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09)
2023(20754)
2022(17808)
2021(16567)
2020(14012)
2019(32084)
2018(31657)
2017(60215)
2016(32678)
2015(36616)
2014(36474)
2013(35937)
2012(33504)
2011(30537)
2010(30738)
2009(29196)
2008(28679)
2007(25369)
2006(22899)
2005(20931)
作者
(95089)
(79042)
(78575)
(74788)
(50638)
(37724)
(35601)
(30672)
(30086)
(28420)
(27011)
(26729)
(25418)
(25247)
(24869)
(24342)
(23502)
(23050)
(22814)
(22724)
(19863)
(19539)
(19110)
(18126)
(17724)
(17664)
(17540)
(17348)
(16048)
(15530)
学科
(144394)
经济(144225)
管理(97632)
(89228)
(73683)
企业(73683)
方法(59114)
数学(51145)
数学方法(50601)
中国(38909)
(37860)
(36316)
(30804)
贸易(30785)
业经(30301)
(29864)
地方(29710)
(29460)
(29380)
农业(23787)
(22914)
银行(22857)
环境(22800)
(22750)
(22742)
金融(22738)
财务(22669)
财务管理(22620)
(21910)
企业财务(21444)
机构
大学(474818)
学院(471261)
(203673)
经济(199509)
管理(179649)
研究(167980)
理学(153829)
理学院(152135)
管理学(149658)
管理学院(148816)
中国(127721)
(101417)
科学(98645)
(96125)
(85077)
研究所(76699)
财经(75314)
(74760)
中心(74265)
(70826)
(68406)
业大(66336)
北京(64961)
经济学(62876)
(61166)
(60926)
师范(60573)
农业(58444)
经济学院(56366)
(56121)
基金
项目(308495)
科学(242752)
研究(227441)
基金(225022)
(195835)
国家(194258)
科学基金(165848)
社会(145548)
社会科(137951)
社会科学(137914)
(117612)
基金项目(117106)
自然(105714)
教育(104207)
自然科(103174)
自然科学(103145)
自然科学基金(101324)
(99540)
资助(94266)
编号(91757)
成果(76516)
(69588)
重点(69496)
(66333)
课题(64017)
(63486)
国家社会(60628)
教育部(60084)
创新(59382)
科研(58591)
期刊
(232539)
经济(232539)
研究(149553)
中国(94698)
(73666)
学报(72228)
管理(68997)
(68468)
科学(66835)
大学(55393)
学学(52112)
教育(51267)
(47353)
金融(47353)
农业(46804)
技术(39733)
经济研究(38478)
财经(38277)
业经(34990)
(32938)
问题(30174)
(28990)
国际(26186)
(24449)
技术经济(23668)
世界(23605)
图书(21889)
理论(21744)
统计(21253)
现代(21092)
共检索到726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秀珍  唐海燕  
中国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这成为中国量化减排的环境规制新要求,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国,对外经济发展与经济低碳转型关系密切。文章以中国工业部门20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外商投资和贸易开放对中国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尝试推导SRIO模型计算出口净隐含碳强度划分外贸高低碳行业,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和分类行业的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减少行业碳排放强度,行业整体和高碳行业的外商投资规模扩大会增加碳排放强度和总量,而低碳行业的外商投资规模扩大则有助于降低行业碳排放强度,且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文章从中国工业部门差异化环...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秀珍  林基  
在梳理环境规制与贸易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环境治理投入相关情况分析,阐述了环境规制贸易效应存在较大不确定和复杂性;选择碳排放量作为衡量环境规制强度指标,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来检验中美环境规制强度指数与进出口贸易指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中国迫切需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国际经贸领域环境贸易壁垒影响,通过"恰当设计",结合评估来调整政策措施,激发创新,形成新的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真  黄达  刘文波  
以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本文构建一个外商投资的环境规制约束度模型并发现,当产业承接国在宽松的环境管制方面的优势强于较低的碳排放效率的劣势并且在低工资率与优惠税收政策方面的优势强于在生产率较低的劣势时,其便能够吸引FDI流入。根据相关数据对我国工业部门外商投资的环境规制约束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FDI流入我国是受多项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结果,国内环境管制则对工业部门FDI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短期内对FDI的负向冲击会在中长期里逐步转为微弱正向。环境管制对FDI的贡献度要显著的小于固定资本投资、劳动力成本和税负的贡献度,四者联合成为导致FDI流入变化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孝松  田思远  李玏  
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外贸易对国内污染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结构分解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全面考察了环境规制和对外贸易对国内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技术进步是制造业污染物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我国自“十一五”规划起开始实施的总量控制法显著减少了国内生产和进出口贸易造成的污染物排放;第二,由于出口贸易结构升级速度落后于制造业产业升级速度,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且加工贸易的污染效应强于一般贸易;第三,进口贸易尤其是污染产品进口能够替代本国的污染产品生产,随着中间品进口规模扩大,进口贸易对国内企业生产及生产过程减少污染排放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政府需要合理制定并实施阶梯性的环境规制政策,在加强环境规制的总体趋势下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涛  
研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全方位考察中间产品贸易、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生产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本文是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中国工业总体和分部门的角度研究了上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分析诸多变量对中国中间产品贸易的影响,如直接投资和垂直专业化生产对中间产品出口的影响是正向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蒙大斌  杨振兵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测算中国省际工业部门的工资扭曲指数,通过可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因素对工资扭曲程度的影响,发现中国省际工业部门的工资扭曲程度要比现有研究结论严重得多,工资扭曲程度呈加重态势;西北偏远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较重,东部沿海省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较轻;在控制相关因素后,劳动力市场分割将加剧工资扭曲程度。因此,逐步消除各省市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可有效缓解中国工业部门的工资扭曲程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友岳  刘洪铎  
