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5)
- 2023(13158)
- 2022(11238)
- 2021(10063)
- 2020(8479)
- 2019(18765)
- 2018(18521)
- 2017(35455)
- 2016(19121)
- 2015(20897)
- 2014(19840)
- 2013(19407)
- 2012(17878)
- 2011(16125)
- 2010(16056)
- 2009(15243)
- 2008(15018)
- 2007(13446)
- 2006(11795)
- 2005(10434)
- 学科
- 济(76775)
- 经济(76661)
- 管理(66788)
- 业(62047)
- 企(52963)
- 企业(52963)
- 方法(36944)
- 数学(32720)
- 数学方法(32501)
- 财(24157)
- 中国(19847)
- 农(19625)
- 制(18734)
- 技术(17963)
- 业经(17903)
- 环境(16623)
- 务(15201)
- 财务(15182)
- 财务管理(15148)
- 贸(14659)
- 贸易(14652)
- 企业财务(14502)
- 易(14263)
- 学(14224)
- 划(13693)
- 银(13516)
- 银行(13475)
- 地方(13265)
- 融(13240)
- 金融(13238)
- 机构
- 大学(271099)
- 学院(270072)
- 济(115390)
- 经济(113337)
- 管理(107187)
- 理学(93577)
- 理学院(92659)
- 管理学(91343)
- 管理学院(90845)
- 研究(87430)
- 中国(66301)
- 财(55223)
- 京(54749)
- 科学(52140)
- 农(46280)
- 财经(44120)
- 所(42737)
- 业大(41879)
- 中心(40539)
- 江(40422)
- 经(40224)
- 研究所(38689)
- 经济学(36583)
- 农业(36510)
- 北京(33518)
- 经济学院(33210)
- 财经大学(32930)
- 院(31809)
- 州(31209)
- 范(30860)
- 基金
- 项目(187706)
- 科学(149679)
- 基金(139540)
- 研究(133084)
- 家(122837)
- 国家(121850)
- 科学基金(105619)
- 社会(89524)
- 社会科(85201)
- 社会科学(85179)
- 基金项目(74380)
- 省(73809)
- 自然(68402)
- 自然科(66890)
- 自然科学(66870)
- 自然科学基金(65765)
- 划(61543)
- 教育(60972)
- 资助(55880)
- 编号(49724)
- 创(44846)
- 重点(42255)
- 部(42030)
- 创新(41142)
- 发(39435)
- 制(39409)
- 成果(39259)
- 国家社会(38398)
- 教育部(36590)
- 科研(36212)
共检索到391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进军 姚孟超 黄奕
文章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2006—2018年工业企业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通过单一门槛、双重门槛和三重门槛检验;各地区行业规模、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力显著促进工业绿色创新,而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应因地制宜设定环境规制政策,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握好环境规制的有效强度,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双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张卫
技术创新是工业绿色化的重要动力,研究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化的影响,对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化影响的作用机理归纳为直接作用机理、市场传导机制和路径依赖三大部分,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化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①技术创新有利于工业绿色化;技术创新还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工业绿色化,但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则相反;市场开放形成的国际市场潜力促进工业绿色化,但国内市场潜力与之相反;上一期工业绿色化积累有利于本期工业绿色化。②技术溢出效应与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及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与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均有利于工业绿色化,但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对工业绿色化起抑制作用。③技术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与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对工业绿色化影响及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对工业绿色化影响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④以技术研发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因子分别替代发明专利因子并作为技术研发创新的测度指标,实证结果仍具有一定稳健性。因此,为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化,一是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实施清洁型技术创新;二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降低制度对人力资本市场流动束缚,消除创新外溢与市场联动对工业绿色化影响的区域异质性;三是统筹内外市场联动发展,释放创新外溢与市场联动对工业绿色化的促进作用,并抑制国内外市场联动对工业绿色化的不利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俊杰
选取我国2005—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SYS-GMM动态面板模型,探究我国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金融集聚通过逆向调整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来阻滞工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工业技术效率和工业技术进步的正向激励效应不显著;在不同区域,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促进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发展良性协同,打造多元、高效的金融体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俊杰
选取我国2005—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SYS-GMM动态面板模型,探究我国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金融集聚通过逆向调整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来阻滞工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工业技术效率和工业技术进步的正向激励效应不显著;在不同区域,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促进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发展良性协同,打造多元、高效的金融体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丽 钟奥
文章以1999~2013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的中介效应,并划分高、中、低耗能产业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高、中、低耗能产业组全要素能源效率均有正的直接效应,但中介效应不同:在高耗能产业组中,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关系中起到了负的中介效应作用,在中耗能产业组中,技术创新起到了负的完全中介效应作用,而在低耗能产业组中,技术创新起到了正的中介效应作用。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游达明 欧阳乐茜
对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和财政分权条件下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在"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中尤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以及与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我国应优化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工具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补偿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韧
