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87)
- 2023(18651)
- 2022(15648)
- 2021(14615)
- 2020(12335)
- 2019(28135)
- 2018(27765)
- 2017(53172)
- 2016(28310)
- 2015(31615)
- 2014(31349)
- 2013(30983)
- 2012(28504)
- 2011(25526)
- 2010(25636)
- 2009(23981)
- 2008(23693)
- 2007(20982)
- 2006(18586)
- 2005(16899)
- 学科
- 济(124646)
- 经济(124485)
- 业(104466)
- 管理(101162)
- 企(92052)
- 企业(92052)
- 方法(56834)
- 数学(47550)
- 数学方法(47051)
- 财(40825)
- 农(37328)
- 业经(34365)
- 中国(33492)
- 制(28176)
- 务(26727)
- 财务(26667)
- 财务管理(26618)
- 贸(25770)
- 贸易(25758)
- 农业(25390)
- 企业财务(25269)
- 易(25192)
- 环境(22742)
- 策(21593)
- 划(21539)
- 技术(21477)
- 和(21255)
- 地方(20653)
- 体(20068)
- 银(19711)
- 机构
- 学院(405013)
- 大学(401661)
- 济(180476)
- 经济(177234)
- 管理(164858)
- 理学(141294)
- 理学院(140004)
- 管理学(138116)
- 管理学院(137355)
- 研究(130053)
- 中国(105916)
- 财(88037)
- 京(82983)
- 科学(72076)
- 财经(68841)
- 经(62682)
- 所(62222)
- 江(60977)
- 中心(60937)
- 农(58640)
- 经济学(55995)
- 研究所(55415)
- 业大(52800)
- 北京(52266)
- 财经大学(50994)
- 经济学院(50562)
- 范(47671)
- 院(47549)
- 州(47263)
- 师范(47203)
- 基金
- 项目(264158)
- 科学(212505)
- 研究(198323)
- 基金(196824)
- 家(168054)
- 国家(166640)
- 科学基金(146873)
- 社会(130749)
- 社会科(124285)
- 社会科学(124258)
- 基金项目(102902)
- 省(100674)
- 自然(92589)
- 教育(91079)
- 自然科(90361)
- 自然科学(90339)
- 自然科学基金(88816)
- 划(83872)
- 资助(80902)
- 编号(78679)
- 成果(63263)
- 部(60651)
- 重点(58615)
- 创(56991)
- 发(56309)
- 国家社会(55197)
- 制(54084)
- 课题(53859)
- 教育部(53417)
- 创新(52748)
- 期刊
- 济(199753)
- 经济(199753)
- 研究(122456)
- 中国(78409)
- 财(72017)
- 管理(67274)
- 农(53710)
- 科学(52309)
- 学报(50248)
- 融(41944)
- 金融(41944)
- 大学(41209)
- 学学(39001)
- 技术(38724)
- 教育(36775)
- 农业(36713)
- 财经(35004)
- 业经(32742)
- 经济研究(32389)
- 经(30117)
- 问题(26139)
- 贸(23791)
- 技术经济(21925)
- 业(21715)
- 国际(20361)
- 世界(20144)
- 统计(19859)
- 财会(19167)
- 现代(19074)
- 策(18678)
共检索到613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姬潇涵 周定根 刘东华
为探究节能低碳能否顺应制造业“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战略目标,释放环保与经济双重红利,文章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制造企业出口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影响出口绩效的效应和机理。研究发现:节能低碳政策显著改善了企业出口绩效,包括出口规模扩张、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出口产品价格降低;机制检验揭示了节能低碳政策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出口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企业对节能低碳政策更敏感,而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节能低碳政策对出口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据此佐证了发展中国家背景下的“强波特假说”,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姬潇涵 周定根 刘东华
为探究节能低碳能否顺应制造业“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战略目标,释放环保与经济双重红利,文章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制造企业出口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影响出口绩效的效应和机理。研究发现:节能低碳政策显著改善了企业出口绩效,包括出口规模扩张、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出口产品价格降低;机制检验揭示了节能低碳政策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出口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企业对节能低碳政策更敏感,而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节能低碳政策对出口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据此佐证了发展中国家背景下的“强波特假说”,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 赵映雪
促进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然而,关于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潜在机制依然存在争议。本文利用中央政府“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3年的企业层面数据,探索了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有效约束了受规制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并促进了其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做出贡献的结论在考虑政策设计的非随机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同时期的其他环境事件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环境规制对一般贸易和非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更明显,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力度可以强化环境规制与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关系;机制检验显示,由环境规制引发的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为政府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文秀 吴杨康
环境治理与贸易方式转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注点。文章利用2000~2009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以“十一五”COD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和事件分析法识别了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从“量”和“质”上均促进了企业贸易方式转型,对基准结果进行假设检验及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环境规制通过增加企业成本和提升技术水平两条渠道促进出口企业贸易方式转型;对于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环境规制促进企业贸易方式转型的效应更强。文章研究结论为加快对外贸易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辛大楞 季存睿 辛立国
推动企业智能转型对于制造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效应、融资效应和公司治理效应视角构建理论框架综合解析了智能转型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机制,采用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来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智能转型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实际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智能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机制检验表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提升管理者能力是智能转型驱动企业出口规模提升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揭示,智能转型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要素密集度、区位、企业所有制和行业异质性。具体来看,智能转型对资本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企业的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更为强烈。企业实施智能转型产生了显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有效带动了行业内非试点企业出口规模。文章拓展了企业出口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也为政府稳步推进智能转型来助力企业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智能转型 企业出口 全要素生产率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玉静 翟亮亮
