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8)
- 2023(17552)
- 2022(14877)
- 2021(13909)
- 2020(11465)
- 2019(26414)
- 2018(26044)
- 2017(49829)
- 2016(27041)
- 2015(30530)
- 2014(30490)
- 2013(29998)
- 2012(27433)
- 2011(24825)
- 2010(24690)
- 2009(22936)
- 2008(22380)
- 2007(19620)
- 2006(17482)
- 2005(15937)
- 学科
- 济(111238)
- 经济(111089)
- 管理(80759)
- 业(74301)
- 企(61139)
- 企业(61139)
- 方法(47901)
- 数学(41535)
- 数学方法(41140)
- 中国(33365)
- 农(31016)
- 财(30505)
- 业经(25340)
- 制(24886)
- 贸(23785)
- 贸易(23772)
- 易(23205)
- 学(22917)
- 地方(21729)
- 农业(20040)
- 环境(19954)
- 银(17990)
- 银行(17950)
- 务(17582)
- 体(17580)
- 财务(17505)
- 财务管理(17467)
- 行(17186)
- 和(17097)
- 融(17091)
- 机构
- 大学(390744)
- 学院(385575)
- 济(161978)
- 经济(158662)
- 管理(150290)
- 研究(134517)
- 理学(129857)
- 理学院(128383)
- 管理学(126324)
- 管理学院(125630)
- 中国(101465)
- 京(84195)
- 科学(80579)
- 财(75790)
- 所(66702)
- 研究所(60644)
- 财经(60310)
- 农(60222)
- 中心(59642)
- 江(56067)
- 业大(55185)
- 经(54982)
- 北京(53494)
- 范(50987)
- 经济学(50601)
- 师范(50563)
- 院(48986)
- 农业(46864)
- 经济学院(45661)
- 财经大学(44963)
- 基金
- 项目(262998)
- 科学(208433)
- 基金(193810)
- 研究(193261)
- 家(168913)
- 国家(167582)
- 科学基金(144135)
- 社会(125272)
- 社会科(118856)
- 社会科学(118830)
- 基金项目(102438)
- 省(99245)
- 自然(91810)
- 自然科(89674)
- 自然科学(89654)
- 自然科学基金(88052)
- 教育(87699)
- 划(84230)
- 资助(79209)
- 编号(77099)
- 成果(63186)
- 部(59364)
- 重点(58780)
- 发(55746)
- 创(54133)
- 课题(53225)
- 国家社会(52965)
- 教育部(51268)
- 创新(50688)
- 制(50570)
- 期刊
- 济(177678)
- 经济(177678)
- 研究(119538)
- 中国(76406)
- 学报(60169)
- 财(57338)
- 科学(56230)
- 农(55916)
- 管理(55601)
- 大学(46238)
- 学学(43262)
- 教育(41266)
- 农业(38455)
- 融(34211)
- 金融(34211)
- 技术(31268)
- 财经(29946)
- 经济研究(29088)
- 业经(27240)
- 经(25679)
- 问题(23984)
- 贸(20575)
- 业(20185)
- 图书(19980)
- 理论(18188)
- 科技(18012)
- 技术经济(18002)
- 世界(17834)
- 国际(17605)
- 版(17572)
共检索到574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泽众 沈开艳
本文从6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使用2003-2016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过程型及效果型环境规制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还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提高周围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第二,不同区域间存在空间异质性,且过程型环境规制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更为明显;第三,土地财政和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和周围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均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有促进作用,对周围地区起到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本文的启示在于,环境规制能有效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因此可将环境规制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政府应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邻近地区将协同治理和因地制宜相结合,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合力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藉此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提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吴振顺
基于1999—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测算了粮食主产区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并与粮食非主产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区域的新型城镇化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粮食非主产区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更大;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财政支农支出在全国范围具有较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在粮食主产区其溢出效应更强,而技术创新只在粮食非主产区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滨
利用中国2001-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城镇发展质量、协调程度与发展效率三个维度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各省份新型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FDI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表现为显著的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各省份的技术水平和外资进入程度对FDI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调节作用,研发投入和劳动力就业是产生这种U型效应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FDI对各省份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差异性。因此,对于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份,加大引资力度有利于其发展;对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份,FDI的空间溢出存在门槛效应,应更加注重引资质量。此外,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是实现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冒小栋 刘琼芳
本文基于1996-2011年中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计算各时期人口城镇化率的Moran's I指数,发现我国区域人口城镇化之间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然后利用计量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城镇化相邻区域之间存在溢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有显著影响,同时模型存在时间固定效应差异;另外相邻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对本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涛
本文选取2008-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算,随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机理与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流通业效率,并且长期效果较之短期更明显;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流通业效率的莫兰指数均为正,在空间上呈正相关;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流通业效率的提升作用在空间上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该研究结论对“十四五”时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流通业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业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硕硕 刘耀彬 骆康
新型城镇化如何影响碳排放强度关系到“双碳”目标的实现与路径选择,更加关系到生态安全较为敏感的湖域地区可持续发展。以环鄱阳湖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构造生态安全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采用SPDM模型实证分析2000—2019年研究区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衰减特征。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对降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降低碳排放强度可以实现二者得兼;(2)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生态安全距离是影响空间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小于经济距离;(3)生态安全约束下湖域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由近及远的“三阶段”衰减特征。由此建议因地制宜并合理定位制定新型城镇化政策,精准推进以县域为单位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生态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宁 温赛
