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46)
- 2023(20068)
- 2022(17080)
- 2021(15602)
- 2020(13376)
- 2019(30513)
- 2018(30167)
- 2017(58305)
- 2016(31134)
- 2015(34934)
- 2014(34532)
- 2013(34237)
- 2012(31384)
- 2011(28329)
- 2010(28410)
- 2009(26654)
- 2008(26100)
- 2007(23196)
- 2006(20863)
- 2005(18888)
- 学科
- 济(146743)
- 经济(146567)
- 业(107498)
- 管理(105575)
- 企(94786)
- 企业(94786)
- 方法(61117)
- 数学(50584)
- 数学方法(49983)
- 财(39534)
- 农(38535)
- 业经(37091)
- 中国(33046)
- 地方(29463)
- 制(27931)
- 学(27246)
- 务(26729)
- 财务(26645)
- 财务管理(26603)
- 农业(26469)
- 企业财务(25263)
- 技术(24666)
- 理论(23300)
- 和(22979)
- 环境(22431)
- 贸(22029)
- 贸易(22018)
- 划(21504)
- 易(21319)
- 体(21121)
- 机构
- 学院(453088)
- 大学(450952)
- 济(191871)
- 经济(188067)
- 管理(181225)
- 理学(155954)
- 理学院(154310)
- 管理学(151776)
- 管理学院(150934)
- 研究(149238)
- 中国(113777)
- 京(95439)
- 科学(89706)
- 财(89380)
- 所(74288)
- 农(71542)
- 江(71014)
- 财经(71005)
- 中心(67852)
- 研究所(67074)
- 业大(65001)
- 经(64400)
- 北京(59529)
- 经济学(58487)
- 范(56240)
- 农业(55754)
- 师范(55703)
- 院(54226)
- 州(54082)
- 财经大学(52505)
- 基金
- 项目(301815)
- 科学(239035)
- 研究(221379)
- 基金(220646)
- 家(190881)
- 国家(189315)
- 科学基金(164604)
- 社会(142217)
- 社会科(134931)
- 社会科学(134893)
- 省(117795)
- 基金项目(116533)
- 自然(106255)
- 自然科(103779)
- 自然科学(103757)
- 自然科学基金(101915)
- 教育(101053)
- 划(97474)
- 资助(91203)
- 编号(89208)
- 成果(71156)
- 重点(67097)
- 部(66931)
- 发(64154)
- 创(63825)
- 课题(60966)
- 创新(59231)
- 国家社会(58865)
- 教育部(57804)
- 科研(57260)
- 期刊
- 济(219012)
- 经济(219012)
- 研究(134825)
- 中国(85225)
- 管理(72073)
- 财(71766)
- 学报(66536)
- 农(65305)
- 科学(62970)
- 大学(51765)
- 学学(49056)
- 农业(44890)
- 教育(43415)
- 技术(43165)
- 融(39577)
- 金融(39577)
- 财经(35972)
- 业经(35357)
- 经济研究(34628)
- 经(30908)
- 问题(28008)
- 技术经济(25373)
- 业(24638)
- 现代(21515)
- 统计(21513)
- 理论(20990)
- 科技(20967)
- 商业(20372)
- 贸(20158)
- 图书(20103)
共检索到676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传清 高坤
选取2011~2019年全国30省份高技术制造业面板数据,根据“波特假说”,采用产出导向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双向固定效应的β收敛面板模型测度30省份高技术制造业环境效率,研判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环境效率收敛。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强度存在“倒U型”变化趋势,上中下游地区环境效率逐级递增;环境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β收敛,环境规制经过短期累积对环境效率增长和收敛具有驱动作用;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存在“环境规制—创新投资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创新效益显现—环境效率提升”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环境效率,应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环境规制强度和适当的环境规制政策,循序渐进提升环境规制强度,强化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创新补偿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东华 胡亚男
近年来,为了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国家加大了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治理力度。环境规制趋紧是否会阻碍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削弱中国制造业的相对优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利用2004—2013年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了我国环境规制强度,并从时间维度和强度维度分别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即期和滞后各期内,环境规制对重度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始终是负向影响;对中度污染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环境规制与轻度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U形关系,在强度维度上呈现出折线形关系。在规制强度维度上,不同污染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然 刘大志
为了更精确揭示全球价值链低碳化趋势下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本文以强、弱“波特假说”为视角,利用2016年WIOD发布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制造业经验数据,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两方面综合考察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价值攀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动态影响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短期内环境规制产生阻碍作用,长期中将显著激励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进一步的面板门限检验发现,仅有环境规制强度达到一定“门限值”后,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在“波特假设”的传导机制检验中,环境规制既能够通过弱“波特假说”的技术创新,也能够通过强“波特假说”的生产效率增长,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宇 黄成
高技术制造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加速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力军的关键。采用规模报酬可变的投入导向型NSBM模型,测度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整体效率和两阶段效率,并探讨效率演变的时空特征和内在机理。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整体效率和阶段效率均呈下上中游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下游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处于要素配置优化推动转型升级的调整期,呈集聚水平、创新效率"高高"特征;中上游地区处于粗放式集聚加剧要素错配的阵痛期,呈集聚水平、创新效率"低低"特征。技术研发效率不高是导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投入导向和关联错配导致的中游塌陷与局部效率洼地,会加剧区域效率分化,最终演变为全局低效率。为改变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局部高效、全局低效的不利境地,实现创新效率提升,需强化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科技服务体系,树立质量效益型研发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汤学良 刘馨
环境、出口和创新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研究三者综合关系的"波特假说"并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在识别行政命令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主参与型三种环境规制政策的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企业创新和出口行为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对三类"波特假说"进行系统检验,即检验环境规制是否可以促进企业创新?何种类型的环境规制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环境规制是否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间接促进企业出口,达到优化环境和发展贸易的双赢目标?研究发现,"弱波特假说"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上成立;对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则未能检验出"弱波特假说";三种类型环境规制都体现出与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认为"狭义波特假说"成立;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下可以通过倒逼企业创新来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即"强波特假说"成立。本文的结论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实现环境与出口贸易双赢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波特假说 企业创新 出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传清 申雨琦 陈文艳
