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7)
- 2023(13587)
- 2022(11617)
- 2021(10183)
- 2020(8412)
- 2019(18712)
- 2018(18355)
- 2017(35170)
- 2016(19104)
- 2015(20700)
- 2014(20448)
- 2013(20125)
- 2012(18367)
- 2011(16745)
- 2010(16716)
- 2009(15311)
- 2008(14966)
- 2007(13169)
- 2006(11878)
- 2005(10511)
- 学科
- 济(81701)
- 经济(81585)
- 管理(61357)
- 业(53604)
- 企(43780)
- 企业(43780)
- 方法(32233)
- 数学(27144)
- 数学方法(26938)
- 环境(23612)
- 农(22408)
- 中国(21944)
- 财(21103)
- 业经(19696)
- 地方(18278)
- 制(17857)
- 学(17853)
- 农业(14878)
- 划(14835)
- 产业(13526)
- 贸(13372)
- 贸易(13369)
- 技术(13018)
- 易(12961)
- 体(12771)
- 务(12380)
- 财务(12362)
- 财务管理(12336)
- 和(12305)
- 融(11812)
- 机构
- 学院(276635)
- 大学(274840)
- 济(116236)
- 经济(113931)
- 管理(106944)
- 研究(96381)
- 理学(92753)
- 理学院(91671)
- 管理学(90331)
- 管理学院(89846)
- 中国(69879)
- 科学(60887)
- 京(57936)
- 财(52659)
- 农(49714)
- 所(48075)
- 业大(44118)
- 研究所(44042)
- 中心(43378)
- 财经(42133)
- 江(40969)
- 农业(39023)
- 经(38240)
- 经济学(36138)
- 北京(35852)
- 范(35630)
- 院(35262)
- 师范(35174)
- 经济学院(32705)
- 州(31996)
- 基金
- 项目(195918)
- 科学(155788)
- 基金(145476)
- 研究(136681)
- 家(130118)
- 国家(128807)
- 科学基金(110140)
- 社会(92009)
- 社会科(87559)
- 社会科学(87536)
- 基金项目(78932)
- 省(77153)
- 自然(72048)
- 自然科(70255)
- 自然科学(70233)
- 自然科学基金(68971)
- 划(64837)
- 教育(59369)
- 资助(57364)
- 编号(50678)
- 重点(44823)
- 发(43990)
- 部(42477)
- 创(41348)
- 制(39658)
- 国家社会(39379)
- 创新(38886)
- 成果(38034)
- 科研(37647)
- 计划(36932)
- 期刊
- 济(127612)
- 经济(127612)
- 研究(75815)
- 中国(50448)
- 学报(46636)
- 科学(44560)
- 农(44490)
- 财(39888)
- 管理(37473)
- 大学(34909)
- 学学(33797)
- 农业(30188)
- 业经(21919)
- 融(21365)
- 金融(21365)
- 财经(20576)
- 经济研究(19737)
- 技术(19128)
- 问题(18482)
- 教育(17864)
- 经(17855)
- 业(16200)
- 资源(15324)
- 科技(14445)
- 版(13934)
- 商业(12679)
- 技术经济(12449)
- 现代(12412)
- 贸(12020)
- 业大(12007)
共检索到396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杰晟 雷俊霞
【目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已成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探究环境规制对生态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影响,有助于促进生态旅游产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方法】以国家级十大城市群为例,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探究2009—2020年国家十大城市群生态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其次利用重心模型分析生态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和环境规制的重心演变规律,并考察二者时空动态轨迹,最终以计量模型为基础,探究环境规制对生态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1)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旅游碳排放效率均值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发展态势,且各城市群生态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2)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分布重心整体呈现东偏北转移态势,环境规制分布重心整体呈现西偏北、西偏南转移态势。3)十大城市群环境规制与生态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间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从控制变量来看,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旅游业碳排放结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对外贸易水平对生态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生态旅游产业资本为负向抑制作用。【结论】政府部门应从加强环保技术创新与污染整治水平、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等方面,逐步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碳减排目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梓瑛 王兆峰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政府如何适度运用环境规制工具,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构建区域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得到2007~201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基于自然断点法分析两者的空间格局演化情况,而后建立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城市群总体环境治理力度有所增强,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从空间分布来看,其空间格局变动较大,表现在高规制强度地区由城市群中部逐渐向东西部边缘地区进行转移。(2)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水平整体不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空间差异先扩大后缩小。旅游生态效率逐渐形成中部地区高效率组团状集聚的空间分布形态。(3)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加,环境规制对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的不利影响正逐渐减弱。从空间维度上看,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环境规制对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受环境规制正向影响的城市较少,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中部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赞才 刘慧霞 罗文斌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区位优势做出评价将有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生态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环境、社会支持程度三个维度出发,设计7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和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国家级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区位优势度评价模型。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区域,运用Arc GIS10.0工具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十类国家级保护地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测算了各省生态旅游发展的区位优势度。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国家级保护地呈集聚分布格局;河南省拥有最高的生态旅游发展区位优势,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四省拥有较高的区位优势,山西省的区位优势最低且与其他五省相差较大。