为检视不同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性,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分析4类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波特假说"的中国实践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与环境行政处罚、地区环境政策法规相比,排污费征缴、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更有助于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反映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选取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排污费征缴和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均可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来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是4类环境规制工具的效果随着各自实施强度提升呈现出差异化特点,排污费征缴、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变正、由不显著变显著,环境行政处罚随着强度提高却更加阻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无论地区环境政策法规的强度如何,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珍 韩纪琴 吴义根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1997—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方法,探讨了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农业经济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不显著,农业经济发展会倒逼科技创新和环境规制;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变动的贡献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主产区的环境规制贡献相对粮食非主产区更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柴晨洁 赵聪慧
绿色创新是助推企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势所趋。在诸多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因素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在区分政绩考核压力异质性的前提下,运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政发包制及制度理论,构建“政绩考核压力-政策法规调整-绿色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并选取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考虑经济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经济绩效考核压力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单一考虑环境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对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进行整体考量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绩效指标占比的提高,综合政绩考核压力对绿色创新的负向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形态。机制分析表明,经济绩效考核压力与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主要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这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经济绩效考核压力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绩效考核压力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及非重污染行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及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冯志军
利用30个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规制政策、环境执法对工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政策对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影响不同。从全国来看,"三同时"制度、环境排污制度、环境投诉处理率与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污染治理制度与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呈正U型关系;研发投入、企业规模具有积极影响,而技术改造和市场制度具有消极影响。分地区来看,污染治理制度对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正U型关系;环境排污制度、环境投诉处理率对中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倒U型影响,而污染治理制度存在正U型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沈伟
使用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GML)生产率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29个省区1990~2009年包含3种污染物排放的环境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构成,在构造3种污染物环境规制强度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它们对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生产率及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部地区维持着较高的环境技术效率,全国平均工业绿色生产率年均保持2%左右的增长,且地区差距明显;(2)对3种污染物的检验显示,只有对固体废物的规制满足波特假说"双赢"效果;(3)各地区的检验呈现不同的特点,对西部地区的检验仅能反映较弱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翠珍 赵国浩
文章将绿色创新视为利用性和探索性绿色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遵循"过程—能力—优势"的逻辑范式,对"绿色创新—绿色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机制与路径进行了分层解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绿色创新对于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绿色动态能力的完全中介实现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翠珍 赵国浩
文章将绿色创新视为利用性和探索性绿色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遵循"过程—能力—优势"的逻辑范式,对"绿色创新—绿色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机制与路径进行了分层解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绿色创新对于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绿色动态能力的完全中介实现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遵杰 巫南杰
将能源和环境作为投入要素纳入传统的产出密度模型,就工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以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工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工业集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环境规制、工业企业规模和政府支持力度的门槛效应。基于此,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全面提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隐性经济如何影响绿色创新——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FDI与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异质性视角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工业企业的证据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环境规制、水平型FDI和垂直型FDI与绿色技术溢出——基于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机制研究与实证检验——基于环保注意力和地方政府GDP竞争角度
研发补贴与环境规制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考虑政策耦合的空间杜宾模型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