城镇化一度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商贸流通业集聚将增强产业对就业人口的吸纳作用,对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就业目标将有很大帮助。本文首先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流通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然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一鑫 吕有金 卢泓宇
基于人口城镇化等6个维度共27个指标,利用熵权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直辖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视角分析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服务业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2)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并且产生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服务业集聚在提高本省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带动邻近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3)政府过度干预不利于本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则能够推动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此,充分发挥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将服务业集聚区域作为产生城市功能溢出效应的核心区域,完善核心区域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通过溢出效应不断带动邻近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一鑫 吕有金 卢泓宇
基于人口城镇化等6个维度共27个指标,利用熵权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直辖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视角分析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服务业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2)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并且产生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服务业集聚在提高本省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带动邻近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3)政府过度干预不利于本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则能够推动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此,充分发挥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将服务业集聚区域作为产生城市功能溢出效应的核心区域,完善核心区域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通过溢出效应不断带动邻近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永平 王可苗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作用机理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供给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日趋增强。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但并不显著,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抑制作用。进一步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在三大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区域要基于公共服务供给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特点制定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包括优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区域性医疗卫生条件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永景 孙瑞峰 朱哲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引领新一轮大规模产业转移和城镇变迁,粤桂两省文化相近、水陆相接,是产业转移与融合发展的理想对象。文章通过分析粤桂产业转移与人口城镇化进程,发现粤桂产业转移和承接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和承接相对较弱,且广西人口城镇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广东。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产业转移与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发现粤桂地区产业转移对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广东经济规模相近的城市间产业转移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广西的城市间则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极、打造高效集聚载体、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广西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才 吴铭峰
基于国家长期健康发展视角来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从而为探索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指导依据,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本文以我国2005-2018年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除新疆、西藏之外的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经济行为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作用;在邻接权重下,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效率便提升0.2559%,且总体经济效率增加0.3397%,表明我国各省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人均金融机构资金额每增加1%,地区经济效率便提升0.0617%,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然 戢晓峰 陈方
基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测度了我国物流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物流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省域的物流业发展不仅会驱动当地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会带动临近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发展;物流业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直接效应,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溢出效应;从控制变量来看,政府财政支出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结构水平对土地城镇化的总效应为负,对外开放程度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物流业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空间溢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光华 王敏
城镇化的推进通过促进城市协调可持续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2007-2016年陕西省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基于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城镇化视角,进一步分析城镇化对住房价格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由于地域间的城镇化存在空间关联性,若不考虑这种空间效应则会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陕西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会对当地住房价格产生影响,并且这种直接影响更多的是来自当地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而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邻近地区各维度城镇化会对本地住房价格产生间接影响,其中,生态环境城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为了降低区域住房价格的波动性,各城市在全面提升自身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同时,需加强城市间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住房价格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一鑫 卢泓宇
利用2001—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空间正相关性;(2)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有效推进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3)现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和政府过度干预都会制约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