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5)
2023(16966)
2022(14380)
2021(13205)
2020(11079)
2019(25312)
2018(24895)
2017(47598)
2016(25378)
2015(28742)
2014(28344)
2013(28112)
2012(25980)
2011(23557)
2010(23603)
2009(22077)
2008(21174)
2007(18585)
2006(16671)
2005(15423)
作者
(71168)
(59810)
(59445)
(56761)
(37986)
(28444)
(26885)
(23029)
(22768)
(21114)
(20553)
(20045)
(19001)
(18921)
(18654)
(18543)
(17597)
(17258)
(17198)
(16877)
(15043)
(14310)
(14292)
(13650)
(13517)
(13434)
(13049)
(12722)
(11958)
(11590)
学科
(127219)
经济(127067)
管理(79617)
(70765)
(57071)
企业(57071)
方法(52793)
数学(47407)
数学方法(46930)
中国(32129)
(30740)
(30043)
地方(26058)
业经(24917)
(24427)
(22452)
环境(22443)
(21423)
贸易(21409)
(20810)
农业(20183)
(18475)
(18466)
金融(18462)
银行(18452)
(18135)
财务(18084)
财务管理(18044)
(17653)
(17376)
机构
大学(368796)
学院(365610)
(169617)
经济(166658)
管理(143112)
研究(126354)
理学(122902)
理学院(121659)
管理学(119896)
管理学院(119202)
中国(99903)
(78770)
(76830)
科学(70509)
财经(62367)
(61325)
中心(58843)
(56680)
研究所(55076)
经济学(54432)
(54273)
(53150)
经济学院(48839)
北京(48523)
业大(48240)
财经大学(46333)
(45491)
(44935)
师范(44537)
(42366)
基金
项目(242503)
科学(194268)
基金(181978)
研究(178808)
(157532)
国家(156330)
科学基金(135866)
社会(119927)
社会科(114052)
社会科学(114029)
基金项目(94629)
(90140)
自然(84950)
自然科(83011)
自然科学(82992)
自然科学基金(81552)
教育(81096)
(76417)
资助(75195)
编号(69659)
成果(56799)
(55750)
重点(54440)
(52385)
国家社会(52091)
(50075)
教育部(48943)
(48760)
人文(47424)
课题(47361)
期刊
(186873)
经济(186873)
研究(114234)
中国(71458)
(61840)
管理(54880)
学报(50150)
科学(49471)
(47505)
大学(40154)
学学(37799)
(37316)
金融(37316)
技术(32444)
财经(32240)
农业(31903)
教育(31414)
经济研究(31175)
(27786)
业经(26475)
问题(24553)
(21252)
统计(20025)
技术经济(19675)
世界(19090)
国际(18505)
(17635)
(17394)
理论(17105)
决策(15914)
共检索到559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传江  胡威  吴晗晗  
本文以201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测算了各省份的环境规制强度指数和碳生产率,研究了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碳生产率之间均存在U型关系,碳生产率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亦得到了验证。当前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抑制了碳生产率的提升,全国及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利于碳生产率的提升,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抑制了碳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福中  陈诚  
本文采用中国1994-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贸易开放水平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从区位差异视角考察贸易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基本成立;贸易政策调整对于缩小贸易开放水平的区位差异并推动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总体贸易开放水平不足,但东部和沿海地区却可能过高;直辖市和三大经济带总体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可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整体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开放水平不足,而沿海地区、直辖市和三大经济带则可能过高;整体进口贸易开放水平不足,可进一步提升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出口,进口贸易开放水平上升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俊红  
利用1998~2007年中国地区面板数据,在测算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化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R&D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动力来源;人力资本与R&D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对技术效率反而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婧  
利用1998-2011年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2002年和2008年税制改革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增值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企业所得税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这主要与2008年税制改革的影响有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姚惠泽  
本文利用含有知识存量的生产函数,通过Malmquist测算中国三大经济区域1995—2008年的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情况,并检验即期和滞后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997年的国企改革和2007年的经济危机都严重影响了生产率的增长,前者对长三角影响较大,而后者对珠三角尤为明显;即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作用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同造成的,而滞后期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建新  胡建辉  
本文根据中国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的典型事实,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纳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均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就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但有利于劳动产出效率的改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改善但对劳动产出效率的影响不甚明朗。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不直接产生作用但要素配置功能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行政化环境规制间的交互作用,对中国绿色经济的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贵斌威  陈宇峰  
