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9)
- 2023(17225)
- 2022(14485)
- 2021(13456)
- 2020(11482)
- 2019(26117)
- 2018(25523)
- 2017(49368)
- 2016(26364)
- 2015(29242)
- 2014(28623)
- 2013(28584)
- 2012(26210)
- 2011(23529)
- 2010(23175)
- 2009(21579)
- 2008(20966)
- 2007(18111)
- 2006(15704)
- 2005(14093)
- 学科
- 济(114695)
- 经济(114543)
- 管理(79336)
- 业(75226)
- 企(61658)
- 企业(61658)
- 方法(52904)
- 数学(47321)
- 数学方法(46871)
- 财(31059)
- 中国(30463)
- 农(30439)
- 业经(25082)
- 制(24920)
- 贸(22364)
- 贸易(22353)
- 易(21784)
- 地方(21300)
- 学(20759)
- 农业(19834)
- 环境(19259)
- 务(18937)
- 财务(18892)
- 财务管理(18849)
- 企业财务(17994)
- 体(17840)
- 银(17600)
- 融(17567)
- 金融(17564)
- 银行(17555)
- 机构
- 大学(375465)
- 学院(373194)
- 济(164457)
- 经济(161719)
- 管理(146902)
- 理学(128027)
- 研究(127499)
- 理学院(126691)
- 管理学(124763)
- 管理学院(124083)
- 中国(97847)
- 京(78529)
- 科学(75313)
- 财(75312)
- 农(62886)
- 所(62523)
- 财经(60612)
- 中心(58787)
- 研究所(56969)
- 业大(56024)
- 经(55426)
- 江(53479)
- 经济学(52109)
- 农业(49443)
- 北京(49005)
- 经济学院(47128)
- 院(46338)
- 财经大学(45450)
- 范(44887)
- 师范(44317)
- 基金
- 项目(259336)
- 科学(206448)
- 基金(193690)
- 研究(184635)
- 家(170266)
- 国家(168950)
- 科学基金(145729)
- 社会(122791)
- 社会科(116789)
- 社会科学(116762)
- 基金项目(102310)
- 省(98212)
- 自然(94622)
- 自然科(92481)
- 自然科学(92453)
- 自然科学基金(90860)
- 划(83922)
- 教育(83862)
- 资助(79358)
- 编号(70382)
- 部(58883)
- 重点(58789)
- 成果(55727)
- 发(55662)
- 创(54701)
- 国家社会(52630)
- 创新(51361)
- 教育部(50938)
- 制(50374)
- 科研(50241)
- 期刊
- 济(171704)
- 经济(171704)
- 研究(107701)
- 中国(70009)
- 学报(59251)
- 财(58230)
- 农(56072)
- 科学(55864)
- 管理(54065)
- 大学(45799)
- 学学(43814)
- 农业(37870)
- 融(34569)
- 金融(34569)
- 财经(30562)
- 技术(30310)
- 教育(29347)
- 经济研究(29237)
- 业经(27024)
- 经(26314)
- 问题(23378)
- 业(20839)
- 贸(20036)
- 统计(18305)
- 技术经济(17996)
- 世界(17841)
- 版(17720)
- 科技(17229)
- 国际(17180)
- 策(17079)
共检索到542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屈田雨
基于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其次将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的策略互动行为纳入分析框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的策略互动行为呈现良性竞争,环境规制发挥正向溢出作用,在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更大地推动了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存在门槛效应,整体上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为“U型”发展态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敏
土地要素作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一,其合理配置对于产业结构升级至关重要。但工业用地和商服用地的出让方式及定价方式的差异,造成土地要素错配现象逐渐凸显,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利用2007—2015年23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土地要素错配指数,理论和实证检验了土地要素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从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来看,土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这种抑制作用不随城市等级不同而变化;(2)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要素错配会通过抑制技术创新和扭曲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玉梅 赵欣灏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消费升级效应,剖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机理,并利用2007—2018年中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资源配置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不稳健,消费升级表现为遮掩效应;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城市异质性,在沿海城市和大中规模城市中,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促进作用越显著。研究结论对更好地发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景瑞 孙慧 原伟鹏
基于2007-2016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应用数据包络模型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经济收益与环境成本纳入到统一框架内,构建了基于城市层面的损益偏离指数,同时实证检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损益偏离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在提升经济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工业生产中实际环境成本与最优环境成本之间的偏离,最终降低工业生产整体的损益偏离水平。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以及大型城市和小型城市的损益偏离现象改善作用更加明显。路径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升经济效率、推动技术进步以及促进产业间协调发展三条路径降低经济收益以及环境成本的潜在损失,从而最终改善工业生产中的损益偏离现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家庭 李和煦 袁春来
通过设计包含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国际化程度5个方面等维度的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并构建区域塌陷指数,从纵向和横向比较视角,对2008—2017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区域塌陷状况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区域塌陷呈现出明显的蔓延趋势和差异化格局。在纵向比较视角下,中国区域塌陷的综合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并且在分维塌陷指数上呈现出国际化程度塌陷>环境塌陷>综合水平塌陷>人口塌陷>经济塌陷>社会塌陷的塌陷格局。在横向比较视角下,中国综合塌陷型城市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并在塌陷程度上呈现国际化程度>综合水平>社会维度>人口维度>经济维度>环境维度的差异化格局。(2)不同尺度下区域塌陷指数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区域塌陷指数大体上随着城市等级的上升而减小,国家级城市的区域分维塌陷指数表现总体上优于非国家级城市。在纵向比较的视角下,东部地区以及所在城市群区域的综合塌陷指数均高于西部地区,而在横向比较视角下则恰恰相反,东北地区综合塌陷指数则在不同比较视角下均处于塌陷区间。
关键词:
区域塌陷 多维测度 地级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旦 王业斌
本文采用中国2004-2016年全国260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面临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会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干预投资结构和创新行为等渠道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当采用硬约束的方式制定经济增长目标,会显著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而采用软约束的方式制定增长目标,则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当地方政府面临的"省市加码"幅度越大,越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区域和城市异质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干预导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缺乏内在机制提供新解释视角,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艳 张丽
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文章基于2005—2018年长三角市级面板数据,运用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系统分析了FDI、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明显的"U"型特征,长三角地区尚处于"U"型的左端区域;环境规制在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效应。进一步以环境规制作为门槛变量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可以减缓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并强化环境规制在FDI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长三角 FDI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明 杨宏举
