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9)
2023(13926)
2022(11951)
2021(10610)
2020(9213)
2019(20884)
2018(20395)
2017(39172)
2016(21625)
2015(24068)
2014(23964)
2013(23662)
2012(22018)
2011(20081)
2010(20049)
2009(18960)
2008(18997)
2007(17251)
2006(15140)
2005(13742)
作者
(67431)
(56502)
(56423)
(53554)
(35741)
(27356)
(25518)
(21949)
(21301)
(19915)
(19275)
(18744)
(18160)
(17964)
(17955)
(17658)
(17431)
(16825)
(16464)
(16281)
(14383)
(13769)
(13769)
(12928)
(12820)
(12586)
(12528)
(12493)
(11480)
(11319)
学科
(88134)
经济(88003)
管理(68145)
(63139)
(51642)
企业(51642)
方法(41390)
数学(36567)
数学方法(36239)
(27293)
(24610)
中国(22128)
(21003)
(20414)
业经(19375)
(17924)
贸易(17921)
(17461)
环境(16924)
(16723)
财务(16693)
财务管理(16650)
农业(16088)
企业财务(15820)
地方(15406)
(14698)
银行(14635)
(14213)
(14144)
金融(14140)
机构
大学(323017)
学院(319854)
(133309)
经济(130637)
管理(119785)
研究(111893)
理学(103864)
理学院(102676)
管理学(100922)
管理学院(100351)
中国(83569)
科学(71343)
(67856)
(65374)
(62941)
(59026)
业大(54104)
研究所(53878)
农业(52176)
中心(50949)
财经(49985)
(48715)
(45386)
经济学(42147)
北京(42140)
(39979)
(38865)
经济学院(38348)
师范(38258)
(37441)
基金
项目(218466)
科学(170918)
基金(160750)
研究(150221)
(144291)
国家(143149)
科学基金(120671)
社会(97378)
社会科(92357)
社会科学(92328)
基金项目(85092)
(84707)
自然(80554)
自然科(78700)
自然科学(78670)
自然科学基金(77341)
(72587)
教育(68418)
资助(65704)
编号(57648)
重点(50209)
(48668)
(46277)
成果(46199)
(45552)
科研(43268)
创新(42844)
计划(42504)
(41854)
国家社会(41308)
期刊
(141675)
经济(141675)
研究(90314)
中国(61374)
学报(60949)
(58116)
科学(52487)
(50466)
大学(44732)
学学(42755)
管理(42497)
农业(38644)
(28381)
金融(28381)
教育(26620)
财经(25359)
技术(24903)
经济研究(23673)
业经(22381)
(21778)
(21022)
问题(19252)
(17540)
业大(15983)
技术经济(15909)
(15719)
科技(15322)
理论(14530)
统计(14459)
商业(14149)
共检索到467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勇  李雅楠  俞海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1998-2007年微观数据,本文从企业内和企业间效应考察了环境规制影响加总生产率增长的机制路径及其效应大小。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引致产出更多地向高生产率企业配置,同时促使低生产率企业退出,有利于资源在企业间的优化再配置。同时,环境规制抑制了企业生产率增长,环境规制可能诱发的创新补偿效应并未呈现。通过计算不同机制路径对行业加总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发现,环境规制对行业加总生产率的影响较小,企业内效应微乎其微,环境规制主要通过企业间效应影响加总生产率增长。企业更替效应未能在环境规制驱动行业加总生产率增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为发挥环境保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平婧怡  张冉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一般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趋势上看,双重环境规制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其影响呈现“U”型态势。(2)从控制变量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而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但不够显著。(3)从区域异质性看,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中部地区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西部地区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平婧怡  张冉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一般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趋势上看,双重环境规制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其影响呈现“U”型态势。(2)从控制变量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而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但不够显著。(3)从区域异质性看,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中部地区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西部地区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茂初  尚秀丽  
基于新新经济地理理论,采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数据,我们探讨并验证了环境规制影响城市工业效率的作用机制。总体上,环境规制的增强对城市工业效率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市场规模不同,此影响存在差异性。从影响机制来看,环境规制对城市工业效率的影响源于对异质性企业的选择效应以及对在位企业效率的影响:选择效应利于城市工业效率提升,其作用机制是降低低效率企业进入比例,增加低效率企业淘汰风险,且市场规模较大城市的选择效应更强;环境规制通过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对在位企业效率产生倒“U”型影响。各城市应基于自身“比较优势”选择适当的环境规制程度,最大可能地发挥环境规制创新效应对在位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发挥环境规制选择效应对低效率企业的淘汰作用,有效促进城市工业效率和城市群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项英辉  张豪华  
采用2007—2016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在测算建筑业碳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杜宾和门槛回归双模型对环境规制和建筑业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上看,环境规制的总效应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碳生产率的提高,但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表现不同;从区域层面上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碳生产率的提高较为明显,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抑制了建筑业碳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各区域环境规制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从门槛效应来看,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受建筑业科技水平的约束,未达到建筑业科技水平门槛值的省份,加强环境规制会抑制建筑业碳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德勇  赵菲菲  
