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2)
- 2023(14114)
- 2022(11739)
- 2021(10532)
- 2020(9063)
- 2019(20050)
- 2018(19942)
- 2017(38905)
- 2016(21120)
- 2015(23279)
- 2014(22906)
- 2013(22889)
- 2012(20883)
- 2011(18662)
- 2010(18713)
- 2009(17873)
- 2008(17990)
- 2007(16357)
- 2006(14469)
- 2005(13177)
- 学科
- 济(98401)
- 经济(98259)
- 业(94936)
- 企(85601)
- 企业(85601)
- 管理(82522)
- 方法(44558)
- 数学(35619)
- 数学方法(35422)
- 财(33622)
- 业经(32701)
- 农(30631)
- 务(23946)
- 财务(23924)
- 财务管理(23891)
- 企业财务(22753)
- 制(22726)
- 农业(22127)
- 中国(21251)
- 技术(20290)
- 划(17924)
- 体(17078)
- 贸(16927)
- 贸易(16922)
- 地方(16733)
- 环境(16609)
- 易(16443)
- 和(16050)
- 策(15750)
- 理论(14897)
- 机构
- 学院(313408)
- 大学(307592)
- 济(137826)
- 经济(135524)
- 管理(128369)
- 理学(111295)
- 理学院(110281)
- 管理学(109014)
- 管理学院(108446)
- 研究(96746)
- 中国(76406)
- 财(66334)
- 京(62498)
- 科学(56177)
- 农(55624)
- 财经(52685)
- 经(47841)
- 所(47776)
- 江(47471)
- 业大(46834)
- 中心(44703)
- 农业(43845)
- 研究所(42777)
- 经济学(42542)
- 财经大学(38870)
- 经济学院(38726)
- 北京(38447)
- 商学(37072)
- 州(36818)
- 商学院(36773)
- 基金
- 项目(206830)
- 科学(165492)
- 基金(154045)
- 研究(149593)
- 家(133522)
- 国家(132359)
- 科学基金(115854)
- 社会(100275)
- 社会科(95427)
- 社会科学(95401)
- 基金项目(82171)
- 省(81661)
- 自然(74523)
- 自然科(72800)
- 自然科学(72779)
- 自然科学基金(71609)
- 划(66899)
- 教育(66748)
- 资助(62017)
- 编号(57574)
- 创(46749)
- 部(46319)
- 重点(45987)
- 成果(44775)
- 业(44734)
- 发(44628)
- 制(43593)
- 创新(42888)
- 国家社会(42286)
- 教育部(40290)
- 期刊
- 济(153523)
- 经济(153523)
- 研究(87719)
- 中国(57196)
- 财(55655)
- 管理(52011)
- 农(51637)
- 学报(46115)
- 科学(44191)
- 大学(36010)
- 学学(34898)
- 农业(34773)
- 融(29643)
- 金融(29643)
- 业经(27673)
- 财经(27649)
- 技术(26622)
- 经济研究(24167)
- 经(23791)
- 问题(20772)
- 业(20617)
- 教育(20537)
- 技术经济(17984)
- 商业(16335)
- 贸(15829)
- 财会(15513)
- 现代(15500)
- 世界(14657)
- 版(14630)
- 科技(14443)
共检索到458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浩 郑越
利用城市一级数据,本文运用泊松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影响,基于增量变化的视角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在全国范围内环境规制对新建企业的迁入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环境约束越放松的地方越容易吸引污染型企业,即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通过对东中西三个地区进行的比较研究,本文进一步发现,"污染避难所"效应无论是在东部地区内部,还是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都十分显著,环境规制对新建企业的迁入有显著的约束作用;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内部则没有显著的表现。以上结果表明,"污染避难所"效应呈现一定的梯度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荣 顾乃华
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将262个地级市作为企业选择空间,运用负二项回归检验上游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企业选址的影响,并考察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来自上游企业的服务供给成为新企业向"中心"地区靠拢的驱动力;上游服务业发展所引发的知识溢出与经济集聚对工业企业选址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制度环境能够增强上游服务业对工业企业选址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浩 余壮雄 杨铮
以城市作为空间单位,本文利用泊松模型考察了1998—2007年间可达性和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新企业选址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区域间需求可达性对新企业具有排斥力,供给可达性和区域内需求可达性对新企业具有吸引力。(2)区域内需求可达性对出口企业选址的影响并不显著,对非出口企业选址则具有明显的吸引力。(3)集聚经济是吸引新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其中地方化经济比城市化经济对新企业的吸引力更大。
关键词:
可达性 集聚 企业选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纯 赵艳朋
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城市层面的相关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影响。通过考察2000-2007年年份-城市-行业层面的新建企业数目,本文负二项回归的结果表明,虽然交通基础设施对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在整体上有正向影响,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所得税和增值税贡献大的企业选址影响不显著,而对上述各方面表现落后的企业的选址决策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无论使用公路里程、公路密度还是公路质量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衡量指标,或是放松对企业表现水平的衡量标准,都十分稳健。究其原因,与差企业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带给好企业的成本下降小,竞争效应大,因此其总体影响不显著。差企业市场整合能力弱、受地域界限影响大,因而其选址更依赖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根据本文结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仅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吸引到好企业,还需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综合配套等其他因素,以实现提升生产率、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增值税转型政策实践是否可以释放改革红利,是政策制定者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增值税改革"准自然实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新建制造业企业空间布局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释放的减税效应对新企业落户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且对非出口、小规模、内资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更为明显;同时,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吸引力还受到地区集聚经济的影响,在供需可达性和集聚经济更强的城市,其吸引力更强。因此,在进一步优化增值税转型政策及地区营商环境时,不仅要推动增值税实质性减税政策落地,还应根据企业及地区的异质性特点精准设计"减税降费"政策,协同利用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促进实体经济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宇鹏 和昂达 陈永伟