数字贸易作为贸易融合数字技术的新业态,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器。文章基于2009~2021年中国272个地级市数据,对数字贸易和统一大市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传导机制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这种关系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存在;数字贸易通过物流渠道对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企业效率通道因引致垄断而抑制统一大市场建设;开放水平对数字贸易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数字贸易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强,具有平衡地区发展的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规模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及数字贸易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数字贸易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U型”影响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有助于通过数字贸易视角推动市场整合,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为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探索新引擎。文章据此提出完善数字贸易市场规则、促进公平竞争、扩展高水平开放、形成“竞合”效应、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等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举措。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杜文强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升级,还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服务业需求、创造第三产业岗位等路径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采用2006—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和存量密度的提高均对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服务业需求效应和岗位创造效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存在区域、时间和城市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在2013年后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城市的影响比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城市更大。应继续大力扶持和发展机器人产业,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尤其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积极推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人力资本提升的良性循环。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芳芳 程杰 武拉平 李先德
利用2000年、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2015年1%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匹配城市层面经济社会指标,从地级城市"市辖区"层面上考察迁移劳动力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迁移对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迁移劳动力对产业结构转变存在显著影响,城市迁移劳动力比例提高推动经济结构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变。第二,迁移劳动力对产业的生产效率有积极影响,迁移显著提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显著提高第三产业内部高技术行业比重,迁移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质量提升都有积极影响。第三,迁移显著提高非农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检验机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通过本地市场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机制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劳动力流动是一个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过程,城市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吸引人口和劳动力流入,对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志安 徐业明
本文通过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Matlab2010b等软件,利用空间经济学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对2000~2010年以来淮河流域大气环境和工业能源效应的时间和空间演化规律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2000~2010年淮河流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变量SO2排放和工业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实证结论显示淮河流域工业对本地区环境要素的利用效率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仅以能源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将来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枯竭问题,因此,转变工业的结构方式,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消费产业,实现集约型工业经济将...
关键词:
工业结构 大气环境 能源消费 空间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冬玲 李明
选取2005~2015年东中西部共159个地级市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比较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实证研究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相关关系,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负相关关系。地方政府竞争将会降低东中部地区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升级正效应,加大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升级负效应。对于三个地区,环境规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城市环境规制将抑制本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此外,在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带来的相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正效应与环境规制带来的相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负效应的大小关系不同,这导致了环境规制与政府竞争的产业结构空间溢出效应的地区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段瑞君
文章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二元经济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采用201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的影响逐渐降低;公共财政支出对高分位数城市规模的影响最大;在中等城市规模附近,知识溢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城乡收入差距对中等及中等偏上城市的影响较为显著。另外,文章分区域研究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分位数回归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元平 王品超 朱晓盼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中国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化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自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科教支出增加及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是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原因。这可以解释为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人力资本、教育资源及企业在城市的集聚,城市化过程的知识的溢出和要素的流动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产生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城市化 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 空间滞后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谢鹏
本文利用2000~2015年全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地生财"行为总体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以地生财"行为会带来"人地失调"的城镇化格局、"去工业化"效应和扭曲的公共品供给结构,进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各区域存在显著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当前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摆脱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路径依赖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