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4)
2023(14625)
2022(12433)
2021(11046)
2020(9185)
2019(20731)
2018(20120)
2017(38473)
2016(20780)
2015(22722)
2014(22329)
2013(22094)
2012(20525)
2011(18674)
2010(18752)
2009(17593)
2008(16941)
2007(14908)
2006(13620)
2005(12215)
作者
(61403)
(51774)
(51393)
(48646)
(32809)
(24870)
(23018)
(19801)
(19629)
(18143)
(17809)
(17432)
(16864)
(16107)
(15986)
(15863)
(15293)
(15246)
(14924)
(14826)
(12812)
(12664)
(12311)
(11869)
(11630)
(11523)
(11280)
(11116)
(10349)
(10073)
学科
(103877)
经济(103759)
管理(63453)
(53584)
(42886)
企业(42886)
方法(36006)
数学(31022)
数学方法(30768)
地方(26690)
中国(25299)
(23983)
(22953)
业经(20970)
(20716)
环境(20523)
(19397)
农业(16495)
地方经济(15002)
(14450)
(14288)
贸易(14280)
(14005)
(13719)
(13519)
金融(13514)
(13233)
银行(13195)
(13176)
财务(13155)
机构
学院(301728)
大学(299972)
(131373)
经济(128735)
管理(112147)
研究(107118)
理学(96505)
理学院(95300)
管理学(93822)
管理学院(93265)
中国(79149)
科学(66066)
(63258)
(59405)
(53724)
(52443)
(49462)
研究所(48877)
中心(48179)
财经(47142)
业大(46002)
(42511)
经济学(41400)
农业(41016)
(39464)
(38997)
师范(38980)
北京(38759)
经济学院(36972)
(36326)
基金
项目(205284)
科学(162007)
基金(150709)
研究(144294)
(132889)
国家(131839)
科学基金(113097)
社会(96837)
社会科(91911)
社会科学(91885)
(81664)
基金项目(81378)
自然(73277)
自然科(71460)
自然科学(71436)
自然科学基金(70126)
(67525)
教育(63633)
资助(60199)
编号(54602)
重点(46675)
(45870)
(44277)
(42451)
成果(42324)
国家社会(40929)
(40266)
创新(40003)
科研(39187)
课题(38687)
期刊
(153195)
经济(153195)
研究(89204)
中国(57032)
学报(49190)
(46687)
(46039)
科学(45899)
管理(40334)
大学(36845)
学学(35443)
农业(31061)
(26084)
金融(26084)
经济研究(24780)
财经(23942)
业经(23426)
技术(23350)
问题(21148)
教育(20819)
(20711)
(16047)
资源(15999)
技术经济(15065)
(14363)
(14130)
现代(13796)
科技(13597)
商业(13583)
统计(12970)
共检索到450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邝嫦娥  李文意  
基于200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面板数据,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机理出发,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环境规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和绿色经济效率在空间上均存在正相关关联性。(2)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影响,环境规制能提升邻近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区域上,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3)研发投入和经济发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地区开放程度具有显著负相关影响,固定资产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天籽  韩沅刚  
在长江经济带构筑高水平开放高地战略与绿色转型背景下,如何发挥FDI质量对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助推作用至关重要。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2010~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74座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基于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构建PSTR模型,实证考察FDI质量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平滑转换效应。结果表明:(1)FDI质量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发展效率,其中FDI出口与外资规模作用最为显著;(2)FDI质量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受环境规制调节,随着规制强度提高,FDI质量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弱化;(3)分区域层面,环境规制弱化效应体现在长三角城市群,强化效应体现在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凌翔  张臣刚  卢静  杨璐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供应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效应,为基于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下的土地供应政策改革提供思路。研究方法: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经济空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土地供应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度土地供应结构对本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以及在城市之间表现出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果:(1)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相关性不强,三省内部,仅湖北省地级市表现出较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土地供应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空间外溢性且在用地类型上存在差异;(3)增量建设用地供应量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提高的直接效应最显著,工矿仓储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供应量的间接效应显著。研究结论:要进一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升级,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雅杰  金海  谷兴  叶梁倩  邵庆军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41个地域空间单元2000—2012年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及地理加权回归(GWR)等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多变量影响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空间格局演化驱动机理。研究发现:1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总体上表现为地区之间较强的负相关性,经济发展异质性较强,差异性显著;2产业结构与生产率、地区经济效益、科技与教育投入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性;对外开放程度在空间上具有微弱的负相关性;发展成本呈现随机排列态势,不具有地理空间上的相关性。3多数变量演化过程大致相似,但不同的时段在不同的局部各有差异。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范围逐渐由武汉城市圈向外围扩大,地区经济效益对长株潭城市群影响程度及范围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影响程度最大,科技与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逐渐减弱,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有减弱趋势,而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受资源约束程度相对较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葛堃  邹珊  张东祥  卢新海  陈丹玲  
架构产业一体化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逻辑框架的基础上,运用SVR算法、SBM-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PVAR模型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对GTFP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2004—2017年,产业一体化与GTFP均表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呈中度协调状态,但产业一体化整体滞后于绿色经济发展;长期来看,产业一体化对GTF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逆向过程并不明显;短期来看,产业一体化对GTFP的驱动作用由强转弱,GTFP对产业一体化的冲击效应却始终微弱,说明产业一体化是GTFP的直接驱动变量,相反则不成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滟  李泽宇  李超  
