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55)
2023(20038)
2022(17194)
2021(16038)
2020(13555)
2019(31048)
2018(30757)
2017(59811)
2016(32477)
2015(36436)
2014(36239)
2013(35419)
2012(32428)
2011(29039)
2010(29255)
2009(27414)
2008(27004)
2007(23974)
2006(21340)
2005(19176)
作者
(92425)
(76937)
(76488)
(73017)
(49231)
(36753)
(34720)
(29967)
(29068)
(27647)
(26055)
(26031)
(24573)
(24468)
(23864)
(23570)
(22908)
(22646)
(22085)
(22019)
(19052)
(18943)
(18736)
(17733)
(17153)
(17124)
(17097)
(16996)
(15460)
(15151)
学科
(131549)
经济(131371)
(111280)
管理(108734)
(98321)
企业(98321)
方法(59920)
数学(49469)
数学方法(48643)
(40910)
(39618)
业经(36921)
中国(32914)
(29390)
(27742)
财务(27646)
财务管理(27598)
农业(26828)
企业财务(26169)
理论(24929)
(24477)
地方(24305)
技术(23427)
(22892)
贸易(22880)
(22861)
(22256)
(21967)
(21884)
环境(21735)
机构
学院(462518)
大学(458310)
管理(185411)
(185394)
经济(181356)
理学(159660)
理学院(157979)
管理学(155029)
管理学院(154166)
研究(148275)
中国(114168)
(97110)
(90335)
科学(90159)
(73918)
(73466)
财经(70974)
(69937)
中心(68216)
业大(67070)
研究所(66206)
(64462)
北京(61093)
(58358)
师范(57843)
农业(57553)
(55805)
经济学(55133)
(54403)
财经大学(52485)
基金
项目(308294)
科学(243804)
研究(227850)
基金(223809)
(193597)
国家(191916)
科学基金(166831)
社会(143125)
社会科(135658)
社会科学(135623)
(121247)
基金项目(117670)
自然(108734)
自然科(106229)
自然科学(106206)
教育(105769)
自然科学基金(104287)
(100943)
编号(93827)
资助(93036)
成果(75770)
重点(68657)
(68015)
(65282)
(65247)
课题(64570)
创新(60517)
教育部(58777)
(58699)
科研(58553)
期刊
(208255)
经济(208255)
研究(135630)
中国(88759)
管理(73112)
(72772)
(68096)
学报(67655)
科学(63860)
大学(52955)
教育(51468)
学学(50081)
农业(46733)
技术(43877)
(41966)
金融(41966)
业经(35897)
财经(34921)
经济研究(32258)
(29939)
问题(26795)
(25936)
技术经济(23892)
现代(21724)
统计(21540)
科技(21235)
(21228)
理论(21060)
图书(20946)
财会(20767)
共检索到684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文远  杨琴  
在包含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混合寡占市场下,分析政府通过环境税进行环境规制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所采取的产品生产策略和污染治理R&D投资策略的最优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只进行生产决策、不进行污染治理R&D投资决策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面临环境税政策时降低产品生产总量,致使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劣势,但环境规制的加强会削弱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生产优势;当企业同时进行生产决策和污染治理R&D投资决策时,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会抑制民营企业的产品生产,污染治理R&D投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而国有企业不仅会增加产品的产量,还会加强污染治理R&D投资,环境规制更有利于国有企业生产,并增加国有企业污染治理的R&D投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环境规制时是否进行污染治理投资,不仅受环境规制强度的影响,还受到市场自由度的影响。政府应根据各行业企业的异质性把握好环境规制强度,施行配套政策,促使企业兼顾污染治理投资决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文远  杨琴  
在包含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混合寡占市场下,分析政府通过环境税进行环境规制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所采取的产品生产策略和污染治理R&D投资策略的最优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只进行生产决策、不进行污染治理R&D投资决策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面临环境税政策时降低产品生产总量,致使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劣势,但环境规制的加强会削弱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生产优势;当企业同时进行生产决策和污染治理R&D投资决策时,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会抑制民营企业的产品生产,污染治理R&D投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而国有企业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玺  
随着外资流通企业在我国流通业中所占比例的增大,我国流通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我国混合所有制的流通行业中,国有零售企业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相对于民营零售企业而言,更能够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当前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提升国有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对我国的市场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基于外资零售企业的视角,对我国国有零售企业进行重点研究,搭建一个由外资、民营、国有企业共同参与的博弈模型,期望能够改善国有流通企业的运营环境,保证国有流通企业发挥最大的市场调节能力。研究发现:外资、民营、国有流通企业共同组建的博弈模型中,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简单地由外资流通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决定;虽然国有流通企业的运营效率比外资企业低,同时市场价格比边际成本低,但是若以社会的总剩余最大为目标,则国有流通企业在社会福利的提升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不同状态下的国有流通企业都进行目标函数的预算,然后再改善当前的流通业市场结构,则能够有效增强我国零售企业在流通业中的市场份额,进而提升其市场调控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玺  
随着外资流通企业在我国流通业中所占比例的增大,我国流通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我国混合所有制的流通行业中,国有零售企业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相对于民营零售企业而言,更能够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当前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提升国有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对我国的市场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基于外资零售企业的视角,对我国国有零售企业进行重点研究,搭建一个由外资、民营、国有企业共同参与的博弈模型,期望能够改善国有流通企业的运营环境,保证国有流通企业发挥最大的市场调节能力。研究发现:外资、民营、国有流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石明明  
