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7)
- 2023(9027)
- 2022(7675)
- 2021(6794)
- 2020(5843)
- 2019(13183)
- 2018(13268)
- 2017(24903)
- 2016(13615)
- 2015(15210)
- 2014(15187)
- 2013(14691)
- 2012(13424)
- 2011(12127)
- 2010(12295)
- 2009(11552)
- 2008(11409)
- 2007(10210)
- 2006(9078)
- 2005(8446)
- 学科
- 济(57632)
- 经济(57550)
- 管理(52067)
- 业(46033)
- 企(39664)
- 企业(39664)
- 方法(28579)
- 数学(25582)
- 数学方法(25158)
- 财(17266)
- 环境(16015)
- 技术(15434)
- 制(15337)
- 农(13906)
- 中国(13844)
- 业经(12342)
- 划(11559)
- 学(11469)
- 银(10864)
- 银行(10839)
- 务(10676)
- 财务(10637)
- 财务管理(10615)
- 体(10531)
- 行(10304)
- 企业财务(10092)
- 融(9841)
- 金融(9837)
- 农业(9307)
- 技术管理(9043)
- 机构
- 大学(198850)
- 学院(198756)
- 济(84039)
- 经济(82385)
- 管理(79311)
- 理学(68805)
- 理学院(68159)
- 管理学(66796)
- 管理学院(66445)
- 研究(64737)
- 中国(49180)
- 京(41242)
- 财(39988)
- 科学(39021)
- 所(32496)
- 财经(31443)
- 农(31364)
- 江(29990)
- 业大(29845)
- 中心(29800)
- 研究所(29338)
- 经(28504)
- 经济学(26279)
- 北京(25545)
- 农业(24494)
- 经济学院(23695)
- 院(23553)
- 财经大学(23382)
- 州(23337)
- 范(22797)
- 基金
- 项目(137039)
- 科学(109594)
- 基金(101599)
- 研究(97760)
- 家(88894)
- 国家(88286)
- 科学基金(76873)
- 社会(64752)
- 社会科(61725)
- 社会科学(61706)
- 省(54571)
- 基金项目(53313)
- 自然(50012)
- 自然科(48881)
- 自然科学(48872)
- 自然科学基金(47969)
- 划(45091)
- 教育(45074)
- 资助(42044)
- 编号(37228)
- 重点(31250)
- 部(30780)
- 制(30203)
- 创(29829)
- 成果(29341)
- 发(28774)
- 创新(28152)
- 国家社会(27637)
- 教育部(26606)
- 科研(26411)
共检索到29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鹏杰
本文以转移合理度为指标对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进行重新界定和测算,基于数理模型的分析结论,运用我国30个省20012014年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及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以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及绿色技术效率对我国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存在绿色技术效率的门限效应,当绿色技术效率较低时,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效率的提升并不能促进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当绿色技术效率水平达到门槛值以上时,绿色技术效率和环境规制则对污染密集型行业的转移产生显著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平 张鹏鹏
文章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区际转移的理论机制,进而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转移的门槛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有显著的影响,且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门槛特征和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整体上推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显现了非正式规制的经济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德宝 贺学强
测度工业行业污染强度和政策环境规制强度,利用1998—201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证实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基本上成立。同时污染强度与规制强度间存在反向关系,污染避乱所假说在我国是成立的。不过环境规制对不同区域污染治理的效果不同,东部最明显,然后依次为中部和西部。为应对污染产业转移,应实施环境责任追溯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民众诉求的畅通渠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仁祥 郭联邦
随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区际间的转移备受关注。运用2004—2014年中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产能准入的环境成本和环境监察两个角度衡量环境规制水平,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的关系。研究发现:(1)污染产业对环境规制力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我国中部地区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2)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转移具有非线性动态影响:产能准入成本型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入呈倒"U"型关系,而环境监察型环境规制则与其呈"U"型关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产业 污染避难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玉阳 宋有涛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环境规制差异的重要因素,进而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域转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区分不同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机制,并选取2005-2015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命令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推动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暂时没有影响。其中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呈现倒U型曲线。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呈现U型曲线。因此,提出了加强中西部的环境规制力度,理性对待东部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等建议,促进中西部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蕊 苏庆义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现有理论和经验研究均对此尚无定论。本文运用中国省级数据检验了中国地区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程度更强的地区在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更强。而且在加入了控制变量和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这表明,中国没有发生国家层面的"碳泄漏"①。本文进一步指出,要素禀赋假说和波特假说在中国的成立可能是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礼汇 吴传清
基于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污染密集型产业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STIRPA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研判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管制型、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均能提升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滞后两期政府管制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遵循"合规成本假说",滞后两期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遵循"波特假说";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而言,环境规制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长江经济带以外地区政府管制型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化发展,应加快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制定科学合理环境规制,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钰 臧传琴
近年来,金融作为一项重要的调节工具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政府主导的环境规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目标在于减少企业经济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有利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并有助于缓解信贷风险。但不同地区在执行环境规制标准时存在"逐底竞赛"的现象。论文基于1995~2017年中国29个省(市)的经验数据,检验了环境规制背景下绿色金融在引导污染密集型产业升级方面的差异性影响。结果发现:我国的环境规制强度明显存在区域差异;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域分工优势清晰;东、中、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比较高,但不同区域产业带动值存在明显差别。绿色金融在东部地区可以更显著地提升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高级化进程,环境规制和外部经济刺激的互补性在东部地区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但环境规制对中西部地区污染型产业升级起到了负向的"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伟丽 方浪 刘硕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向环境管制较弱的地区转移?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管制与产业区际转移间的关系,提出"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利用1996-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效应的存在:从总体上看,该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滞后1期时效应最明显;分时段的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环境管制强度整体加强和产业结构变化,"污染避难所"效应增强。同时原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市场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加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温睿 曾灏然
本文在选取2008—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污染密集型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验证广东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其次,分析影响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最后,分别从珠三角与非珠三角两个角度出发探讨环境效应的影响,从而为“2060碳中和计划”下广东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 产业转移 环境效应 广东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凯
本文以对环境规制反应最为敏感的污染密集型行业为例,利用其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是否会抑制我国工业行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环境规制将对工业行业出口竞争力形成短期制约;然而,规制强度的进一步提升将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及生产效率,符合严格的国际环境标准,并最终实现环境保护和出口贸易增长的双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行业 出口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静进 王毅 黄宝荣 李颖明 宋敦江
伴随着我国区域梯度产业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在空间分布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来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但地域分异明显,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当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通过偏离——份额分析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区域迁移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从结构效应来看,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对中国中长期就业的贡献在下降。从空间效应来看,东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区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出数量最多的区域,而中部、西南和北部沿海区域成为产业转入最多的区域。从转移产业部门来看,矿产资源开采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污染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产生了相当大的破坏。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由于开放度的不断扩大,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利得的同时也为环境的破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主要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定性和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产业规模、环境管制、要素禀赋以及产业开放政策四个因素。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国际产业转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红岩 王静 秦志琴 董威励
首先构建污染密集指数来分辨挑选出污染密集型产业,通过计算基尼系数以及产业集中率来判断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间转移特征和空间转移特征;最后运用2000~201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建模回归,从而得出影响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转移,其转移方向为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受到经济外向度、创新能力的影响,其对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影响方向,经济发展状况、产权制度对其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凡
环境规制引发技术创新效应大小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关键。本文首先借助诺德豪斯的熊彼特利润理论模型阐明了熊彼特利润的产生机制,然后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9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包含资源使用量和CO2排放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比测算了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有无环境规制的熊彼特利润大小。测算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影响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环境规制并没有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生产者的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降低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熊彼特利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