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4)
2023(8341)
2022(7051)
2021(6107)
2020(5120)
2019(11418)
2018(11199)
2017(21577)
2016(11274)
2015(12726)
2014(12827)
2013(12658)
2012(12014)
2011(11156)
2010(11526)
2009(11232)
2008(10752)
2007(9851)
2006(9133)
2005(8758)
作者
(33815)
(28562)
(28488)
(27295)
(18205)
(13486)
(12909)
(10821)
(10766)
(10131)
(10082)
(9405)
(9363)
(9223)
(9104)
(8769)
(8412)
(8288)
(8192)
(7885)
(7452)
(6933)
(6785)
(6574)
(6440)
(6401)
(6304)
(6124)
(5736)
(5512)
学科
(70856)
经济(70779)
管理(41618)
(32067)
(27667)
企业(27667)
方法(21544)
数学(18693)
数学方法(18581)
地方(17167)
(15533)
(14819)
中国(14468)
环境(13938)
业经(13568)
地方经济(12458)
(12226)
(12066)
(11431)
(9783)
(9709)
金融(9707)
(9167)
银行(9162)
(8833)
体制(8688)
(8681)
财务(8662)
财务管理(8640)
经济学(8530)
机构
大学(177624)
学院(176972)
(87013)
经济(85422)
管理(65026)
研究(63271)
理学(55032)
理学院(54454)
管理学(53758)
管理学院(53411)
中国(48299)
(41652)
(36379)
科学(34092)
财经(32221)
(31407)
(28968)
经济学(28956)
中心(28071)
研究所(27808)
(27802)
经济学院(25623)
财经大学(23610)
(23551)
北京(22952)
(22541)
业大(21217)
(21114)
(21074)
师范(20899)
基金
项目(110492)
科学(87874)
研究(82345)
基金(81898)
(70169)
国家(69644)
科学基金(60183)
社会(57006)
社会科(54177)
社会科学(54164)
基金项目(42400)
(42151)
教育(36739)
自然(35597)
自然科(34694)
自然科学(34684)
(34441)
自然科学基金(34062)
资助(33644)
编号(31340)
(26551)
成果(26421)
(25392)
重点(25068)
国家社会(24842)
(24546)
(22663)
教育部(22432)
课题(22326)
人文(21861)
期刊
(107025)
经济(107025)
研究(59107)
中国(36836)
(33655)
管理(27325)
学报(24032)
科学(22635)
(22157)
大学(19460)
学学(18484)
经济研究(18229)
(18137)
金融(18137)
财经(17868)
(15524)
技术(15490)
农业(14395)
业经(14194)
问题(13454)
教育(13368)
技术经济(10355)
(10130)
世界(9395)
统计(9374)
国际(8942)
(8527)
经济问题(8440)
改革(8284)
(8284)
共检索到282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传里  许桂华  
选取2003~201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算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可能会对代表经济增长数量的人均GDP增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对代表经济增长质量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不明显,在全国层面上环境规制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我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因此,适度加强环境规制是必要的,我国在研发投入、引进FDI等方面应大力发展环保技术,注重技术效率的提升,加大投入支持环保产业以及清洁能源利用,因地制宜地引进FDI、发展国际贸易、调整产业结构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春婉  林勇  
选用1985~2009年我国相关指标,基于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分析,建立模型,测定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环境规制力度。结论是:(1)我国环境规制与第二产业产值之间呈倒"U"型关系;(2)我国环境规制能否促进经济发展,临界值为10.3,即如果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对数值超过临界值,我国经济将随其投资额的增加而衰退,否则将随之进一步发展;(3)目前我国的环境规制力度远小于临界值,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彩云  郭艳青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产业调整的加快,污染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从环境规制视角对区际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的分省区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水平与污染产业转移呈现"U"形关系,地方政府的末端治理会激励企业提高生产率并增加产出,进而导致污染产业转入;(2)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境规制,既能促进产业发展,也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研究所蕴含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者应对企业的治污技术研发等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可以酌情实施累进制环境税率,在招商引资时,可以根据转移产业的污染程度做出相机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莎莎  高明  黄清煌  
文章基于系统耦合模型测算出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系统耦合度,并利用系统矩估计法考察环境规制对系统耦合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有利于改善系统耦合度,意味着当前环境规制在履行节能减排职能的基础上,创新补偿效应也倒逼经济增长。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显著正向作用于系统耦合度,而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却明显抑制了系统耦合度。分阶段来看,伴随2006年节能减排政策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环境规制对系统耦合度实现了由负向到正向的根本性转变。此外,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和企业个体努力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共同发展,而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则扩大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楠  
环保财政支出具有的引致经济和环境规制的双重属性,使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政府环保财政支出的经济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地区环保支出的总额和比例均与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政府越倾向为环保财政提供更多的预算支持。环保财政支出通过引致社会资本、刺激技术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并通过提高地区技术水平促进地区污染减排;但环保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增速仍落后于当前的环境治理期望,形成的工业污染源治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红凤  陈淑霞  
本文首先从国外、国内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推论出环境规制的必要,从环境规制可能带来负面效应推论出本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然后分析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目标陷入两难是基于静态假设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动态条件下,环境与企业竞争力进而与经济发展会实现双赢的内在规制机理,并论述了学者们支持该观点的最新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结果;最后给出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文雨辰  田影  
