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6)
- 2023(12852)
- 2022(11036)
- 2021(10083)
- 2020(8531)
- 2019(18617)
- 2018(18846)
- 2017(36018)
- 2016(19075)
- 2015(21108)
- 2014(20569)
- 2013(20012)
- 2012(18320)
- 2011(16634)
- 2010(16897)
- 2009(16186)
- 2008(15728)
- 2007(14366)
- 2006(13070)
- 2005(11775)
- 学科
- 济(76613)
- 经济(76515)
- 管理(66567)
- 业(63629)
- 企(53416)
- 企业(53416)
- 方法(29859)
- 数学(25142)
- 数学方法(24931)
- 中国(23761)
- 农(22903)
- 财(22848)
- 技术(22049)
- 制(21402)
- 业经(20256)
- 环境(15583)
- 银(15181)
- 银行(15153)
- 农业(14876)
- 贸(14823)
- 贸易(14811)
- 地方(14623)
- 行(14543)
- 体(14504)
- 易(14459)
- 技术管理(13931)
- 产业(13577)
- 务(13383)
- 财务(13354)
- 划(13342)
- 机构
- 学院(273020)
- 大学(269651)
- 济(118135)
- 经济(115791)
- 管理(107363)
- 理学(91884)
- 理学院(91033)
- 管理学(89808)
- 管理学院(89301)
- 研究(87843)
- 中国(68090)
- 财(58113)
- 京(55765)
- 科学(48807)
- 财经(45115)
- 所(42542)
- 江(41978)
- 经(40689)
- 中心(40233)
- 研究所(37729)
- 农(37052)
- 经济学(36673)
- 北京(35276)
- 业大(35150)
- 范(33488)
- 州(33250)
- 财经大学(33237)
- 师范(33183)
- 经济学院(33072)
- 院(31812)
- 基金
- 项目(175203)
- 科学(140226)
- 研究(135285)
- 基金(126522)
- 家(107808)
- 国家(106916)
- 科学基金(93194)
- 社会(88624)
- 社会科(84271)
- 社会科学(84252)
- 省(70543)
- 基金项目(66960)
- 教育(61771)
- 划(57505)
- 自然(56126)
- 编号(55044)
- 自然科(54793)
- 自然科学(54782)
- 自然科学基金(53850)
- 资助(49713)
- 成果(44558)
- 创(42525)
- 重点(39428)
- 发(39210)
- 制(39185)
- 部(39116)
- 创新(38897)
- 课题(38473)
- 国家社会(36846)
- 教育部(34369)
- 期刊
- 济(136249)
- 经济(136249)
- 研究(84680)
- 中国(57646)
- 财(45218)
- 管理(44193)
- 农(34916)
- 科学(34566)
- 学报(33812)
- 教育(31467)
- 大学(27228)
- 融(27225)
- 金融(27225)
- 技术(26837)
- 学学(25595)
- 业经(24058)
- 农业(23881)
- 财经(22755)
- 经济研究(22344)
- 经(19791)
- 问题(17904)
- 技术经济(15607)
- 科技(15000)
- 贸(14826)
- 商业(13761)
- 现代(13098)
- 坛(12931)
- 论坛(12931)
- 理论(12854)
- 业(12308)
共检索到416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峰 周淑贞
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环境规制下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本土技术转移与国外技术引进、FDI的作用关系及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得出,本土技术转移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前者与国外技术引进存在互补效应,与FDI则呈现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力为 孙玮 王九云
追求极度压缩过程并迅速显示结果的引资动机导致中国高技术产业FDI的质量普遍偏低。本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生产率模型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内资和外资部门的创新效率及拆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得到:我国内资部门的技术进步增长率较低。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不同质量特征的FDI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得到:低技术数量扩张特征的FDI,通过模仿与竞争渠道对内资部门的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增长率显著负向影响;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特征的FDI,无论通过人力资本流动、还是R&D投入的渠道对内资部门长、短期自主创新效率均不产生显著影响;显著正向影响内资部门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的是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水平、金融支持水平和行业的出口导向、创新特征。因此,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强化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开发和完善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官建成 陈凯华
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弛测度模型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状态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虽然中国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在逐年改善,但规模效益较差,规模效率逐年削弱,且生产规模处于最优状态的份额仅占考察状态的38%。研究还发现,无效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经费投入冗余较为严重,多数无效高技术产业在新产品出口和专利产出上存在较大的潜在产出不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峰 李燕萍
运用考虑非合意产出的SBM模型测度2000~2011年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环境效率,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技术转移对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效率偏低,并且出现了下降趋势。国内技术转移显著促进了环境效率提升,国外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在逐渐减弱,两者在前期都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后期对环境效率都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国际技术转移的溢出效应不应被高估,积极促进国内技术转移将更有助于产业效率提升。
关键词:
技术转移 环境效率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惠
笔者收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偏低,政府行为、人力资本和信息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区域经济和金融支持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正向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规模效率成为制约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度量比传统DEA和单阶段SFA更为合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惠
