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0)
- 2023(15277)
- 2022(12799)
- 2021(11491)
- 2020(9316)
- 2019(20839)
- 2018(20178)
- 2017(38373)
- 2016(20994)
- 2015(22842)
- 2014(22652)
- 2013(22160)
- 2012(20673)
- 2011(18909)
- 2010(18965)
- 2009(17531)
- 2008(17256)
- 2007(15385)
- 2006(13763)
- 2005(12772)
- 学科
- 济(89878)
- 经济(89758)
- 管理(64255)
- 业(58962)
- 企(46172)
- 企业(46172)
- 方法(31298)
- 中国(27569)
- 数学(27003)
- 数学方法(26797)
- 农(26419)
- 地方(25793)
- 财(23698)
- 业经(21601)
- 制(20619)
- 环境(18887)
- 农业(18026)
- 学(17807)
- 贸(16955)
- 贸易(16942)
- 易(16397)
- 银(15996)
- 银行(15951)
- 融(15847)
- 金融(15844)
- 行(15363)
- 技术(14445)
- 地方经济(14409)
- 体(14157)
- 发(13913)
- 机构
- 学院(300643)
- 大学(298226)
- 济(126218)
- 经济(123682)
- 管理(111567)
- 研究(108359)
- 理学(95720)
- 理学院(94575)
- 管理学(93173)
- 管理学院(92618)
- 中国(81533)
- 科学(66914)
- 京(63295)
- 财(59735)
- 农(56240)
- 所(55601)
- 研究所(50401)
- 中心(48845)
- 业大(46597)
- 江(46536)
- 财经(46435)
- 农业(44126)
- 经(42017)
- 范(39875)
- 北京(39718)
- 院(39568)
- 师范(39369)
- 经济学(39155)
- 州(36890)
- 省(35462)
- 基金
- 项目(204336)
- 科学(161815)
- 基金(148582)
- 研究(146622)
- 家(131802)
- 国家(130705)
- 科学基金(111384)
- 社会(96394)
- 社会科(91545)
- 社会科学(91524)
- 省(81337)
- 基金项目(78995)
- 自然(71170)
- 自然科(69487)
- 自然科学(69467)
- 划(68339)
- 自然科学基金(68206)
- 教育(65789)
- 资助(58815)
- 编号(57196)
- 发(49273)
- 重点(47130)
- 成果(45588)
- 部(44640)
- 创(43115)
- 制(40910)
- 课题(40870)
- 国家社会(40752)
- 创新(40464)
- 发展(38954)
- 期刊
- 济(144737)
- 经济(144737)
- 研究(90193)
- 中国(65705)
- 农(52136)
- 学报(50891)
- 科学(46217)
- 财(45656)
- 管理(41622)
- 大学(38165)
- 学学(36349)
- 农业(35176)
- 教育(31287)
- 融(30397)
- 金融(30397)
- 业经(25162)
- 技术(23833)
- 经济研究(23485)
- 财经(23212)
- 经(20023)
- 问题(19145)
- 业(18292)
- 科技(14990)
- 贸(14944)
- 资源(14843)
- 版(14807)
- 商业(14233)
- 技术经济(13869)
- 世界(13243)
- 国际(13074)
共检索到458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冲 刘达
文章在明晰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8年黄河流域10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助推作用;具体到各分维度指标,则对动力机制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福利水平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经济稳定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不显著,并且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另外,门槛效应检验进一步证实,当前环境规制是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清香 何爱平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环境规制促进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环境保护4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和分维度指标。进一步对环境规制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阐释,并通过2004—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总体来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二者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目前,环境规制强度处于门槛值左侧,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对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助推作用;从分维度指标来看,环境规制有助于动力转换、结构升级以及成果共享,但对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说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进一步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上游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对高质量发展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中、下游地区环境规制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制定环境规制政策,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路径与政策支持。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韬 张俊丽
基于2011—2019年黄河流域沿线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和制造业集聚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抑制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对邻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制造业集聚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制造业集聚对上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较强,环境规制对上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强,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环境规制门槛值较大。基于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化转型升级;加强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升区域间要素配置效率;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流域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洋 杨睿
环境规制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在推力。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文章基于多维指标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环境规制实施如何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并重点关注产业结构这一路径变量。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的实施有助于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且在空间维度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下的估计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流域分布、城市层级以及城市边界区位等维度存在异质性特征;环境规制能够加速黄河流域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也是环境规制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晓东 金碚
加大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全域统筹协调,着重解决全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把生态保护和实现沿黄各省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机协调起来,在实现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彻底解决千百年来历史遗留下来的黄河领域可持续发展问题,使黄河流域真正成为人民宜居和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美好大地和文明社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治理现代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贤刚 刘纪新 牛木川
