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1)
2023(8713)
2022(7441)
2021(6631)
2020(5572)
2019(12484)
2018(12263)
2017(23399)
2016(12684)
2015(13961)
2014(13841)
2013(13490)
2012(12360)
2011(11223)
2010(11266)
2009(10631)
2008(10551)
2007(9595)
2006(8616)
2005(8019)
作者
(37199)
(31219)
(31010)
(29406)
(19608)
(14790)
(14068)
(11935)
(11757)
(11104)
(10687)
(10443)
(9928)
(9856)
(9730)
(9550)
(9206)
(9109)
(8840)
(8767)
(7712)
(7606)
(7486)
(7023)
(6934)
(6923)
(6841)
(6833)
(6251)
(6097)
学科
(50279)
经济(50202)
管理(46702)
(39351)
(32096)
企业(32096)
方法(20753)
数学(18254)
数学方法(18087)
(17524)
环境(15282)
(15163)
(14182)
中国(13815)
业经(12031)
技术(10832)
(10825)
(10188)
(10095)
农业(9889)
地方(9685)
(9263)
金融(9261)
(9189)
(9168)
银行(9164)
财务(9148)
财务管理(9119)
(8800)
企业财务(8698)
机构
大学(184582)
学院(183718)
(79492)
经济(77899)
管理(71580)
研究(63825)
理学(61753)
理学院(61140)
管理学(60262)
管理学院(59927)
中国(48605)
(39751)
(38623)
科学(38050)
(32126)
(31897)
财经(30457)
中心(29437)
研究所(28675)
(28450)
业大(28119)
(27650)
经济学(25073)
农业(25025)
北京(23938)
(22996)
经济学院(22636)
财经大学(22549)
(21918)
师范(21670)
基金
项目(125632)
科学(100373)
基金(92830)
研究(91876)
(81240)
国家(80600)
科学基金(69514)
社会(61276)
社会科(58290)
社会科学(58272)
(49191)
基金项目(48978)
自然(43386)
自然科(42367)
自然科学(42357)
自然科学基金(41647)
(40956)
教育(40611)
资助(37161)
编号(34906)
(29430)
成果(28638)
重点(28586)
(28434)
(27447)
(27232)
国家社会(26628)
创新(25887)
课题(24487)
教育部(24392)
期刊
(88143)
经济(88143)
研究(54978)
中国(40826)
(32347)
(28983)
学报(28623)
管理(27349)
科学(27197)
大学(22406)
学学(21336)
农业(19379)
(17321)
金融(17321)
教育(16329)
财经(15536)
技术(15356)
经济研究(13664)
业经(13389)
(13357)
问题(11446)
科技(11140)
(10133)
技术经济(9653)
(9028)
(8275)
统计(8273)
现代(8255)
(8207)
论坛(8207)
共检索到277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魁早  骆莙函  
本文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对2009—2017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运用SYS-GMM和工具变量法等多种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与政府科技支持对地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政府科技支持的联合实施具有促进地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长效机制,既增强了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又显著提升了政府科技支持的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以及替换核心变量衡量指标等多种检验后,仍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两者的协同效应主要通过节能、减排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途径与机制实现。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两者对沿海地区、省会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两者的协同效应在2012—2016年期间及之后有所增强;在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分位点和高分位点的地级市,两者的协同效应相对较弱。本文验证了环境规制与政府科技支持这一激励约束机制对地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影响,为促进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新蜀  李梦洁  
本文选用方向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能源环境约束下2003~2015年我国省际层面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并借助面板模型分析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力度较高的地区对应较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OFDI和环境规制均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符合"波特假说",同时环境规制能够促使OFDI发挥技术溢出与结构优化效应来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间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应合理把握环境规制力度并向中等标准组看齐;门槛检验显示,OFDI的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门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籍艳丽  辜子寅  薛洁  
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需考虑治理转型等制度变量。文章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EBM-GML法测度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运用面板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治理转型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呈显著的“倒N”型关系,且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治理转型水平提档升级,环境规制的影响呈现“促进—抑制—促进”的动态演变。从区域来看,内陆地区与全国一致,沿海地区两者间呈“U”型关系,且存在“抑制—促进”的单一门槛效应。当前,大部分省份治理转型水平已跨越门槛值,强化环境规制有助于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长林  李博涵  吴瑞君  
本文基于2005~2020年283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探讨了资源禀赋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环境规制强度跨过一定的门槛值后,环境规制会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资源禀赋不仅会阻碍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还会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说明资源禀赋会抑制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渠道促进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东中部和西部城市、高收入和低收入城市均呈现“U”型关系;资源禀赋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本文对于政府创新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政策和环境保护体制、促进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旺  左文婷  
文章以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2003—2011年我国省级层面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借助于面板模型分析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随着市场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会提升,但是,到一定程度后,这种作用会逐渐减弱,即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2)严格适宜的市场型环境规制能激发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生产率的"双赢",由此验证了"波特假说"。(3)使用不同的环境规制变量,并用环保人数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工具变量来克服反向因果关系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命令控制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但这一作用弱于市场型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还未显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就中国的具体实践而言,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作用受地区技术创新、要素结构和FDI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影响效应最大的路径是要素结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艳琴  
基于环境成本和技术创新两个视角,文章对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现行的环境规制政策,提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政府环境规制职能和采用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的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国工业沿着持续、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张纯洪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内含了环境规制因素,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短期抑制、长期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波特假说"。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所引致的污染治理成本和排放成本并不相同。如果污染治理成本相对小于污染排放成本,则环境规制实施当期就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否则会使之恶化。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其在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效应的相对强弱。在有效环境规制工具选择问题研究上,提出从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环境规制的研究路径,通过"剔除"环境规制变量前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识别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瑜   唐梦晗   王敏  
经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战略决策,政府环境审计在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2013~2022年我国281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环境审计可以有效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水平高、数字经济赋能强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作用路径检验发现,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增强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公众环境关注度以及地区污染治理等方面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政府环境审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还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嘉琪  卜伟  
构建内生技术进步的两部门模型,揭示了要素的行业间配置在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影响的中介作用,并利用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工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和研发部门产出补偿和创新补偿的相对大小会改变环境规制对行业间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影响,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综合效果影响GTFP的水平;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直接影响呈倒“U”型,行业间要素配置比例的改善能够“翻转”高强度规制对工业GTFP的抑制作用;污染密集型行业要素配置比例过高会强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抑制作用,提高清洁型行业的要素配置比例能够改善高强度市场激励型规制对工业GTFP的抑制;资本对规制效果的影响更大,但劳动对规制效果的影响更持久,高强度规制能够增强厂商对人力资本的偏好。制定以要素在两行业间合理配置为导向的环境规制政策,混合使用不同类型规制政策,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均有利于加快中国工业行业的结构转型,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