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7)
- 2023(10902)
- 2022(9067)
- 2021(8066)
- 2020(6984)
- 2019(15569)
- 2018(15391)
- 2017(29955)
- 2016(16249)
- 2015(18061)
- 2014(17940)
- 2013(17711)
- 2012(15995)
- 2011(14267)
- 2010(14582)
- 2009(14027)
- 2008(14269)
- 2007(13047)
- 2006(11815)
- 2005(11084)
- 学科
- 业(83135)
- 企(77246)
- 企业(77246)
- 济(72687)
- 经济(72568)
- 管理(71761)
- 方法(30756)
- 业经(28063)
- 财(28024)
- 农(25496)
- 数学(22649)
- 数学方法(22481)
- 务(21293)
- 财务(21272)
- 财务管理(21249)
- 企业财务(20177)
- 制(19842)
- 农业(18258)
- 技术(17259)
- 划(16560)
- 中国(15681)
- 体(15325)
- 环境(14893)
- 策(14575)
- 和(13862)
- 理论(13454)
- 体制(13277)
- 企业经济(12368)
- 经营(12097)
- 技术管理(11196)
- 机构
- 学院(244015)
- 大学(237952)
- 济(105733)
- 经济(103813)
- 管理(100111)
- 理学(85898)
- 理学院(85129)
- 管理学(84155)
- 管理学院(83700)
- 研究(75293)
- 中国(61026)
- 财(52800)
- 京(49145)
- 科学(43215)
- 农(42965)
- 财经(41199)
- 江(38570)
- 所(37523)
- 经(37251)
- 业大(35508)
- 中心(34648)
- 农业(33646)
- 研究所(33346)
- 经济学(31735)
- 北京(30295)
- 财经大学(30217)
- 州(29502)
- 经济学院(28637)
- 商学(28487)
- 商学院(28245)
- 基金
- 项目(156311)
- 科学(125673)
- 基金(115930)
- 研究(115893)
- 家(99671)
- 国家(98747)
- 科学基金(87200)
- 社会(76930)
- 社会科(73028)
- 社会科学(73006)
- 省(62048)
- 基金项目(61508)
- 自然(55427)
- 自然科(54155)
- 自然科学(54142)
- 自然科学基金(53307)
- 教育(52155)
- 划(50266)
- 资助(46724)
- 编号(45626)
- 业(36717)
- 创(35989)
- 成果(35967)
- 制(35522)
- 部(35275)
- 重点(34831)
- 发(33193)
- 创新(32774)
- 国家社会(32251)
- 课题(30971)
- 期刊
- 济(123302)
- 经济(123302)
- 研究(70953)
- 中国(48087)
- 财(45847)
- 管理(42437)
- 农(40896)
- 科学(33248)
- 学报(32635)
- 农业(27895)
- 大学(26255)
- 学学(25260)
- 技术(22739)
- 融(22645)
- 金融(22645)
- 业经(22184)
- 财经(21295)
- 教育(19269)
- 经济研究(18421)
- 经(18390)
- 业(16993)
- 问题(16045)
- 技术经济(14739)
- 财会(13789)
- 现代(12769)
- 世界(12053)
- 贸(11860)
- 商业(11581)
- 会计(11450)
- 版(11175)
共检索到367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涵月 孙慧 王慧 辛龙
文章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扩展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地级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生产率分解分析和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强度级差越大的城市其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在中西部城市、非直辖市和非省会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进行微观机制分析发现,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随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引致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和高生产率企业退出,加剧了分类效应和选择效应,形成企业间资源错配。因此,建议加快完善一体化的排放权交易机制,统筹推进污染治理与效率提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彦皓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地级市层面的企业治污投资数据构建了一个2003—2007年的面板,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政企合谋在背后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用企业治污投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衡量的环境规制强度每上升1%,企业当期的生产率下降约1%。当政企合谋可能性上升时,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的边际影响在减弱,说明政企合谋带来的监管放松和处罚不力弱化了环境规制对合谋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中央政府应加强环保领域统一执法,破解囚徒困境式的环境规制。同时,本文的发现为环保机构监测监察
关键词:
政企合谋 环境规制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惠琳 牛海鹏 张平淡
环境规制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更好地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波特假说给出了环境规制改进经济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以各省份环境法律法规逐年累计值来表征环境立法,各省份排污费征收强度来表征环境执法,实证检验了两类环境规制(环境立法和环境执法)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投资效率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强化环境规制能够促进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且,投资效率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不过,企业规模、上市企业环保核查行业分类不同的企业存在异质性;其中,环境立法能够通过提升投资效率对大型企业、非重污染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积极作用,而环境执法通过提升投资效率对中小型企业、重污染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异质性的影响机制也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玲 陶锋
按照污染排放强度,本文将中国28个制造业部门分为重度污染产业、中度污染产业和轻度污染产业三大类,在测算1999—2009年三大产业部门环境规制强度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检验,力图从促进生产率的角度找出不同产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拐点。研究结果表明:重度污染产业当前环境规制强度相对合理,能够促进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中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较弱,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关系呈"U"型,相对于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而言技术效率可以更早地突破"U"型拐点;轻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与三者的关系也呈"U"...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鹏升 陈艳莹
本文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国家"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中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机制,并从企业议价能力视角探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长期内则会对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形成环境规制的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应;污染企业的工业产值越高、纳税总额越大、职工人数越多时,其对地方经济和官员政绩考核的贡献也越大,能够获得对政府在环境规制执行过程中越高的议价能力,使其免于严格的环境规制,进而降低了环境规制的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应;企业的政治关联性越强或其所在城市的政治约束越弱时,会放大企业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弱化环境规制的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应。政府应保持环境规制执行的持续性,避免"运动式"执法;切实提高环境绩效考核权重,破解中央目标和地方激励不相容难题;继续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弱化地方政府对环境规制执行的干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耿晔强 李晨
