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4)
- 2023(11423)
- 2022(9770)
- 2021(9031)
- 2020(7403)
- 2019(16454)
- 2018(16077)
- 2017(30821)
- 2016(16600)
- 2015(18264)
- 2014(17675)
- 2013(16934)
- 2012(15719)
- 2011(14057)
- 2010(14603)
- 2009(13825)
- 2008(13703)
- 2007(12496)
- 2006(11420)
- 2005(10462)
- 学科
- 管理(63112)
- 济(58883)
- 经济(58797)
- 业(56787)
- 企(50124)
- 企业(50124)
- 财(20914)
- 方法(20679)
- 制(18406)
- 中国(18194)
- 技术(17661)
- 农(17653)
- 数学(16826)
- 业经(16578)
- 数学方法(16547)
- 环境(15646)
- 策(13322)
- 划(13259)
- 技术管理(12777)
- 银(12665)
- 银行(12650)
- 务(12580)
- 财务(12545)
- 财务管理(12517)
- 体(12294)
- 行(12112)
- 地方(12008)
- 企业财务(11896)
- 融(11327)
- 金融(11324)
- 机构
- 学院(229964)
- 大学(226594)
- 济(98224)
- 经济(96090)
- 管理(91688)
- 理学(77924)
- 理学院(77181)
- 管理学(76130)
- 研究(75976)
- 管理学院(75670)
- 中国(59592)
- 财(50267)
- 京(46623)
- 科学(41990)
- 财经(37798)
- 江(37603)
- 所(36379)
- 中心(35132)
- 经(34125)
- 研究所(32173)
- 农(30710)
- 经济学(29528)
- 北京(29393)
- 州(29015)
- 业大(28772)
- 范(28625)
- 师范(28376)
- 院(28272)
- 财经大学(27633)
- 经济学院(26325)
- 基金
- 项目(148575)
- 科学(119972)
- 研究(115177)
- 基金(107741)
- 家(91649)
- 国家(90820)
- 科学基金(80094)
- 社会(75169)
- 社会科(71347)
- 社会科学(71331)
- 省(59809)
- 基金项目(56182)
- 教育(53004)
- 自然(49173)
- 划(48780)
- 自然科(48053)
- 自然科学(48042)
- 自然科学基金(47210)
- 编号(46220)
- 资助(42664)
- 成果(38491)
- 创(36811)
- 制(34743)
- 创新(33453)
- 重点(33438)
- 课题(33394)
- 部(33259)
- 发(32515)
- 国家社会(31076)
- 性(29509)
- 期刊
- 济(116178)
- 经济(116178)
- 研究(73073)
- 中国(53464)
- 财(40515)
- 管理(39370)
- 教育(29637)
- 科学(28793)
- 农(28693)
- 学报(27852)
- 融(25864)
- 金融(25864)
- 大学(22803)
- 技术(21692)
- 学学(21338)
- 业经(19263)
- 财经(19134)
- 农业(18923)
- 经济研究(18105)
- 经(16542)
- 问题(14082)
- 科技(12763)
- 技术经济(12171)
- 贸(11867)
- 现代(11165)
- 坛(11077)
- 论坛(11077)
- 国际(10104)
- 理论(10103)
- 业(10072)
共检索到362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冯志军
利用30个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规制政策、环境执法对工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政策对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影响不同。从全国来看,"三同时"制度、环境排污制度、环境投诉处理率与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污染治理制度与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呈正U型关系;研发投入、企业规模具有积极影响,而技术改造和市场制度具有消极影响。分地区来看,污染治理制度对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正U型关系;环境排污制度、环境投诉处理率对中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倒U型影响,而污染治理制度存在正U型影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荣辉
选取200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环保技术创新和非环保技术创新、引致创新对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R&D总投入和非环保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与环保技术创新负相关;引致创新对绿色生产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生产率的间接影响为正,且主要来自非环保技术创新的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波特假说"成立的条件性。进一步地,在短期内,环境规制对绿色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为负,但在长期内具有实现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提升"双赢"的可能性。因此,中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荣辉
选取200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环保技术创新和非环保技术创新、引致创新对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R&D总投入和非环保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与环保技术创新负相关;引致创新对绿色生产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生产率的间接影响为正,且主要来自非环保技术创新的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波特假说"成立的条件性。进一步地,在短期内,环境规制对绿色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为负,但在长期内具有实现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提升"双赢"的可能性。因此,中国未来在进行环境规制工具的设计时,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能力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进军 姚孟超 黄奕
文章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2006—2018年工业企业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通过单一门槛、双重门槛和三重门槛检验;各地区行业规模、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力显著促进工业绿色创新,而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应因地制宜设定环境规制政策,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握好环境规制的有效强度,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双赢。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宝龙 李琛
创新驱动工业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采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域工业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CDM模型分析工业行业在回应环境规制时的创新行为差异,以及不同创新行为对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不考虑环境规制的情况下,研发强度对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考虑环境规制的情况下,研发强度仅对策略性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实质性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策略性创新对TFP和GTFP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发明专利创新才是促进工业绿色增长的驱动因素。(3)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工业存在以"小发明""小创造"回应政府环境规制的策略性创新行为。从创新绩效来看,实质性创新能够促进三大地区的TFP和东、中部地区的GTFP,但是策略性创新只对西部地区的GTFP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飞航 郭笑言
