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4)
- 2023(12162)
- 2022(9447)
- 2021(8315)
- 2020(6750)
- 2019(14703)
- 2018(14931)
- 2017(28937)
- 2016(15581)
- 2015(17447)
- 2014(17439)
- 2013(16858)
- 2012(15207)
- 2011(13729)
- 2010(13937)
- 2009(13444)
- 2008(13383)
- 2007(12386)
- 2006(11506)
- 2005(10760)
- 学科
- 济(66850)
- 经济(66745)
- 业(57635)
- 管理(52283)
- 农(46061)
- 企(37465)
- 企业(37465)
- 农业(30594)
- 业经(25718)
- 方法(20321)
- 财(19382)
- 制(19072)
- 中国(18984)
- 数学(16905)
- 数学方法(16745)
- 体(14127)
- 环境(13532)
- 发(13187)
- 银(12508)
- 银行(12497)
- 地方(12486)
- 信息(12234)
- 行(11954)
- 务(11740)
- 产业(11720)
- 财务(11705)
- 财务管理(11676)
- 学(11574)
- 企业财务(11200)
- 融(11022)
- 机构
- 学院(230144)
- 大学(227516)
- 济(97482)
- 经济(95541)
- 管理(92350)
- 理学(79297)
- 理学院(78614)
- 管理学(77540)
- 管理学院(77139)
- 研究(74859)
- 中国(60426)
- 农(53658)
- 京(47082)
- 财(46513)
- 科学(43168)
- 农业(40623)
- 业大(37482)
- 中心(36676)
- 所(36660)
- 江(36356)
- 财经(36059)
- 研究所(32676)
- 经(32647)
- 经济学(28877)
- 范(28750)
- 北京(28601)
- 州(28583)
- 师范(28497)
- 经济管理(26637)
- 财经大学(26113)
- 基金
- 项目(152058)
- 科学(121689)
- 研究(116168)
- 基金(112251)
- 家(96489)
- 国家(95605)
- 科学基金(83488)
- 社会(77256)
- 社会科(72871)
- 社会科学(72855)
- 省(59353)
- 基金项目(59339)
- 自然(50666)
- 教育(50492)
- 编号(49739)
- 自然科(49494)
- 自然科学(49483)
- 自然科学基金(48623)
- 划(48079)
- 资助(43167)
- 成果(40849)
- 制(35223)
- 部(34010)
- 发(33143)
- 重点(33071)
- 国家社会(33069)
- 创(31358)
- 课题(31319)
- 农(31082)
- 性(29432)
- 期刊
- 济(116342)
- 经济(116342)
- 研究(65647)
- 农(57981)
- 中国(50396)
- 农业(38725)
- 财(36523)
- 学报(34208)
- 科学(31834)
- 管理(30854)
- 大学(27190)
- 融(26158)
- 金融(26158)
- 学学(25448)
- 业经(25058)
- 教育(20602)
- 技术(18324)
- 业(18158)
- 财经(17880)
- 问题(16474)
- 经济研究(16000)
- 图书(15431)
- 经(15242)
- 农村(14751)
- 村(14751)
- 农业经济(14161)
- 版(12948)
- 世界(12863)
- 理论(11545)
- 经济问题(11449)
共检索到353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鹏 白福臣 郑沃林
促进农户向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对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这决定了剖析农户亲环境行为逻辑的重要性。论文基于构建的“环境规制—数字化信息渠道—农户亲环境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中的农户数据和二元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而且,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在不同情境下对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拓宽农户的环境规制信息获取渠道,增强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促进农户环境规则感知,进而促使农户采取亲环境行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环境规制对激励农户亲环境行为是重要的,但数字化赋能环境规制的内生逻辑则是关键一环。
关键词:
农户亲环境行为 环境规制 数字化信息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鹏 白福臣 郑沃林
促进农户向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对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这决定了剖析农户亲环境行为逻辑的重要性。论文基于构建的“环境规制—数字化信息渠道—农户亲环境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中的农户数据和二元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而且,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在不同情境下对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拓宽农户的环境规制信息获取渠道,增强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促进农户环境规则感知,进而促使农户采取亲环境行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环境规制对激励农户亲环境行为是重要的,但数字化赋能环境规制的内生逻辑则是关键一环。
关键词:
农户亲环境行为 环境规制 数字化信息渠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志恒 于世捷
为厘清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观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79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意识—情境—行为”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构建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亲环境意识各维度及其交互效应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约束型规制与引导型规制在“亲环境意识—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关系中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在亲环境意识的各维度中,环境情感和环境知识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环境情感与环境知识、环境责任与环境态度的交互项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有显著正向影响。3)约束型环境规制和引导型环境规制均在“意识—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发挥因具体路径而异。亲环境意识和环境规制是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手段进行创新,有效提升农户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情感;丰富宣传活动的形式,充分发挥亲环境意识内部各维度间的“放大器”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带动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优化环境规制政策,通过营造宽严相济的环境政策情境来促进农户更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悦楠 李世平 张娇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环境污染,如何激励农户自主向亲环境行为转变已成为农业环境质量提升的关键。基于信息获取的角度,探索性地构建农户亲环境意愿向行为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加以检验。结果表明:信息获取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在农户亲环境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导致农户亲环境意愿高于行为。据此提出:应加大亲环境行为的信息宣传力度,加深农户环境认知促使农户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针对本身对亲环境行为了解程度较高的农户,应注重普及亲环境行为的长期收益及相关技术信息。在今后对农户亲环境行为进行研究时应将农户意愿和行为加以区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柴若熔 杨阳 祝宏辉
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但当前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都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信息源的整体效应。从媒介信息传播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秦安县58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户亲环境行为整体上并不积极,但农户更倾向于参与低成本的亲环境行为,而不是高成本的亲环境行为。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有促进作用,但目前电子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此外,与人际信息源相比,传统实体信息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对高成本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生态认知在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利京 赵瑾
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挑战.构建亲环境行为的非正式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命题。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实施亲环境农业的主体.亲环境农业政策最终要落实到改变农户经营意愿和提高农户亲环境农业行为上来.才能达到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文章使用通径分析方法.基于江苏、安徽农业主产区9个产粮大县7%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在系统梳理非正式制度与亲环境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制度与农户亲环境行为之间存在多样化的理论联系.而不仅是递进式、间接地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2)农户搭便车行为与对同伴亲环境行为高度怀疑之间相...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农户 亲环境行为 秸秆处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利京 赵瑾
