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8)
2023(10981)
2022(9292)
2021(8270)
2020(6975)
2019(15354)
2018(15024)
2017(29067)
2016(16074)
2015(17292)
2014(17155)
2013(16563)
2012(15099)
2011(13559)
2010(13423)
2009(12578)
2008(12466)
2007(11111)
2006(9678)
2005(8848)
作者
(47483)
(39908)
(39775)
(37636)
(25121)
(19324)
(17728)
(15352)
(14980)
(14051)
(13766)
(13164)
(12857)
(12548)
(12540)
(12194)
(12158)
(11812)
(11471)
(11373)
(10142)
(9643)
(9596)
(9005)
(8940)
(8919)
(8827)
(8688)
(7976)
(7840)
学科
(58513)
经济(58408)
管理(52164)
(48741)
(39385)
企业(39385)
方法(26170)
数学(22931)
数学方法(22729)
(20405)
(17629)
中国(17611)
(16843)
业经(13790)
环境(13630)
(13551)
(12871)
财务(12848)
财务管理(12819)
企业财务(12302)
农业(12047)
(11894)
贸易(11892)
(11638)
(11625)
(11025)
银行(10985)
(10874)
技术(10506)
(10411)
机构
大学(228774)
学院(227733)
(94569)
经济(92787)
管理(85421)
研究(77828)
理学(74758)
理学院(73938)
管理学(72747)
管理学院(72338)
中国(57568)
科学(48959)
(46775)
(46039)
(45001)
(40122)
业大(38111)
财经(36783)
研究所(36701)
农业(35741)
中心(34981)
(33688)
(33536)
经济学(30371)
北京(28522)
(28017)
财经大学(27535)
经济学院(27511)
(26983)
师范(26541)
基金
项目(159915)
科学(126259)
基金(119254)
研究(109780)
(107123)
国家(106278)
科学基金(90301)
社会(73569)
社会科(69848)
社会科学(69830)
基金项目(63470)
(61707)
自然(59761)
自然科(58403)
自然科学(58380)
自然科学基金(57394)
(52734)
教育(50052)
资助(47746)
编号(40767)
重点(36508)
(35811)
(33876)
(33570)
(33045)
成果(32530)
创新(31809)
国家社会(31737)
科研(31558)
计划(30599)
期刊
(98769)
经济(98769)
研究(62418)
中国(46072)
学报(43699)
(40235)
科学(37706)
(37155)
大学(32585)
学学(31440)
管理(30766)
农业(26452)
(20458)
金融(20458)
财经(19019)
教育(18653)
经济研究(16595)
(16293)
技术(15901)
业经(15663)
(13700)
问题(13428)
(12767)
业大(11803)
科技(11322)
(10330)
农业大学(10125)
技术经济(9852)
资源(9756)
商业(9661)
共检索到327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珊珊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规制力度的不断强化.如何兼顾环境规制与就业稳步增长已成为理论研究者与决策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了AK模型中引入环境污染强度的方法.将环境污染强度作为环境要素引入C-D 函数.通过生产者均衡条件推导出就业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我国1995-2012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加强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最后基于劳动力收入、受教育程度异质性视角考察了环境规制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我国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冲突。总体来看.环境规制与我国就业之间存在U型曲线的动态关系.即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从不同劳动力收入水平地区来看.高收入地区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表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五七  陶靓  
环境规制影响劳动力就业的路径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实践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以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存在非线性影响;从整体来看存在双门槛效应,当产业结构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后,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由负转正;从区域比较来看,目前大多数沿海省份产业结构水平已经跨越门槛值,增强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大多数内陆省份产业结构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增强环境规制会对当地劳动力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以发展和前瞻的眼光来看待环境规制,防范和减少环境规制的就业风险;根据不同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精准施政,合理引导环境规制下的劳动力再配置;积极施政引导劳动力技能提升和劳动力空间流动,实现环境规制在环保和就业方面的"双重红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华昱  刘厚俊  
利用中国家庭与城市层面数据,考察不同技能劳动力集聚对改善劳动者收入与就业水平所起的作用、该作用的空间范围、以及如何受技术进步影响。得到以下四点发现:首先,代表高技能的高端服务业劳动力集聚正成为推动收入与就业水平增长的核心动力,制造业次之;其次,劳动力市场多样化程度上升有助于提升收入与就业水平,低端劳动力的作用不可或缺;第三,劳动力集聚所产生的影响在由城市中心外延至18公里处达到峰值后下降,呈空间局部性;最后,在给定人口密度的情况下,交通网络与互联网扩大了高、中技能劳动力集聚的作用,但交通网络的边际效果高于互联网。因此,多元包容的劳动力市场更有利于改善劳动者福利,有限空间内的劳动力集聚效应可通过技术手段加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洪敏  穆怀中  
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决定了环境规制对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存在差异性。基于环境规制对城镇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理论分析,本文首先利用1998—2014年30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城镇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差异性,进一步采用面板门限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城镇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城镇农民工就业负面冲击大于对城镇本地劳动力就业冲击;(2)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存在显著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门槛效应,当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高于2.002时,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抑制效应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洪敏  穆怀中  
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决定了环境规制对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存在差异性。基于环境规制对城镇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理论分析,本文首先利用1998—2014年30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城镇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差异性,进一步采用面板门限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城镇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城镇农民工就业负面冲击大于对城镇本地劳动力就业冲击;(2)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存在显著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门槛效应,当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高于2.002时,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抑制效应为-0.116;当劳动力市场分割介于1.199到2.002之间时,抑制效应较大程度下降,为-0.042;而当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小于1.199时,抑制效应转变为正向促进效应,为0.106。未来应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降低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抑制效应,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有效发挥城镇化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渝琳  熊婕  李嘉明  
文章针对"用工荒"和就业难困境,研究资本、劳动力异质性与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性的内在联系。文章论证了资本对技能型劳动力的互补效应和对低素质劳动者的替代效应,并认为我国的资本深化过程是大国经济在异质性劳动力存在匹配缺口时自行选择的较优发展路径。通过GMM证实了在技能偏态的作用下劳动力通过资本广化和深化过程对就业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确定技术升级和资本深化的产业以及在资本广化部门发挥低技术劳动者比较优势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金童谣  
