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49)
2023(24313)
2022(20792)
2021(19216)
2020(16412)
2019(37678)
2018(36977)
2017(69785)
2016(38482)
2015(43551)
2014(43378)
2013(42856)
2012(39725)
2011(36202)
2010(36455)
2009(34056)
2008(33734)
2007(30120)
2006(26648)
2005(24060)
作者
(116630)
(97422)
(96804)
(92006)
(61754)
(46863)
(43920)
(38044)
(37004)
(34855)
(33159)
(32798)
(31329)
(31030)
(30561)
(30104)
(29176)
(28935)
(28140)
(27950)
(24441)
(24229)
(23793)
(22151)
(21870)
(21707)
(21703)
(21502)
(19845)
(19276)
学科
(162331)
经济(162131)
管理(112658)
(104226)
(86807)
企业(86807)
方法(69923)
数学(60584)
数学方法(59691)
中国(43028)
(42445)
(41790)
(38068)
业经(34944)
地方(32677)
(32408)
(29423)
贸易(29406)
(28499)
农业(27739)
(26239)
财务(26137)
财务管理(26075)
理论(25946)
环境(25751)
(25296)
银行(25199)
(24753)
(24713)
企业财务(24711)
机构
大学(561294)
学院(558658)
(224837)
经济(219949)
管理(209220)
研究(196964)
理学(180168)
理学院(178003)
管理学(174328)
管理学院(173346)
中国(147696)
科学(125323)
(121133)
(104867)
(102591)
(101664)
研究所(93499)
业大(88349)
中心(88348)
(84043)
财经(83012)
农业(80241)
北京(76967)
(75240)
(72948)
师范(72037)
(71193)
经济学(68532)
(66923)
经济学院(61472)
基金
项目(375581)
科学(292704)
基金(271576)
研究(264640)
(241130)
国家(239177)
科学基金(202455)
社会(165778)
社会科(157021)
社会科学(156974)
(146773)
基金项目(142366)
自然(134731)
自然科(131591)
自然科学(131548)
自然科学基金(129171)
(124619)
教育(122389)
资助(113834)
编号(105751)
成果(86709)
重点(85556)
(81791)
(80043)
(77035)
课题(74600)
科研(72653)
创新(72118)
计划(70448)
大学(69275)
期刊
(250437)
经济(250437)
研究(163259)
中国(111538)
学报(100325)
(91836)
科学(87681)
(82207)
管理(77933)
大学(74467)
学学(70459)
农业(62183)
教育(59451)
(49471)
金融(49471)
技术(48383)
财经(41353)
经济研究(40801)
业经(38506)
(35524)
(33415)
问题(32183)
(28756)
统计(27733)
技术经济(27277)
图书(26861)
(26733)
科技(26560)
业大(25685)
(25114)
共检索到835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英浩  陈江龙  程钰  
基于2000~2015年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在构建绿色经济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中国绿色经济效率,通过对所构建模型普通线性回归得到的残差进行Moran’I指数的计算和检验,发现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环境规制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中国东中西部绿色经济效率和环境规制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并且伴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与环境规制水平差异有所减小,呈现收敛的趋势。(2)绿色经济效率与环境规制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随着时间推移两者均出现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差异逐渐收敛等向好趋势。(3)环境规制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一个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过程,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分别处于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研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利用外资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冉  孙涛  
伴随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绿色经济发展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由此,绿色经济效率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论文从影响绿色经济效率关键因素环境规制出发,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模型验证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论显示环境规制对全国样本及分样本东中西部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天宝  赵红岩  仲颖佳  
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AR)考察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范围主要集中在150km~650km,并存在显著地理区位、规模和资源类型的异质性。第二,数字经济可通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优化投资调整和扩大市场需求这四条路径来间接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第三,数字经济也是推动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收敛的“加速器”。研究结果丰富了有关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效率方面的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天宝  赵红岩  仲颖佳  
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AR)考察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范围主要集中在150km~650km,并存在显著地理区位、规模和资源类型的异质性。第二,数字经济可通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优化投资调整和扩大市场需求这四条路径来间接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第三,数字经济也是推动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收敛的“加速器”。研究结果丰富了有关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效率方面的内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耀彬  袁华锡  王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它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越来越彰显绿色经济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GMM)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加入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后,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了更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曲线关系,目前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耀彬  袁华锡  王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它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越来越彰显绿色经济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GMM)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加入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后,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了更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曲线关系,目前文化产业集聚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显然,需要更全面考虑其他因素来协同推进文化产业集聚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当前更应该着力促进二者发展升级来实现共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洁西  李俊江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日益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的绿色价值,探讨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内在机理。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分别构建城市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绿色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度。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识别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而且对邻近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产生了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东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技术创新是驱动绿色经济效率优化的关键途径。政府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实施因地制宜的差异化政策,增强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充分释放数字经济为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带来的红利。
[期刊] 改革  [作者] 游达明  欧阳乐茜  
对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和财政分权条件下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在"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中尤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以及与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我国应优化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工具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文  张云  蒋正云  
运用熵值法构造各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将其引入效率测度Super-DEA模型,测算我国各省份绿色经济效率,采用区位熵测度创新要素集聚,基于测量结果和分析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以全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部为单元,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加入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政府规制等控制变量后,R&D经费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抑制作用,R&D人员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且控制变量对不同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各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量、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则尚未体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婧  谭清美  白俊红  
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个方面分别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考察1998~2007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创新的空间相关与集聚。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形成了创新活动的密集带;地理区位特征与社会经济特征均会对区域创新产出及其空间相关性产生影响,而又以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更大;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均显示出创新投入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但静态模型对空间相关性产生过高估计的偏误,应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由于分离出了投入变量以外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使偏误得以部分矫正。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玉梅   陈洋毅   刘璐   李儒宣达   夏一凡  
提升经济韧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于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绿色金融是提升经济韧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测度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运用普通面板回归与空间效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非线性影响效应。文章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能够提升本区域的经济韧性,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区域的经济韧性产生积极影响,绿色金融对本区域和周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8、0.31;(2)绿色金融对东部各省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其直接效应依次为0.40、0.33和0.24;间接效应也存在相同的趋势。基于研究结论和讨论,文章提出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提升绿色金融创新水平、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健全绿色金融教育体系等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