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26)
- 2023(19458)
- 2022(16424)
- 2021(15187)
- 2020(12879)
- 2019(29345)
- 2018(29196)
- 2017(55600)
- 2016(30284)
- 2015(34270)
- 2014(34295)
- 2013(33857)
- 2012(31436)
- 2011(28434)
- 2010(28677)
- 2009(26703)
- 2008(26624)
- 2007(24219)
- 2006(21384)
- 2005(19480)
- 学科
- 济(128828)
- 经济(128661)
- 业(91977)
- 管理(90122)
- 企(69246)
- 企业(69246)
- 方法(52002)
- 农(50900)
- 数学(45205)
- 数学方法(44660)
- 中国(36413)
- 财(34100)
- 农业(33705)
- 业经(31515)
- 地方(29861)
- 制(29286)
- 学(25574)
- 贸(22705)
- 贸易(22692)
- 环境(22414)
- 银(22385)
- 银行(22339)
- 易(21985)
- 行(21405)
- 融(21082)
- 金融(21074)
- 体(20584)
- 务(20319)
- 技术(20315)
- 财务(20244)
- 机构
- 学院(436201)
- 大学(432100)
- 济(179852)
- 经济(175967)
- 管理(166866)
- 研究(148182)
- 理学(142805)
- 理学院(141254)
- 管理学(138736)
- 管理学院(137952)
- 中国(114963)
- 京(91859)
- 科学(90932)
- 农(86265)
- 财(85095)
- 所(75667)
- 中心(69933)
- 江(68836)
- 业大(68500)
- 研究所(68104)
- 农业(66815)
- 财经(65943)
- 经(59685)
- 北京(57421)
- 范(56570)
- 师范(55949)
- 经济学(53970)
- 州(53922)
- 院(53276)
- 省(48905)
- 基金
- 项目(287745)
- 科学(226488)
- 研究(210502)
- 基金(207456)
- 家(180956)
- 国家(179377)
- 科学基金(153889)
- 社会(134063)
- 社会科(126824)
- 社会科学(126788)
- 省(115171)
- 基金项目(109777)
- 自然(98859)
- 教育(96801)
- 自然科(96544)
- 自然科学(96518)
- 划(95509)
- 自然科学基金(94791)
- 编号(86058)
- 资助(84445)
- 成果(69586)
- 发(65193)
- 重点(64890)
- 部(63612)
- 创(60124)
- 课题(60067)
- 创新(56243)
- 国家社会(55248)
- 科研(55142)
- 制(54753)
- 期刊
- 济(207592)
- 经济(207592)
- 研究(127058)
- 中国(94342)
- 农(83933)
- 学报(69317)
- 财(67557)
- 科学(63705)
- 管理(61569)
- 农业(56385)
- 大学(53268)
- 学学(50503)
- 教育(47235)
- 融(45041)
- 金融(45041)
- 技术(39678)
- 业经(38293)
- 财经(32624)
- 经济研究(31236)
- 业(28944)
- 问题(28047)
- 经(28012)
- 版(22415)
- 技术经济(21635)
- 统计(20696)
- 世界(20374)
- 科技(20211)
- 贸(19905)
- 商业(19628)
- 理论(19558)
共检索到666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玲燕 张端端 杜建国
[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领头人”,其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决定着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并探讨绿色文化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江苏省为样本研究省份,基于315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分析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实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结果]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绿色发展行为的中介和绿色文化的调节变得显著,且相较于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结论]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绿色发展行为在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强化绿色文化有助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绿色发展绩效,研究对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玲燕 张端端 杜建国
[目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领头人”,其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决定着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 并探讨绿色文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江苏省为样本研究省份,基于315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分析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实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结果] 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绿色发展行为的中介和绿色文化的调节变得显著,且相较于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结论] 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绿色发展行为在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强化绿色文化有助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绿色发展绩效,研究对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周文洁 耿紫珍
基于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路径。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样本的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正向影响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制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环境规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发挥部分正向中介效应,政府补贴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第二阶段的中介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政府干预在各自的最优区间内,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环境规制对可持续发展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莹 欧阳曦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在要求,绿色债券政策能够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基于2010—2020年我国部分省份的面板样本数据,以绿色债券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绿色债券政策对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债券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水平。通过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绿色债券政策提高了农村生态环境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科技创新均对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产生促进作用,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则产生约束作用,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促进作用在农村生态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为此,应加大绿色债券政策创新,稳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户的生态收益,持续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绿色债券政策 调节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息 马杰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创新是关系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本文从宏观层面研究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以我国的30个省级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与地区层面(东中西部)探索我国环境规制和绿色创新的关系以及认识东、中、西三大区域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来看,环境规制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创新,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的作用不显著,人力资本对绿色创新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创新,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创新 金融发展 人力资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鲁钊阳
本文从收入和就业两个视角出发,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福利效应。结果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是显著的,即便是在控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内生性之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仍然进一步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福利效应是存在差异的,非民族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要明显好于民族地区。同时,还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福利效应的影响不显著,年龄、户籍状况、健康状况、家庭氛围、家中人口供养比、家庭社会资本、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产业结构、电商平台发展以及农业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胜 董浩楠