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指向。对共享发展这一理念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通过从我国现实阶段出发,构建双维度下的共享发展评价指标,采用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测度我国各省份近十年的共享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检验我国当前大力实施减税政策的形势下,是否会对共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可以发现:各省份人均税收增幅的下降会显著提升当地共享发展水平,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税种的选择下都会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此外,各类减税的组合效果明显强于某种税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减税还会通过对税制结构的优化,从而间接作用于共享发展的实现。为此,应继续加大减税力度。同时,减税过程中,要兼顾地区间的差异性,实现税制结构优化,以更好促进共享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斌红  杨俊青  
本文以2003—2016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计量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U形影响,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不断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就业技能结构来实现。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具有异质性,清洁行业快于污染密集行业到达U形曲线拐点。研究结论表明,目前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规制水平整体偏低,要实现环境规制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双赢,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使工业行业尽早达到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拐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清煌  高明  
文章基于经济数量和产业升级双维度,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环境规制的经济绩效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虽对经济数量增长有抑制作用,但对产业优化有正向作用。分地区环境规制的经济数量效应表现出与整体样本类似的效果,而环境规制的长期产业升级效应略有不同,东、中、西部的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分别表现出显著正向、不显著负向和显著负向。此外,伴随节能减排纳入政府考核体系,环境规制的长期产业升级效应虽有减弱,但环境规制短期经济数量的效应开始呈现。因此,不能盲目加强规制强度,应考虑不同地区的承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凤  周峰  杨慧  郭庆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环境承载阈值以及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等的存在,昭示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环境规制的必要。从实证视角看环境规制绩效究竟如何?本文基于山东经验,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测度来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选取污染密集产业的区位商、带动值和经济增长贡献率三个指标,对环境规制下污染密集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环境规制绩效。本文得出结论是,山东环境规制严格于全国,并取得一定的规制绩效;严格而系统的环境规制政策,能改变EKC曲线形状和拐点位置;要改变单位产出能耗高、污染排放总量高而导致环境规制压力大的局面,还需配合产业结构配置政策的调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英涛   张云   倪道涵  
绿色金融体系是推动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绿色所强调的公益属性和金融所要求的商业性带来的两难冲突会影响绿色金融的持续发展。文章以中国地级市为样本分析了绿色金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实现两者双赢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绿色金融整体上实现了城市生态效益的改善和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尤其是在金融人才规模、金融科技水平和外来投资水平较高的城市,其双赢效果更显著;从影响渠道看,绿色金融通过驱动技术创新、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强化环境监管力度以及吸引新企业进入市场实现双赢目标。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绿色发展,须从金融人才规模、金融科技水平、绿色金融影响渠道等方面优化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发挥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积极作用,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清煌  高明  
本文从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出发,选取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存在经济增长数量抑制效应和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效应的双重作用,而环境分权则进一步加强两极分化,即在提升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效应的同时,恶化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分地区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数量效应并无差异,而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东西部环境规制倒逼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而中部环境规制促使经济增长质量下滑;环境分权在东部地区呈现出有利于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推动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却呈现束缚效应。此外,伴随节能减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建   白婉婷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的数据,系统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并将环境规制异质性纳入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考察在不同环境规制门槛下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总体上升而局部波动的趋势,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并跨过阈值,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抑制区域的碳排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珍  韩纪琴  吴义根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1997—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方法,探讨了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农业经济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不显著,农业经济发展会倒逼科技创新和环境规制;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变动的贡献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主产区的环境规制贡献相对粮食非主产区更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明琴  周诗敏  陈家昌  
本文以1998年实施的"两控区"政策作为一次自然试验,采用1992年至2009年期间280个重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为样本,并借助倍差分析法对"两控区"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两控区"政策后,相比非"两控区"城市而言,"两控区"城市的人均GDP增加了8.3%,人均工业GDP增加了16.8%。这意味着,施行合适而严厉的环境规制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局面。另外,我们还对"两控区"城市的地理、空间、政治等不同属性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