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5)
- 2023(13674)
- 2022(11985)
- 2021(11162)
- 2020(9216)
- 2019(20930)
- 2018(20878)
- 2017(40418)
- 2016(21957)
- 2015(24520)
- 2014(24357)
- 2013(23892)
- 2012(21827)
- 2011(19811)
- 2010(19654)
- 2009(18217)
- 2008(17884)
- 2007(15634)
- 2006(13816)
- 2005(12466)
- 学科
- 济(84438)
- 经济(84312)
- 管理(71079)
- 业(63211)
- 企(54723)
- 企业(54723)
- 方法(38545)
- 数学(32730)
- 数学方法(32367)
- 财(25417)
- 农(22165)
- 中国(21643)
- 制(20242)
- 业经(20073)
- 学(19257)
- 环境(17772)
- 务(16158)
- 财务(16089)
- 财务管理(16058)
- 地方(16024)
- 企业财务(15292)
- 理论(14845)
- 划(14606)
- 体(14535)
- 贸(14489)
- 贸易(14483)
- 和(14467)
- 农业(14237)
- 易(14058)
- 技术(13797)
- 机构
- 大学(315351)
- 学院(311465)
- 管理(125375)
- 济(122938)
- 经济(120196)
- 理学(109163)
- 理学院(107984)
- 管理学(106278)
- 管理学院(105709)
- 研究(102497)
- 中国(75145)
- 京(66708)
- 科学(62563)
- 财(59763)
- 所(50460)
- 财经(47744)
- 农(46312)
- 中心(45908)
- 研究所(45828)
- 业大(45023)
- 江(44654)
- 经(43341)
- 北京(41955)
- 范(40848)
- 师范(40510)
- 院(37474)
- 经济学(37117)
- 农业(36005)
- 州(35970)
- 财经大学(35656)
- 基金
- 项目(214754)
- 科学(169592)
- 研究(158623)
- 基金(157172)
- 家(136029)
- 国家(134925)
- 科学基金(116677)
- 社会(100876)
- 社会科(95546)
- 社会科学(95522)
- 基金项目(83780)
- 省(82887)
- 自然(75375)
- 自然科(73551)
- 自然科学(73536)
- 教育(72339)
- 自然科学基金(72192)
- 划(69649)
- 编号(64471)
- 资助(63765)
- 成果(52638)
- 部(47910)
- 重点(47667)
- 创(44803)
- 发(44532)
- 课题(43881)
- 制(42978)
- 创新(41805)
- 国家社会(41555)
- 教育部(41507)
- 期刊
- 济(134835)
- 经济(134835)
- 研究(94127)
- 中国(57907)
- 学报(48916)
- 管理(46381)
- 财(46182)
- 科学(44795)
- 农(42314)
- 大学(37609)
- 学学(35231)
- 教育(34691)
- 农业(29210)
- 融(25476)
- 金融(25476)
- 技术(25333)
- 财经(23426)
- 业经(21412)
- 经济研究(20975)
- 经(19927)
- 问题(17305)
- 图书(16838)
- 理论(15875)
- 科技(15566)
- 版(14597)
- 实践(14418)
- 践(14418)
- 技术经济(14158)
- 现代(14090)
- 业(14060)
共检索到450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欣 曹建华
对环境规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环境规制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雾霾治理是当前环境领域的崭新问题,从规制角度探索雾霾的成因或雾霾治理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正式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到雾霾治理的成效;当前对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对此问题的研究存在一定的拓展空间;理论分析可尝试将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纳入同一分析框架;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度量指标呈现多元化趋势。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治理 雾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士国
本文是关于市场化环境规制工具研究的一个文献综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们首先对市场化环境规制工具的特征和种类作了介绍,随后从减污效率、成本分配效应、不确定性的性质、对减污技术的激励程度这四个维度,对市场化环境规制工具的特征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对市场化环境规制工具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作了一些总结性的评论。
关键词:
市场化环境规制工具 设计 选择 实施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帅 杨刚强
基于2000—2016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识别环境规制地区之间的竞争,实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竞争状态因污染类型不同具有异质性,环境规制竞争并没有出现恶性的"逐底竞争",但废气和废物污染处于"弱竞争"状态,废水污染是"标尺竞争";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EKC假说得以验证,否定"污染天堂"的存在,能源强度与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影响。此外.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明琴 周诗敏
基于我国113个重点城市1993-2009年工业三废排放量、污染治理投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量等大样本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对1998年实施的"酸雨控制区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政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控区"政策的施行使得污染治理总投资增加46.0%、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增加44.1%,"两控区"政策的出台明显改善了工业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效果。研究结论还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以工业废水治理投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及对"两控区"城市的地理、空间、政治不同属
关键词:
环境污染治理 “两控区”政策 倍差分析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明琴 周诗敏
基于我国113个重点城市1993-2009年工业三废排放量、污染治理投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量等大样本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对1998年实施的"酸雨控制区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政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控区"政策的施行使得污染治理总投资增加46.0%、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增加44.1%,"两控区"政策的出台明显改善了工业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效果。研究结论还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以工业废水治理投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及对"两控区"城市的地理、空间、政治不同属性的检验。研究为评估环境政策总体效果提供了借鉴,探讨了环境政策的影响路径,并从企业角度和政府角度对环境污染治理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治理 “两控区”政策 倍差分析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陆立军 陈丹波
