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1)
2023(15717)
2022(13663)
2021(12414)
2020(10328)
2019(23743)
2018(23603)
2017(45532)
2016(24598)
2015(27602)
2014(27573)
2013(27377)
2012(25311)
2011(23193)
2010(23313)
2009(21821)
2008(21121)
2007(18664)
2006(16768)
2005(15274)
作者
(72670)
(60842)
(60296)
(57397)
(38781)
(29113)
(27215)
(23555)
(23207)
(21726)
(20763)
(20635)
(19581)
(19347)
(18842)
(18655)
(17986)
(17607)
(17448)
(17444)
(15187)
(14913)
(14591)
(13939)
(13605)
(13590)
(13514)
(13168)
(12336)
(11754)
学科
(118222)
经济(118089)
管理(77580)
(68574)
(57378)
企业(57378)
方法(46859)
数学(40667)
数学方法(40284)
(27302)
中国(27038)
(27034)
地方(26634)
(24865)
业经(24661)
(22001)
环境(21413)
农业(18046)
(17010)
(16932)
贸易(16923)
(16572)
(16411)
财务(16340)
(16323)
(16320)
财务管理(16310)
理论(16174)
(16064)
金融(16061)
机构
大学(362774)
学院(360695)
(154929)
经济(151789)
管理(141763)
研究(125247)
理学(122412)
理学院(121066)
管理学(119167)
管理学院(118510)
中国(92297)
(77169)
科学(75657)
(70797)
(63053)
研究所(57257)
(57112)
财经(56368)
(56035)
中心(55456)
业大(52462)
(51052)
北京(48184)
经济学(47946)
(46042)
师范(45609)
(45343)
农业(43605)
经济学院(42929)
(42445)
基金
项目(244392)
科学(192833)
基金(178686)
研究(178468)
(155301)
国家(154074)
科学基金(132738)
社会(115160)
社会科(109210)
社会科学(109180)
(95028)
基金项目(94538)
自然(85317)
自然科(83233)
自然科学(83216)
自然科学基金(81708)
教育(80235)
(78766)
资助(73726)
编号(71063)
成果(57465)
重点(54733)
(54260)
(52463)
(50412)
课题(49032)
国家社会(47925)
创新(47206)
(47048)
教育部(46666)
期刊
(177275)
经济(177275)
研究(111056)
中国(68150)
学报(55681)
管理(54152)
(53985)
科学(51629)
(50535)
大学(42431)
学学(40229)
农业(34668)
教育(34298)
技术(31480)
(31199)
金融(31199)
财经(28614)
经济研究(28519)
业经(26579)
(24536)
问题(22544)
技术经济(19401)
理论(17488)
(17461)
科技(16856)
现代(16763)
图书(16668)
资源(16314)
(15752)
(15646)
共检索到538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智君1,2,张雅晴1  
以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绿色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997-2015年虽然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工业绿色生产率均呈提升态势,但仅有2014-2015年的上海、2015年的江苏是有效率省份,且省市之间效率差距不断拉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低、中、高3种环境规制强度地区中,只有中等环境规制强度地区能够通过环境规制显著提升工业绿色生产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明玉  袁宝龙  
基于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工业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网络SBM-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其阶段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不高,不同区域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这对设定合理的环境规制形式以促进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提高,进而打造我国绿色经济支撑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新中  邓明亮  
加快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用SBM-DDF模型和Lu-enberger分析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考察技术创新贡献程度,综合运用泰尔指数、收敛分析、空间自相关方法检验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改进和技术规模效率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随着空间距离增加,空间溢出效应逐步减弱。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应综合运用差异化措施促进工业技术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研发与推广,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成  吴传清  
测度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和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把脉二者协同效应,对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协同发展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在全国视野下,基于2011~2017年省级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运用熵权法-Topsis评价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中下游地区呈梯度递增空间格局,省际差异显著;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上中下游地区呈"V"型空间格局,省际差异较小;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与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协同系数普遍较低,且呈加剧趋势,主要原因是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绿色转型。建议地方政府提高对工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着力扭转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态势。特别要加大国土空间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力度,推动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农业和工业生态化发展,普及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安全治理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礼汇  孟晓倩  吴传清  
环境规制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键。利用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数据,采用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门限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等模型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提升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随着规制强度增加而具有更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起到规制作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作用不显著。推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应加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协调配合,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特点分类施策,构建市场导向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琳  刘琛  