企业存续时间是产业组织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但从产权保护角度对我国企业存续时间进行的严格实证分析目前还非常缺乏。本文使用2008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的研究发现:(1)产权保护程度对企业的存续时间确实有很大影响,产权保护程度越高,该地区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越长;(2)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别。特别地,加强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延长私营企业的存续时间,但却减少了国有企业的存续时间。
关键词:
产权保护 企业存续 制造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善浪 叶炜 王娜
以中国现有所有高速公路的基本数据为样本,结合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研究高速公路发展对于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高速公路的发展对企业选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地区来看,高速公路发展对于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企业选址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内陆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分行业看,高速公路建设对原材料导向型企业的选址促进作用最强,市场导向型企业次之,流动型较强的产业对于高速公路的依赖程度较弱,对内陆地区流动型产业甚至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运输成本 企业选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善浪 叶炜 王娜
以中国现有所有高速公路的基本数据为样本,结合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研究高速公路发展对于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高速公路的发展对企业选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地区来看,高速公路发展对于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企业选址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内陆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分行业看,高速公路建设对原材料导向型企业的选址促进作用最强,市场导向型企业次之,流动型较强的产业对于高速公路的依赖程度较弱,对内陆地区流动型产业甚至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运输成本 企业选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雷新途 徐青原
在理论论证区域生态环境对企业资产结构的作用机理基础上,以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内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资产结构的区域差异确实可以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上寻找到较好的解释证据,即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企业具备充足的现金资产,也有助于提升无形资产和长期非金融性资产的相对规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恒 周浩
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从企业选址的视角考察了吸收能力对新企业获取FDI外溢和城市研发外溢区位策略的影响。研究显示,吸收能力对企业获取FDI外溢选址策略的影响呈现显著的行业间差异。其中,FDI水平外溢对高吸收能力行业的企业具有显著的排斥作用,但对低吸收能力行业的企业没有显著影响;FDI前向外溢是吸引高吸收能力行业企业向外资企业集聚的向心力,但对低吸收能力行业企业而言则是离心力;FDI后向外溢则是促进两类行业企业向外资企业集聚的向心力。另外,城市研发存量成为高吸收能力企业区位选择的向心力和低吸收能力企业的离心力。
关键词:
吸收能力 FDI外溢 企业选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宋炜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估计了企业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效应。研究表明,在资本密集度较高的战略性产业中,企业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正效应不显著;不同所有制企业的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R&D投入与产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R&D投入 创新绩效 自主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赵柯雨
本文以中国"五年规(计)划"政策文件对重点产业的设定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率提升"是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重点产业政策对低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概率的促进效应更大,而对高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还探究了市场自由化对重点产业政策经济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应稳步推进产业政策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娟娟 许家云 杨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数据,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不同分组样本对应的检验结果存在异质性。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减排设备投资和提高企业污染处理能力产生污染减排效应从而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则通过有偏技术进步对企业排放行为产生影响。最后,优化国内制度环境和提高服务业开放强度是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环境效应的重要战略。本文对实现制造业强国建设与污染防治双赢局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符大海 唐宜红
本文利用1999-200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产业特征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独资企业比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倾向、更高的出口密集度和更偏好于选择持续性出口战略;中外合资企业比全资内资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意愿;西方控股企业比港澳台控股企业更偏好出口,而非国有控股企业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偏好。就产业特征而言,产业出口导向性和产业资本密集度对企业出口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而产业竞争性仅对企业出口战略的选择有影响。这些发现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认识,同时也为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的互动机制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关键词:
所有权 产业特征 企业 出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张竣喃 李佳璇
充分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作用,激发企业主体自主减排潜力,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全国家环境治理体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改革的制度解析为基础,从价值链的新视角讨论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机制,在理论上提出微观主体向下游延展的服务优化效应与向上游攀升的创新激励效应。经验研究方面,将中国企业污染数据库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匹配获得微观样本,运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检验了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在发挥二氧化硫减排作用的基础上,推动了制造企业以延展价值链为导向的服务转型,表现为创造嵌入式服务和挤出混入式服务的优化效应,但没能倒逼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制造企业并没有选择创新升级;排污权交易通过提高客户集中度和固定资产投入,降低流动资产及营销支出,达到制造企业服务优化的效果;面对市场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制造企业没有增加研发投资,而是优先实施末端污染治理实现减排目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