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9)
2023(8104)
2022(6785)
2021(6026)
2020(5215)
2019(11468)
2018(11451)
2017(22392)
2016(11906)
2015(13091)
2014(13148)
2013(13046)
2012(12000)
2011(10876)
2010(10946)
2009(10302)
2008(10242)
2007(9533)
2006(8451)
2005(7932)
作者
(34443)
(29084)
(28853)
(27669)
(18346)
(13686)
(13075)
(11105)
(10885)
(10413)
(9979)
(9604)
(9357)
(9344)
(9159)
(8927)
(8792)
(8534)
(8352)
(8267)
(7471)
(7070)
(7019)
(6598)
(6517)
(6472)
(6369)
(6360)
(5789)
(5675)
学科
(53063)
经济(52993)
管理(45700)
(42446)
(36867)
企业(36867)
方法(19909)
数学(16689)
数学方法(16555)
(16141)
(15549)
技术(15135)
(13976)
业经(13954)
中国(12766)
环境(12294)
(11794)
产业(11042)
地方(10548)
体制(10208)
(10046)
财务(10022)
财务管理(9997)
(9958)
企业财务(9590)
(9501)
农业(8959)
技术管理(8561)
(8510)
贸易(8507)
机构
学院(177784)
大学(176603)
(79246)
经济(77751)
管理(70108)
理学(60231)
研究(59984)
理学院(59642)
管理学(58893)
管理学院(58551)
中国(44687)
(37418)
(37069)
科学(34192)
(29419)
财经(29126)
(27939)
中心(27038)
研究所(26321)
(26223)
(25872)
经济学(24917)
业大(24152)
北京(23116)
经济学院(22474)
(21966)
财经大学(21431)
(21303)
(21267)
师范(21069)
基金
项目(118345)
科学(95029)
研究(88428)
基金(87040)
(75108)
国家(74553)
科学基金(64950)
社会(59017)
社会科(56304)
社会科学(56291)
(46922)
基金项目(45954)
自然(40028)
教育(39530)
自然科(39057)
自然科学(39049)
(38422)
自然科学基金(38394)
资助(34840)
编号(34432)
(28097)
成果(27640)
重点(27053)
(26939)
(26690)
(26114)
国家社会(25230)
创新(24582)
课题(24086)
教育部(23410)
期刊
(90805)
经济(90805)
研究(53544)
中国(37174)
(30400)
管理(28593)
科学(24814)
学报(24437)
(24001)
大学(19579)
学学(18617)
技术(18250)
教育(16172)
农业(16070)
(15358)
金融(15358)
财经(15313)
业经(14871)
经济研究(14522)
(13361)
问题(11985)
技术经济(10918)
科技(9956)
(8911)
现代(8566)
(8265)
商业(8097)
(8089)
论坛(8089)
(7793)
共检索到268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晶晶  江三良  焦勇  
新发展格局下,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实现“双循环”的重点任务,在创新驱动和经济绿色发展要求下,如何从技术进步视角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点。文章通过采用199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偏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偏向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作用;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偏向相互作用,使技术进步偏向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作用得到加强;资本偏向程度较强的地区适合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资本偏向较弱或者出现劳动偏向时,需采取较强的环境规制强度。随偏向程度的降低,应逐渐加强环境规制,偏向程度高于1.595时,弱环境规制有利于高级化但不利于合理化;介于1.388~1.595时,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既有利于高级化也有利于合理化;低于1.388时,加强环境规制,将不利于合理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涛  王振华  张广胜  
技术进步具有不同的偏向,由此会导致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引入哈罗德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以中国1 869个县域为例,运用空间面板SARAR模型验证了技术进步偏向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县域技术进步偏向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有利于推动中国县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涛  王振华  张广胜  
技术进步具有不同的偏向,由此会导致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引入哈罗德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以中国1 869个县域为例,运用空间面板SARAR模型验证了技术进步偏向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县域技术进步偏向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有利于推动中国县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修静  张振华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碳减排政策的优化调整成为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对我国节能、低碳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表征我国节能低碳环境规制力度,放松技术进步中性假设,测度经济系统对技术进步的能源偏向性,并运用纠正怀特异方差的全局最小二乘法对节能低碳规制政策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经济对碳排放的偏向性最高,能源次之;节能规制政策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较小,在节能政策方面还需进一步拓展边界、探索可能性;碳减排规制对技术进步二氧化碳偏离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规制效应有待提升,需进一步强化相关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玉爽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构建理论框架揭示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过程,阐释环境规制影响技术进步偏向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路径及机制,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测算各省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利用2000-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各省份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运用SYS-GMM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特征,当前我国环境规制实施强度已过拐点,有利于促进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通过技术进步偏向这一路径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环境规制处于促进技术进步偏向劳动的阶段;进一步的分区域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南方、北方地区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均呈U形且已过拐点,但中介效应只存在于南方地区。因此,政府和环保部门要灵活采用环境规制政策,不应不计民生影响地达到环保指标,忽视政策对劳动力相对资本的使用效率、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最终导致劳动者收入承受环境规制的主要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殷晓彦  崔占峰  