文章采用方向距离函数及ML指数测算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禀赋结构及其交互作用对工业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GTFP年均增长8.4%,长三角—中三角—泛成渝城市群工业GTFP呈显著梯级差异;互联网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技术进步,禀赋结构的提升抑制了工业GTFP增长,但互联网与禀赋结构的良性互动纠偏了禀赋结构提升的负向影响;中三角互联网处于提升技术效率的低水平阶段,泛成渝和长三角较高的互联网发展水平显著促进了技术进步,互联网与禀赋结构的良性互动促进了长三角和中三角工业GTFP改进,而泛成渝尚未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民  仇定三  蒋倩颖  张敏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别显著;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高的贡献率高,提升潜力大;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发展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熙悦  孙芳城  王怀祖  
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综合效率的提升需要系统性地考虑生产与治理两个阶段的影响。利用网络SBM-Malmquist模型,分别评价了2010—2015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生产用水效率、废水治理效率及两阶段综合绿色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在生产用水阶段的效率高于废水治理阶段的效率,两阶段综合绿色效率增长较好,其增长主要由生产用水阶段的技术进步所主导,在废水治理阶段的管理效率与技术进步水平还需要加强。长江上游及长江下游地区的生产用水效率增长相对较大,但上游地区废水治理效率增长相对不足,长江中游地区的情况则与长江上游地区相反。研究有利于更加系统性地评价与提升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武敏  
文章基于2003—2019年中国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滞后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FDI对该机制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整体上看,正式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关系,非正式环境规制尚未凸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协调配合有助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区域看,FDI对双重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长三角和中三角存在正式环境规制与FDI的良性互动,非正式环境规制在长三角和中三角存在技术创新诱导的"回弹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化和高级化均表现出部分中介效应,中三角不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凯路  李世祥  
为探究区域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互动关系,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系数分别为-1.216 3和-0.240 5,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尚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从长期看,三者具有动态互动关系,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0.47%;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7.68%;技术创新对区域环境规制贡献度为1.45%。因此,长江经济带应重点培育适宜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土壤”,鼓励运用多元化政策工具的同时,注重“因地施策”,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经济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凯路  李世祥  
为探究区域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互动关系,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系数分别为-1.216 3和-0.240 5,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尚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从长期看,三者具有动态互动关系,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0.47%;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7.68%;技术创新对区域环境规制贡献度为1.45%。因此,长江经济带应重点培育适宜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土壤”,鼓励运用多元化政策工具的同时,注重“因地施策”,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经济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刘堂发  唐利  林基  
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的生态福利绩效,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的门槛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福利绩效总体显现上升趋势,但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生态福利绩效存有明显差距,呈现阶梯状分布与板块聚类变动特征;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三种环境规制强度区间条件下,中等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显著提升生态福利绩效,低环境规制强度对生态福利绩效无显著影响,高环境规制强度会降低生态福利绩效。基于此,提出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实施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以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大来  赵娜  李青松  
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长江经济带2011—2018年11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长江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未能达到DEA有效状态;分区域看,下游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分省域看,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湖南、四川表现较为理想,而其他省份则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空演化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随着时间推移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较高的省份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企业规模、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市场化程度、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却表现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琳  张佳  
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估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运用锡尔指数分析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间以及三大城市群内部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特征及构成。结果表明:近10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有所缩小,2004~2010年总体差异缩小受益于三大城市群间差异缩小,2011~2013年总体差异缩小趋缓受制于城市群内部差异扩大;近10年三大城市群间差异呈缩小之势,长三角与中三角、泛成渝的差异明显改善;近10年三大城市群内部差异持续扩大,政府绿色政策支撑和工业绿色增长度的差异扩大引起城市群内部差异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