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2)
2023(15545)
2022(13534)
2021(12656)
2020(10669)
2019(24449)
2018(24228)
2017(47201)
2016(25994)
2015(29123)
2014(29202)
2013(28676)
2012(26673)
2011(24015)
2010(24162)
2009(22500)
2008(21967)
2007(19507)
2006(17445)
2005(15727)
作者
(75915)
(62928)
(62704)
(59730)
(40386)
(30146)
(28393)
(24546)
(23967)
(22777)
(21515)
(21412)
(20247)
(20068)
(19876)
(19438)
(18910)
(18774)
(18137)
(18087)
(15781)
(15698)
(15305)
(14438)
(14124)
(14119)
(14095)
(13989)
(12852)
(12448)
学科
(97955)
经济(97815)
管理(80118)
(73004)
(61213)
企业(61213)
方法(43220)
数学(37088)
数学方法(36611)
(29459)
中国(28142)
(27595)
(23980)
(22702)
业经(22686)
地方(19752)
环境(18750)
农业(18086)
(18063)
贸易(18053)
(17965)
财务(17890)
财务管理(17850)
(17697)
银行(17640)
(17565)
企业财务(16945)
(16807)
理论(16648)
(16212)
机构
大学(369587)
学院(367314)
(146116)
管理(143576)
经济(142786)
研究(126670)
理学(123567)
理学院(122177)
管理学(120115)
管理学院(119455)
中国(95045)
(79525)
科学(78384)
(71458)
(64468)
(61610)
研究所(58414)
中心(56842)
(55774)
财经(55671)
业大(55362)
(50543)
北京(50498)
农业(48416)
(48254)
师范(47746)
(46282)
(44251)
经济学(43558)
财经大学(41257)
基金
项目(248678)
科学(195041)
研究(181618)
基金(180077)
(157336)
国家(156021)
科学基金(133309)
社会(113578)
社会科(107503)
社会科学(107475)
(96864)
基金项目(94862)
自然(87260)
自然科(85149)
自然科学(85125)
自然科学基金(83590)
教育(83383)
(81975)
资助(74905)
编号(74007)
成果(61334)
重点(55981)
(55104)
(52671)
课题(51752)
(51318)
创新(47858)
科研(47688)
(47377)
教育部(47063)
期刊
(163372)
经济(163372)
研究(111804)
中国(74665)
学报(59728)
(55893)
(54874)
科学(54504)
管理(53899)
大学(45283)
教育(42695)
学学(42580)
农业(38253)
(34980)
金融(34980)
技术(30713)
财经(27331)
业经(26094)
经济研究(25425)
(23352)
问题(20956)
(19149)
图书(18680)
理论(18025)
科技(17595)
(17205)
技术经济(16936)
现代(16559)
实践(16421)
(16421)
共检索到550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奥龙  
环境规制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广受关注,本文结合微观数据和宏观数据,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的环境规制措施对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虽然短期内,环境规制政策会对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劳动者的就业时间和工资水平产生消极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政策使得就业结构更加清洁、合理,提升了全行业从业者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从工资变动的长期趋势看,环境规制政策使得高科技、低能耗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加快,增进这些行业的福利。政府要进一步用好环境规制政策,在确保劳动力市场平稳运行的同时进一步改善环境、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段伟花   王浩   祝志川  
行业工资水平事关劳动者的工资溢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探寻其受哪些行业因素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与科技创新投入中的创新经费投入正相关,与外部技术引入和创新劳动力投入负相关,与金融资本活动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劳动人口特征中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人口流动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对行业工资水平影响最大的行业因素,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部技术引入的影响程度次之,而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劳动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工资水平过低的行业可通过提升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劳动人口流动等方式推动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工资水平过高的行业可通过增加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外部技术引入来抑制行业工资水平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双  张劼  朱喜  
本文以1998—2007年全国各市(地区、自治州、盟)最低工资标准随时间变化的外生差异来识别最低工资上涨与企业平均工资、企业雇佣人数的关系。利用1998—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报表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每上涨10%,制造业企业平均工资将整体上涨0.4%—0.5%。借助2006—2007年福建省最低工资上涨的"准自然实验"本文也证实了该结论。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人均资本水平的企业,最低工资上涨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最低工资将更多地增加劳动密集型或人均资本较低企业的平均工资。研究还发现,最低工资每增加10%,制造业企业雇佣人数将显著减少0.6%左右。政府在制定最低工资时应权衡其在收入分配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放之  
FDI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就业状况及工资水平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文章针对湖北省FDI的特点,从就业增长、就业结构和工资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FDI效应,提出了提升湖北FDI就业积极效应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一、工资作用于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机理我们将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定义为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工资的就业机会.从经济效率上看,只有边际收益高于工资的就业才是有效的.然而在现实中,一方面可能存在边际收益低于工资水平的就业者,另一方面可能有一些边际收益高于工资水平的就业机会无人去就.因此现实中的就业量与劳动力吸收能力常常是不一致的. 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可分为微观作用机制和宏观作用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凯  顾昕  