技术进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促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这一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有偏性密切相关。论文从宏观角度入手,选取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技术偏向性进步指数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不同区域间未见差异。多元中介效应检验证明,这一促进作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考虑稳健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殷晓彦  崔占峰  
技术进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促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这一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有偏性密切相关。论文从宏观角度入手,选取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技术偏向性进步指数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不同区域间未见差异。多元中介效应检验证明,这一促进作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考虑稳健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学涛  王振华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基于中国1869个县域面板数据测度农业生产效率及技术进步偏向,采用空间SARAR模型验证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中国农业部门属于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效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稳健;农业部门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而农业部门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  柏喆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是探究收入均衡分配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路径,使用省级层面面板数据,通过供给面标准化系统法测算省级技术进步偏向,并在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偏向促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作用的基础上,重新探究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劳动的要素禀赋效应、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发生的逆转作用。结果显示:第一,技术进步偏向通过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各省份资本与劳动的相对边际产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整体上,1990-2016年技术进步偏向不仅可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趋势,而且能够解释2007年以来劳动收入份额出现的上升趋势。第二,资本与劳动的要素禀赋是使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关键要素,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稳定负相关关系。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稳定正相关关系。第三,基于产业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进一步考察再次表明产业结构是作用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文海漓  夏惟怡  陈修谦  
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该区域间海洋经济产业合作新格局的建立与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技术进步偏向理论,利用2008—2019年中国—东盟区域海洋经济产业结构面板数据,对中国—东盟区域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其相关合作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面:技术进步偏向要素相同的区域在空间地理位置上是相互邻近的对应关系;技术进步偏向对于中国—东盟区域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效应具有积极作用,且在产业结构优化中是一种根本途径;不同技术进步偏向要素对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现当中具有正向积极作用,而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在区域经济产业机构合理化的实现当中则具有负面消极作用。并从增强战略互信、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推动科技创新、加强金融扶持等方面提出中国—东盟区域海洋经济产业合作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东华  崔岩  
技术进步通常耦合于资本与劳动的累积过程,并对资本与劳动的边际产出产生差异化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偏向性不仅取决于内生因素,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规制就是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拓展C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机制,通过可行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测度了中国28个省份的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双重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制造业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资本;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不同,正式环境规制会强化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则会弱化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政府应制定适宜的科技、产业和环境规制政策,引导企业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方向并与其要素禀赋相匹配,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红雨  李奕杰  
文章通过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对环境规制影响能源效率的效应开展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为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以及能源效率的关系做出更一般的解释。结果表明:偏向性技术进步在“能源/资本”之间呈现节能效应,而在“能源/劳动”之间表现为能源回弹效应;正式环境规制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扩大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而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够直接提高能源效率;边际效用弹性负向调节了节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的关系,具有放大能源回弹效应的作用。文章最后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艳  潘明明  龚新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明明  王艳  龚新蜀  
本文借助30个省区2001~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制度环境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中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低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抑制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高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促进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我国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省区;在制度环境具体维度中,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情况、要素市场发育情况和中介组织发育与法律健全五项市场化程度及经济开放度是关键维度,也是制度改革的关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明明  王艳  龚新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