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8)
2023(8618)
2022(7241)
2021(6875)
2020(5780)
2019(13273)
2018(13089)
2017(25040)
2016(13459)
2015(15247)
2014(15180)
2013(15029)
2012(14037)
2011(12947)
2010(12956)
2009(12701)
2008(12797)
2007(11165)
2006(10113)
2005(9600)
作者
(37436)
(31510)
(31367)
(30025)
(20142)
(14982)
(14315)
(12057)
(12034)
(11117)
(10831)
(10412)
(10273)
(10124)
(9987)
(9633)
(9308)
(9088)
(9057)
(8706)
(7975)
(7587)
(7463)
(7118)
(7055)
(7045)
(6896)
(6723)
(6213)
(6110)
学科
(59056)
经济(58969)
管理(46175)
(40361)
(33994)
企业(33994)
方法(25259)
数学(22575)
数学方法(22443)
(19521)
中国(18366)
(16367)
(14135)
环境(13518)
(13077)
贸易(13069)
(12887)
(12162)
财务(12142)
财务管理(12118)
业经(11843)
企业财务(11650)
(11461)
(10994)
银行(10988)
(10781)
金融(10779)
(10582)
(10365)
体制(9738)
机构
大学(205311)
学院(199036)
(96639)
经济(95110)
管理(75918)
研究(73570)
理学(64893)
理学院(64229)
管理学(63567)
管理学院(63175)
中国(58116)
(47464)
(43730)
科学(38120)
财经(37240)
(36187)
(34011)
研究所(32345)
经济学(31934)
中心(31847)
经济学院(28636)
北京(28541)
(28231)
财经大学(27906)
(26205)
(26193)
(24718)
师范(24548)
业大(23418)
(21790)
基金
项目(127306)
科学(102929)
基金(97747)
研究(95498)
(84322)
国家(83716)
科学基金(72173)
社会(66036)
社会科(62876)
社会科学(62861)
基金项目(50290)
(44028)
自然(43674)
教育(43642)
自然科(42668)
自然科学(42656)
自然科学基金(41954)
资助(40734)
(38711)
编号(35869)
(31689)
成果(31092)
(30145)
国家社会(29343)
重点(28979)
教育部(28139)
中国(27483)
(26670)
人文(26402)
(26326)
期刊
(105535)
经济(105535)
研究(67814)
中国(40639)
(38016)
管理(29966)
科学(26856)
学报(26125)
(24178)
(21912)
金融(21912)
大学(21519)
学学(19989)
财经(19885)
教育(18655)
经济研究(17834)
(17189)
农业(16238)
(15049)
技术(15007)
问题(14558)
国际(14363)
世界(13449)
业经(13173)
技术经济(9943)
(9288)
现代(8646)
统计(8577)
会计(8463)
理论(8448)
共检索到311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珮  彭歌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但同时面临发达国家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约束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东道国环境规制强度及地区经济特征对中国投资区位选择战略的影响十分值得关注。以2008—2015年中国对美国44个州、14个行业的直接投资存量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美国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投资规模和区位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美国各州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对中国资本的流入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污染密集型行业;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均存在双重门槛值,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直接投资产生非线性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朝  韩先锋  宋文飞  
本文使用1999-2011年中国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从工业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长期和短期互动机制。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会导致环境污染程度的正向变动,引起环境规制强度增大,而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大却会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基于不同要素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度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互动机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①二者之间存在显著长期互动机制,但短期互动机制并未显现;②二者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分别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速度存在较大差异;③在污染程度较高、R&D强度较低的产业,环境规制强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影响效应更为明显。而在技术密度较高、规模较小、垄断程度较低的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规制强度的短期影响效应更加显著。最后,本文提出了调和这一矛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芳芳  王晓明  
构建了包含环境管制和人力资本变量的企业区位选择模型,利用1997-2007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经分析发现除了传统的市场规模、公共设施配套和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因素之外,环境管制强度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较高的人力资本则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赛  胡必亮  
文章运用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东道国投资风险测度体系,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投资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2003—2018年各东道国投资风险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态势,但同类风险在国家间差异显著;综合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军事政治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负相关,经济金融风险和双边关系风险则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在低收入国家,双边关系风险对外资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在高收入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更为显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的双边关系能够显著拉动中国OFDI,而在非沿线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指标则更为重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恕立  向姣姣  
东道国制度质量如何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区位选择,至今尚未在经验层面达成共识。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面向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的非金融类OFDI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和扩展投资引力模型,从母国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制度质量双重约束视角,考察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对不同类型OFDI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约束作用。研究表明:(1)中国OFDI的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表现出不同的制度偏好,OFDI投资规模更偏好优越的制度环境,而投资选择则偏好较差的制度环境。