关键词:
保护地 生态旅游 区位优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峰 周颖 叶茂
[目的]随着美丽中国建设和三大攻坚战等战略的推进,旅游生态环境成为旅游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及其环境规制作用,促进旅游节能减排。[方法]本文以两型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关于旅游产业评价的集成指标体系,采用重心模型和回归模型计量方法,探究旅游产业和雾霾污染发展轨迹,考察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空间动态关联性,分析雾霾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程度,检验雾霾污染与其他自变量交互作用下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要素,最后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进一步讨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1)旅游产业重心偏移方向由长沙向衡阳方向移动,雾霾重心偏移方向在常德和株洲两地之间往返,无显著移动规律,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动态关联性,且两者之间存在反向抑制作用。2)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影响,就研究区域而言,增加1%的雾霾污染会减少3.3%的旅游产业发展,且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旅游人数和环境规制。3)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发现雾霾污染随着环境规制类型的不同而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不同影响,无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指数为0.8%,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显著;宽松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2%,影响程度略小;严密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1%,影响性最小。[结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负面影响,但政府环境政策可有效缓解雾霾污染,因此在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范月娇
以2001—2013年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通过对SFA方法的适用性、生产函数的适用性、技术进步存在性的检验,最后选择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SFA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的物流产业平均效率较低,信息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其非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城市的物流产业平均效率在时空维度上变化较大,从时间维度上看,中部城市的物流产业平均效率处于相对稳定的上升状态,东部和西部城市分别处于较高效率和低效率的波动起伏状态;从空间维度看,城市之间的物流产业效率差距巨大,中部略高于东部,西部最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海霞 张旭亮
受全球资源与环境保护思潮影响,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由多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管理的国家级保护区,这些国家级标签地大多被培育成地方旅游业的核心吸引物。而国家级旅游资源的自然垄断性和资源不可分割特征引起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通过旅游规制手段进行调节。从旅游市场化和资源保护的价值选择视角看,我国的国家级保护区体系的旅游规制已是必然,通过对各类国家级标签的旅游规制现状的分析与问题诊断提出国家级保护区体系的旅游规制方案则是首要之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明浩 顾晓艳 崔国发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的影响,分析疫情暴发后生态旅游产品偏好特征,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疫情暴发前后自然保护区游客生态旅游行为特征、需求特征,疫情暴发后生态旅游产品陈述性偏好、显示性偏好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及生态旅游产品陈述性偏好对显示性偏好的影响效应。【结果】(1)疫情暴发前后游客去往自然保护区的旅游频次、旅游时段的差异极显著(P<0.01),疫情对游客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信息渠道、交通方式、旅游花费影响极显著(P<0.01),而对其他生态旅游需求、行为特征均无显著影响。(2)疫情暴发后,游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对部分生态旅游产品陈述性偏好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对天目山保护区部分产品显示性偏好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3)保护区游客生态旅游产品的陈述性偏好对显示性偏好有显著影响(P<0.05);天目山保护区游客生物景观和自然教育产品的陈述性偏好对显示性偏好的影响效应,比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更明显。【结论】通过融合创新产品引导全新需求、推出智慧化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游客体验后的分享等途径,提出天目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建议。表6参24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正华,于明坚,吴荣军,何都良
介绍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研究探讨了古田山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设计了生态旅游项目及旅游线路,并对本区的生态旅游活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开发 浙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菲菲 宋平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原始湿地生态环境之一。本文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通过对社区的入户调查,探讨该地区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针对目前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盐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继 谢霞 秦放鸣
