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5)
- 2023(13012)
- 2022(10972)
- 2021(10183)
- 2020(8466)
- 2019(19354)
- 2018(18962)
- 2017(35788)
- 2016(19158)
- 2015(21490)
- 2014(20947)
- 2013(20638)
- 2012(19143)
- 2011(17373)
- 2010(16943)
- 2009(15898)
- 2008(15647)
- 2007(13413)
- 2006(11885)
- 2005(10799)
- 学科
- 济(77411)
- 经济(77300)
- 管理(57632)
- 业(51154)
- 企(40874)
- 企业(40874)
- 方法(32638)
- 数学(28550)
- 数学方法(28362)
- 贸(25269)
- 贸易(25254)
- 易(24556)
- 中国(22904)
- 农(21770)
- 财(21766)
- 制(18870)
- 业经(16967)
- 环境(16430)
- 学(14453)
- 地方(14442)
- 农业(14058)
- 体(13230)
- 银(12987)
- 银行(12953)
- 务(12680)
- 财务(12661)
- 财务管理(12634)
- 融(12414)
- 金融(12410)
- 行(12379)
- 机构
- 大学(274909)
- 学院(272274)
- 济(122264)
- 经济(120191)
- 管理(101494)
- 研究(98098)
- 理学(87938)
- 理学院(86916)
- 管理学(85800)
- 管理学院(85284)
- 中国(75552)
- 京(58162)
- 科学(57400)
- 财(55320)
- 所(48881)
- 农(47923)
- 研究所(44514)
- 财经(44181)
- 中心(43749)
- 业大(40936)
- 经(40283)
- 经济学(38998)
- 江(38938)
- 农业(37882)
- 北京(36508)
- 院(35602)
- 经济学院(35263)
- 范(33707)
- 师范(33306)
- 财经大学(32856)
- 基金
- 项目(185874)
- 科学(146700)
- 基金(138367)
- 研究(133181)
- 家(122656)
- 国家(121699)
- 科学基金(103099)
- 社会(89100)
- 社会科(84613)
- 社会科学(84594)
- 基金项目(73366)
- 省(69247)
- 自然(65722)
- 自然科(64165)
- 自然科学(64142)
- 自然科学基金(63042)
- 划(59578)
- 教育(59518)
- 资助(55587)
- 编号(50762)
- 部(42596)
- 重点(42338)
- 成果(40883)
- 发(40106)
- 创(39092)
- 国家社会(38701)
- 制(38247)
- 创新(36850)
- 教育部(36676)
- 科研(36006)
- 期刊
- 济(130452)
- 经济(130452)
- 研究(82125)
- 中国(53391)
- 学报(45126)
- 农(43043)
- 财(42747)
- 科学(41552)
- 管理(36306)
- 大学(34308)
- 学学(32563)
- 农业(29121)
- 融(24945)
- 金融(24945)
- 经济研究(22904)
- 财经(22117)
- 教育(21923)
- 贸(21496)
- 业经(19865)
- 技术(19382)
- 国际(19293)
- 经(19092)
- 问题(18898)
- 业(16492)
- 世界(15618)
- 版(13458)
- 资源(12916)
- 科技(12263)
- 技术经济(11997)
- 商业(11644)
共检索到406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显萍
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不仅是理论界的重要议题,也是各国经贸关系中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基于中欧环境规制的差异及近年来中欧商品贸易持续顺差的现状,本文对环境规制产生的贸易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欧环境规制指数与进出口指数存在比较稳定的相关性。欧盟环境规制的相对严格化使得中国污染密集型行业生产的产品在中欧贸易顺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而使我国承担了更多的环境成本。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贸易 中国 欧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军
本文首先从贸易结构和出口相似度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性,实证分析了欧盟-印度自贸区组建对我国对欧盟贸易的消极影响。最后,文章从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协调与欧盟经贸关系、优化贸易结构等几方面提出了中国应对举措。
关键词:
印度-欧盟 自由贸易区 冲击 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洪庆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欧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但影响较小,影响中、欧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GDP)。这表明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的。文章最后部分对如何促进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和扩大中、欧贸易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贸易 欧盟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傅东辉
一、欧盟新普惠制对中国 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1.中国产品在毕业名单之首 在149个普惠制受惠国中,有31个受惠国的部分主要产品被取消了普惠待遇。在这些国家中,被取消普惠待遇的大宗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几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国首当其冲。例如,被取消普惠待遇的中国产品,涉及到海关税则37个章节,韩国29个章节,泰国15个章节,香港、印度、巴基斯坦分别为14个章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研究”课题组 霍建国 冯雷 王迎新 毛日升 杨锦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玉霞 张昱
