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5)
- 2023(15071)
- 2022(12593)
- 2021(11734)
- 2020(10041)
- 2019(23151)
- 2018(22773)
- 2017(44520)
- 2016(23963)
- 2015(27078)
- 2014(26956)
- 2013(26686)
- 2012(24347)
- 2011(21491)
- 2010(21221)
- 2009(19916)
- 2008(20007)
- 2007(17655)
- 2006(15086)
- 2005(13537)
- 学科
- 济(93191)
- 经济(93062)
- 管理(79317)
- 业(71112)
- 企(60777)
- 企业(60777)
- 方法(44620)
- 财(41359)
- 数学(39395)
- 数学方法(38918)
- 农(25321)
- 中国(24429)
- 制(22759)
- 务(22632)
- 财务(22577)
- 财务管理(22515)
- 税(22025)
- 企业财务(21389)
- 业经(20933)
- 税收(20558)
- 收(20380)
- 环境(18839)
- 学(18198)
- 地方(18168)
- 贸(16957)
- 贸易(16952)
- 易(16521)
- 财政(16479)
- 农业(15946)
- 银(15569)
- 机构
- 学院(334380)
- 大学(333460)
- 济(137708)
- 经济(134933)
- 管理(131198)
- 理学(113499)
- 理学院(112381)
- 管理学(110557)
- 管理学院(109931)
- 研究(105224)
- 中国(81162)
- 财(76871)
- 京(68010)
- 科学(63313)
- 财经(56870)
- 所(51910)
- 经(51372)
- 农(51320)
- 江(50810)
- 中心(50042)
- 业大(47703)
- 研究所(46387)
- 经济学(43137)
- 北京(42002)
- 财经大学(41960)
- 范(40255)
- 农业(40187)
- 师范(39833)
- 州(39373)
- 经济学院(39198)
- 基金
- 项目(224173)
- 科学(177390)
- 基金(164398)
- 研究(164168)
- 家(142145)
- 国家(141009)
- 科学基金(122506)
- 社会(105818)
- 社会科(100463)
- 社会科学(100434)
- 省(87788)
- 基金项目(87331)
- 自然(78807)
- 自然科(76984)
- 自然科学(76961)
- 教育(75585)
- 自然科学基金(75547)
- 划(73280)
- 资助(66719)
- 编号(66528)
- 成果(54000)
- 重点(50377)
- 部(50279)
- 创(47422)
- 发(47276)
- 制(45575)
- 课题(44751)
- 创新(44453)
- 国家社会(44403)
- 科研(43877)
共检索到491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康莹 严成樑
环境规制是政府引导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本文基于结构转型框架刻画出环境规制通过成本效应和激励效应影响绿色转型,并将传导渠道分解为绿色福利性财税支出和生产性财税支出两条路径。数值模拟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转型呈现“倒U型”影响,两条路径是实现非线性影响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2007—2020年944家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与269个城市的数据,并选取政府环境治理水平作为减缓环境规制内生性的工具变量,最后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明晰环境规制与绿色转型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环境规制处于低水平,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这主要是通过绿色福利性财税支出和生产性财税支出两条渠道来实现,且绿色福利性财税支出的推动作用要强于生产性财税支出;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背景下,上级政府环境治理力度会有效提高地方环境规制强度来加快绿色转型;当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作为门槛变量时,环境规制对绿色转型的正向促进作用将随着规制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而下降。本文研究有助于在结构转型框架下识别环境规制影响绿色转型的理论机制,为从绿色财税视角全面评估政府环境治理效果提供支持。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财税 政府治理 绿色转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宏利
能源财税政策成本效益绿色分析法在考虑时间变化因素后,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能源财税政策实施过程中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成本在内的未来全部成本与效益的现价折算来分析。国家应采取具体财税政策的激励或限制措施保障各个方面的利益,具体包括补贴政策、低息(贴息)贷款政策及税收政策,其中税收政策包括对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和对非清洁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实施强制性税收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申晨 李胜兰 黄亮雄
本文运用包含非合意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了1997—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工业环境效率值以期考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而探索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方式对工业环境效率的作用效应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环境效率水平整体偏低,时间上呈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命令-控制型规制手段、基于经济激励方式下"利用市场"、"建立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与区域工业环境效率分别呈"U"型、正向促进和不显著的关系;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工业环境效率优化,对生产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影响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效应特性,且不同规制工具的影响机制渠道存在差异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佳培
研究公众参与的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监管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公众和地方政府参与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监管的囚徒困境模型,引入中央政府构建了三方非合作博弈模型,对模型的理想演化稳定均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通过相关机制设计可以实现“中央施加压力、地方严格监督、公众积极参与”的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监管局面,相关机制设计包括奖优、罚劣和加大环保督查3个方面,三者的作用具有互补性。在此基础上,从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建立环境督查“回头看”的长效机制和完善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锦 杨壁宁 刘晓佳 张煜
文章选取2009—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调节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绿色科技和环境治理绩效的互动关系,以此揭示中国环境治理运行机制。结果发现:当下强制性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作用更显著;另外,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负向调节环境规制和环境治理绩效之间正向关系的能力。据此,应更倚重强制性环境规制政策来治理环境污染,努力完善绿色创新体系,将着力点放在绿色科技的应用层面,解决绿色科技实际应用中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秋秋 马晓钰
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视角,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特征以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进行了绿色专利类型、企业行业类型与所有制的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倒逼企业绿色创新,即存在促进效应,同时研发投入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提高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企业异质性分析表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倒逼效应和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更倾向于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类型,同时在重污染行业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应统筹市场调节机制,进行差异化管理,引导和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秋秋 马晓钰