文章基于中国199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劳动力流动与贫困的时空动态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贫困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间和时空上的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力流动显著降低城市贫困程度,同时导致农村贫困程度加深,且劳动力流动对贫困的影响具有空间外溢效应。(2)分阶段研究发现,2010年以前劳动力流动对本地区城乡贫困有缓解作用,2010年以后则加剧了城乡贫困。(3)除劳动力流动外,地区的城镇化率、基础设施水平、就业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在不同阶段对中国城市和农村贫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投入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城乡减贫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钟钰  
已有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研究忽视粮食作物的品种结构差异和区域差异,存在以户为单位度量劳动力外流的选择差错及要素替代发生主体不一致带来的行为逻辑分析偏误。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8年村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相悖于现有文献的主流观点,整体上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种植比例的影响不显著,水稻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甚至会显著抑制种植结构“趋粮化”,这一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原因在于,劳动力外流显著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强化了水稻种植“双改单”和复种指数下降的趋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钟钰  
已有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研究忽视粮食作物的品种结构差异和区域差异,存在以户为单位度量劳动力外流的选择差错及要素替代发生主体不一致带来的行为逻辑分析偏误。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8年村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相悖于现有文献的主流观点,整体上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种植比例的影响不显著,水稻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甚至会显著抑制种植结构“趋粮化”,这一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原因在于,劳动力外流显著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强化了水稻种植“双改单”和复种指数下降的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清峰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劳动力技能异质性的理论模型,发现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导致的生产率提升效应会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所需的最低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测算城市层面的中间品进口种类,并将其匹配到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微观样本,实证研究显示: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会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概率;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提升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率的效应对省内迁移以及长期迁入的农村劳动力更大,且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梯次递增;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对低技能农村劳动力就业率的提升效应要更显著,并显著提高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骥涛  郭文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全样本实证检验,再根据省份在污染程度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异质性做分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呈现U型变化趋势,样本期间中国环境规制强度仍处于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其规模效应发挥主要作用;环境规制对就业结构具有正向作用,推动了高技能劳动力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2)经济总量、技术水平对就业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资本存量、劳动力工资水平对就业规模并没有影响;经济增长率、劳动力工资水平和技术水平能显著调节就业结构,资本深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3)环境规制对轻污染地区就业规模U型曲线的移动没有影响,影响重污染地区就业规模的U型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影响第三产业为主地区就业规模的U型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其拐点值小于工业为主地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楚永生  刘杨  刘梦  
伴随粗放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恶化问题正给我国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而且会影响劳动力供给和跨区域流动。基于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污染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影响;在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影响下,我国劳动力流动使得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呈现空间分散特征,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呈现空间集聚特征;环境污染效应使得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呈现"U"型规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炜  
公共服务提供是政府引导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异质性劳动力视角,以中国主要劳动力流入城市为样本,研究流入地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入地选择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公共服务提供对劳动力流入地选择的影响存在以受教育水平为标志的群体分化。流入地较高的公共服务支出能够显著提高高教育水平劳动力流入的概率,但对低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就业身份与劳动力"用脚投票"存在较大关联,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获得流入地公共服务能力的差异是中国"用脚投票"群体分化的重要原因。本文结论表明在运用公共服务提供引导劳动力流动时,要重视异质性劳动力的需求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以提高政策效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秦楠  刘李华  孙早  
本文将环境规制作为企业要素投入价格纳入生产函数中,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不同特征的行业就业的影响。基于改进的熵值法,在对工业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利用2007-2014年3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重度污染行业里,两者存在着U型关系,而在中度和轻度污染行业里呈现倒U型关系;劳动力成本份额的上升和行业垄断程度的降低均会减弱环境规制的就业弹性。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政府应针对不同行业实施差异化的环境政策,为充分利用环境规制的就业拉动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芳芳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需要加速转型,劳动力要素是促进国际贸易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存在很大差异,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知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扩大会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其中,长期情况下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短期和长期城乡就业率差异都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且影响程度远大于前者。据此提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鼓励乡村劳动力就地城镇化和实现城镇劳动力高水平就业来实现国际贸易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