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99)
- 2023(21194)
- 2022(18220)
- 2021(16863)
- 2020(14391)
- 2019(32528)
- 2018(32172)
- 2017(61859)
- 2016(33407)
- 2015(37422)
- 2014(36890)
- 2013(36357)
- 2012(33265)
- 2011(30285)
- 2010(30569)
- 2009(28472)
- 2008(27781)
- 2007(24732)
- 2006(21972)
- 2005(19486)
- 学科
- 济(141953)
- 经济(141778)
- 管理(103391)
- 业(94956)
- 企(79680)
- 企业(79680)
- 方法(59478)
- 数学(51408)
- 数学方法(50776)
- 中国(37203)
- 财(36842)
- 农(35951)
- 业经(31063)
- 学(30649)
- 制(29325)
- 地方(28829)
- 环境(24388)
- 贸(24218)
- 贸易(24200)
- 农业(23780)
- 技术(23521)
- 易(23491)
- 银(22538)
- 银行(22468)
- 务(22424)
- 财务(22342)
- 财务管理(22295)
- 理论(21925)
- 和(21475)
- 行(21443)
- 机构
- 大学(481188)
- 学院(479440)
- 济(197161)
- 经济(193029)
- 管理(185799)
- 研究(162393)
- 理学(160543)
- 理学院(158753)
- 管理学(155947)
- 管理学院(155079)
- 中国(121534)
- 京(102024)
- 科学(100216)
- 财(92893)
- 所(81613)
- 农(79265)
- 研究所(74177)
- 财经(73685)
- 中心(73076)
- 业大(72722)
- 江(70576)
- 经(66819)
- 北京(64282)
- 农业(62144)
- 范(61253)
- 师范(60572)
- 经济学(60317)
- 院(58879)
- 州(56461)
- 财经大学(54628)
- 基金
- 项目(323779)
- 科学(253869)
- 基金(234744)
- 研究(233251)
- 家(206017)
- 国家(204320)
- 科学基金(174743)
- 社会(148485)
- 社会科(140711)
- 社会科学(140676)
- 省(126576)
- 基金项目(124148)
- 自然(113861)
- 自然科(111147)
- 自然科学(111115)
- 自然科学基金(109116)
- 教育(107162)
- 划(106482)
- 资助(96311)
- 编号(93668)
- 成果(75783)
- 重点(72867)
- 部(70981)
- 创(69119)
- 发(69047)
- 课题(64807)
- 创新(64189)
- 科研(61934)
- 国家社会(61407)
- 教育部(60829)
- 期刊
- 济(220324)
- 经济(220324)
- 研究(141874)
- 中国(91887)
- 学报(78928)
- 财(71908)
- 农(71373)
- 管理(70681)
- 科学(70603)
- 大学(59880)
- 学学(56830)
- 教育(49452)
- 农业(48361)
- 融(42301)
- 金融(42301)
- 技术(41314)
- 财经(36762)
- 经济研究(35913)
- 业经(35206)
- 经(31610)
- 问题(28520)
- 业(24963)
- 技术经济(23905)
- 科技(23727)
- 版(22851)
- 理论(22031)
- 贸(21721)
- 图书(21651)
- 商业(21548)
- 统计(21469)
共检索到707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绩效始终都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循环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对绩效的衡量。环境规制、地区差别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循环经济绩效理论模型的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循环经济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第一,基于生态创新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绩效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第二,政府的环境规制行为对中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绩效的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第三,工业企业的治理污染投资所形成的环境规制强度对东、中、西部地区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东部地区需继续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继续发挥政府环境规制的主导作用,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降低污染密集度,努力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以促进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生态创新 循环经济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大量环境问题,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品和外部性特征,使得环境污染无法依靠企业及个人自主解决,因此,需要由政府作为约束和激励主体制定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环境规制工具将产生环境的服从成本和违规成本,导致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面临环境保护提升与企业绩效下降的矛盾性困境。在环境成本提高的拉动与推动效应下,企业必将选择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行为,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和污染排放,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和谐统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舒婷 曾刚
生态创新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正日益受到重视,环境规制对生态创新影响的机制和条件尚存争议,且地理学视角对该问题的关注较少。运用中国地级市层面的环境规制和生态创新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的区域差异和空间相关性对生态创新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的生态创新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其他地区多表现为抑制或不相关;环境规制的空间相关性对生态创新产生积极作用;环境规制强度和生态创新之间呈现"U"型关系,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等因素存在门槛效应,只有跨越这些门槛时,"波特假说"才能成立。
关键词:
生态创新 波特假说 区域差异 门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蝶君 赖作卿 李桦
从双元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并验证了政府规制—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生态及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发现政府规制可以促使农业企业实现生态导向创新和经济的双元平衡及双元互补,达到经济和生态绩效的双赢。研究证明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可行性,并更深入地了解生态创新的理论内涵以及作用机理。
关键词:
生态创新 双元理论 政府规制 农业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巧绒 王礼力 杨冬民
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有技术创新作支撑,即要求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由于资源环境市场失效、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旺及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等因素的阻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困境,本文提出要联合市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公众及国际合作等多方力量及各自作用机制来推动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化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集生
