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2)
- 2023(14437)
- 2022(12035)
- 2021(10756)
- 2020(9084)
- 2019(20180)
- 2018(20004)
- 2017(38264)
- 2016(20972)
- 2015(22914)
- 2014(22519)
- 2013(22363)
- 2012(20328)
- 2011(18242)
- 2010(18487)
- 2009(17687)
- 2008(17782)
- 2007(16340)
- 2006(14830)
- 2005(13339)
- 学科
- 业(95602)
- 济(87905)
- 经济(87759)
- 企(78100)
- 企业(78100)
- 管理(77773)
- 农(46876)
- 方法(36542)
- 业经(31773)
- 农业(31062)
- 财(30830)
- 数学(28362)
- 数学方法(28147)
- 制(22902)
- 务(21721)
- 财务(21702)
- 财务管理(21673)
- 中国(21147)
- 企业财务(20594)
- 技术(18252)
- 环境(17562)
- 体(17486)
- 划(17448)
- 策(16498)
- 贸(16292)
- 贸易(16286)
- 易(15917)
- 和(15024)
- 学(14905)
- 理论(14059)
- 机构
- 学院(309462)
- 大学(301232)
- 济(131221)
- 经济(128833)
- 管理(122671)
- 理学(105997)
- 理学院(105018)
- 管理学(103585)
- 管理学院(103060)
- 研究(99475)
- 中国(79475)
- 农(72306)
- 京(61923)
- 财(61712)
- 科学(60877)
- 农业(56027)
- 业大(53758)
- 所(50806)
- 财经(48625)
- 江(48424)
- 中心(46659)
- 研究所(45819)
- 经(44122)
- 经济学(39298)
- 北京(37698)
- 州(37139)
- 经济学院(35653)
- 经济管理(35516)
- 财经大学(35438)
- 农业大学(35364)
- 基金
- 项目(206076)
- 科学(163164)
- 基金(151699)
- 研究(147355)
- 家(133344)
- 国家(132057)
- 科学基金(114039)
- 社会(97643)
- 社会科(92364)
- 社会科学(92333)
- 省(82681)
- 基金项目(81026)
- 自然(74012)
- 自然科(72316)
- 自然科学(72293)
- 自然科学基金(71087)
- 划(67531)
- 教育(65039)
- 资助(60380)
- 编号(57775)
- 重点(45960)
- 业(45908)
- 创(45875)
- 部(45495)
- 成果(44637)
- 发(44573)
- 制(43076)
- 创新(42242)
- 国家社会(40849)
- 科研(39544)
- 期刊
- 济(153642)
- 经济(153642)
- 研究(84378)
- 农(73074)
- 中国(60714)
- 学报(51500)
- 财(50505)
- 农业(49056)
- 科学(47596)
- 管理(46864)
- 大学(39646)
- 学学(38504)
- 业经(31722)
- 融(30823)
- 金融(30823)
- 业(25931)
- 技术(25593)
- 财经(24338)
- 经济研究(22263)
- 教育(21158)
- 经(20908)
- 问题(20846)
- 版(17199)
- 技术经济(17156)
- 世界(15942)
- 农村(15095)
- 村(15095)
- 科技(14857)
- 现代(14760)
- 商业(14739)
共检索到459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旺 左文婷
文章以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2003—2011年我国省级层面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借助于面板模型分析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随着市场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会提升,但是,到一定程度后,这种作用会逐渐减弱,即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2)严格适宜的市场型环境规制能激发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生产率的"双赢",由此验证了"波特假说"。(3)使用不同的环境规制变量,并用环保人数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工具变量来克服反向因果关系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命令控制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但这一作用弱于市场型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还未显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艳琴
基于环境成本和技术创新两个视角,文章对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现行的环境规制政策,提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政府环境规制职能和采用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的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国工业沿着持续、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就中国的具体实践而言,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作用受地区技术创新、要素结构和FDI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影响效应最大的路径是要素结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新蜀 李梦洁
本文选用方向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能源环境约束下2003~2015年我国省际层面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并借助面板模型分析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力度较高的地区对应较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OFDI和环境规制均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符合"波特假说",同时环境规制能够促使OFDI发挥技术溢出与结构优化效应来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间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应合理把握环境规制力度并向中等标准组看齐;门槛检验显示,OFDI的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门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张纯洪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内含了环境规制因素,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短期抑制、长期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波特假说"。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所引致的污染治理成本和排放成本并不相同。如果污染治理成本相对小于污染排放成本,则环境规制实施当期就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否则会使之恶化。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其在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效应的相对强弱。在有效环境规制工具选择问题研究上,提出从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环境规制的研究路径,通过"剔除"环境规制变量前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识别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爱民 刘育廷 解梦菡
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以生产性服务业数智化为契机,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全方位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理论阐述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的内在机制基础上,构建包含金融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和商贸流通服务三部分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回归模型对2014—2020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数智化改造对AGTFP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服务的数智化改造对AGTFP的影响呈现当期有效的特征,而科技信息服务数智化改造在较长的时间内仍可以保持对AGTFP的显著促进效应;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政府环境治理能够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对AGTFP的影响。基于此,应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构建以科技信息服务为基础,金融服务、商贸流通服务为引领,拉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长效增长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优慧 杨志江 叶慧铮
基于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距离视角解读了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的形成机理,并依据2001—2019年中国省(区、市)工业部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形关系,中国环境规制因实际强度整体较弱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是负向的,但样本期末环境规制的实际强度已迈过拐点强度,继续严格实施环境规制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和行业结构绿色化程度较高,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拐点强度较低,其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在中国区域间环境规制政策非均衡实施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明显较高,而环境规制拐点强度又较低,即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的距离较大,导致东部地区原本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问题不断加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梅 严乐乐 胡绪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的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引入GML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改进Super-SBM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向增长,其驱动力来自绿色技术进步;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命令控制型及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为正向线性关系;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创新路径不显著。进一步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优慧 杨志江 叶慧铮
基于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距离视角解读了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的形成机理,并依据2001—2019年中国省(区、市)工业部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形关系,中国环境规制因实际强度整体较弱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是负向的,但样本期末环境规制的实际强度已迈过拐点强度,继续严格实施环境规制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和行业结构绿色化程度较高,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拐点强度较低,其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在中国区域间环境规制政策非均衡实施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明显较高,而环境规制拐点强度又较低,即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的距离较大,导致东部地区原本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问题不断加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梅 严乐乐 胡绪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的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引入GML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改进Super-SBM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向增长,其驱动力来自绿色技术进步;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命令控制型及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为正向线性关系;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创新路径不显著。进一步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鹏升 陈艳莹
本文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国家"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中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机制,并从企业议价能力视角探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长期内则会对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形成环境规制的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应;污染企业的工业产值越高、纳税总额越大、职工人数越多时,其对地方经济和官员政绩考核的贡献也越大,能够获得对政府在环境规制执行过程中越高的议价能力,使其免于严格的环境规制,进而降低了环境规制的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应;企业的政治关联性越强或其所在城市的政治约束越弱时,会放大企业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弱化环境规制的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应。政府应保持环境规制执行的持续性,避免"运动式"执法;切实提高环境绩效考核权重,破解中央目标和地方激励不相容难题;继续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弱化地方政府对环境规制执行的干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康娟 程余 范冰洁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28个分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核算,并进一步验证了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驱动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核心力量,且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环境规制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成因,目前中国环境规制强度是恰当的,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验证了"波特假说"在中国的存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