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4)
- 2023(16423)
- 2022(14295)
- 2021(13183)
- 2020(11232)
- 2019(25184)
- 2018(25025)
- 2017(48031)
- 2016(26512)
- 2015(29362)
- 2014(29134)
- 2013(28685)
- 2012(26323)
- 2011(23762)
- 2010(23645)
- 2009(21801)
- 2008(21340)
- 2007(18763)
- 2006(16390)
- 2005(14539)
- 学科
- 济(100844)
- 经济(100709)
- 管理(78083)
- 业(72739)
- 企(60444)
- 企业(60444)
- 方法(44166)
- 数学(37874)
- 数学方法(37451)
- 农(28562)
- 财(27549)
- 中国(25839)
- 业经(24443)
- 学(23812)
- 制(22668)
- 地方(20877)
- 环境(19548)
- 贸(19072)
- 贸易(19065)
- 农业(18617)
- 易(18506)
- 务(17235)
- 财务(17165)
- 财务管理(17132)
- 技术(17049)
- 和(16399)
- 企业财务(16256)
- 理论(16235)
- 体(15905)
- 划(15810)
- 机构
- 大学(374940)
- 学院(374214)
- 济(145742)
- 管理(145028)
- 经济(142533)
- 研究(128455)
- 理学(126106)
- 理学院(124670)
- 管理学(122408)
- 管理学院(121756)
- 中国(92857)
- 科学(82758)
- 京(80127)
- 农(68993)
- 财(66981)
- 所(66073)
- 业大(61547)
- 研究所(60624)
- 中心(57425)
- 江(54887)
- 农业(54555)
- 财经(53622)
- 北京(50237)
- 范(48671)
- 经(48625)
- 师范(48068)
- 院(46724)
- 州(44092)
- 经济学(43277)
- 技术(39817)
- 基金
- 项目(262148)
- 科学(204084)
- 基金(188680)
- 研究(186479)
- 家(167294)
- 国家(165925)
- 科学基金(140607)
- 社会(116549)
- 社会科(110409)
- 社会科学(110379)
- 省(103730)
- 基金项目(100906)
- 自然(93405)
- 自然科(91126)
- 自然科学(91099)
- 自然科学基金(89446)
- 划(87563)
- 教育(84686)
- 资助(77015)
- 编号(74977)
- 成果(60106)
- 重点(59306)
- 部(56802)
- 发(56291)
- 创(54848)
- 课题(52145)
- 创新(51272)
- 科研(50568)
- 计划(49351)
- 制(48397)
- 期刊
- 济(159228)
- 经济(159228)
- 研究(106168)
- 中国(70563)
- 学报(67508)
- 农(62556)
- 科学(58792)
- 管理(52109)
- 财(50607)
- 大学(49815)
- 学学(47293)
- 农业(42874)
- 教育(38908)
- 技术(29837)
- 融(29629)
- 金融(29629)
- 业经(27338)
- 财经(25838)
- 经济研究(25156)
- 经(22081)
- 业(21904)
- 问题(20943)
- 科技(19922)
- 版(18956)
- 图书(18152)
- 业大(17960)
- 理论(17296)
- 技术经济(16905)
- 资源(16690)
- 现代(16391)
共检索到539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可云 傅帅雄
随着生态环境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可能引发的生态效应已经成为目前环境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研究的热点。同时,生态环境对产业布局研究的影响也受到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该文在回顾"污染天堂"假说演进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污染天堂"最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当前实际对中国未来有关"污染天堂"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污染天堂” 产业布局 环境规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帅雄 张可云 张文彬
借鉴Abay Mulatu和Reyer Gerlagh(2009)的研究,应用地区与产业特征交互作用的经典贸易模型,对中国区域间的"污染天堂"效应进行了测度。实证分析表明,在各省环境规制力度不同的条件下,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布局从环境规制力度大的省份向环境规制力度小的省份转移;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力度普遍弱于东部地区。因此,若不加以重视,中西部地区很可能会沦为东部污染密集型产业规避高环境规制的"污染天堂",从而导致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
环境规制力度 污染天堂 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创 夏文静 王丽萍
文章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量化分析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实证检验污染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2035、2050年的生态可持续性指数进行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国污染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研究表明:(1)中国各省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生态足迹在2000—2015年快速增长,基本形成三大梯度区间,即以山东—河北—江苏为代表的环渤海湾到长三角的高位足迹带,以湖南—湖北为代表的长江中游的中位足迹带,以广西—贵州—青海为代表的低位足迹带。(2)生态承载力呈现整体稳中有升,北部沿边省区有较快增长,而京沪和东南部沿海省区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全国30个省区的生态压力呈快速增长态势,处于非常安全的省区数量不断减少,处于极度不安全状态的省区2015年已达24个。(4)从产业类型看,重度和中度污染产业转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从产业转移方式看,结构转移不利于承接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竞争力转移则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5)根据生态可持续性指数,将中国30个省区划分为重点引入区、优化引入区、限制引入区和禁止引入区四大区域,为未来我国污染产业的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季红 刘莹