利用长江经济带20042014年数据,在测算出制造业集聚水平和环境效率的基础上,检验了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制造业集聚的正外部性大于负外部性,对环境效率的提高具有正向的驱动效应。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推进优势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大环境规制力度。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制造业集聚 环境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水平 邓文涛 赵一澍
当前,有关"波特假说"的实证研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规制的内生性会干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在引入工具变量克服环境规制内生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面板模型来验证"弱"波特假说和"强"波特假说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倒"N"型关系,从而验证了"弱"和"强"波特假说的存在。但是,研究结论并未显示出"弱"和"强"波特假说之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因此,政府要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措施,根据地区和产业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环境规制措施;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加强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合理有序引进外资和引导外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韧
为检视不同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性,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分析4类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波特假说"的中国实践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与环境行政处罚、地区环境政策法规相比,排污费征缴、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更有助于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反映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选取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排污费征缴和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均可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来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是4类环境规制工具的效果随着各自实施强度提升呈现出差异化特点,排污费征缴、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变正、由不显著变显著,环境行政处罚随着强度提高却更加阻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无论地区环境政策法规的强度如何,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能 刘凤朝
以往研究不论是否支持"波特假说",但一个政策共识都是需要加大环境规制强度,以此促进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真是线性关系吗?为此,首先利用我国1992-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与地区层面判断我国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而利用非线性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我国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波特假说"在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难以支持,而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得到了很好的支持。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是受到环境规制强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之间呈现"U"型关系,只有环境规制强度跨越特定门槛值时,"波特假说"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则存在双重门槛,GDP跨越的门槛值越高,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能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做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敏燕 左和平
"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能刺激企业创新从而补偿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并增强市场盈利能力,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但实证分析并未完全支持这一说法,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不能促进所有产业竞争力提高。基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环境污染强度的事实,本文对20个制造业进行分类,分别研究了重度、中度以及轻度污染产业的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对"波特假说"进行了再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降低产业集聚的悲观结论不成立;环境规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是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重度污染产业的环境规制,刺激了创新的产生,但削弱了产业集聚效应,并且创新效应难以抵消产业集聚下降给竞争力造成的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宾厚 姚秋茹 李娇 王欢芳
随着我国环境规制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从环境规制视角探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亟待深入。为此,基于环境规制视角,利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20年面板数据,分别运用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区域碳排放效率及传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水平,并采用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两业融合与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1个省市的平均碳排放效率由2000年的0.811下降至2020年的0.511,整体下降幅度较大,其中上海市的碳排放效率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两业融合水平增长速度较快,其中东部地区的融合水平较高,与中西部地区有明显分化;两业融合水平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是有效的调节变量,负向调节两业融合与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基于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推动两业融合,打造高端绿色化产业园,并合理制定环境规制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师元
文章选用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考虑发展规模、投入力度以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对区域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并进行排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发展规模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且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之间竞争力差距较大。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传清 宋子逸
为了探索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规律,为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所发展,其变化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效率的贡献;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在省际、上中下游地区间呈不平衡状态,但区域差异在整体上呈减小趋势。促进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建立跨省区合作的产业技术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时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