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视角,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特征以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进行了绿色专利类型、企业行业类型与所有制的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倒逼企业绿色创新,即存在促进效应,同时研发投入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提高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企业异质性分析表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倒逼效应和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更倾向于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类型,同时在重污染行业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应统筹市场调节机制,进行差异化管理,引导和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远飞 吴允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9-2018年的空间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构建了财政分权、环境规制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模型,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与环境规制对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的提高不仅会引起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也会造成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种现象存在区域异质性;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对财政分权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的调节作用不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斌斌 严武 黄小勇
在理论分析信贷错配对不同环境规制执行标准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差异性影响的基础上,基于信息熵构建地区信贷错配程度测算模型,并以我国2012—2016年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信贷错配程度的测算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信贷错配严重阻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环境规制标准将有助于降低信贷错配对环境规制较弱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但对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应在尽快落实企业上市审批注册制改革、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分散机制的设计与开发;应在允许执行差异化环境规制标准的同时,完善并落实政府官员晋升"绿色绩效"考核制度;应在建立并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政府补贴配套机制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技术创新研发资金转移。
关键词:
信贷错配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捷 杨立成
绿色技术创新是突破“经济-环境”压力的关键所在。政府行为能够有效弥补绿色技术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天然不足。为进一步探究政府政策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特征,以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2009-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环境规制、政府研发资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效应及交互效应。结果发现,环境规制与政府研发资助均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更大;两者互补耦合更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乾 钟昌标 黄远浙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交互模型探讨OFDI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门槛模型考察区域吸收能力如何影响O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OFDI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二者之间关系;从分样本看,OFDI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检验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在OFDI对GTFP影响中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检验显示环境规制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乾 钟昌标 黄远浙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交互模型探讨OFDI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门槛模型考察区域吸收能力如何影响O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OFDI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二者之间关系;从分样本看,OFDI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检验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在OFDI对GTFP影响中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检验显示环境规制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惠茗
在运用熵权法评估30个省产业绿色转型程度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动态面板并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异质性效应,结果得出:第一,2005—2017年,命令强制型环境规制和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效应呈现正“U”型曲线特征,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越过拐点值;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产业绿色转型效应为倒“U”型,我国各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水平具有累积性,滞后一期的产业绿色转型程度对当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绿色转型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命令强制性环境规制有效促进了中东部经济生态化发展,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了西部经济生态化,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
关键词:
环境规制异质性 产业绿色转型 系统GMM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志雄 徐维祥 刘程军
研究目的:探究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多维影响关系。研究方法:SBM模型、面板回归与门槛回归。研究结果:(1)三类环境规制与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其传导路径存在差异性;(2)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与命令控制型的交互协同会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形成显著的正向反馈,且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的协同作用表现最为突出;(3)在结构效应、创新效应、溢出效应的约束下,三类环境规制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门槛影响系数具有梯度式递增的特征。研究结论:提高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需要把握环境规制合理区间,发挥"组合拳"的交互协同作用,因时因地动态灵活调整主导环境规制类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静
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有利于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已成为加速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应然之径。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升级,且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环境规制对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显著、中西部地区不明显。据此,提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体系、实施差异化环境规制和建立绿色流通长效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对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