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3)
- 2023(16423)
- 2022(13881)
- 2021(13135)
- 2020(11283)
- 2019(25869)
- 2018(25669)
- 2017(48872)
- 2016(26388)
- 2015(29962)
- 2014(29846)
- 2013(29594)
- 2012(27263)
- 2011(24689)
- 2010(24432)
- 2009(22861)
- 2008(22896)
- 2007(20183)
- 2006(17414)
- 2005(15870)
- 学科
- 济(108780)
- 经济(108643)
- 管理(82674)
- 业(74971)
- 企(62587)
- 企业(62587)
- 方法(51171)
- 数学(45275)
- 数学方法(44737)
- 财(32169)
- 中国(30239)
- 农(28264)
- 制(24969)
- 业经(22683)
- 学(22550)
- 贸(21376)
- 贸易(21365)
- 易(20892)
- 务(20418)
- 财务(20357)
- 财务管理(20310)
- 环境(19501)
- 企业财务(19358)
- 银(18652)
- 银行(18619)
- 农业(18309)
- 地方(17906)
- 行(17754)
- 融(17621)
- 金融(17616)
- 机构
- 大学(382504)
- 学院(379254)
- 济(161392)
- 经济(158234)
- 管理(146385)
- 研究(129889)
- 理学(126232)
- 理学院(124853)
- 管理学(122718)
- 管理学院(122001)
- 中国(100817)
- 京(80868)
- 科学(78531)
- 财(76136)
- 所(65650)
- 农(63159)
- 财经(60496)
- 中心(60263)
- 研究所(59628)
- 江(55902)
- 业大(55663)
- 经(55086)
- 北京(50857)
- 经济学(50802)
- 农业(49786)
- 范(47741)
- 师范(47223)
- 院(46808)
- 经济学院(45819)
- 财经大学(45163)
- 基金
- 项目(255762)
- 科学(202594)
- 基金(189692)
- 研究(183736)
- 家(166433)
- 国家(165144)
- 科学基金(141714)
- 社会(118869)
- 社会科(112851)
- 社会科学(112821)
- 基金项目(99585)
- 省(97193)
- 自然(92406)
- 自然科(90236)
- 自然科学(90207)
- 自然科学基金(88632)
- 教育(84629)
- 划(82917)
- 资助(78461)
- 编号(72201)
- 成果(58904)
- 部(58381)
- 重点(57939)
- 发(54077)
- 创(53015)
- 国家社会(50657)
- 教育部(50123)
- 科研(49969)
- 创新(49845)
- 课题(49511)
- 期刊
- 济(171193)
- 经济(171193)
- 研究(108676)
- 中国(75024)
- 财(61468)
- 学报(61182)
- 科学(56145)
- 农(56064)
- 管理(53961)
- 大学(46366)
- 学学(43699)
- 农业(37896)
- 教育(34894)
- 融(34889)
- 金融(34889)
- 技术(32199)
- 财经(30698)
- 经济研究(28034)
- 经(26415)
- 业经(25658)
- 问题(22844)
- 业(21392)
- 贸(20004)
- 统计(18523)
- 版(18434)
- 技术经济(18417)
- 资源(18145)
- 图书(17562)
- 理论(17489)
- 世界(17340)
共检索到560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超 张伟广 冯展斌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确立为约束性指标,并将其完成情况与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价相挂钩,本文将其简称为约束性污染控制,以区别以往的污染控制方式。依托中国首次约束性污染控制,本文分析了规制影响的资源再配置问题,发现约束性污染控制具有显著的"加规制、去污染、去错配"作用。具体而言:约束性污染控制显著降低了污染行业(被规制行业)内的资源错配水平,提升了污染行业整体的生产率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约束性污染控制显著导致污染行业内资本要素流向高生产率企业,同时也提高了污染行业内高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约束性污染控制的资源再配置影响有助于缓解补贴政策扭曲导致的资源错配问题。此外,以上研究结论在基于边界样本的稳健性分析中基本得以验证,表明非对称的环境规制并不必然产生资源错配。在中国的环境规制与产业发展背景下,适当的非对称环境规制具有显著的"去"资源错配、提升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超 张伟广 冯展斌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确立为约束性指标,并将其完成情况与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价相挂钩,本文将其简称为约束性污染控制,以区别以往的污染控制方式。依托中国首次约束性污染控制,本文分析了规制影响的资源再配置问题,发现约束性污染控制具有显著的"加规制、去污染、去错配"作用。具体而言:约束性污染控制显著降低了污染行业(被规制行业)内的资源错配水平,提升了污染行业整体的生产率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约束性污染控制显著导致污染行业内资本要素流向高生产率企业,同时也提高了污染行业内高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圆
普通民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新闻媒体对环境破坏的披露不断升级,无形中给政府和排污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演变成一种"非正式性"环境规制。在环境服务的"需求—供给"理论框架中,考虑到行业的异质性特征,分析非正式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污染的影响机制和总体效应。研究发现,虽然相比于正式性环境规制,非正式性环境规制的影响要小很多,但也直接促进了中国工业污染的治理。因此,有必要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机制,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协力保护环境的管理体制。
关键词:
非正式性环境规制 工业污染 环境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月娥 赵童心 吴雨 倪珊
文章以2013—2018年中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土地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规制在土地资源错配和环境污染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土地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土地资源错配会造成环境污染,且环境规制在土地资源错配和环境污染之间具有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中,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按照土地资源错配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对城市分类,与中度污染组相比,环境规制对重度污染组的土地资源错配和环境污染之间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按照全国资源型城市分类,与成长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组相比,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在成熟型城市和再生型城市组更明显。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土地资源错配 环境污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玥铭 李心斐 李媛媛 程宝栋
21世纪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逐年增加,2020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了最大外资流入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伴随着污染转移、技术转移与结构转移,对中国碳排放产生了复杂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是否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环境负荷,日趋严格的环境规制是否改变这一效应,为回答以上问题,将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基于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定规模内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在中国整体上呈现出“污染光环”效应,即减少了碳排放,到达拐点后会呈现为相反的增排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相邻地区碳排放的溢出效应大于对本地区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作用方向分别呈现为倒U型和U型;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反作用力,缓冲碳排放量的猛增与猛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玥铭 李心斐 李媛媛 程宝栋
