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4)
- 2023(10804)
- 2022(9134)
- 2021(8092)
- 2020(6498)
- 2019(14810)
- 2018(14535)
- 2017(27783)
- 2016(14879)
- 2015(16527)
- 2014(16479)
- 2013(16184)
- 2012(15347)
- 2011(14119)
- 2010(14468)
- 2009(13541)
- 2008(13497)
- 2007(12208)
- 2006(11185)
- 2005(10662)
- 学科
- 济(68510)
- 经济(68412)
- 管理(48228)
- 业(42946)
- 企(34146)
- 企业(34146)
- 中国(22250)
- 地方(21172)
- 方法(20436)
- 农(19188)
- 财(17629)
- 业经(17301)
- 制(17248)
- 数学(17202)
- 数学方法(17065)
- 环境(16175)
- 融(13101)
- 金融(13099)
- 银(13070)
- 银行(13055)
- 农业(12835)
- 行(12691)
- 体(11984)
- 发(11983)
- 学(11942)
- 贸(11740)
- 贸易(11728)
- 地方经济(11724)
- 易(11263)
- 技术(11009)
- 机构
- 学院(217263)
- 大学(215378)
- 济(95450)
- 经济(93512)
- 管理(79930)
- 研究(79482)
- 理学(67079)
- 理学院(66264)
- 管理学(65390)
- 管理学院(64972)
- 中国(61391)
- 京(49504)
- 财(46864)
- 科学(45658)
- 所(40078)
- 研究所(35621)
- 中心(35540)
- 财经(35522)
- 江(34729)
- 农(34018)
- 北京(32269)
- 经(32040)
- 经济学(29892)
- 业大(29231)
- 范(29199)
- 院(29043)
- 师范(28931)
- 州(27369)
- 经济学院(26809)
- 财经大学(26095)
- 基金
- 项目(138936)
- 科学(110621)
- 研究(105127)
- 基金(100406)
- 家(86358)
- 国家(85608)
- 科学基金(73980)
- 社会(69626)
- 社会科(66140)
- 社会科学(66128)
- 省(54455)
- 基金项目(52597)
- 教育(46822)
- 划(45717)
- 自然(44491)
- 自然科(43403)
- 自然科学(43394)
- 自然科学基金(42593)
- 编号(41763)
- 资助(40194)
- 发(35881)
- 成果(34372)
- 重点(31821)
- 制(31310)
- 部(30866)
- 课题(30319)
- 发展(29468)
- 国家社会(29349)
- 创(29318)
- 展(28985)
- 期刊
- 济(117340)
- 经济(117340)
- 研究(72447)
- 中国(52114)
- 财(36532)
- 农(33079)
- 管理(32745)
- 学报(30460)
- 科学(29666)
- 教育(25010)
- 融(24687)
- 金融(24687)
- 大学(24173)
- 学学(22538)
- 农业(22239)
- 业经(20114)
- 技术(18855)
- 经济研究(18658)
- 财经(18270)
- 经(15827)
- 问题(15330)
- 贸(11676)
- 业(11173)
- 世界(10663)
- 技术经济(10571)
- 现代(10531)
- 国际(10273)
- 商业(10201)
- 科技(10126)
- 资源(9689)
共检索到351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磊 王琰琰 张宇
选取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相关面板数据,测算各城市的环境规制强度。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验证环境规制与工业产业发展的关系、门槛效应和城市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京津冀工业发展总体产生负效应,产业低水平建设、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起积极促进作用;(2)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由弱变强,对京津冀区域工业发展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且表现出双门槛特征和空间异质性;(3)基于双门槛特征的京津冀城市"强""中""弱"3个规制组的划分,识别产业优化发展路径。从制定地区差异化的环境规制、促进控制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相结合、建立环境规制区域产业协调机制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发展 门槛效应 京津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丹 马丽梅
利用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及河北11个城市的数据,基于环境规制视角,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进行研究。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环境规制直至2010年才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协同性才开始显现。京津冀的"中心"呈现出明显的"示范效应",存在"逐顶竞争"的可能,空间效应作用明显。而京津冀的"外围"则呈现"逐底竞争"趋势。进一步地,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由于污染溢出效应的存在,淹没了环境规制严格区的"规制收益",本地环境规制的提高并不能起到环境质量改进的作用,而邻近地区整体环境规制的提升才能使本地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因此,实现京津冀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增强空间关联,进一步打破行政分割,深化区域协同是区域环境规制整体提升的重要环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丹 马丽梅
利用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及河北11个城市的数据,基于环境规制视角,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进行研究。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环境规制直至2010年才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协同性才开始显现。京津冀的"中心"呈现出明显的"示范效应",存在"逐顶竞争"的可能,空间效应作用明显。而京津冀的"外围"则呈现"逐底竞争"趋势。进一步地,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由于污染溢出效应的存在,淹没了环境规制严格区的"规制收益",本地环境规制的提高并不能起到环境质量改进的作用,而邻近地区整体环境规制的提升才能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凡文 李鲁波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规制、环境宜居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环境宜居性和二者交互后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环境规制和环境宜居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二者交互后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但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抑制作用;环境宜居性在环境规制驱动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门槛效应,随着环境宜居性的提高,环境规制的驱动效果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李晓壮
文章基于2000—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规制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分区现象明显,联系强度呈现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随着地理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短期内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显著,长期内推动作用明显,综合来看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明显,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环境规制对周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树强 徐娜
生态环境质量是评价区域协同效果的重要标准,科学评测协同的环境质量效果是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2004-2016年京津冀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线性回归的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协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京津冀经济协同度的提高,环境质量呈现出收敛式上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识别京津冀经济协同的环境效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由于同时存在要素禀赋效应和污染避风港假说,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通过结构效应而不是技术效应改善环境质量。最后,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出了加强政府政策与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京津冀之间的环境治理合作等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经济协同度 环境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赛 薛勇 黄钊坤
