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11)
- 2023(19919)
- 2022(17156)
- 2021(16141)
- 2020(13469)
- 2019(30746)
- 2018(30318)
- 2017(57713)
- 2016(31505)
- 2015(35127)
- 2014(34606)
- 2013(33761)
- 2012(31246)
- 2011(28404)
- 2010(28485)
- 2009(26687)
- 2008(26026)
- 2007(22924)
- 2006(20543)
- 2005(18463)
- 学科
- 济(121630)
- 经济(121476)
- 管理(96223)
- 业(89461)
- 企(74564)
- 企业(74564)
- 方法(52330)
- 数学(44990)
- 数学方法(44427)
- 中国(36293)
- 农(34746)
- 财(33866)
- 业经(28675)
- 制(27537)
- 学(25861)
- 贸(24376)
- 贸易(24359)
- 易(23750)
- 地方(23240)
- 技术(22869)
- 农业(22640)
- 环境(22454)
- 银(21362)
- 银行(21306)
- 理论(20566)
- 行(20426)
- 务(20406)
- 财务(20325)
- 财务管理(20285)
- 融(19761)
- 机构
- 大学(441741)
- 学院(440734)
- 济(181951)
- 经济(178116)
- 管理(171701)
- 研究(152810)
- 理学(147697)
- 理学院(146043)
- 管理学(143612)
- 管理学院(142795)
- 中国(116595)
- 京(94680)
- 科学(91853)
- 财(85627)
- 所(76440)
- 农(70717)
- 研究所(69254)
- 中心(68621)
- 财经(67247)
- 江(65707)
- 业大(63913)
- 经(61194)
- 北京(60339)
- 范(58300)
- 师范(57778)
- 院(55400)
- 农业(55206)
- 经济学(55109)
- 州(52175)
- 财经大学(49817)
- 基金
- 项目(295737)
- 科学(233866)
- 研究(219159)
- 基金(215067)
- 家(187258)
- 国家(185692)
- 科学基金(159488)
- 社会(139417)
- 社会科(132154)
- 社会科学(132122)
- 省(114261)
- 基金项目(112805)
- 自然(102081)
- 教育(100884)
- 自然科(99693)
- 自然科学(99669)
- 自然科学基金(97889)
- 划(96312)
- 编号(88890)
- 资助(88547)
- 成果(73274)
- 重点(66552)
- 部(66042)
- 创(63843)
- 发(63296)
- 课题(61941)
- 创新(59147)
- 国家社会(57768)
- 教育部(56923)
- 制(56470)
- 期刊
- 济(203212)
- 经济(203212)
- 研究(135410)
- 中国(90916)
- 学报(67618)
- 管理(65663)
- 财(65494)
- 农(64700)
- 科学(63216)
- 教育(52857)
- 大学(51886)
- 学学(48601)
- 农业(44620)
- 融(41462)
- 金融(41462)
- 技术(38221)
- 财经(33139)
- 经济研究(32935)
- 业经(32477)
- 经(28522)
- 问题(25847)
- 业(24200)
- 图书(22027)
- 贸(21937)
- 科技(21755)
- 技术经济(21652)
- 理论(20283)
- 版(20144)
- 现代(19745)
- 世界(19447)
共检索到664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宝龙 李琛
创新驱动工业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采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域工业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CDM模型分析工业行业在回应环境规制时的创新行为差异,以及不同创新行为对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不考虑环境规制的情况下,研发强度对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考虑环境规制的情况下,研发强度仅对策略性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实质性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策略性创新对TFP和GTFP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发明专利创新才是促进工业绿色增长的驱动因素。(3)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工业存在以"小发明""小创造"回应政府环境规制的策略性创新行为。从创新绩效来看,实质性创新能够促进三大地区的TFP和东、中部地区的GTFP,但是策略性创新只对西部地区的GTFP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新蜀 李梦洁
本文选用方向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能源环境约束下2003~2015年我国省际层面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并借助面板模型分析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力度较高的地区对应较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OFDI和环境规制均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符合"波特假说",同时环境规制能够促使OFDI发挥技术溢出与结构优化效应来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间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应合理把握环境规制力度并向中等标准组看齐;门槛检验显示,OFDI的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门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张纯洪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内含了环境规制因素,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短期抑制、长期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波特假说"。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所引致的污染治理成本和排放成本并不相同。如果污染治理成本相对小于污染排放成本,则环境规制实施当期就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否则会使之恶化。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其在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效应的相对强弱。在有效环境规制工具选择问题研究上,提出从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环境规制的研究路径,通过"剔除"环境规制变量前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识别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日东 汤锦锋 宋红艳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模型测算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建立P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MM系统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在长期内具有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规制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长期内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会忠 刘帅 刘明睿 唐磊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中国内地30个省份2006-2016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的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非期望产出约束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较低,区域空间差异较大;创新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受环境规制作用的门槛效应。进一步分组研究表明,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和创新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存在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环境规制门槛值低于全国其它地区,但创新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省份可以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措施,以充分发挥创新驱动效应;中西部地区则应积极探索除创新驱动外的其它因素,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长林 李博涵 吴瑞君
本文基于2005~2020年283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探讨了资源禀赋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环境规制强度跨过一定的门槛值后,环境规制会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资源禀赋不仅会阻碍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还会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说明资源禀赋会抑制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渠道促进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东中部和西部城市、高收入和低收入城市均呈现“U”型关系;资源禀赋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本文对于政府创新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政策和环境保护体制、促进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资源禀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就中国的具体实践而言,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作用受地区技术创新、要素结构和FDI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影响效应最大的路径是要素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艳琴
基于环境成本和技术创新两个视角,文章对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现行的环境规制政策,提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政府环境规制职能和采用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的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国工业沿着持续、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斌 彭星 欧阳铭珂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效率测度模型及结合ML生产率指数来测算分行业的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标准,同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环境规制和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计算出门槛值。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中国工业分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非但没有出现增长,反而出现一定的倒退,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导致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甚至为负,中国工业增长方式越发显现粗放和外延性特征。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影响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效科
本文探讨创新驱动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考虑市场竞争的门槛效应对此过程的影响,旨在为推动物流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可从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三个维度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创新驱动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基于市场竞争的双重门槛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在考虑能源消耗和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测算了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及其来源分解,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FDI及两者的交互项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GTFP年均增长3.04%,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GTFP增长,从生产率的视角验证了"波特假说"的成立;FDI虽未能对中国GTFP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FDI可驱使中国加强环境规制水平,而严格的环境规制又能有效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门槛,对FDI起到"筛选"作用,因此两者的良性互动是GTFP增长的重要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嘉琪 卜伟 唐雨妮
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作用是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关键。本文将企业内部划分为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构建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分析是否考虑异质性时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影响以及要素配置在其中的作用。采用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面板数据,利用非导向的、包含非合意产出的EBM-ML模型测算了工业GTFP,并用Tobit面板回归和工具变量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产出补偿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的相对大小影响了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作用;(2)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呈倒“U”型,高强度环境规制会抑制工业GTFP的提升,适度增加生产部门要素配置能够有效增强环境规制提升工业GTFP的力度、延长效果的持久性;(3)命令控制型规制对工业GTFP的直接影响呈“U”型,间接影响呈反“N”型,适度增加要素在生产部门的配置比例能够提前命令控制型规制提升工业GTFP的拐点,增强规制对工业GTFP的提升作用;市场激励型规制对工业GTFP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呈倒“U”型,适度提高要素配置比例能够加快市场激励型规制提升工业GTFP的速度;(4)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地区转移是环境规制影响工业GTFP的外部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增强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能够有效促进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提升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