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47)
- 2023(21629)
- 2022(18552)
- 2021(17222)
- 2020(14563)
- 2019(33305)
- 2018(32633)
- 2017(61163)
- 2016(33505)
- 2015(37621)
- 2014(37129)
- 2013(36664)
- 2012(33698)
- 2011(30472)
- 2010(30201)
- 2009(28019)
- 2008(27588)
- 2007(23880)
- 2006(21021)
- 2005(18753)
- 学科
- 济(134783)
- 经济(134612)
- 管理(97210)
- 业(89546)
- 企(73557)
- 企业(73557)
- 方法(61091)
- 数学(53700)
- 数学方法(53037)
- 中国(37608)
- 农(36482)
- 财(36367)
- 业经(29743)
- 学(29334)
- 地方(27939)
- 制(27540)
- 贸(25824)
- 贸易(25811)
- 易(25086)
- 农业(24183)
- 环境(22854)
- 务(22210)
- 财务(22132)
- 财务管理(22086)
- 银(21151)
- 银行(21076)
- 企业财务(20972)
- 融(20923)
- 金融(20918)
- 和(20562)
- 机构
- 大学(475757)
- 学院(471720)
- 济(192200)
- 经济(188273)
- 管理(181780)
- 研究(165078)
- 理学(157803)
- 理学院(155974)
- 管理学(153079)
- 管理学院(152228)
- 中国(124246)
- 科学(103414)
- 京(101723)
- 财(88463)
- 所(83588)
- 农(83368)
- 研究所(76480)
- 中心(75167)
- 业大(74428)
- 财经(70630)
- 江(68628)
- 农业(65609)
- 经(64463)
- 北京(64033)
- 范(61429)
- 师范(60719)
- 院(60032)
- 经济学(58628)
- 州(54919)
- 经济学院(52855)
- 基金
- 项目(328277)
- 科学(257559)
- 基金(239470)
- 研究(233525)
- 家(211907)
- 国家(210228)
- 科学基金(179101)
- 社会(148564)
- 社会科(140824)
- 社会科学(140783)
- 省(127313)
- 基金项目(126166)
- 自然(118044)
- 自然科(115305)
- 自然科学(115270)
- 自然科学基金(113190)
- 划(107942)
- 教育(107067)
- 资助(99096)
- 编号(92901)
- 成果(74971)
- 重点(74604)
- 部(72216)
- 发(69810)
- 创(67778)
- 课题(64292)
- 创新(63495)
- 科研(63444)
- 国家社会(62100)
- 教育部(61431)
- 期刊
- 济(204972)
- 经济(204972)
- 研究(137155)
- 中国(93180)
- 学报(82689)
- 农(74644)
- 科学(73237)
- 财(67829)
- 管理(66114)
- 大学(62263)
- 学学(58673)
- 农业(51174)
- 教育(49035)
- 融(40687)
- 金融(40687)
- 技术(39531)
- 财经(34487)
- 经济研究(33724)
- 业经(32354)
- 经(29592)
- 业(27391)
- 问题(26526)
- 图书(23882)
- 版(23656)
- 科技(23107)
- 贸(22745)
- 统计(22120)
- 资源(22024)
- 理论(21892)
- 技术经济(21882)
共检索到697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颖 徐小峰 郑越
环境污染促使了环境规制的产生,环境污染又与能源消耗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文章主要研究环境规制是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静态面板估计和SYS-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比较低。环境规制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一种"U"型关系,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不利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即跨过"拐点"后,能够促进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德敏 张瑞
环境规制实际上形成提高节能减排效率的倒逼机制,对建设"两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全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并对比两种情形下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利用Tobit模型计算了环境规制对全国和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污染会使全要素能源效率值降低,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经历了波动和下降两个阶段,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值和收敛性存在差异;(2)经济结构和FDI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但影响效果存在区域差异;(3)环境规制相关变量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回归系数和显著性分为四类(需要加大投入的指标、需要区域差异化的指标、需要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勤华 李樱 胡靖
本文通过SBM模型测算非期望产出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面板数据构建ToBiT回归模型,并就环境规制方式及其强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规制方式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当期和近几期内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目前,经济激励型规制方式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即U型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在充分把握信息的前提下合理制定规章,增强环保机构的建设和执法力度;调整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和水平,以解决征收面窄、标准偏低的问题;同时,完善碳交易的投标定价制度,并由试点逐步推广至其他省市区、行业和品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伦来 童梦怡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环境规制下能源强度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但影响程度较弱;R&D投资强度对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常萍 吴敏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各国普遍对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实施了环境规制。那么,严格的环境规制真的能促进制造业的"清洁化"吗?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的制造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清洁化"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并通过构建GM(1,1)模型进行预测,并得到结论:环境规制是影响制造业"清洁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环境规制强度与制造业"清洁化"高度呈"剪刀差"现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钰涵 谢波
从各省份火电行业的面板数据出发,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各省份2003—2017年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构建系统SYS-GMM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并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2)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3)投资开放程度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火电行业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钰涵 谢波