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可获得的数据,对中国的最低工资水平进行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2005-2014年间,中国最低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地区差异也有所缩小,但增长速度不高,其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有所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最低工资水平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但增速却不低。就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最低工资水平尚处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区间。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来看,中国的调整方式存在着法律法规不明确和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增强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合理性,中国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速度,并尝试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自动调整制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力晓  吕荣杰  
本文将人工智能分为劳动型和资本型,通过构建多要素二级CES生产函数,发现:劳动型人工智能和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广义劳动和广义资本的替代弹性、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以及发展阶段,是人工智能影响工资水平的中间机理。通过构建Hauthakker模型,基于中美劳动力市场数据,测算出:在中美当前工资水平下,当两国劳动力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替代弹性分别大于1.8649和1.900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会造成"技术替人"现象;当此替代弹性在中国和美国分别超过2.35和2.73时,无论两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如何,"技术替人"都不可避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永强  
利用中国2001~2003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就FDI流入对内资企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表明: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有别于以前结论的是,企业层面FDI流入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外资的进入可能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抵消通过关联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所有制、创新能力和出口倾向也是影响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效应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丹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影响下,建筑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近年来有所提升,但群体内部呈现明显分化现象,且工资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福建L小工地个案的调查研究表明:分包层级、技术差异及性别差异因素决定了建筑业农民工资收入水平,农民工内部群体工资收入水平分化非常明显,整体上呈现分包层高收入、普通工人中等收入和女性工人低收入的特征。因此,在现有分包机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改善建筑业农民工内部收入差距的途径在于: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技术水平;重建建筑业文化,开发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雪慧  
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结构不仅是影响中小学教师供给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吸引、培养和保留高素质的教师十分关键,并由此影响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稳定增长,逐步保障了教师数量供给充裕,但现存的教师工资外部差异,影响着对优质教师的吸引、保留以及紧缺学科教师的供给。教师工资的内部差异和结构,则造成教师资源的单向流动和结构性短缺,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各级政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努力,提高和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尤其是津补贴标准和项目,消除实际存在的教师工资外部和内部差异,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黎明  潘康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翁杰  
本文在工资决定的租金分享谈判框架下,利用浙江省2004年的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企业盈利能力对制造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决定效应。研究发现,资本方和劳动方之间存在明显的租金分享机制,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加会导致制造业从业人员收入的提升;尽管出口贸易没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出口贸易可增强劳动方在租金分享中的谈判能力,最终提升工资水平。最后,本文在租金分享谈判框架下讨论了工资差异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当前的国际贸易模式不会导致工资差异的扩大,但是产业管制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有导致工资差异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晶  陈园园  
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对部分2011年及其后初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和多元有序逻辑回归法对大学毕业生初次入职工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就业地点对毕业生的初次入职工资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就业地点与毕业生是否动用社会网络寻职存在显著的关系;社会网络对就业地点与工资水平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汪锐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包含三个部门的地区贸易模型,推导出可估计的市场潜力方程,并以1985~2008年为样本区间,探讨市场潜力、就业密度与我国地区工资水平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也很显著,进出口总额的增加也能促进工资水平的增长,而就业密度却与工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工资水平呈弱负相关关系;市场潜力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在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东部地区,而人力资本的贡献效应则恰好相反;就业密度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负效应在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