运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和ML指数,采用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2007-2014年的数据,比较了不考虑环境污染、考虑环境污染和绿色发展三种情形下的创新效率、绿色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对城市绿色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江西、湖南多数长中游城市仍然处在创新发展的红利期,湖北大部分长中游城市已经出现边际效率下降,技术效率不足;大部分城市技术效率跟不上技术进步,单纯地追求技术进步不足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绿色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城市交通通达程度、政府支持、城市高校数量、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曦  张陶  段宜嘉  方晓萍  周家宇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化发展意义重大。发展新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区需要认清其绿色化发展的整体水平,比照差距,寻找原因,推动各地区科学、有序和高质量发展。文章从绿色生态、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等三个层面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化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其空间差异展开了实证。研究认为,各地区绿色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形成的原因具有异质性,而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开放开发程度是对其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对此,新阶段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深入推进地区城镇化水平、推动地区开放开发,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色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志祥  任世鑫  李阳  刘静玉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进行测度评价。结果发现:长沙、天门、常德、黄冈、南昌、景德镇、武汉、娄底、新余、衡阳、仙桃、鄂州、潜江和九江为城市效率相对高水平区;抚州、湘潭、鹰潭、上饶、岳阳、黄石、荆州和株洲为城市效率相对较高水平区;萍乡、宜春、益阳、吉安、咸宁、孝感、襄阳、宜昌和荆门为城市效率相对低水平区。在此基础上,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特征,但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小玉  邱信丰  
工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绿色制造的内在要求。长江中游城市群同处工业化中期阶段,共同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难题。在"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理念下,走绿色工业协同发展之路是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大、降能耗任务严峻、绿色发展协作程度低等问题,有必要从绿色工业选择、绿色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市场体系共建及工业废弃物绿色处理等层面构建协作机制,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从生产到消费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工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小玉  邱信丰  
工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绿色制造的内在要求。长江中游城市群同处工业化中期阶段,共同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难题。在"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理念下,走绿色工业协同发展之路是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大、降能耗任务严峻、绿色发展协作程度低等问题,有必要从绿色工业选择、绿色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市场体系共建及工业废弃物绿色处理等层面构建协作机制,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从生产到消费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工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亚文  李晓青  周楷淳  谢炳庚  
文章从地理学视角对短视频网络空间关注度进行研究,并探索性分析了短视频生产的新型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关系及其交互机制。采用空间分布均衡性测度方法分析了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了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的空间结构特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从空间分布均衡性来看,城市群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均衡性较好、集聚度适中,江西省和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均衡性比较接近;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均衡性较差、集聚度较高。(2)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整体格局呈“两翼较高,中部高低相间”格局,其中武汉市和长沙市关注度最高,位于第一等级。(3)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整体呈空间正相关,但空间集聚程度低,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其中武汉市为高值集聚区,益阳市为低值集聚区,其他城市集聚特征不显著;武汉市和长沙市为热点区域。(4)从影响因素来看,电商物流水平、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创业环境质量回归系数均为正值,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对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的提高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电商物流水平正向作用最大,创业环境质量正向作用较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滨  邓祖涛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最新地域空间范围为研究对象,选取标准差作为衡量地区绝对差异的指标,变异系数用于衡量相对差异的变化,选用Moran’s I模型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用以验证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和分布态势。以Moran散点图、LISA聚集地图进行局域自相关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间旅游经济发展相对差距在显著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在缓慢扩大。子城市群内旅游发展差异明显,子城市群间旅游发展差异不明显。旅游极化效应明显,旅游发展的轴—辐网络效应不突出,旅游增长极的辐射作用不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发展有一定的集聚趋势,但目前尚不明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文毅  王磊  张伊娜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趋增强,然而消费在空间上却存在明显的分割现象。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银联刷卡消费数据,本文首次研究了城市消费及其跨界流动的态势,并通过建立影响消费的边界效应模型对消费的空间分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省级尺度来看,省际边界对城市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即对城际消费流具有消极的屏障效应,而对城市本地消费则为保护效应;从市级尺度来看,城市边界兼具中介效应和屏障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约有一半城市的边界对城际消费流具有积极的中介效应。省级和市级尺度边界效应的背离,使得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消费最终受到省际边界屏障效应的影响而出现空间分割。因此,为了减小区域边界的屏障效应,需要加强省级与市级政府的协商,在政策管理上达成一致;同时更要加强省际的沟通协作,促进区域消费的发展和互利共赢局面的实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邵璇璇  姚永玲  
在"流空间"视角下,基于引力模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NA"方法计算了当前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的整体密度、中心性指标,并划分凝聚子群,进行稳健性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网络初步形成,但核心性弱、联系松散、派系分割、行政边界阻滞明显,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偏离,空间结构亟待优化;地理邻近性对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依然深刻,但城市间的交通可达性、劳动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投资、产业结构等差异关系的影响日渐显著。认为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优化,应突破客观地理因素的限制,使长江中游城市群成长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宁译萱   钟希余  
文章采用熵权法和SBM-DEA测算了2006—202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金融水平与绿色创新效率,并运用耦合协调、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滞后的Tobit模型对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耦合协调状况及其驱动因子进行识别分析。研究发现:(1)时间序列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金融和绿色创新效率耦合协调关系虽有波动但整体仍呈稳定上升趋势,近年来出现了上升状态疲软的趋势。(2)空间特征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金融和绿色创新效率耦合协调水平由低到高、由混乱到稳定,区域差异表现为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都市圈。(3)驱动因素上,正向驱动因子的影响强度表现为人力资本>地区科技支出>政府干预>经济基础,负向驱动因子为产业结构。研究提出,要筑牢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效率耦合增长的动力系统、联动各地区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区域和建立绿色产业联盟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