"污染天堂假说"认为,环境规制的变化会导致污染密集型产业从环境规制较严的国家转移到环境规制较松的国家。"污染天堂假说"虽然存在理论上的合理性,但在经验分析中却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环境规制变量本身的内生性会干扰检验结果的稳健性;二是经验分析中往往忽略了"要素禀赋"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因此,引入"要素禀赋"作为解释变量,同时考虑环境规制的内生性,本文重点从行业角度对"污染天堂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进行再检验。本文选取2001-2008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并利用工具变量法克服环境规制变量的内生性。经验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吉昌 田红娜
做强哈尔滨都市圈对于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区振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都市圈产业布局,是做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关键性环节。因此,研究哈尔滨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产业布局现状,弄清哈尔滨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哈尔滨 都市圈 产业布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根基,产业布局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与安全大局。然而,在完全竞争与均质空间框架下,新古典经济学面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困境。为了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学术界形成了三大研究范式:一是在完全竞争框架下,通过引入空间异质,研究产业布局;二是在完全竞争框架下,通过引入外部经济,研究产业布局;三是构建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研究产业布局,文章依次对三大研究范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总结。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
空间不可能定理 产业布局 范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喜明
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发生不仅频繁而且后果严重。单个污染企业承担责任的能力有限,致使污染受害者和公共环境损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为分散企业环境污染赔偿责任,最大限度的保护受害者,尽量减少社会损失,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的经验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引入保险机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美国、法国、德国、印度等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经验,为我国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从中国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着手,在考察和分析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实践与发展、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责任保险 工业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国良 王继源
本文通过构建中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制造业的三个技术类别、两个发展阶段以及三个影响渠道定量测算了制造业外迁对中国GDP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对美出口以高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制造业受美制约较大,需要重点关注;(2)制造业外迁通过直接效应、关联效应和溢出效应三个渠道产生影响,短期内直接效应是主要影响渠道,而长期内溢出效应是造成部门间差异的主要因素;(3)短期内低技术制造业外迁对国内GDP的影响程度最大,长期内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将超过低技术制造业,而且中高技术制造业外迁更加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为减轻产业外迁的冲击,本文建议应对不同技术类别的制造业采取差异化政策,特别要注重强化中高技术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主导性与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
产业外迁 制造业外迁 产业链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包道宽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污染外部性呈现时空演化的特征,由此环境规制水平也不断提高。由于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差异及其本身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区域、企业应对环境规制的能力和措施差异,这会导致区域及企业竞争力改变,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动机制,引发产业空间分布演化,大量污染性产业如化工、冶金及印染等由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地区以招商引资为主要形式引进环境强度低的地区,进而带来环境时空维度的污染转移,这一现状正是形成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得以解决,而整体形势却见效甚微的根源所在。文章在数据统计、资料查找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我国污染外部性、环境规制与产业空间分布演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以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为切入点构建污染外部性、环境规制与产业空间分布演化三者机理关系;然后基于统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LLC检验、Fisher-ADF检验、Fisher-PP检验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是造成具有污染负外部性的产业空间演化的重要成因;最后提出法律措施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外部性 产业分布 时空演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玉芳,马淑燕