针对中国环境规制政策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的特点,本文构建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中国省级数据和空间自滞后模型,验证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通过权衡成本和收益实施环境规制策略,存在"逐底竞争"和"趋好竞争"两个均衡点;地方政府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明显降低本地区的污染排放,但会引发污染的就近转移;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由东向西逐渐增强,而污染转移效应则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创新补偿效应是推动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由"逐底竞争"向"趋好竞争"转变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治理 演化博弈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伯凡 吴莉昀
财政分权理论中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一直是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热点。本文根据理论的发展轨迹梳理了财政分权理论对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以"仁慈的政府"为假设,认为政府的目标是实现居民效用水平的最大化,重点对提供环境规制和进行环境治理的政府层级以及不同性质的污染物进行了研究;第二代财政分权则将政府的目标设定为财政预算收入的最大化,强调了政府间的竞争尤其是税收竞争和FDI竞争的环境影响;晋升锦标赛理论则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将地方政府的目标设定为经济增长率,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为了在锦标赛中获胜在环境规制和FDI方面竞争所产生环境影响。然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和晋升锦标赛理论都没有对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动机进行研究,本文认为这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此外,基于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和晋升锦标赛理论分析政府对不同污染物的规制策略也将是未来需要讨论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京燕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环境规制较严格的国家对贸易竞争力负面效应的担忧也随着增加。当今的全球化趋势在导致贸易壁垒不断削减的同时,各国的环境规制却随之不断提升。近年来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迁移的关系倍受关注,成为贸易与环境研究的前沿问题。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动意味着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改变,从而对污染水平产生影响。本文的目的是对环境规制差异导致的生产、净出口和污染排放效应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数据、模型和结果进行评述。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贸易中污染避难所实证研究所使用的典型方法,然后就污染避难所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并对主要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最后对文章所使用文献的方法、数据来源、关键...
关键词:
污染避难所 国际贸易 实际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英欣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环境质量的提升。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村经济与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损害,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要想快速改善农村污染问题,提升农村污染防治效率,有必要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是,针对我国农村污染的法律并不完善,不利于政府、环保部门以及污染主体等各类主体承担环境治理责任,需要基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主体要求,不断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规范,强化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制与执法监督,提升农村环境治理能力。
关键词:
环境治理 污染发展 法律法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祥 张伟
本文以2008—2015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环境分权作用下环境规制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环境监测分权等在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环境规制与工业污染治理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2)随着地方政府环境行政权、环境监察权和环境监测权的扩大,环境污染治理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导致环境规制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3)在空间异质性方面,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环境分权有助于强化环境规制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积极作用,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与之相反;低排放强度地区的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环境监测分权与环境规制的交叉项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高排放强度地区却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此,应在提高环境分权程度的同时加大中央对地方的环保督查力度;制定差异化的环境分权策略;处理好不同层级政府间财政分权与环境分权之间的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章政 郭雨蕙 吴瀚然
在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其“以新代旧、以严替宽”的动态提升是我国工业减排的主要驱动力。基于手工搜集的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信息构建政策变量,利用2001—2014年中国水污染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研究标准提升的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差异化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标准提升显著降低了以化学需氧量为表征的企业水污染排放,基于多种方法开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结论是可靠的。机制分析显示,企业减排没有以减产停产为代价,而是通过前端清洁生产和末端污染去除的方式共同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标准提升的减排效应在制定出台地方标准、标准提升幅度适中、企业达标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为此,应持续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有序推进排放标准的覆盖、优化和更新,对不同水平企业分层分级设定排放限值,促使污染企业“劣者趋良、良者趋优、优者更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会恒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源于西方的政府规制理论也随之成为我国经济学界、行政管理学界和法学界讨论的热点,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对政府规制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规制的基本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特定行业的政府规制三个方面。限于篇幅,这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