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2)
- 2023(16614)
- 2022(14082)
- 2021(12685)
- 2020(10477)
- 2019(23592)
- 2018(23241)
- 2017(44394)
- 2016(23884)
- 2015(26436)
- 2014(26190)
- 2013(25936)
- 2012(24423)
- 2011(22478)
- 2010(22836)
- 2009(21536)
- 2008(21127)
- 2007(18892)
- 2006(17089)
- 2005(15900)
- 学科
- 济(120026)
- 经济(119885)
- 管理(75253)
- 业(68365)
- 企(54988)
- 企业(54988)
- 方法(44887)
- 数学(39390)
- 数学方法(39152)
- 中国(31257)
- 农(29149)
- 地方(28901)
- 财(28058)
- 业经(25120)
- 制(23660)
- 学(23022)
- 环境(22250)
- 贸(20085)
- 贸易(20073)
- 农业(19846)
- 易(19364)
- 融(18790)
- 金融(18788)
- 银(18581)
- 银行(18532)
- 行(17821)
- 地方经济(16917)
- 体(16757)
- 务(16379)
- 财务(16346)
- 机构
- 大学(353660)
- 学院(353392)
- 济(156771)
- 经济(153794)
- 管理(132312)
- 研究(126936)
- 理学(113437)
- 理学院(112139)
- 管理学(110446)
- 管理学院(109813)
- 中国(96661)
- 科学(75481)
- 京(74692)
- 财(73148)
- 所(64724)
- 农(62167)
- 研究所(58242)
- 财经(57418)
- 中心(56565)
- 江(54164)
- 业大(52519)
- 经(52038)
- 经济学(49470)
- 农业(48434)
- 北京(47343)
- 院(45632)
- 范(44867)
- 师范(44334)
- 经济学院(44324)
- 州(42556)
- 基金
- 项目(232573)
- 科学(183807)
- 基金(170841)
- 研究(166342)
- 家(150110)
- 国家(148864)
- 科学基金(127189)
- 社会(110688)
- 社会科(105126)
- 社会科学(105102)
- 省(90495)
- 基金项目(90256)
- 自然(81034)
- 自然科(79082)
- 自然科学(79060)
- 自然科学基金(77690)
- 划(76113)
- 教育(75256)
- 资助(69602)
- 编号(63748)
- 发(54304)
- 重点(53045)
- 部(51838)
- 成果(51734)
- 创(48602)
- 国家社会(46805)
- 制(45714)
- 创新(45643)
- 课题(45475)
- 教育部(44638)
- 期刊
- 济(183137)
- 经济(183137)
- 研究(108746)
- 中国(74708)
- 学报(57837)
- 农(56912)
- 财(56111)
- 科学(52598)
- 管理(50851)
- 大学(43919)
- 学学(41829)
- 农业(38038)
- 融(36963)
- 金融(36963)
- 教育(31937)
- 经济研究(30406)
- 财经(30060)
- 业经(28747)
- 技术(28507)
- 经(25886)
- 问题(23774)
- 业(19846)
- 贸(19148)
- 技术经济(18312)
- 世界(17140)
- 国际(16970)
- 商业(16943)
- 版(16527)
- 统计(16113)
- 科技(16072)
共检索到545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鑫 张心灵 袁小龙
文章运用GRA-熵值法对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进行综合测度,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GMM估计分析环境规制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并以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的经济发展质量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总体上能积极推动二者协调发展。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地区异质性。通过门槛效应回归发现,我国整体及东部地区环境规制能递进式地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西部地区则呈现"U"型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 张雪芳 雷淑珍
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三者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分析2011—2020年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和三者耦合协调度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三者发展态势稳定,但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并不高;黄河流域三系统耦合协调等级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空间上呈现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的发展格局;驱动因素对黄河流域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作用强度按经济驱动、产业结构、政府调控、水资源依次递减。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耦合协同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梅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也迫切需要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利用区域省际面板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进行系统检验,并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敏娜 连飞
文章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绝大部分地区环境—收入关系位于环境曲线左半段;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变动对经济增长均产生负面效应,且后者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环境 经济 面板数据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纪文
1长江经济带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性流域能够为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生态与物质基础,因此古代文明的发源与流域有很大关系,古代文明的传承与流域的生态保护也有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凡是古代文明能够传承至今的国度,都是流域生态得到持久保护的地方。因为流域的断流导致生态环境变迁,一些古代文明走向衰落。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既是对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历史规律总结,也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习近平总书记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春兰 石珊珊 李祥 李光亮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来研究双重环境规制对生态—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生态—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存在区域及城市异质性。(2)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中的收入水平能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区域视角下,双重环境规制在中心区产生的影响与整体视角下一致,非中心区正式环境规制能推动生态—产业协调发展,非正式环境规制未产生推动作用。(3)以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时,在整体和中心区域,正式环境规制和生态—产业协调发展之间均存在非线性关系;目前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槛值,其调节作用还未发挥到极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春兰 石珊珊 李祥 李光亮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来研究双重环境规制对生态—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生态—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存在区域及城市异质性。(2)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中的收入水平能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区域视角下,双重环境规制在中心区产生的影响与整体视角下一致,非中心区正式环境规制能推动生态—产业协调发展,非正式环境规制未产生推动作用。(3)以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时,在整体和中心区域,正式环境规制和生态—产业协调发展之间均存在非线性关系;目前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槛值,其调节作用还未发挥到极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钊阳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两者关系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城乡金融结构和规模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正相关,城乡金融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负相关;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城乡金融结构和规模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负相关,城乡金融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正相关;同时,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谷国锋 王建康 刘多 姚丽 宋庆伟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势必造成一定的破坏,如何使二者关系从相互对立走向协调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DEA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东北地区2002-2013年3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在时间维度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类型已经由最初处于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等逐渐演变为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与优质协调类型,且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协调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且协调区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各城市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经过对城市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蒋文定 黄建山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重心移动的方法,即根据区域属性值的特征量来分析重心移动。本文应用这种方法,对1985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环境污染重心移动的轨迹、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环境污染重心与相应污染变量、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总量和方差之间存在显著影响关系,而与相应污染变量、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变化速度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有效管理我国环境污染、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鑫
本文以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为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给予一种新的诠释,为后期旅游经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文广 陈增帅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与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非常相似的是,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质量也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逐步变化的。为了更好地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从时间维度来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说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实际情况,通过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的各污染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生态脆弱区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理
作者从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人的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人工生态系统应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观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绵阳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城市区域的综合性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保定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使之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