文章将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短期内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有抑制作用,但长期企业生产率将会随着更严格的环境规制强度而得到提升,这表明环境规制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起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市场竞争都通过创新渠道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当下环境规制强度未实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时,市场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故政府应积极培育竞争性市场。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市场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张纯洪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内含了环境规制因素,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短期抑制、长期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波特假说"。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所引致的污染治理成本和排放成本并不相同。如果污染治理成本相对小于污染排放成本,则环境规制实施当期就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否则会使之恶化。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其在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效应的相对强弱。在有效环境规制工具选择问题研究上,提出从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环境规制的研究路径,通过"剔除"环境规制变量前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识别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勤华 李樱 胡靖
本文通过SBM模型测算非期望产出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面板数据构建ToBiT回归模型,并就环境规制方式及其强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规制方式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当期和近几期内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目前,经济激励型规制方式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即U型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在充分把握信息的前提下合理制定规章,增强环保机构的建设和执法力度;调整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和水平,以解决征收面窄、标准偏低的问题;同时,完善碳交易的投标定价制度,并由试点逐步推广至其他省市区、行业和品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杰 刘斌
本文在建立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数理模型的基础上,以1998—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计量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①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符合"倒N型"关系,即环境规制强度较弱时,企业环境成本较低,技术创新的动机不够,全要素生产率会降低;当环境规制提高到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时,只要环境规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就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负担,全要素生产率会下降。②将中国36个工业行业部门划分为重度污染行业、中度污染行业和轻度污染行业三大类,在分析各类行业环境规制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每一个行业在"倒...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全要素生产率 倒N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点圆 孙慧 秦颖
文章基于2012—2018年地级市层面环境规制、环境监管数据与企业层面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相结合,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从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角度探讨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正式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显著的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非正式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政府监管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区分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后发现,双重环境规制以及政府环境监管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企业积极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环境监管 全要素生产率 半参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琴
安全规制水平能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定了企业能否主动进行内部安全管理。文章运用我国2008—2019年75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熵权法构建了政府安全规制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通过构建安全规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的市场化水平、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条件下,安全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和异质性效应,为政府安全规制工具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安全规制 全要素生产率 门槛效应 异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琪 周璇
在非线性经济计量的理论基础上,以环境规制强度和要素集聚度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究环境规制、要素集聚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影响力度。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分别存在双重、三重和单一门槛效应,要素集聚则分别存在三重、双重和双重门槛效应;省域环境规制强度和要素集聚度的作用效应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应适度控制环境规制力度,使环境规制强度向中等组转移,实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外部性。此外,各省市不断跨越要素集聚度的门槛水平,是实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规模经济、促进经济环境协同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婧恬 葛鹏 王健
本文利用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了制度环境对不同制度依赖性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用契约密集度、产品复杂度和技术密集度等指标来衡量制度依赖性,检验结论表明:市场化、减少行政干预、司法公正与效率、执行合同的时间和成本等制度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对于制度依赖性产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一结论是相当稳健的。本文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制度依赖性较高的行业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因而是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
关键词:
制度 制度依赖度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