笔者收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偏低,政府行为、人力资本和信息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区域经济和金融支持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正向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规模效率成为制约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度量比传统DEA和单阶段SFA更为合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洁云 江可申 李雪冬
利用1997—2007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投入数据以及1999—2009年研发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29个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11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年均技术效率只有0.4;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省份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当;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莎
本文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及分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2012—2016年我国各省(区、市)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并绘制创新效率评价矩阵。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水平不高,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2016年有所波动。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7.3%,关键促进因素是技术进步。创新效率的差距和不均衡现象比较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不一致,分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同,可以将不同地区大致分为3种效率类型。可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允奇 李晓钟
本文以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SFA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而对政府R&D投入在技术创新效率中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区域间差距不断缩小;政府R&D投入和自主创新倾向对技术创新效率没有明显影响,地区开放度对技术创新效率有负面影响;在政府R&D投入的空间外溢方面,财政竞争引发的负向外溢比知识溢出形成的正向溢出更为显著,除西部政府R&D投入对中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正向空间外溢外,政府R&D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表现为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负向空间外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嘉丽 赵杭莉 张夏恒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进程,科技兴则国家兴,实体产业强则国家盛。文章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视角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2005—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第二阶段的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第一阶段的技术研发效率,技术研发阶段规模效率低下,成果转化阶段整体创新效率较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在两阶段发展极不均衡,有一半以上省域呈现出"高研发、低转化"现象。据此,文章从政产学研深度联动、突出发展科技金融、区域间要素充分流动、创新科技资金配置等方面对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嘉丽 赵杭莉 张夏恒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进程,科技兴则国家兴,实体产业强则国家盛。文章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视角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2005—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第二阶段的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第一阶段的技术研发效率,技术研发阶段规模效率低下,成果转化阶段整体创新效率较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在两阶段发展极不均衡,有一半以上省域呈现出"高研发、低转化"现象。据此,文章从政产学研深度联动、突出发展科技金融、区域间要素充分流动、创新科技资金配置等方面对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玮 刘栋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6—2007年间外资技术来源的渠道与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的高技术产业整体、内资的创新效率及拆分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来源渠道短期溢出主要作用于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率变化分解出的技术进步,对内资的影响长期逐渐显现。外资主要通过设置本土化的研发机构实现其对高技术产业的短期技术溢出,且其正向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甚至转为负向,FDI购买国内企业技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正向效应显著。加入国别属性后,短期内FDI分别通过设立R&D研发机构和购买国内技术产生对内资部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正向和负向溢出,长期则依靠国内技术购买和国外技术引进实现对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的正向溢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徐海龙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计量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在影响高技术产业绩效时受创新环境、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制约。当创新环境指数、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绩效影响的边际效应较大;反之,边际效应较小。劳动者素质和金融环境由于不太能满足创新需求,从而并未显著影响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边际效应。因此,可通过优化创新环境尤其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善金融环境,增强研发投入的作用效果,实现高技术产业绩效的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涵 杨晓昕
以各地区高技术产业为样本,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算了创新环境约束下各地高技术产业基础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效率,并基于σ收敛、β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3种判别方法,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基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4年我国创新环境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影响不可小觑,在其约束下高技术产业基础研发效率不断提升,呈现出东西较高、中北较低的分布态势且出现收敛特征;在应用效率方面,各地区成果转化效率大致划分为2000-2007年的缓慢增长期与2008-2014年的缓慢衰退期两个阶段,具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