本文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制造业部门的行业数据,通过面板分析方法,考察了经济发展、制度环境对投资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投资就业吸纳能力包括行业就业强度与投资就业偏向度两个层面。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行业就业强度具有负面影响、对投资就业偏向度具有正面影响,对总体就业吸纳能力具有不显著的负面影响;制度环境改善对行业就业强度、投资就业偏向度、总体就业吸纳能力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各地区在制度环境层面对现有政策进行修正,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能切实推动我国的就业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啸  孙晓娇  王国峰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创新已经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够通过激励数字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且其使用深度对经济增长、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均是最大的,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数字创新的作用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强,对数字创新促进作用在东北地区较强;而数字创新在中部地区的中介作用较大,在西部地区则较小。因此,应当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多方推动数字创新战略实施,形成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格局,促进经济不断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庞瑞芝  杨慧  
经济增长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生产力的成长。由于中国省际之间差异巨大,各地区生产力成长模式各不相同。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地区生产力成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产力成长分属不同类型,有悲惨增长型、低增长型、中等增长型和高增长型。影响各地区生产力成长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有:各地区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政府作用和对外开放程度。由于各地区生产力成长的主导因素不同,各地区增长模式不尽相同,有市场导向模式、内涵增长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以及综合发展模式。针对不同增长模式,各地区在提升生产力、改进增长模式方面需要不同的优化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元  赵国庆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区市2000~2009年的数据考查FDI技术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同时估算了环境规制强度对FDI溢出效应的工业技术进步边际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FDI溢出效应阻碍了各地区工业技术的进步,加强环境规制有利于各地区工业技术进步,而且环境规制对促进FDI溢出的边际效应存在显著影响。另外通过对各地区工业进行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分组后,发现环境规制强度对促进技术进步、FDI溢出存在异质性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在考虑能源消耗和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测算了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及其来源分解,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FDI及两者的交互项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GTFP年均增长3.04%,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GTFP增长,从生产率的视角验证了"波特假说"的成立;FDI虽未能对中国GTFP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FDI可驱使中国加强环境规制水平,而严格的环境规制又能有效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门槛,对FDI起到"筛选"作用,因此两者的良性互动是GTFP增长的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盾  
本文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Bhaduri-Marglin模型和内生性技术进步理论,利用我国1978—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提高平均真实工资率对我国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潜在影响。通过引入真实工资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分别核算东部与内陆地区的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区制、使用更加全面稳健的估计方法等,对现有相关研究做出改进,并得出如下结论:当前我国的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均处于"工资拉动增长"的区制。提高真实工资增长率,不仅会通过"马克思-希克斯"效应驱使厂商提高劳动生产率,还会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促进总需求增长,而后者又通过"卡尔多-凡登"效应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这种效应在内陆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更加明显。多措并举地提高真实工资增速,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有利于实现内生需求创造与供给效率提升的协同,助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珂  邝湘敏  
从制度因素的角度,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湖南省为例,通过构建一个制度的综合指标体系,进而分别得到不同的制度因素指数,并通过对不同的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综合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湖南省各项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温璐茜  
本文运用Fung(2009)的检验方法,利用1985-2010年全国面板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关系及敛散性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两者之间存在着条件收敛;高、中收入地区两者间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而低收入地区发散;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后,低、中、高收入地区都表现为条件收敛,收敛和发散特征出现一定变化。经济增长水平低但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会向中、高收入地区靠拢,但低收入地区的禀赋会限制这种收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钰涵  谢波  
从各省份火电行业的面板数据出发,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各省份2003—2017年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构建系统SYS-GMM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并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2)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3)投资开放程度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火电行业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