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4)
2023(13162)
2022(10929)
2021(9700)
2020(8094)
2019(17567)
2018(17200)
2017(32662)
2016(17749)
2015(19417)
2014(18835)
2013(18293)
2012(16192)
2011(14208)
2010(14597)
2009(14250)
2008(14200)
2007(12926)
2006(11505)
2005(10748)
作者
(47932)
(40337)
(40047)
(37943)
(25577)
(19081)
(18165)
(15251)
(14935)
(14385)
(13605)
(13335)
(12981)
(12579)
(12462)
(12126)
(12019)
(11945)
(11730)
(11323)
(10008)
(9831)
(9579)
(9223)
(9171)
(8926)
(8906)
(8825)
(7964)
(7747)
学科
(86877)
(79932)
企业(79932)
管理(76502)
(71524)
经济(71401)
(29488)
(29435)
业经(29190)
方法(28003)
(22394)
财务(22370)
财务管理(22345)
企业财务(21200)
(20660)
数学(19738)
数学方法(19561)
农业(18972)
技术(17365)
中国(17329)
(16771)
(15607)
(14862)
(14768)
贸易(14755)
环境(14730)
(14423)
理论(14366)
(14159)
体制(13610)
机构
学院(253575)
大学(243086)
(106563)
经济(104531)
管理(103082)
理学(88169)
理学院(87427)
管理学(86383)
管理学院(85920)
研究(74951)
中国(61498)
(54476)
(49523)
科学(42094)
财经(42065)
(41596)
(40191)
(37897)
(36203)
中心(35414)
业大(34648)
农业(32575)
研究所(31844)
经济学(31425)
(31420)
财经大学(30630)
北京(30392)
商学(29804)
商学院(29538)
经济学院(28333)
基金
项目(161315)
科学(129187)
研究(123306)
基金(117430)
(99674)
国家(98735)
科学基金(87639)
社会(80523)
社会科(76417)
社会科学(76398)
(65683)
基金项目(61757)
教育(55889)
自然(54654)
自然科(53371)
自然科学(53360)
自然科学基金(52456)
(52204)
编号(50631)
资助(46677)
成果(39675)
(37527)
(37461)
(37192)
重点(35790)
(35493)
(35075)
课题(34472)
创新(34102)
国家社会(33145)
期刊
(127348)
经济(127348)
研究(73650)
中国(51228)
(47526)
管理(44285)
(41303)
科学(31484)
学报(30929)
农业(28646)
业经(25252)
大学(25046)
教育(24263)
学学(24048)
技术(24042)
(24006)
金融(24006)
财经(21329)
经济研究(19594)
(18371)
(17467)
问题(16196)
财会(14805)
技术经济(14102)
现代(13291)
商业(13189)
(12894)
会计(12865)
世界(12587)
(11365)
共检索到384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超  桑瑞聪  
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发展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证明,但其是否会改变企业产品组合行为,而这又如何影响产品质量依然未知,这是探究环境规制影响资源再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识别两控区城市和重点受政策影响产业,本文研究了环境规制通过产品转换对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两控区政策显著提升了出口企业的产品转换率;环境规制对产品组合行为的影响与企业内在经营能力有关,对于存续时间长、规模较大和高生产率企业来说,环境规制对产品转换的影响较小;考虑外在所有制差异后发现,国有资本越高的企业对两控区政策越不敏感,其产品转换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杰  段瑞珍  孙学敏  
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以及产品质量视角下环境规制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且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环境规制对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嵌入程度和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第二,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因贸易方式、要素密集度、污染程度不同存在差异。第三,通过引入生存模型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持续时间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但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环境规制有利于延长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持续时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明  
本文以大型微观企业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和验证了市场竞争、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市场竞争和融资约束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实际出口产品质量低于有效出口产品质量达到20.36%;第二,企业的实际出口产品质量不同程度地低于有效出口产品质量,这一局面并未随着企业特征分组而明显改善;第三,在市场竞争和融资约束共同作用下,IV和OLS估算的实际出口产品质量分别偏离有效出口产品质量边界20.39%和26.09%。解决出口产品"中国制造"困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解决初创期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浩然  
治理环境和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本文具体以2006年以后中国环保部密集出台的清洁生产行业标准作为研究案例,研究发现:(1)平均来看,清洁生产环境规制降低了产品质量,但是政策的时间边际效应在逐年增大,长期内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逐步由负转正。(2)成本和价格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清洁生产环境规制由于挤出效应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率、产品价格以及产品质量。(3)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可以影响企业动态变化,进而影响资源的配置状况,具体表现为清洁生产环境规制降低了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市场进入概率,以及降低了企业—产品层面的退出概率和提高了企业的退出概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廖涵  方明朋  谢靖  
利用2000-2010年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的匹配数据库,结合我国普遍存在的融资约束背景,识别和检验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作用的效果及渠道。结果表明:(1)不同于既有研究强调的单一生产率路径,人力资本的改善分别从加工生产率、产品生产率和规模扩张三类渠道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2)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推动作用受到了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而规模扩张渠道遭到的制约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与企业研发密切相关的加工生产率渠道并未受到融资约束的限制,这表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缓慢与出口企业未能实现人力资本利用的专业化、高级化转变密切相关。人力资本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深层次关系为我国出口突破现实困境、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经验证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建新  黄鹏  
一个国家的信贷约束对本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起着多大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信贷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显著为负,信贷约束使得企业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而显著地降低了企业投资高质量产品的行为动力。但是行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使得企业对外部信贷资金的需求程度可以通过加速资本的配置来得到满足,也使得企业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以及企业生产率的固定资产投资上,这最终都有助于企业配置资金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另外,国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信贷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外资企业的不同,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方式下的信贷约束的表现也不同。在本文使用其他信贷约束指标做稳健性检验之后,和本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孔祥贞  覃彬雍  刘梓轩  