绿色技术创新是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政府行为能够有效弥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双重外部性"缺陷。基于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就环境规制、政府研发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进一步地,对绿色专利类型和地区的异质性进行讨论。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政府研发补助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政府研发补助强度的提高,环境规制和政府研发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环境规制的最优强度区间不超过1.271,政府研发补助的最优强度区间不超过0.028。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西龙 王文熹 刘佳
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对能源要素价格波动及环境规制强度对我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强度、利润率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都会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其中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能源要素价格,最后是工业企业利润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敏 曹洪军 陈泽文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选择与外部环境规制和内在环境责任密切相关。本研究以186家企业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从微观视角探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环境责任与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正向促进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而对绿色产品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工艺创新以及绿色产品创新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责任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与不同程度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到的调节作用具有差异性。因此,政府应注重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组合设计,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企业应加强自身环境责任的培养和提升,发挥环境责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调节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企业绿色创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不同层面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目前研究多为外部或内部单一层面因素分析,缺乏多层面因素的系统研究。鉴于此,基于制度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整合内外部视角分析外部环境规制和内部绿色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绿色动态能力在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间的调节作用,并利用山东、江苏和浙江等东部地区247家制造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内部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对绿色工艺创新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同时,绿色动态能力正向调节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间的作用关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动态能力 绿色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聂爱云 何小钢
设计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制与创新政策组合,引导和激发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是绿色发展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市场导向型规制提供给企业更多创新空间,比命令控制型规制诱发更多绿色创新。不同类型规制政策在灵活性、稳定性以及严格程度上表现不同,将影响政策对绿色创新诱发的概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彧泽
文章建立了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探索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采集3505家上市企业1992—202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推演结论。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都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最明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最明显;同时,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新能源型绿色专利、常规能源能效提高型绿色专利、末端治理型绿色专利具有促进作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上述三种绿色专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倩 曲世友
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规制及导致经济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排污税、排污许可证、统一的排放标准三种环境规制政策与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程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当传统技术和绿色减排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MAC)曲线存在交点时,三种规制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影响模式相同;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程度与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呈现"倒U型"关系。若考虑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等异质性,则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程度与环境规制政策之间的关系会呈现更为复杂的非单调关系,可能存在"倒W型"。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配合适度的严厉性可以激励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 技术创新 技术扩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卞晨 初钊鹏 孙正林 王晗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驱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是创新活动的外部性特征往往导致企业创新的内在激励不足。本文研究旨在探索政府干预形成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两种政策合力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为此,构建了一个居民环境保护参与行为的“搭便车”博弈模型,在引入政府激励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政策执行中也存在因规制成本高于收益导致的互相“搭便车”问题,造成规制失灵。政府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奖励力度以补偿公众成本是政策合力形成的关键,而政府规制执行中监管强度的差异则直接决定了政策合力促进企业创新效果的优劣,表现为严格监管时政策效果优于宽松监管。进一步对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合力路径进行优化时发现,非正式环境规制力度增强和“减税降费”政策具有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增强环境政策工具组合弹性的帕累托改进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