本文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2014年中国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数据,将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则不确定。上述发现在替换计量回归方法以及划分子样本估计等情形下均是稳健的。本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另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友岳  刘洪铎  
本文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2014年中国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数据,将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则不确定。上述发现在替换计量回归方法以及划分子样本估计等情形下均是稳健的。本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则为思考如何应对内部的不确定性风险以确保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议题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陈志远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2004年普查数据,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研究了出口与工资不平等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在行业层面上,出口密集度与工资不平等程度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即出口活动的参与会降低工资不平等;教育水平是解释工资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以往的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研究未予以重视;在企业层面上,我们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提高低工资企业的工资来降低不平等,即出口主要通过相对地提高低工资企业的技能溢价从而缓和工资分布的不平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出口对工资收入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申广军  周广肃  贾珅  
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引起研究者和政策界的重视。现有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但是关于企业的市场力量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尚未得到一致的意见。本文扩展了Kalecki(1954)的理论模型,提出企业市场力量降低劳动收入份额的假说,因为企业通过市场力量获取的收益中,工人只能分成其中的一小部分。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和加成系数,并以此研究市场力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力量越强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越低,并且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变量、样本和模型设定都十分稳健。1988—2007年间,逐步增强的市场力量可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10%;对于连续存在的企业,解释力度为30%。市场力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出口和内销企业、轻重工业和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异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戴静  张建华  
本文通过建立金融错配下两厂商生产模型,并结合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分析发现国有经济比重高的企业偏好于通过技术引进和购买方式促进技术进步,而金融错配制度加剧了这一效应。本文用2001—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3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验证了上述结论,指出调整金融资源配置、加快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等政策有助于倒逼企业减少技术引进依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外资企业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非正式制度关系到投资的成败,然而现有研究对此关注甚少。文章采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测算并比较了2005-2012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工业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而采用能够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文化非正式制度及其他因素对外资企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文化非正式制度和创新投入对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动态延续效应较为明显;出口对外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不明显,而劳动成本的提升、两税合并政策对外资企业技术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政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在拓展Grossman与Krueger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了外商投资影响环境效率的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槛技术,从数量与质量两个角度实证考察FDI影响环境效率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1)FDI数量通过产业结构途径阻碍了环境效率的提高,但FDI数量与FDI质量均能通过环境技术渠道改善环境绩效;(2)FDI数量因其给环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引致本地环境监管的强化,而FDI质量作为各地政府竞相争夺的"潜在"资源,倾向于弱化本地的环境监管;(3)外资质量与外资规模对环境效率的作用均表现为基于环境监管强度的双重门槛特征。当环境监管强度较低与较高时,FDI数量与质量对环境效率的影响表现为负面或不显著;当环境监管强度处于合理水平时,FDI数量对环境效率的负面效应减弱,FDI质量对环境效率有正面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制定合理的环境监管、提高外资企业环境准入门槛、鼓励环保型外资企业进入等方面的协同努力,对促进FDI正向的环境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在拓展Grossman与Krueger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了外商投资影响环境效率的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槛技术,从数量与质量两个角度实证考察FDI影响环境效率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1)FDI数量通过产业结构途径阻碍了环境效率的提高,但FDI数量与FDI质量均能通过环境技术渠道改善环境绩效;(2)FDI数量因其给环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引致本地环境监管的强化,而FDI质量作为各地政府竞相争夺的"潜在"资源,倾向于弱化本地的环境监管;(3)外资质量与外资规模对环境效率的作用均表现为基于环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娜  傅强  
FDI的技术溢出不是自发产生的,溢出效应受到东道国国内的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本文利用工业部门2005—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在考虑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情况下,检验了FDI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分析了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我国的横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不显著,前向溢出显著;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