本文应用建构扎根理论,以秸秆处理行为为例,厘清了影响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研究发现,心理认知、行为成本、社会约束和法规产业状况四个主类属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存在显著影响。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即心理认知—情境—行为模型,并提出了对农户行为进行干预的政策建议和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清卉 李世平 南灵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为重大和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转变已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户实施以绿色、可持续为目标的亲环境农业生产行为,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环境素养划分为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3个维度,在考虑社会规范这一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下,利用江苏、安徽、甘肃、陕西和山西5省1023份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均可促进农户的亲环境行为,且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认知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未发挥显著影响,在考虑了可能会因为反向因果以及遗漏变量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②社会规范可正向调节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③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多、地块细碎化程度越低的农户,越有可能实施亲环境行为;同时,相较于男性、兼农户和租用别人土地的农户,女性、纯农户和种植自家土地的农户更可能实施亲环境行为。依据结论提出培育农户的环境责任感、开办田间学校、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的模范与标杆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红丽 李洁艳 史丹丹
[目的]本文利用河南省滑县5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研究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来分析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①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会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行为,而生态认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农田保护责任意识和化肥减量认知正向影响着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②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尤其在约束农户行为方面的效果较差;③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中起中介效应。[结论]基于当前以环境规制为主的治理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继续增强环境规制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也要发挥好农户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行为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好地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敏 颜廷武
在能源结构变迁和农牧分离背景下,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对发展高质量生态农业、治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湖北省4市(州)628份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户技术认知体系,并利用Logit模型分析技术认知、环境规制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可度偏低,秸秆还田技术高昂的成本与不确定性是导致农户技术认可程度偏低的主要原因。(2)经济效益、技术易用性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本投入、技术适用性、技术风险则会显著抑制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3)处罚约束因具有强制性特点,利于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有序化,直接影响农户决策过程;而经济激励间接影响农户决策,在经济效益、技术风险影响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对此,应多措并举提高农户的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水平,多方联动促进秸秆还田技术产学研用协同,精准识别政策受众和政策效果并分类施策,以有效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技术认知 经济激励 处罚约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鹏 白福臣 郑沃林
基于构建的“环境规制—数字化—农业面源污染”分析框架,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地理探测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下的政策强制干预手段和经济激励手段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与环境规制相比,数字化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主要来源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绿色数字金融赋能农业绿色生产;环境规制和数字化的交互作用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主要源于数字化增强了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进而促进农户规则感知以及赋能政府经济激励的横向调节手段。基于上述结论,从发挥政府指引作用、拓宽农户参与渠道、加强农村数字化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环境规制 数字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鹏 白福臣 郑沃林
基于构建的“环境规制—数字化—农业面源污染”分析框架,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地理探测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下的政策强制干预手段和经济激励手段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与环境规制相比,数字化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主要来源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绿色数字金融赋能农业绿色生产;环境规制和数字化的交互作用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主要源于数字化增强了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进而促进农户规则感知以及赋能政府经济激励的横向调节手段。基于上述结论,从发挥政府指引作用、拓宽农户参与渠道、加强农村数字化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环境规制 数字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慧 赵凯
本文根据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动态优化模型理论分析了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山东省549户农户1417块地块的样本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从家庭层面和地块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影响及其差异,以期为制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之间均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但上述关系因地块属性不同而呈现差异,自家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倒"U"型关系;而转入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U"型关系。最后,提出政府应积极推进农地流转,促使农户耕地连片规模经营中应注意其适度性,以及加强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和管理等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翁艺青 黄森慰 黄可扬
当前,农村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相对落后。政府环境规制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主要手段,其对农户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程度关系着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农户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中的主要主体之一。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回归与倾向得分匹配,构建政府环境规制的反事实框架,研究政府环境规制对农户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规制能够提升农户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农户环境治理的意愿,影响效应为29.2%。因此,本文提出发挥环境规制促进作用的措施,助力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治理意愿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柴若熔 杨阳 祝宏辉
信息是决策的前提,个体的信息视野越宽广,其信息活动范围就越大,也就越能够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但当前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都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信息源的整体效应。本文从媒介信息传播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秦安县58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户亲环境行为整体上并不积极,但农户更倾向于参与低成本的亲环境行为,而不是高成本的亲环境行为。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有促进作用,但目前电子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此外,与人际信息源相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对高成本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生态认知在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丰富信息行为与农户的生态环境行为的理论认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