文章基于"自上而下"法对2001—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通过对IPAT模型和STIRPAT模型的扩展,构建了探究旅游经济、环境规制与入境旅游碳排放关系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并采用全国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旅游经济与入境旅游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二是环境规制与入境旅游碳排放呈负相关关系;三是旅游经济增长对入境旅游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大于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并未通过抑制旅游经济的增长而减少入境旅游的碳排放。并据研究结果提出环境规制强度需从宏观顶层设计;环境规制方法应多措并举;通过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实现对入境旅游碳排放的抑制;积极践行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走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环境规制 入境旅游 碳排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继 谢霞 秦放鸣
文章基于"自上而下"法对2001—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通过对IPAT模型和STIRPAT模型的扩展,构建了探究旅游经济、环境规制与入境旅游碳排放关系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并采用全国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旅游经济与入境旅游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二是环境规制与入境旅游碳排放呈负相关关系;三是旅游经济增长对入境旅游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大于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并未通过抑制旅游经济的增长而减少入境旅游的碳排放。并据研究结果提出环境规制强度需从宏观顶层设计;环境规制方法应多措并举;通过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实现对入境旅游碳排放的抑制;积极践行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走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环境规制 入境旅游 碳排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皖东 田双清 马贤磊 赵爱栋
【目的】产业集聚是城市协同分工发展的产物,是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产业集聚对城市生产性用地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其作用路径与效果,可为优化城市群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文首先从城市经济理论出发,构造“产业集聚—生产改善—土地利用—配置效率”作用路径阐释产业集聚影响土地配置效率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9—2018年全国九大国家级城市群128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松弛值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生产性用地配置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其与产业集聚水平的关联,从区域阶段效应、产业集聚特征效应视角分析了其作用差异与机理。【结果】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中国城市群生产性用地配置效率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演化趋势,且在地理分布上大致表现出东部和东北部上升、中部平稳、西部下降的空间差异。(2)产业集聚程度提高能显著促进生产性用地配置效率的提升。(3)产业集聚对生产性用地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边际递减。(4)产业多样化集聚对生产性用地配置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结论】产业集聚对中国城市群生产性用地配置的促进作用存在着空间区域差异、集聚效应差异。因此,优化中国城市群产业发展格局需要契合城市群发展特征而进行差异化政策改进,包括加强产业集群资源配置、调整资源向优势区域倾斜、革新地区产业结构形成区域协作三方面内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常州 李如友 范玉翔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之一,缺失了环境教育这一功能,也不能称之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的结合将是未来生态旅游研究的重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是当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提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假设,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教育方式、保障体系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教育方式、保障体系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间接因素;教育方式通过教育设施这个潜变量对教...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教育 江苏沿海湿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硕 赵正 杨洁 温亚利
在自然保护地周边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和资源产生的压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而能源消费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测算了农户在参与生态旅游前后各项能源的消耗及其碳排放的变化情况,并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在参与生态旅游之后能源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薪柴和电能源消耗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农户接待游客量、收入水平以及实物和资金等能源补贴政策显著影响了能源碳排放量。基于此,提出规范农户经营行为、提高资金补贴、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加强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农户 生态旅游 能源 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星群
在识别出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大明山管理局、生态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主体利益需求的期望,对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明山管理局对自身及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期望最高,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关注自身利益;各利益相关者自利倾向明显,缺乏利他意识,导致不同利益者之间存在各种冲突;生态旅游经营者和社区居民是引发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冲突的主要力量;多数冲突是由对有关利益的理解偏差引起。然后从明确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价值观、培育生态旅游经营者的责任感等方面提出大明山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