从各省份火电行业的面板数据出发,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各省份2003—2017年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构建系统SYS-GMM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并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2)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3)投资开放程度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火电行业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根本途径。基于跨期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各个省份、三大区域及全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析显示,中国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提高的梯级分布。全国和东中部能效均呈现向一个稳态收敛的发展趋势,而西部能效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对各地区能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西部和其他区域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及这些因素水平的相对落后解释了西部能效最低且不能向更高能效收敛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畅
随着我国流通业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促进流通业的低碳转型是实现流通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水平、信息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流通能源强度、交通网络密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对流通业TFP(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GWR估计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多维驱动因素对流通业TFP的方向和强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平稳特征,其中产业集聚水平呈现“中部高、东西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信息化水平、交通网络密度、技术创新能力则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下降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而能源强度对各省份流通行业TFP均有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提高流通业发展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靳亚阁 常蕊
使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ML指数,测算了2003-2013年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通过将代表性污染物指标标准化得到反映环境规制的指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城市层面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2003-2013年我国TFP年均增长2.6%,具有连续性、累积性。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效率改进,而非技术进步。(2)环境规制强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有"倒N型"关系,总体上环境规制处于较低水平,对生产率有负向影响。(3)东部、东北地区环境规制对TFP的影响较大,中部、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TFP的影响较小。因此,制定适当的...
关键词:
ML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各兴 夏大慰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2003—2009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估计了我国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并对所有权结构、环境规制等因素对发电行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①我国发电行业总体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技术效率的变动趋势随时间变化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态;②所有权结构对于发电行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影响;环境规制与发电行业技术效率呈现"U型"关系;企业规模与生产无效率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电价、煤炭价格与发电行业效率分别呈现正向和负向关系,与已有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本文发现这一关系并不显著;短期内标准煤耗的降低尽管减少了燃料投入,但却需要更多资本投入,从而形成...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环境规制 发电行业 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关聚
运用随机前沿技术测度了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了能源结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03-2010年制造业能源效率呈现先上升后停滞的阶梯形变化特征,行业间能源效率水平差异较大。分层聚类分析将制造业大体归纳为6类能源效率水平,重工业能源消耗量大且能源效率高,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制造业能源消费少且能源效率低。能源结构显著影响能源效率,增加煤炭消费量对能源效率有显著负影响,增加电力、石油的消费对能源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从制造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和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亚琼 秦放鸣 刘琦平
中国油气进口存在依存度高、进口区域集中和运输风险较大等问题,确保中国油气进口安全稳定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则是关键所在。文章基于Malmquist的DEA方法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油气能源伙伴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能源效率及其他因素对中国油气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不高,且石油领域劣于天然气领域;提升中国能源效率可一定程度缓解石油进口压力,但会进一步促进天然气进口;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缓解中国油气进口压力,但当前的影响作用尚小。未来,可从提高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扩大清洁能源占比、多元化油气进口渠道和加大油气能源储备建设等方面改善中国油气进口情况。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油气贸易 一带一路 能源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规制下全要素生产率逆转拐点的空间效应——基于省际工业面板数据的验证
考虑行业能耗差异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度量及影响因素——基于新疆34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区域差异——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能源效率对中国油气进口贸易影响研究——基于与主要能源伙伴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面板数据
环境规制与电力碳强度——基于门限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科技要素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能源强度演变区域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