绿色金融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和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论文基于2009—2019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模型考察了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中介路径与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探究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绿色金融显著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存在正向中介效应;其次,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同时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在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中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胜 董浩楠
绿色金融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和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论文基于2009—2019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模型考察了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中介路径与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探究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绿色金融显著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存在正向中介效应;其次,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同时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在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中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训波 朱文
本文在理论总结、政策梳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为例,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要求,总结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指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训波 朱文
本文在理论总结、政策梳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为例,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要求,总结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指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承毅 李欣
数字技术发展有助于提升资源要素重组能力和提高环境规制效能水平,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引擎。运用2006—2019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技术发展视阈下环境规制驱动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机制,实证分析数字技术对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影响高碳制造业低碳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均能够倒逼高碳制造业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促进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技术能够显著推动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增强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均对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数字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可通过加大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强化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倒逼作用、创新区域高碳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协同机制等政策措施,促进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杨 王寿彭 韩子名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科学测度省级农业数字化增加值的基础上,结合2013-2020年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农业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特别地,农业数字化对非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以及民族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能作用更强。作用机制表明,农业数字化通过缓解雇工成本约束、土地流转约束、融资约束和销售约束,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农业数字化协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驱动了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基于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农业数字化发展、赋能和普惠新格局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趋粮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方应波 谢源 易文芳
立足于省域视角,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绿色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有针对性地诊断区域绿色发展状态、强化靶向施策提供参考。首先,基于对绿色发展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构建发展过程与归旨相统一的绿色发展框架,进而建立兼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增进社会和谐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政策协同视角,利用2006—2019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按广东省全域、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分组,考察其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及二者交互的绿色发展效应、区域异质性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显著增强广东省全域和珠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但对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尚不见明显的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区域绿色发展,还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绿色发展关系存在差异化的调节效应,即沿海经济带与北部生态区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对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但在珠三角地区则相反;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存在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当产业结构处于低水平提升阶段,适度的环境标准有利于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当产业结构处于高水平提升阶段,绿色发展水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而下降。由此得到推动广东绿色发展的启示:注重发挥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实施阶段性和差异性环境规制政策,以及注重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性与互补性等。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娜
“双碳”目标下,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低碳发展,该结论在经历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产业结构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是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中介路径,其中介效应占比为20.82%;调节效应检验发现,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影响,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翔宇 卢新海 刘进进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0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方法:多期双重差分方法、三重差分方法与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批次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和第二批试点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影响更为显著。(3)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主要呈负向调节效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负向影响最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次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最末。(4)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具有“由边际效益递增到边际效益递减”的单门槛非线性特征。研究结论:促进具有技术嵌入和环境赋能作用的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水平提升和效益转化还有待重视和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