文章基于2011—2019年18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结合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与环境规制三者间耦合协调机理与水平。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环境规制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表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环境规制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相对较高,东北、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性偏低。由此,文章提出全面推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化产业、加强区域环境规制标准制定、建立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管理机构等政策建议,提升全国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推动国家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集生
文章基于2011—2019年18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结合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与环境规制三者间耦合协调机理与水平。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环境规制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表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环境规制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相对较高,东北、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性偏低。由此,文章提出全面推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化产业、加强区域环境规制标准制定、建立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管理机构等政策建议,提升全国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推动国家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政 孙博文
基于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2006—2012年的县域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其绿色增长效率进行分析。构建一个影响绿色增长效率的经济-社会-环境-创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并基于拓展STIRPA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绿色增长效率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地区经济越发达,环境保护激励越强,越有利于绿色增长效率提升。地区收入差距与固定资产投资都不利于绿色增长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设施、城镇化率和交通一体化发展,使绿色生产效率提高;废水和固废处理等环境治理能力改善能够提升绿色生产效率,同时单位GDP能耗降低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绿色效率的提升。最终,研究提出了促进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增长效率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政 何刚 朱文忠 苏树智
由于传统单向静态规制难以适应平台经济系统利益网络交织、传导路径复杂、范式涌现超前等特点,在平台经济领域监管失位、越位、缺位并存。为达到保护持续创新、避免市场失灵,推动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格局由寡头垄断向共生共益演进,促进数字化平台经济系统稳健发展,针对新兴业态与传统规制之间的突出矛盾,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及演进机理,从技术生态系统共演的视角,构建包含"内部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系统"和"制度环境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数字化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提出共益演进的治理范式,包括聚焦市场失灵领域的生态边界治理范式、鼓励竞争和包容创新的生态成员治理范式和以社会整体福利可持续最大化为目标的生态位势治理范式。
关键词:
技术生态系统 平台经济 激励 规制 共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斌斌 严武 黄小勇
在理论分析信贷错配对不同环境规制执行标准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差异性影响的基础上,基于信息熵构建地区信贷错配程度测算模型,并以我国2012—2016年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信贷错配程度的测算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信贷错配严重阻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环境规制标准将有助于降低信贷错配对环境规制较弱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但对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应在尽快落实企业上市审批注册制改革、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分散机制的设计与开发;应在允许执行差异化环境规制标准的同时,完善并落实政府官员晋升"绿色绩效"考核制度;应在建立并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政府补贴配套机制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技术创新研发资金转移。
关键词:
信贷错配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睿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是粗放型,这很容易造成对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破坏。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旧的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旅游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模式进行构建的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旅游产品 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彩平 肖序
文章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生态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了解了生态技术独有的特征,然后阐述了生态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目前生态技术所面临的融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拓展了融资渠道以解决生态技术创新的融资难题。
关键词:
生态技术创新 资金困境 投融资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莉 胡逸群
基于中国工业污染现状,采用2008—2016年工业3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根据污染程度,将35个行业划分为污染密集型和清洁生产型,分别研究环境规制强度对污染密集型行业和清洁生产型行业绩效的影响。同时,结合创新管理,探究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在环境规制强度与行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对污染密集型和清洁生产型的行业绩效均产生抑制作用;在污染密集型行业中,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产品创新的中介作用大于工艺创新的;而在清洁生产型行业中,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则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