21世纪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逐年增加,2020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了最大外资流入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伴随着污染转移、技术转移与结构转移,对中国碳排放产生了复杂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是否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环境负荷,日趋严格的环境规制是否改变这一效应,为回答以上问题,将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基于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定规模内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在中国整体上呈现出“污染光环”效应,即减少了碳排放,到达拐点后会呈现为相反的增排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相邻地区碳排放的溢出效应大于对本地区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作用方向分别呈现为倒U型和U型;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反作用力,缓冲碳排放量的猛增与猛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易雪玲
采用均衡分析法和非线性回归法,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污染控制政策——环境污染税和可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运行效应,以进一步说明发展经济的同时可以实现最优污染控制。发现环境污染是由于市场失灵不能给排污者带来的环境外部负效应正确计价而引致的,而污染税的征收能将产量和排污量控制在最优水平,并实现社会净收益最大化,排污权交易的制度安排在保持排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实现污染控制成本最小化和经济资源配置最优化。所以,并非一定要减少经济总量来控制环境污染,市场手段可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污染控制 政策效应 计量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国柱 吕杨
环境规制和市场融资是影响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新《环保法》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是否产生影响?文章以2015年新《环保法》颁布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1年3 743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途径。研究表明,新《环保法》的实施显著缓解了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作用机制检验显示,新《环保法》的实施降低了重污染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而缓解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该研究结论为重污染企业制定环保战略提供了参考,有利于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年磊 蒋洪强 卢亚灵 张静
随着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不同区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公平合理分配方法是目前污染物总量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污染物削减潜力、主体功能区类型环境目标约束、水环境质量及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国家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改进等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国家COD和氨氮总量控制目标进行省级行政单元分配。结果显示,COD和氨氮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削减目标分配特征基本一致,但削减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削减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浙江和广东等地以及中西部的山西、陕西、宁夏和青海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解春艳 黄传峰 徐浩
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将农业碳排放与农业面源污染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别从省域与区域层面探讨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并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近60%省域的农业技术效率未达到生产前沿;东部地区效率值最高,中部地区最低;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处于最优生产前沿面,长江中游地区处于较低水平;粮食主销区效率值最高,粮食主产区最低;农业技术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U型关系,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农业财政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种植结构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洪强 张静 卢亚灵 刘年磊
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现状、污染物治理水平、空气质量,特别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约束等因素,构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指标体系,用改进的等比例分配方法对2015年国家SO2,NOx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区域分配。分配结果表明:SO2和NOx削减量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空气质量较差;削减比例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及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单位GDP能耗高、工业污染物去除率低、空气质量差;削减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和南部一些省份;削减比例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和南部几个省份,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少,空气质量好于其他省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宇飞 胡求光
为考察近年来以持续高速增长的环境投资治理费用为代表的环境规制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从隐性经济视角出发,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测算了浙江省2003-2016年各地级市的隐性经济规模,进而构建了包括环境污染滞后项在内的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就浙江省环境规制在隐性经济作用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直接抑制作用;隐性经济会恶化生态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原有的影响路径,降低环境规制的政策绩效。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隐性经济 环境污染 浙江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燕 李录堂
以地方政府竞争为视角,梳理了环境规制、地方政府竞争与污染性产业转移之间的理论机制,又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垂直型环境规制对污染性产业转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论表明:环境规制对污染性产业转移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很好地解释了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性产业的驱逐现象;地方政府以环境治理目标为竞争方式,环境规制政策明显减少了污染性产业的聚集,起到较好的环境治理效果;环境规制通过地方政府竞争对污染性产业转移的绩效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环境规制"逐顶竞争",而西部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环境规制"逐底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土地资源错配如何影响雾霾污染?——基于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和PM 2.5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环境规制、土地财政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式分权的博弈分析与实证检验
垂直型环境规制对污染性产业转移的作用机制——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分析
政府环境治理如何“以点带面”——基于自愿型环境规制的非约束性机制研究
中国工业部门外商投资的环境规制约束度分析——基于1995—2011年数据分析
环境规制与国内污染转移——基于“十一五”COD排放控制计划的考察
环境规制法对重污染企业的治理研究——基于源头创新、过程控制、末端中和的视角
环境规制与污染治理绩效——基于我国“两控区”的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污染与环境规制——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