环境与就业是新世纪城市发展绕不开的两个重要议题,聚焦京津冀城市群,基于2010—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门槛和空间杜宾多种计量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就业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1)京津冀城市群中,环境规制对就业呈现U型影响,因此应从发展的眼光看,长期坚持环境治理,才能突破就业规模提升的U型拐点;(2)截至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中的8个城市尚未跨过环境规制门槛,因此各城市环境规制政策应有针对性,促使劳动力在城市群内部进行流动,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就业规模的整体提升;(3)京津冀城市群内的环境规制对就业规模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对于已经越过环境规制门槛的城市要持续加大环境规制力度,对于尚未越过环境规制门槛的城市要争取尽快突破拐点,同时加强各城市间环境治理技术的联系,达到京津冀城市群环境与就业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环境规制 就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廷 黄莉
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严重的诟病,区域内部恶性竞争明显,缺乏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严重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模型,从区域发展动力分析入手,引出区域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分析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要素禀赋优势突出,但产业同构化严重,区域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区域聚集能力低下,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明确三地定位与分工,制定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区域辐射能力提升等实施路径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茜文 秦琳贵
以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使用ML模型,测算了2009—2018年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其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有所提升,北京市、天津市涨幅较高,而承德市、衡水市降幅较大,技术效率是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内部驱动力。当期环境规制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滞后期的环境规制可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滞后二期的影响程度达到最大,环境规制和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U"型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茜文 秦琳贵
以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使用ML模型,测算了2009—2018年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其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有所提升,北京市、天津市涨幅较高,而承德市、衡水市降幅较大,技术效率是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内部驱动力。当期环境规制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滞后期的环境规制可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滞后二期的影响程度达到最大,环境规制和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U"型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素峰 杨蕾 冯鸿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提出了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引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为此,借助空间杜宾模型,立足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本文尝试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如何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借助2008—202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呈现“高-高”和“低-低”的集聚现象;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相邻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溢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城市相邻与否作用效果异质性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研究践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敦华 周海君 李勇 彭俊 贾亦真
本文阐述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课题组对北京、天津和河北3地开展了调研,发现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小、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自动化系统集成是突破口、人才缺乏制约机器人发展、京津冀机器人发展各自为政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京津冀要着力跟进机器人未来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与协同创新、成立技术联盟共同攻克难题、组建专业联盟加快机器人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机器人 调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孙康宁
建立了一个将经济、资源、环境、人口4个子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京津冀2007~2016年工业发展相关数据研究了京津冀工业区绿色增长路径。结合现有的政策工具考虑了3种路径情景,即以经济发展为主情景、技术创新情景、政府投资情景。以工业增加值为发展目标,考察环境污染程度与工业能源消耗量为长期发展前景,分析并总结了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特点。京津冀工业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很强,虽然技术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但是并不能替代化石能源,而政府投资可以很好地为实现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京津冀 系统动力学 绿色发展 政策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新
采用京津冀181个区域单元2000年和2014年人均GDP数据分析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其空间效应与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存在,且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俱乐部"式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富人俱乐部"效应与"穷人俱乐部"效应同时存在;地理位置、期初发展水平和空间相关性对区域单元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而政策效应表现出异质性,2014年之前的区域政策对京、津两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程度阻碍了河北的经济增长。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重点,尤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新
采用京津冀181个区域单元2000年和2014年人均GDP数据分析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其空间效应与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存在,且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俱乐部"式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富人俱乐部"效应与"穷人俱乐部"效应同时存在;地理位置、期初发展水平和空间相关性对区域单元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而政策效应表现出异质性,2014年之前的区域政策对京、津两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程度阻碍了河北的经济增长。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重点,尤其应细化河北的区域发展政策;要强化滨海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冀中南的集中连片慢速增长地区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