(33042)
金融(33042)
教育(32384)
学学(31557)
农业(29684)
经济研究(28110)
业经(26894)
技术(26582)
财经(26156)
(22723)
问题(20824)
(16837)
技术经济(15862)
世界(15126)
(14971)
国际(14878)
商业(14629)
图书(14110)
现代(13955)
统计(13732)
共检索到484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建   白婉婷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的数据,系统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并将环境规制异质性纳入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考察在不同环境规制门槛下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总体上升而局部波动的趋势,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并跨过阈值,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抑制区域的碳排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合君  潘宁宁  吴婷  
发展数字经济是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抓手。利用2016—2020年中国22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能源环境效率和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等渠道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加强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在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进程中存在双重门槛,只有在数字经济发展超过特定门槛值时,碳减排效应才会显著,且其效应呈现出递减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降低非中心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碳排放强度,但对降低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政府应积极抓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底座,实现城市碳减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志伟  
文章构建了"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理论模型,并以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区工业产出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和污染物减排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业污染物排放对于产出增长具有刺激作用,同时产出增长又会引起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从而证明了中国工业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但由于环境规制投资依然不足,规制效率相对偏低,治理的整体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分阶段看,"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在过去十余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2008年后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分地区看,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中,而环境规制的效果仅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佘群芝  吴柳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准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对推动各国经济发展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使用1990—2019年9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从国家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降低碳排放,且减排弹性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在中、高收入国家均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3)从行业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对降低中等收入国家建筑、制造、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有显著效果,对降低高收入国家制造业、运输业的碳排放作用显著,且均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的。以上研究结论为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与气候治理、加快各国经济低碳转型及部署中国碳达峰行动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景政   穆月英  
[目的]在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降碳的背景下,探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助力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8—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考察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1)农业保险发展显著促进农业生产碳减排,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以及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存在以政府补贴力度为前提的门槛效应。当政府补贴力度较低时,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碳排放无显著影响;只有政府补贴力度达到一定门槛值后,农业保险才会发挥碳减排作用。(3)机制分析表明,农业保险主要通过促进专业化种植和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生产碳减排。(4)随着农业生产碳排放量的降低,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减弱。[结论]应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继续全面推广农业保险,引导农户转向专业化、绿色化生产,以推动农业低碳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宇  郑静  涂训华  
数字经济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各地的碳排放强度,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碳排放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东部地区和低排放城市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还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鑫  张心灵  袁小龙  
文章运用GRA-熵值法对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进行综合测度,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GMM估计分析环境规制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并以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的经济发展质量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总体上能积极推动二者协调发展。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地区异质性。通过门槛效应回归发现,我国整体及东部地区环境规制能递进式地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西部地区则呈现"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芳   汪梓瑜   赵玉林   刘春晖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略和目标,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着力探讨了环境规制在二者间的调节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先加剧后减少环境污染;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规制强化了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负向作用,而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环境规制则会强化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前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的环境污染效应更加严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设置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芳   汪梓瑜   赵玉林   刘春晖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略和目标,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着力探讨了环境规制在二者间的调节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先加剧后减少环境污染;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规制强化了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负向作用,而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环境规制则会强化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前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的环境污染效应更加严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设置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左晓慧   钱鹏程  
数字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碳排放强度数据,可以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促进碳减排,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和政策异质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降低能源消费水平、调整能源生产结构等方式降低碳排放量。鉴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碳减排,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芦红   韦美膛  
扩内需促消费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扩大内需视角,在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消费市场韧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16-2021年30个省域的经验数据,就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发展与消费市场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市场韧性的提升,电子商务发展在数字经济对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具体表现为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强化数字经济对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对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作用在不同城镇化水平省域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城镇化水平较高省域,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作用更强。最后本文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数字经济生态模式,支持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强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监管,建立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培训支持体系,完善数字化消费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邹志明  陈迅  
基于2003-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FDI对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环境规制约束下,FDI技术溢出效应显著,FDI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发展,现阶段环境规制具有“创新补偿”效应;FDI与环境规制的交互项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规制对FDI发挥一定的正向筛选作用。第二,在考虑内生性后,FDI、环境规制及其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核心结论依然成立,并且存在区域异质性。第三,两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FDI通过技术创新机制作用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四,整体而言,FDI通过技术创新水平这一中介路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影响,与理论预期不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先明   赵志辉  
文章基于2008—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贸易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双刃剑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拓展分析其非线性影响特征。研究表明:数字贸易能显著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数字贸易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而通过规模效应阻碍绿色经济发展;数字贸易对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强;随着数字贸易的规模扩大,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文章基于中国31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增的区域异质性;同时,这种促进作用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前,中国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面板门槛模型中的门槛值,对于这些省份而言,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的条件已经具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市场机制、政府行为和社会服务三条中介渠道驱动城乡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文章基于中国31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增的区域异质性;同时,这种促进作用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前,中国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面板门槛模型中的门槛值,对于这些省份而言,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的条件已经具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市场机制、政府行为和社会服务三条中介渠道驱动城乡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