为促进长江沿江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探索经济地理学服务市场经济的理论和相关方法,本文采用加权等级尺度法,在征求专家咨询意见的基础上,推举并筛选出九大评价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沿江1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和重点产业的适宜性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今后一个时期长江沿江地区主要城市产业布局拓展的方向作了探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虞祎 张晖 胡浩
发达地区畜牧业面源污染的改善是否是污染转移形成的暂时现象?地区间环境规制差异是否影响到畜产品的地区间贸易流向?出口地区是否成为进口地区的"污染天堂?"本文以猪肉为例,在拓展的引力模型基础上增加环境规制变量,检验环境规制是否影响地区的畜产品流通,进而验证中国畜牧业生产中是否存在"污染天堂"效应。研究结果证实进口地区存在显著的污染天堂效应,而出口地区的污染天堂假说并未得到支持。这表明进口地区猪肉生产因环境规制处于相对劣势,在比较优势的引导下生猪生产会进一步向出口地区集中。因此,对出口地区而言,如果环境规制力度不够,生产的集中将使得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生产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带来规模经济,环境规制带...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天堂 引力模型 猪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光 刘桂春 刘锴 张洪月
当前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小于需求量的趋势已经凸现,为了解决天然气资源利用问题,我国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开始布局液化天然气(LNG)接受站,从国外输入LNG。中国已在上海市建造14.7万m3的LNG船,并积极开展新一代大型LNG船的研发工作。LNG产业是具有链系的新兴产业,包括天然气液化、LNG贸易、LNG运输以及LNG船舶制造业等的组合。对LNG产业链接模式以及我国LNG产业进入国际行列进行了分析,并讨论我国沿海LNG项目的接收终端、LNG船舶制造、LNG运输的布局和今后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产业 布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麟科 仇焕广 崔永伟 王晓工
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居民收入和城市人口的扩张,养殖业有进一步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域集中的趋势,加剧了畜禽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该文建立了两个企业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环境污染税费征收对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的影响。运用反向回溯法,得到模型的均衡解。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固定成本较低,发达地区的畜禽企业会在不发达地区设立分厂,以获得当地的产品销售市场,畜禽养殖业会根据环境污染税费引致的成本重新布局生产。因此,国家可以有效利用环境污染税费调节畜禽养殖业布局。最优环境污染税费与畜牧产品需求、畜牧产品变动成本和排污量高度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规划目标在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
关键词:
畜禽养殖业 环境污染 动态博弈 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佳玮 张晖 虞祎
[目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背景下,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将是发展重点,需要对其生产布局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新的讨论。[方法]运用Arcgis10.7、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呈现了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猪生产的布局变动及发展趋势,并构建面板模型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济条件、比较优势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探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变化。最终根据污染预警分析对产业布局提出优化建议。[结果]生猪生产的地域格局基本稳定,且中游地区产能提升;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的生产重心大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规模异质性、屠宰加工能力、劳动力机会成本、财政投入是长江经济带生猪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建议因地制宜地进行生猪生产布局规划,遵循地理距离优先和供需总量平衡原则明确生产区和消费区主体功能,配套相应物流基础设施,平衡供需;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清洁生产;组织化、适度规模养殖,加快良种育种;构建长效支持政策以应对转型、防疫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建军 谭莹 胡洪涛
随着畜牧业禁限养环保政策的逐步实施,环境规制成为制约中国生猪养殖的首要问题。基于波特假说的相关理论,利用2004—2015年中国省级生猪养殖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生猪产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探讨其空间转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业与环境规制强度在地域上都存在很强的空间关联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层次状聚集现象;生猪出栏、存栏和养殖场密度与环境规制强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关系,在环境制约下,生猪养殖呈现先下降,越过第一拐点后上升,到达第二拐点后再下降的发展趋势;上海、江苏、广东等8个省市已经越过倒N型曲线上第二拐点,生猪养殖处于向外转出阶段,河北,湖北、湖南等10个省市即将在短时间内到达第二拐点,生猪产业发展处于饱和缓慢增长阶段,贵州、广西等6个中西部省份生猪养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现有生猪养殖水平较低,但未来养殖潜力巨大。环境规制的差异使得生猪产业从东南向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在空间布局存在着"南猪北移,东猪西进"的转移趋势。因此,提出各地区应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水平及监管政策,加强环保投入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应对环境监管的冲击,密切关注生猪供给状况防止猪肉价格大涨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