构建超效率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基于黄河流域2007—2016年共9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DEA技术测算了市级环境效率。通过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结合新发展理念,构建黄河流域城市环境效率驱动要素体系,定量分析了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环境效率的驱动要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16年黄河流域平均环境效率0.624,总体处于中质量发展阶段。平均省级环境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陕西、山东、黄河流域均值、甘肃、四川、山西、河南、青海、宁夏。2007—2016年间,黄河流域市级平均环境效率由0.322增至0.624,总体涨幅93.79%,年均涨幅6.84%。所有省份的环境效率均有提升,青海增速最快,山东增速最慢。人均教育支出、人均使用外资金额、劳动者报酬占比均能提高当地环境效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人均环境从业人员、人口密度与当地环境效率呈反向关系,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科研人员、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正向溢出效应明显。发展程度低、工业技术落后、城市环境差、水资源匮乏等是制约城市环境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建文 杨秀云
运用IPCC方法测算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牧业减排固碳水平,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农业减排固碳水平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保持平稳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区域整体减排固碳能力较好;(2)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各地级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较大;(3)整体而言,减排固碳和经济增长水平对正面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经济关联,农业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正面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环境规制、人口规模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主要受到地区间的经济关联,城镇化水平负向抑制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4)分地区而言,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及程度均存在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弓媛媛 周俊杰
基于2003—2017年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的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以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上、中、下游城市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2)以产业结构优化作为门槛变量时,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单门槛效应,且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3)当环境规制为门槛时,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单门槛效应,随环境规制强度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减弱。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弓媛媛 周俊杰
基于2003—2017年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的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以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上、中、下游城市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2)以产业结构优化作为门槛变量时,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单门槛效应,且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3)当环境规制为门槛时,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单门槛效应,随环境规制强度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减弱。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构建黄河流域的空间治理体系,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要求确立生态文明的治理理念和空间发展的治理目标,构建流域管理的治理机制和网络治理的治理模式。黄河流域的空间经济环境特征,集中体现为经济空间与生态资源的不平衡。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资源刚性约束、空间开发失调、基础设施与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产业关联不足、治理效率低下等多重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未来黄河流域应实施分类治理、系统治理和协同治理,并完善流域分工体系与政策体系,以高质量的空间治理体系来推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文章立足黄河流域资源环境禀赋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从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生态保护四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深度挖掘数字经济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基于2011—2019黄河流域城市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示:(1)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驱动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动能。(2)从区域异质性视角考察,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助推作用,上游地区数字经济的正向效应不显著。(3)采用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呈现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以及生态保护四个方面推动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门槛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继声 董会忠
文章基于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黄河流域9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合空间计量模型深入解析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形成机理。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逐渐放缓。分省份来看,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青海和甘肃与其他省份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格局表现出波动性特征,自西向东递增的阶梯性分布态势发生改变,高水平区域由东向西偏移,并表现出向南北两个方向扩散的变化趋势,原本“东强西弱”的非均质性空间格局逐步被取代。(3)人力资本与环境规制对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提供了良好的要素支撑与制度环境,产业结构与科研成果转化则对实现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外商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所产生的正向溢出效应,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聚集区,而科研成果转化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而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其余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琳娜 尹昌斌 方正 张洋
[目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探讨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的路径。[方法]在梳理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剖析流域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挑战、机遇,探讨促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推进路径。[结果]近年来,黄河流域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农林牧渔结构稳定,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农业产业特色突出,农村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水土资源压力较大,部分区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结论]面对国内外发展新机遇,加快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强生态保护,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探索不同生态类型区农业发展重点;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实施全产业链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构建乡村绿色发展体系;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围绕黄河流域农业产业技术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绿色农田试点示范建设,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主,探索黄河流域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探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