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1)
2023(16709)
2022(14563)
2021(13496)
2020(11448)
2019(26396)
2018(26007)
2017(50595)
2016(27302)
2015(30639)
2014(30323)
2013(29664)
2012(27000)
2011(24186)
2010(23988)
2009(21923)
2008(21331)
2007(18575)
2006(16184)
2005(14311)
作者
(75816)
(63290)
(62739)
(59803)
(40186)
(30156)
(28522)
(24753)
(24042)
(22391)
(21587)
(21210)
(19843)
(19773)
(19514)
(19265)
(18801)
(18712)
(18117)
(17993)
(15437)
(15353)
(15182)
(14445)
(14046)
(14019)
(13825)
(13818)
(12675)
(12300)
学科
(107898)
经济(107746)
管理(84496)
(78166)
(65638)
企业(65638)
方法(53289)
数学(46779)
数学方法(46192)
(33384)
(28681)
中国(27174)
业经(24310)
(23075)
(21402)
(20113)
财务(20037)
财务管理(19990)
地方(19977)
(19421)
贸易(19413)
农业(19189)
环境(19103)
企业财务(18988)
(18866)
理论(17542)
技术(17068)
(16892)
(16679)
银行(16640)
机构
大学(383882)
学院(380348)
管理(154186)
(154160)
经济(150957)
理学(134568)
理学院(133173)
管理学(130829)
管理学院(130125)
研究(121533)
中国(90908)
(80428)
(73735)
科学(73391)
财经(59109)
(58661)
(56230)
中心(56229)
业大(55212)
(54413)
(53873)
研究所(53317)
北京(50320)
(48767)
师范(48324)
经济学(47309)
(44733)
财经大学(44275)
(43762)
农业(43648)
基金
项目(265365)
科学(210116)
研究(194987)
基金(194790)
(168467)
国家(167113)
科学基金(145451)
社会(124424)
社会科(118092)
社会科学(118061)
基金项目(103050)
(102131)
自然(94416)
自然科(92251)
自然科学(92231)
自然科学基金(90559)
教育(90064)
(85934)
资助(80664)
编号(79258)
成果(63806)
(59290)
重点(58756)
(55133)
(54922)
课题(53492)
国家社会(51722)
教育部(51679)
创新(51463)
(51341)
期刊
(161758)
经济(161758)
研究(110274)
中国(69214)
学报(57591)
(57514)
管理(56276)
科学(53003)
(49988)
大学(45161)
学学(42378)
教育(40342)
农业(34369)
技术(33511)
(31847)
金融(31847)
财经(28856)
业经(26211)
经济研究(26033)
(24533)
问题(21274)
图书(19776)
理论(18631)
技术经济(17814)
科技(17579)
统计(17501)
(17370)
(17318)
实践(16934)
(16934)
共检索到546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德勇  杨秋月  
本文依据世界银行的收入划分标准,采取绝对值法将经济体划分为陷入组、跨越组、高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低收入组五类,并基于1980—2015年39个陷入组和23个跨越组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陷入组经济体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与跨越组经济体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向线性关系,即适当的环境规制强度有助于促进发展中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经济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前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后均具有显著差异;技术创新能够驱动陷入组和跨越组经济体经济增长,而外商直接投资(FDI)仅能促进陷入组经济体经济增长;环境规制能够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FDI优化效应促进跨越组经济体实现经济增长,但无法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FDI优化效应促进陷入组经济体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欢  徐康宁  孙文远  
研究目标:对于城镇化、教育质量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通过构建1960~2015年115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城镇化和教育与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减速的相关性不大;两者的联合交互作用对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影响最强,而且影响幅度由低分位到高分位呈现递增态势;高等教育对中下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有正向影响,而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和方向与其反之。其他影响因素中,政府干预、物价指数的负向作用对所有类别国家都较显著;对外开放、资本形成率则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有益;人口红利消失并非一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同时按OECD国家、非OECD国家、剔除非洲国家等标准重新分组,用系统GMM两步估计法所得结论同样一致和稳健。研究创新:以城镇化为依托的教育质量提升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研究价值: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代法涛  
文章以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考察了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采用固定效应、一阶差分GMM和系统GMM计量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做了分析。文章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政府支出和高抚养比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技术进步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缺乏显著性。对跨越"陷阱"国家而言,投资、消费、技术对其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拉动作用。我国人均GDP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要通过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抑制通货膨胀,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叶宇航  