高质量出口是新时期中国外贸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攻方向,融资约束是困扰中国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中国大样本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利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进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中间品进口是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且该机制在高技术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第三,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总体上不显著,但在大型企业中显著为正。文章从微观层面诠释了金融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为缓解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过程中的融资约束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解决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珑  史红民  
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质量博弈过程对产品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在整个博弈过程中,企业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政府的目的同样可以理解为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只不过政府的成本收益函数更加复杂,是经济利益(和经济成本)与公众利益(和社会成本)的集合。企业在博弈中的收益主要体现为生产质量不合格商品的预期收益;预期成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被发现后的处罚成本和失信成本,它与处罚的力度和被发现的概率相关。只要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企业就有生产的冲动。政府在博弈中的收益主要体现为受贿收入以及政府公信力提升,预期成本表现为质量规制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耗费以及规制失误(渎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  赵映雪  
促进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然而,关于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潜在机制依然存在争议。本文利用中央政府“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3年的企业层面数据,探索了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有效约束了受规制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并促进了其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做出贡献的结论在考虑政策设计的非随机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同时期的其他环境事件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环境规制对一般贸易和非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更明显,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力度可以强化环境规制与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关系;机制检验显示,由环境规制引发的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为政府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璐  
基于对诚信成本概念的诠释,分析了诚信成本对消费群体、诚信企业和非诚信企业福利效应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推导,探讨了在监督机制不完善、中小型企业分布广泛、投机偏好增强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诚信成本提高诱发产品质量不安全产生的必然性,并提出如何通过完善诚信评价体系,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完善市场结构等方法来降低企业诚信成本,规避产品质量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野青   王冠宇  
随着全球贸易网络不断深化、贸易格局不断演变,供应链问题已成为关乎企业以高质量产品出口为表现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理论上,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将以中间品投入为代表的供应链行为纳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方程中,发现对供应链施加技术规制会通过中间品投入质量和中间品投入成本两个渠道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实证中,本文借助中国对中间品进口发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供应链技术规制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并使用2000—2014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进行检验后发现,供应链技术规制会引起企业最终品出口产品质量的上升。从影响机制看,一方面,供应链技术规制会导致企业中间品进口质量上升,进而连带最终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供应链技术规制并未明显增加企业中间品进口成本,原因在于,由其引致的合规成本被中间品出口商吸收,未转嫁到中间品价格中去。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技术规制所产生的出口产品质量效应会随着技术规制类别的变化以及企业类型的变化而呈现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源于不同类别技术规制所产生的规制效果的差别,以及不同类型企业在产成品与供应链之间的敏感程度、弹性空间、质量转化能力上的差异。本文结论表明,从供应端提高规制要求是提升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海成  许和连  邵小快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考察了国有企业改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改制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且稳健的提升作用;国有企业改制后,国有资本股权占比约29%时出口产品质量达到最优;国有企业改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生产同质性产品及处于高竞争程度行业时,国有企业改制会较大幅度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国有企业改制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主要渠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以补贴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为例,探讨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八分位海关数据测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然后匹配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补贴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总体上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生产效率高、研发水平高、人力资本丰富、广告投入大、无形资产多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对融资约束企业促进作用较弱;相比其他类型企业,补贴对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应优化补贴方式、增强补贴使用监督力度,针对本土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施炳展  
本文研究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差距扩大;外资通过生产效率、研发效率、竞争效应等渠道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广告效率渠道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资企业数目增加会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外资企业出口强度增加会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总体来看,外资不利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涂刚  赵玉民  
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发展可以采取的战略行为有四种:消极支付、环境管理、退出和进入。实践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做出相对应的选择,以有效地规避风险,响应社会的环保诉求,变不利为有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