基于中国25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城市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相关关系;环境规制对城市生产率具有双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控制在门槛值区间时,环境规制对城市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城市规模丰富了环境规制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双门槛效应;技术创新作为环境规制对城市生产率的作用路径之一,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越  黄艳希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及2001-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改善效应。我们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的生产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会通过中间品效应、大市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改善其生产率。经验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3个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改善机制,但随着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缩短,上述3个机制的改善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越  黄艳希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及2001-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改善效应。我们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的生产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会通过中间品效应、大市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改善其生产率。经验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3个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改善机制,但随着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缩短,上述3个机制的改善效应会逐渐消失或减弱,从而可能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风险。此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中不显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慧  邹昭晞  
基于要素投入视角,使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投入服务化对生产率影响的行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水平不高,并有下降趋势;投入服务化有利于制造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但作用不明显;投入服务化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效应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在高技术行业和低技术行业的差异不明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文章利用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物流外包率进行计算,以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增长效应及外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负,带来的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及中性的技术退步;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受物流外包的负向影响小于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物流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同时技术进步减少了大规模行业的物流外包,其主要是通过改变内外部成本结构,扩大了大型企业的边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榆霞  
运用DEA-Tobit两步法估算和解释1992~2008年中国区域环境规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第一,总体来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上升的,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推动,并且TFP指数存在时序和区域特征。第二,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支持"波特假说"。第三,环境规制对TFP影响系数的时间虚拟变量不显著,但区域特征显著,其表现为:东部地区环境规制较为严格且TFP较高,这可能与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博弈、FDI技术外溢效有密切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彦坤  祁毓  
借助2003年国务院实施的环保重点城市限期达标制度作为识别环境规制的准实验机会,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并阐述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相比较达标城市企业,该政策实施使得非达标城市企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TFP)相对下降1.96%,成立时间短、规模小以及资本密度较高的企业,更易受到环境规制的不利影响,但这种不利影响会随时间而减弱,行业竞争有利于抑制不利影响;(2)该规制政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创新能力、增加中间成本和弱化企业融资约束来影响企业生产率,尽管重污染行业中企业的进入率在下降、退出率在上升,但这并没有带来产业层面重构和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3)当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质量越高、绿色偏好越强,环境规制的不利效应越能够得到一定抑制。环境规制确实面临着较大的经济成本,通过市场化改革、政府质量提升以及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可以减弱其经济扭曲,伴随着环境成本(代价)趋高和显性化,通过降低污染排放来有效规避环境管制风险越来越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彦坤  祁毓  
借助2003年国务院实施的环保重点城市限期达标制度作为识别环境规制的准实验机会,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并阐述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相比较达标城市企业,该政策实施使得非达标城市企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TFP)相对下降1.96%,成立时间短、规模小以及资本密度较高的企业,更易受到环境规制的不利影响,但这种不利影响会随时间而减弱,行业竞争有利于抑制不利影响;(2)该规制政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创新能力、增加中间成本和弱化企业融资约束来影响企业生产率,尽管重污染行业中企业的进入率在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仍然是最为热门的议题之一。本文选择2000-201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投资和费用角度构建环境规制指标,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来探讨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效应与增长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水平效应分析中,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水平效应,这种正向水平效应主要依赖于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环境规制水平高的地区,环境规制(费用角度)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在环境规制水平低的地区,环境规制(投资角度)的促进作用较大。(2)增长效应分析中,环境规制(投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增长效应;环境规制(费用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长效应,这种增长效应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增长率的提高,且环境规制水平高的地区,拥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因此,要实施和制定适度的环境规制政策对当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乔宇鹤  
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技术进步对于大多数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起到主要作用。(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阻碍作用,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