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33个后发追赶经济体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和结构性指标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拉动经济增长,而收入分配较公平、政府治理能力强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条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长期过度依赖投资和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且贫富悬殊、权力腐败问题突出导致政府治理能力削弱、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经济指标长期徘徊不前。指出后发经济体须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改革,方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丽莉  文一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使中国在35年内由一个低收入的农业国,发展为中等偏上收入的工业国和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本文基于工业化路径的跨国比较,解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并试图回答中国能否以及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重要问题。我们发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依次经历了作坊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8-1988年)、规模化轻工业繁荣发展(1988-1998年)和规模化重化工业重新崛起(1998年起)三个阶段;虽然目前还没有完成第三个阶段,但却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或地区)遵循着相同的"胚胎发育"式的市场和产业升级路径。相反,陷入中、低收入陷阱的国家则违背了以上工业化的发展顺序。其中,被困在中等收入陷阱中的东欧、拉美国家未能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过早进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化阶段和金融业现代化;而被困在贫困陷阱中的非洲国家则严重缺乏启动规模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革命所必须的原始(乡村)工业化过程,盲目上马违背自身比较优势的现代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因此,本文认为一个由国家主导的自下而上的、从农村到城市的、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立足于制造品(包括原始手工品)出口而不是农产品和原材料出口的工业化发展路径和产业升级政策,是成功跨越各种收入陷阱的关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丽莉  文一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使中国在35年内由一个低收入的农业国,发展为中等偏上收入的工业国和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本文基于工业化路径的跨国比较,解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并试图回答中国能否以及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重要问题。我们发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依次经历了作坊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8-1988年)、规模化轻工业繁荣发展(1988-1998年)和规模化重化工业重新崛起(1998年起)三个阶段;虽然目前还没有完成第三个阶段,但却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朴馥永  黄阳华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增长失速的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水平的20%~40%之后,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少数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创新投资激发了技术创新热潮,快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韩国生产率的提升,缓解了工资上涨的压力,使韩国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重点研究了韩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转型历程,并力图为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高度首次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理论透视和分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前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发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改革等不协调,是制约中国未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为指导,全面有序地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做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攻克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与风险,成功跨越"中等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毛学松  
中国自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不断下行,这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对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中国何时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人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认为中国在2020年就能跨越。事实上,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是偏颇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是综合指标,GDP不是唯一指标。通过追踪研究,发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世情是很相似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贫富差距较大,各个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由此决定了中国的跨越与世界其他国家存在着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巧玲  杨剑刚  
算法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影响社会资源和信息的控制和分配,形成算法权力。平台竞争推动了算法权力的膨胀和扩张,造成了社会权力结构的失衡,形成了算法陷阱,损害了社会福利和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为了解决算法陷阱的问题,必须从算法的技术设计规范出发,建立监督机制以约束算法使用,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强化算法平台的反垄断监管,进而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算法管控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辜胜阻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和环境营造》。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题目呢?因为昨天我刚从宁波回来,宁波现在准备用5000万元培养1400名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所以,这一下子又引起了网民轰动。有人问,中国有没有乔布斯产生的土壤?有人说,如果乔布斯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香菊  贺娜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税制作为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至关重要。文章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视角出发,基于CHIP家庭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分位数回归研究了税收对各群体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我国税制具有明显的累退性,税收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为正,而且随着分位数的增加,系数逐渐增大;从经济和地区差异来看,经济水平中等地区税收对收入的挤入效应最弱,农村税收对收入的挤入作用明显低于城镇,而且农村收入不均等化更易受税收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累进性明显,但偏低收入群体税负重,高收入群体累进性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