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4)
- 2023(10192)
- 2022(8754)
- 2021(8196)
- 2020(6969)
- 2019(15955)
- 2018(15720)
- 2017(30694)
- 2016(16151)
- 2015(18087)
- 2014(17671)
- 2013(17042)
- 2012(15229)
- 2011(13538)
- 2010(13210)
- 2009(12092)
- 2008(11452)
- 2007(9775)
- 2006(8235)
- 2005(7280)
- 学科
- 济(63089)
- 经济(62982)
- 管理(57468)
- 业(50034)
- 企(44011)
- 企业(44011)
- 方法(31693)
- 数学(27808)
- 数学方法(27454)
- 财(20729)
- 农(16248)
- 制(15942)
- 业经(14833)
- 中国(14622)
- 环境(13914)
- 务(13361)
- 财务(13317)
- 财务管理(13288)
- 企业财务(12680)
- 划(11906)
- 体(11860)
- 学(11336)
- 技术(10866)
- 贸(10591)
- 贸易(10587)
- 易(10369)
- 农业(10309)
- 和(10188)
- 地方(9882)
- 银(9853)
- 机构
- 大学(222897)
- 学院(221816)
- 济(93611)
- 管理(92708)
- 经济(91918)
- 理学(81333)
- 理学院(80589)
- 管理学(79396)
- 管理学院(78962)
- 研究(66073)
- 中国(50463)
- 财(45576)
- 京(44217)
- 科学(37959)
- 财经(36648)
- 经(33486)
- 中心(32196)
- 江(31660)
- 业大(31016)
- 农(30710)
- 所(30055)
- 经济学(29510)
- 财经大学(27695)
- 研究所(27222)
- 经济学院(26745)
- 北京(26344)
- 范(26153)
- 师范(25851)
- 商学(24996)
- 商学院(24780)
- 基金
- 项目(158480)
- 科学(128119)
- 基金(119493)
- 研究(116526)
- 家(102736)
- 国家(101941)
- 科学基金(90509)
- 社会(77628)
- 社会科(73785)
- 社会科学(73769)
- 基金项目(63752)
- 省(61041)
- 自然(58542)
- 自然科(57214)
- 自然科学(57201)
- 自然科学基金(56175)
- 教育(54340)
- 划(51149)
- 资助(47616)
- 编号(45779)
- 部(36516)
- 成果(35704)
- 重点(35337)
- 制(35331)
- 创(34330)
- 国家社会(33037)
- 发(32750)
- 教育部(32339)
- 创新(32175)
- 人文(31725)
共检索到310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燕 邵云飞 杜欣
基于新规制经济学中的规制激励理论,对代表利益相关者的非营利组织(NPO)参与环境规制的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具体而言:首先在理论上证明了NPO参与环境规制会降低环境污染水平和规制的社会成本;然后通过讨论规制激励的约束性条件,理论上支持了NPO参与环境规制的分离激励机制更可能有效激励规制企业向高效率、低污染、高环境友好水平类型转变,指出分离激励机制是可改变环境规制现状的占优规制工具之一;最后结合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状告中石油的环境公益诉讼事件,探讨了NPO参与的分离激励机制的现实适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小宁,田大山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了非营利科研组织的激励机制。文章指出,在无法利用利润分享机制进行激励时,依靠声誉激励机制可以使得研究者为长期利益而努力工作,但是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对产出评价的不完全性会降低激励效果。以研究兴趣为代表的“利他主义”可以实现研究者的自我激励,从而提高研究者的努力水平。
关键词:
非营利 科研组织 激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敏 杜纲
当今对企业等营利组织中的激励问题已有许多探索和成就,而非营利组织中的激励问题尚未得到同样的重视。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组织的重要补充,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有必要对其激励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本文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结合不同需求阶段的激励要求和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建立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本的动态激励模型,并进行了定量评价。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人力资本 动态激励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怡 李瑞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对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失灵",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破门拆墙"拉近城乡距离,必须引导作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组织力量介入。然而,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之内在诉求必然要求内生平衡的税收法律机理予以回应。作为以转移支付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享的税法,其调节功能的非均衡构造和回应必须在通过诊断现行非营利组织税收激励机制之症结基础上对症下药,依赖税收激励体制变革之管径,缝合现行制度之缺憾,并通过多维视角给予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以籍税法的倾向性保护契合非营利组织现实发展之困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水长,史晓川
