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6)
- 2023(10961)
- 2022(8807)
- 2021(7926)
- 2020(6601)
- 2019(14223)
- 2018(14376)
- 2017(27008)
- 2016(14373)
- 2015(16019)
- 2014(15586)
- 2013(14706)
- 2012(13076)
- 2011(11663)
- 2010(11907)
- 2009(11375)
- 2008(11176)
- 2007(10344)
- 2006(9412)
- 2005(8823)
- 学科
- 管理(54097)
- 济(53664)
- 经济(53579)
- 业(50712)
- 企(44112)
- 企业(44112)
- 中国(19160)
- 技术(18112)
- 财(17667)
- 农(17227)
- 方法(17127)
- 制(17114)
- 业经(16032)
- 数学(13545)
- 数学方法(13404)
- 技术管理(12606)
- 环境(12581)
- 体(12219)
- 地方(11538)
- 银(11388)
- 银行(11373)
- 农业(11207)
- 划(11203)
- 行(10886)
- 务(10592)
- 财务(10565)
- 财务管理(10540)
- 融(10441)
- 金融(10438)
- 企业财务(10066)
- 机构
- 学院(200194)
- 大学(199466)
- 济(83831)
- 经济(82021)
- 管理(78538)
- 研究(66910)
- 理学(66836)
- 理学院(66191)
- 管理学(65254)
- 管理学院(64882)
- 中国(51835)
- 财(42155)
- 京(41848)
- 科学(38100)
- 江(32617)
- 财经(32157)
- 所(32112)
- 中心(30796)
- 经(29054)
- 研究所(28523)
- 农(28454)
- 北京(26108)
- 经济学(25925)
- 业大(25902)
- 州(25296)
- 范(25105)
- 师范(24879)
- 院(24718)
- 财经大学(23615)
- 经济学院(23104)
- 基金
- 项目(132244)
- 科学(106806)
- 研究(101726)
- 基金(95919)
- 家(82204)
- 国家(81483)
- 科学基金(71634)
- 社会(67329)
- 社会科(63808)
- 社会科学(63795)
- 省(53360)
- 基金项目(50646)
- 教育(45776)
- 划(43500)
- 自然(43254)
- 自然科(42272)
- 自然科学(42261)
- 自然科学基金(41545)
- 编号(40328)
- 资助(36437)
- 创(34014)
- 成果(33256)
- 制(31494)
- 创新(30828)
- 重点(29793)
- 发(29098)
- 部(29070)
- 课题(28818)
- 国家社会(28479)
- 性(25612)
共检索到314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泽众
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过程。现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更多是关注环境规制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规制基础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本文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03-2018年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在不考虑科技创新时,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先抑制、后促进。第二,当科技创新的方式侧重于末端治理,即为治污技术创新时,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当科技创新的方式侧重于过程治理,即为生产技术创新时,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之间不再呈现"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始终为促进作用。第三,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存在单门槛效应,治污科技创新和生产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力度不同的情况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生产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稳定和显著;而治污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必须以环境规制的强度达到一定强度为前提。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环境规制 新型城镇化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佳
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对低碳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区域和时期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虹吸效应,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则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时具有协同效应。据此,提出优化环境规制政策、推进城乡要素流通与资源配置、探索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路径,以期加速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佳
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对低碳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区域和时期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虹吸效应,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则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时具有协同效应。据此,提出优化环境规制政策、推进城乡要素流通与资源配置、探索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路径,以期加速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为一 段宜嘉 熊曦
以新型城镇化为主要视角,使用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城市数据和空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识别了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2)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说明在中国产业集聚的负外部性大于其正外部性。(3)随着产业集聚度的提高,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效率的影响会显著提高。无论是OLS回归模型还是空间计量模型,文章的结论均具有稳健性,因此新型城镇化效率的提高在提高创新投入的同时需要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珺
当前,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已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国策。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如何更好、更大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每位金融界同仁深入思考。新型城镇化内涵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凤岐
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解决城镇化的资金需求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财政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这就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允许地方政府多渠道筹资,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县级财政收入,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资本市场和社会资本为城镇化服务,开展资产证券化。同时,设立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城市信托、房地产信托,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建设。此外,还必须发挥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的作用,依靠银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小额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农业生产、创业、就业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磊
虽然,大家都认为传统城镇化在我国已不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但到目前为止,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以及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还未形成共识。国内知名专家,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教授在第七届天府金融论坛上,结合有关理论、国外城镇化经验和国内实际,就如何认识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若干新颖的观点和思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化 金融创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创新城镇化融资机制不仅能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保障,还能借此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与金融的关系,最大程度地释放新型城镇化内需潜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内生动力。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融资机制现状及其问题,在尊重市场和政府各自作用基础上,结合原有融资机制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框架性设计;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通过大力推广让私营资本真正参与的市场化的融资模式来实现融资机制创新,并对这些模式的运作流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同时结合我国一些地方在实际运用这些市场化融资模式中的非市场化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使得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创新更具可操作性和实践意...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融资机制 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伯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互补、低能耗、高质量、社会和谐的城镇化过程,如何释放土地管理制度红利,更好地推动城镇化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必须走节约集约高效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立足于均等的发展机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对土地资源产生了巨大需求,"人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泽众 沈开艳
本文从6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使用2003-2016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过程型及效果型环境规制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还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提高周围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第二,不同区域间存在空间异质性,且过程型环境规制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更为明显;第三,土地财政和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和周围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均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有促进作用,对周围地区起到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本文的启示在于,环境规制能有效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因此可将环境规制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政府应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邻近地区将协同治理和因地制宜相结合,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合力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藉此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寅 刘娇娇 李永清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环境、转化能力都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与科技创新环境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并且对于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影响最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雪潋 郭跃
镇级市发展作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一步,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所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镇级市发展,应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以及镇级市投融资体制等,在政策上大胆突破、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万峰
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财政投入一直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财力薄弱,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之中的资金十分有限,特别是与当前迅速扩大的城镇规模相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城镇软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滞后。如何走好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找到发展过程中投融资体制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从而推进我国城镇化投融资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创新发展我国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具体措施,构建科学、完善和发达的投融资体系,当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迫切解决。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奎
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之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后,要继续落实中央已经制定的相关政策,放宽落户条件。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落实跨省农民工落户的成本分摊机制,推动重点人群的落户。这些重点人群包括3000多万举家迁徙的农民工家庭,也包括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要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宏春
新型城镇化在发展模式上与传统城镇化存在本质区别,在融资过程中需要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和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泡沫形成和破裂风险、环境资源风险和产能过剩风险。要从转变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融资中的职能定位、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和谐统一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融资效率,有效防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