在中欧经贸关系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国-欧盟贸易条件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运用较详尽的贸易数据计算得出中国-欧盟双边商品贸易的贸易条件,得出1992-2003年间中国-欧盟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但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结论。并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得出其影响因素为:中国经济增长、欧盟经济增长、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结构和在华的外商投资。
关键词:
中欧贸易 贸易条件 实证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龙 宋怡茹
为了躲避国内严格的环境标准,发达国家采取扩大污染密集型行业产品的进口以替代本国该类产品生产,而发展中国家因此成为该行业的"污染避难所"。为了检验我国是否成为欧盟国家在纺织品服装行业的"污染避难所",本文采用了2006—2010年11个欧盟国家的样本,在HOV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我国成为欧盟国家纺织品服装行业的"污染避难所",而欧盟国家虽然实施了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但并没有因此失去纺织品服装产品的贸易比较优势,相反逐渐缩小了与我国的贸易逆差。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在纺织品服装行业中加大资本投入,提高技术升级与应用水平,在保证以及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保...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纺织品 服装贸易 欧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英明 李晓依
欧盟将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对中国部分产品出口乃至全球产业链布局均将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生产单位产品隐含碳排放量,结果显示:从中短期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对我国钢铁、铝、水泥、化肥四大行业,以及44种碳泄漏产品清单出口和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从长期看,将对现有国际贸易规则产生影响,基于气候变化的贸易竞争将加剧,碳排放定价权争夺更加激烈。因此,在全球合作应对气变背景下,我国宜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降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加强与国际社会对话、协调及合作,共同解决碳减排和碳泄漏问题;加快国内碳市场建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力;研究并适时征收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互为补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车文娇 田炜
新入盟的中东欧新成员国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产业结构类似,同中国在贸易领域具有较大的竞争性,东扩成为影响中欧贸易的重大事件。本文对东扩之后中欧贸易的发展分别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尽管理论分析的结果不容乐观,但是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东扩之后中欧贸易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还对东扩对中欧贸易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些负面影响,并对东扩后中欧贸易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扩 中国 欧盟 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瑜 刘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加征的国内税费,而是一项具有数量限制效果的进口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防范跨境单边气候措施的使用,中国应深刻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特质,积极开展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构建绿色低碳贸易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的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瑜 刘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加征的国内税费,而是一项具有数量限制效果的进口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防范跨境单边气候措施的使用,中国应深刻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特质,积极开展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构建绿色低碳贸易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的建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陈生 邓淇中
本文采用Grubel-Llyod指数,对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与欧盟整体的制成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对不同的欧盟国家以及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发展趋势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计量分析,认为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对华直接投资、研发水平以及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差异等变量,均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邓荣 杨修
分析2000-2013年中国与欧盟医药商品贸易发展特征,我们发现,中国与欧盟间医药商品贸易长期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在医药商品贸易结构方面,中国对欧盟的医药商品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医药商品为主;进口主要以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医药商品为主。因此,未来中国应加大与欧盟国家在高端医药商品上的经贸合作,加强对生化药、化学制药等高附加值医药商品的生产投入力度。
关键词:
医药商品 医用药品 医疗器械 欧盟 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