运用200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以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产业政策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与西部地区企业相比,东部地区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投资激励创新,进而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同时,产业政策可能通过降低投资收益率抑制创新,进而阻碍制造企业服务化。上述结论不仅能够丰富相关文献,而且可以为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玉静 翟亮亮
运用200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以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产业政策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与西部地区企业相比,东部地区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投资激励创新,进而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同时,产业政策可能通过降低投资收益率抑制创新,进而阻碍制造企业服务化。上述结论不仅能够丰富相关文献,而且可以为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振智 冯亿琦
文章以碳排放权交易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避税行为,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碳排放权交易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政府环保型补贴水平削弱企业的避税动机;(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对税收征管力度低的地区、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避税活动抑制效果更强。文章丰富了碳排放权交易微观企业治理效应的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据,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凤 谢帆 刘杨
在双碳目标战略时代背景下,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低碳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取倾向匹配得分、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低碳政策会对家庭农场新增创业数量造成冲击,该影响主要受到调整产业结构、制约经营规模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政策的冲击效应对种植业区、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尤为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低碳政策的环保规制压力有利于弱质家庭农场的有序退出,助力“以量换质”目标;同时,低碳政策若与电子商务试点共同实施,则会削弱其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提升乡村创业韧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凤 谢帆 刘杨
在双碳目标战略时代背景下,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低碳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取倾向匹配得分、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低碳政策会对家庭农场新增创业数量造成冲击,该影响主要受到调整产业结构、制约经营规模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政策的冲击效应对种植业区、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尤为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低碳政策的环保规制压力有利于弱质家庭农场的有序退出,助力“以量换质”目标;同时,低碳政策若与电子商务试点共同实施,则会削弱其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提升乡村创业韧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笑 王永进 刘灿雷
文章基于1998-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各地行政审批中心的成立为"准自然实验",在样本满足趋势一致性和随机性的假设条件下,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行政审批效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行政审批中心显著提升了城市出口绩效,但政策效果存在一定时滞;(2)政策效果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非国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契约密集型行业从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中获益更大;(3)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行政审批中心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出口倾向的提高,即扩展边际,并且在内资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在位企业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提升了企业的进入市场倾向和生产率,因而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增长。
关键词:
行政审批效率 制度 出口贸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赵柯雨
本文以中国"五年规(计)划"政策文件对重点产业的设定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率提升"是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重点产业政策对低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概率的促进效应更大,而对高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还探究了市场自由化对重点产业政策经济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应稳步推进产业政策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妍妍 李磊 刘鹏程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估计了企业雇佣的性别偏好,借以检验出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性别雇佣偏好的影响。在控制企业的个体属性后,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的女性雇佣偏好;伴随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女性雇佣偏好也将显著增长。考虑到样本的抽样偏倚和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出口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将进一步增强出口对制造业企业的女性雇佣偏好的正向影响。出口对企业性别雇佣偏好的影响还存在着分布上的差异性,其主要提高了企业对低技能女性劳动力的雇佣偏好,并对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和行业中的女性就业产生了更大的正面溢出效应。本文对于在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提高我国女性就业机会,实现性别就业平等方面具有较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出口 雇佣 性别偏好 制造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向杰 程琦
提升创新能力是中国应对全球制造产业竞争的核心,产业政策发挥着关键的指导引领作用。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产业政策工具的创新效应。本文拟基于产业政策整体视角,采用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中国制造2025》开展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政策信号”为中介变量,探究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创新效应在企业年限、规模、产权性质以及区域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异质性效果;产业政策的信号效应表现为扩大企业外部融资,从而增加企业创新产出;区域市场化程度与外部融资的中介效应强度呈反向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史瑞祯 桑百川
本文选取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的微观数据,检验行业信息溢出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同行业出口规模及产品多样性信息溢出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质量升级,这一结论在更换核心变量指标、考虑城市溢出冲击和聚焦一般贸易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地,行业信息溢出通过自有信息网络和跨行业信息网络对企业出口质量产生“持续性”和“传递性”的影响。此外,上述影响效应还因信息接收方和供应方的异质性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
行业信息溢出 企业出口 产品质量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