(2)多元化的母国投资动机使中国OFDI面向不同国家或地区表现出差异化的制度偏好,技术寻求型OFDI投资规模对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秀岩  李建军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马秀岩,李建军9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愈益加快,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生产活动的核心组织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项目(原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36600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玉兰  常弘  范馨月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也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重要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可供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东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经济体。由于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拥有量、科学技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基于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及特点,应用Moran’s I指数和LIsa地图法分析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52国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非洲投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大多数东道国存在弱空间集聚效应,而投资规模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逐次递减的趋势,区位选择是影响企业对非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对非洲东道国投资存在较低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购买能力和出口贸易影响较为明显,受东道国能源资源因素影响不明显。因此,借力"一带一路"规划建设改善非洲各国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提升中非境外投资园区产业集群能力,因地制宜优化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池建宇  方英  
文章基于2003~2011年中国对65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东道国的经济与政治法律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市场经济体制不太健全的非OECD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高于具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OECD国家,东道国政治法律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进入那些市场经济不发达但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同时投资行为又以市场为导向,力图规避政治风险,体现了入世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动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咬兴  范涛  
自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亚洲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聚集地,截至2011年末,该地区投资存量已占总量的七成以上,其境外企业覆盖也为各洲最高。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内外近年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已从最初的传统经济因素转向制度性因素。本文基于2003-2011中国对亚洲26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制度环境因素与不同动机FDI的交互作用,发现:(1)两国制度环境差距较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2)中国FDI总体偏向于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大且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或地区,但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小的国家更加吸引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宗芳宇  路江涌  武常岐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为了促进和保护双边投资签署的协议。作为特定的联系两国的双边制度因素,双边投资协定给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保护,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关于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母国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有三点发现:首先,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其次,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此外,双边投资协定还能够弥补母国制度支持的不均衡性,对于帮助非国有企业到签约国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凯  邓宜宝  
本文选取了2003~2012年中国分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建立修正的引力模型,将东道国制度环境从3个维度分解:经济制度因子、政治制度因子和法律制度因子,分别探究其对中国4个不同行业即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的显著性影响并探讨中国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区位选择,进而提出针对不同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益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环境质量与中国不同行业OFDI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制造业和金融业与经济制度因子存在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跨国企业在进行OFDI时应侧重分析东道国的经济制度,以发挥最大区位优势;批发和零售业与法律制度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庄序莹  唐煌  林海波  
近年来税收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日益显示。本文将东道国税收环境概括为总体税负、税制合理性、税收管理效率与税收透明度四个维度。本文收集了2012-2017年沪深A股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170家上市公司在7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方法从微观企业行为出发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东道国税收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总体税负低、税收效率高且签订税收协定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对东道国税收透明度的敏感程度不高;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环境敏感度也不同,批发和零售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管理效率、税收透明度更为敏感,而制造业则对东道国税制复杂程度更为敏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再起  王阳  
主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行为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对欧盟27个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及相关数据,运用投资引力模型,从经济资源及制度环境视角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本文发现,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资源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动因,欧盟的商业自由度及贸易自由度对我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积极作用,市场规模及政府规制品质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对欧盟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在经济危机前后有所差异:危机前,战略资产对我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市场寻求动机不明显;后危机时期,市场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国柱  贾洪波  李从欣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呈现负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显著,人均GDP、市场化指数、基础设施状况、开放程度才是决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