组建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控股流通企业集团是转型经济时期我国政府的一种积极的市场治理方式。通过构建三类混合寡占零售博弈模型和均衡分析表明,在多种所有制零售企业共同参与竞争时,国内社会总体福利的大小与外资零售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并不成简单正相关关系;当国有零售企业完全以社会总剩余最大化为目标时,即使其效率低于外资企业、市场的价格小于国有企业的边际成本,它的存在也将提升社会福利;国有零售企业具有规定市场规模、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功能;明确国有流通企业在不同状态下目标函数预期,合理构建零售市场的组织结构与所有制结构,可以有效增强我国零售市场的供给保障和调控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俊龙  汤吉军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通过构建由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及私有企业组成的混合寡占竞争模型,研究部分管理授权下的国有股最优比例及产能过剩问题,得出结论:产量与经营者效用的关联系数与国有股比例,私有企业经营者对利润的敏感度和产量激励正相关;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存在最优的国有股比例,在国有股比例最优的情况下,存在产能过剩;国有股最优比例是一个动态变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有股比例与产能过剩程度负相关,国有产权不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的根源,完全的私有化无法彻底解决产能过剩。对此,需要稳步推进产能过剩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高蓓  高汉  
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混合寡占博弈模型,分析了国有企业应如何选择国有控股比例及适当的授权激励合同。研究发现: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国有企业会放弃相对表现激励合同,选择利润收益合同作为占优管理授权;国有控股比例的不同对经理人的行为约束亦不相同;当国有企业仅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国有企业会将私有企业挤出市场,成为市场垄断者;在没有管理授权且国有控股超过40%或在利润收益激励合同下,国有企业将选择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作为目标。上述结论对于中国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股权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沈悦  徐有俊  郝静明  
本文结合中国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背景,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管理授权入手构建了银行业混合寡占、国有银行混合持股的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分析国有银行为达到既定目标如何选择国有控股比例及适当的管理激励合同。研究表明,国有银行会选择利润收益合同作为占优管理授权,而放弃相对表现激励合同;当国有银行将最大化社会福利作为目标时,国有银行成为市场垄断者,私有银行被挤出市场;仅在利润收益激励合同下,国有银行将最大化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之和作为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金树  
中国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化的企业体制下,其经理人之薪酬结构与企业利 润严密的挂勾,可能出现经理人过于利润导向的问题。政府作为国有企业股东(人 民)的代理人,基于社会福利的考量,有义务要求经理人对于社会福利保持相当程度 的重视。本文应用混合寡占模型,针对上述问题及国有企业民营化问题进行分析 后,获致下述结果,即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经理人的最适社会福利导向要求与国有企 业民营化,须视国有企业的成本与私有企业的成本及其家数而定;直言之,当国有企 业的成本相对于私有企业的成本高出愈多或私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金桃  何文凯  
对混合定价机制下的顾客购买策略行为和商品成交价格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企业的收益模型,并在11种市场情景下与固定价格模型及Markup模型进行比较,得出运用该模型企业有更高收益的结论,还就模型参数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对企业运用该模型进行收益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春光  党耀国  裴玲玲  
文章针对决策指标值难以精确化的不确定多指标决策问题,研究了指标值为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三种数据类型同时存在的混合型多指标灰靶决策模型。根据决策灰靶和不确定决策信息的基本内涵,定义了混合型椭球灰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合型灰靶决策模型;讨论了指标权重信息完全未知和权重信息部分已知的情形下权重确定问题。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攀艺   胡丹  
为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公有企业民营化对技术创新传播及本国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将跨国技术授权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构建一个存在成本差异的本国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进行古诺竞争的混合寡占模型,通过比较混合寡头和私有寡头两种市场下外国非生产型技术持有者的最优授权范围,探讨了跨国技术授权时公有企业民营化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哪种市场结构下技术持有者最优授权范围都取决于两类企业间的成本差距和技术创新程度;跨国技术授权时公有企业民营化能否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水平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当成本差距或技术创新程度较大时,民营化才有利于提高跨国技术授权带来的社会福利。研究结论对于微观层面的企业选择跨国授权策略,以及宏观层面上国家完善技术进口政策与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实践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春荣  陈功玉  夏晓华  
针对混合渠道供应链,运用报童问题的分析框架,以需求转移为条件,研究了不同控制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库存决策问题,提出了以回购契约协调短生命周期产品混合渠道供应链。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需求转移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库存量的影响,并与回购契约下及不存在需求转移情况下相应的最优库存决策量进行了对比。最后,根据数值实验的计算结果,提出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红  薛泽蓉  张行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运用2012—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时滞的情况下,根据创新成果生成和创新成果转化两阶段特点构建关联型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中国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1)两阶段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创新成果生成阶段和创新成果转化阶段效率在0.6以上的企业分别占96.72%和100%;(2)DEA无效原因主要是纯技术创新效率不高,而其规模效率水平相对较高,可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3)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创新生成阶段效率偏低严重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4)两阶段都存在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瓶颈在创新成果生成阶段为产出不足、在创新成果转化阶段为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投入冗余,而资本投入则相对较合理。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磊  冯立超  
本文以分析宏观经济和企业运作的相似性为基础,就集团内部企业之间重组问题建立类似于讨论宏观经济问题的连续时间随机模型。借助随机分析工具,以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与企业财富增长率为衡量标尺,来回答企业如何制定最优重组费用决策,决定重组企业的最优培训开支(用于员工对重组后企业的企业文化的认识)决策,以及考察财富增长率与其它一些经济因素的互动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