医院激励机制的建立是近年来我国医院管理学界广泛研讨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举办的主体不同,服务层次和领域有所差别,非营利性医院与营利性医院相比,非营利性医院要求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一种有利于整合医院内部资源,使之能够与环境相匹配的内部经营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愿望更迫切,难度更大。本文拟借鉴当代国外管理实践,就医院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小安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具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交织混合的特点。我国目前的税收政策不能有效地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进行激励和规制,因而需要按公平和效率原则,着重从税收法制建设、免税资格、税收优惠和捐赠优惠等四个方面改革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制度。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税制 激励 规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 周方召 周旭亮
本文运用基数效用原理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构建了非营利组织"三次分配"的可比较社会福利函数模型。通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比较了非营利组织"三次分配"与政府"二次分配"的社会福利效应。证明了非营利组织的"三次分配"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是政府"二次分配"功能的有效补充。同时利用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财力支持,由此政府有必要运用财政激励手段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三次分配 社会福利 财政激励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针对环境规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给出了中央政府激励地方政府的最优契约形式,考察了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环境规制相关因素对最优激励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重视度、中央政府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度、地方政府的风险偏好、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能力、经济增长方差、污染减排量方差、环境规制执行成本以及环境规制经济成本都会影响最优激励契约的确立。中央政府应根据自身对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结合地方政府的不同属性,确立或调整最优激励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利斌 刘震宇
激励是协调的一种方式。当网络合作关系发生冲突的时候,通过激励可以保持网络合作关系的顺利进行。但并不是所有的激励机制都是有效的。本文主要研究了组织关系协调活动中的激励机制。通过模型假设和分析,本文得出了激励机制有效的平衡条件,并且给出了求解协调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
组织关系 协调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晞 叶民强
本文尝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以我国行业协会为实证对象,从道德风险问题、多重博弈关系、显隐性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了我国非营利组织负责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认为,现阶段要充分发挥声誉等隐性激励机制对协会负责人的约束作用,要加快制定《行业协会管理法》,注重管理权限激励、社会地位激励与声誉激励相结合,培育行业协会负责人职业声誉机制,建立行业协会负责人的问责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正周
一、激励的含义 1.激励的中文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如在《六韬·王翼》中"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在《英烈传》第十四回中"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侯。’";《史记·洪睢传》中"欲以激励应侯"等句中的"激励"一词都是激发鼓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健 庄新田 姜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将组织承诺纳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首先,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可被观测的信息对称情形下,讨论最优的显性与隐性激励机制。进而,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无法被观测的信息非对称情形下,探讨依据企业员工的不同外在特征,如风险厌恶程度、工作成本和工作能力等,选择最优的激励机制。最后,进一步考察了企业生产中依赖于人力劳动程度的高低,对员工激励机制设计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完善和拓展了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也从组织行为学视角为切实解决企业员工激励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舒婷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新生代员工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新生代员工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是否稳定、是否积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发展,甚至关系着组织发展的前景。由此可见,对于新生代员工的激励至关重要。因此,文章对组织认同进行了简单分析,阐述了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生代员工的激励策略。
关键词:
组织认同 新生代员工 激励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小梅 陈志俊
本文采用Laffont-Tirole的基本框架,对政府采购体制中的间接代理制的激励机制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并与直接代理制的激励效果作了比较。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存在着双重道德风险,致使间接代理制在总的激励效果上要劣于直接代理制。
关键词:
政府采购 规制 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