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6)
2023(15345)
2022(13036)
2021(11657)
2020(9629)
2019(21356)
2018(21154)
2017(39387)
2016(21000)
2015(23383)
2014(23337)
2013(22931)
2012(21766)
2011(19936)
2010(20500)
2009(19218)
2008(18872)
2007(17180)
2006(15701)
2005(14757)
作者
(61369)
(51320)
(51061)
(48597)
(33131)
(24440)
(22948)
(19572)
(19469)
(18391)
(17795)
(17126)
(16817)
(16503)
(16137)
(15915)
(15207)
(14870)
(14830)
(14429)
(13106)
(12589)
(12275)
(11929)
(11513)
(11463)
(11448)
(11364)
(10293)
(10092)
学科
(105553)
经济(105441)
管理(70672)
(64200)
(53239)
企业(53239)
中国(32674)
方法(31242)
地方(29502)
数学(26011)
数学方法(25787)
(24846)
业经(24068)
技术(23140)
(22662)
(21763)
(19276)
环境(18837)
(17220)
农业(17204)
银行(17193)
(17044)
金融(17042)
地方经济(17020)
(16676)
(15313)
(15309)
贸易(15291)
(15243)
(14681)
机构
学院(308081)
大学(305916)
(136815)
经济(133888)
管理(115117)
研究(113134)
理学(96686)
理学院(95569)
管理学(94256)
管理学院(93658)
中国(86042)
(66446)
科学(64702)
(63609)
(56631)
中心(50334)
研究所(50334)
(50221)
财经(48523)
(45285)
(43642)
北京(42741)
经济学(42480)
(41490)
(41427)
师范(41121)
业大(39747)
(39653)
经济学院(37643)
财经大学(35377)
基金
项目(195304)
科学(155470)
研究(147744)
基金(139978)
(120697)
国家(119650)
科学基金(103471)
社会(96968)
社会科(92079)
社会科学(92057)
(78063)
基金项目(73728)
教育(67158)
(64337)
自然(62925)
自然科(61455)
自然科学(61442)
自然科学基金(60333)
编号(58353)
资助(55522)
成果(48027)
(47705)
(45387)
重点(44738)
课题(43029)
(42960)
创新(41722)
(40758)
国家社会(40477)
发展(39050)
期刊
(169885)
经济(169885)
研究(103950)
中国(74782)
(49793)
管理(49102)
(42866)
科学(41564)
学报(40852)
教育(38263)
(32760)
金融(32760)
大学(32348)
技术(30742)
学学(30273)
农业(28866)
经济研究(27285)
业经(26186)
财经(25270)
问题(22323)
(22090)
技术经济(17832)
科技(16320)
(16190)
(15772)
世界(15325)
现代(15146)
(15008)
论坛(15008)
国际(14465)
共检索到502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美华  
文章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质量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并构建系统GMM模型深入考察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技术创新传导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且区域异质性显著;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中介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武云亮  钱嘉兢  张廷海  
文章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05—2018年长三角41个城市环境规制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并以绿色专利刻画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这一结论在选取空气流通指数作为工具变量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区域异质性上,苏浙沪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相对于安徽和外围城市,环境规制红利的释放更为充分;影响机制上,激发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是环境规制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溢出效应呈现出与本地相同的"倒U"型非线性变化趋势,且对于经济上依赖性越强的地区,这种影响越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森林  鲍涵  郝均  曾刚  
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复杂且有争议的议题。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首先科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动态演变;其次,借鉴可拓展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深入探究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环境规制和绿色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绿色发展水平从东南向西北,呈现圈层式递减态势,而环境规制强度重心经历了由东南向西北转移的演变。(2)总体上,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城市绿色发展,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会抑制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3)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即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约为50.1%。因此,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来制定本地的环境规制,并重视提升本地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目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丽娜  
城市群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空间拓展、发展功能转换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空间结构因城市增长的空间异质性而发生动态演化,多中心化发展趋势日渐形成,直接推动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经济绩效。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典型区域,已呈现出多中心化发展特征,对城市群系统层级体系演化发挥着显著作用。通过构建多中心性指数,衡量城市在城市群系统中的中心度,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效应的交互影响,探讨多中心化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多中心化发展显著促进长三角城市经济绩效提升,而且首位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着异质性、非线性影响,与其自身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具有差异化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德连   周丽华   韩梦  
FDI和技术创新是长三角城市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FDI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以及技术创新在FDI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FDI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集群网络化、产业链优化和劳动力流动;技术创新在FDI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长三角城市群促进FDI高质量发展、提高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FDI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大春  孙明月  
高速铁路建成是否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需要从实证角度验证。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运用2006-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人均GDP增长率和城乡差距的影响。单变量分析结果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人均GDP增长率有显著性提高,可能对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双重差分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单变量分析结果:在当前中国经济整体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从短期来看,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高速铁路建成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铁城市城乡差距。基于部分控制变量在统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鞠立新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正在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后极化时代":一方面,在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宁、杭、甬、苏、锡、常、镇、扬、通等一系列大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其经济发展的速度早已经超过了上海,在不少产业领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正在紧紧追赶上海。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带动功能和领先程度明显弱化了,在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显露出多极化、扁平化和同质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其他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持续超高速增长,正在迅速拉近同长三角经济的距离,全国的城市群经济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也正在出现一些多极化趋向,长三角既有的竞争优势也正在逐渐被扁平化。面对这样的"后极化时代",长三角城市群应当重点趋向于调整结构、产业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晶   徐志超  
本文以2003~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为样本构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探究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效应与传导机制。结果显示:(1)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非都市圈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显著,但都市圈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有所减弱且溢出效应不显著;非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显著;(3)技术创新通过节能减排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宜在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地区协作机制、发挥都市圈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方面重点发力,以促进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宇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和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城市经济韧性、流通效率协调发展水平以及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韧性和流通效率水平地区分布不均衡,其中东部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西部较低,核心区域城市耦合协调度较高,其次是中心区,外围区较低,磨合耦合和中度协调类型城市占比较大。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正相相关,整体显著性逐渐减弱,集聚类型以“高-高”和“低-低”为主,热点区域城市多于冷点区域,极化效应减弱。加强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推动流通业创新技术和绿色经济转型、加强社会参与和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方能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白雪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各城市之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距。文章结合经济重心的研究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从1982-2013年经济重心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进行计算,结合相对经济发展速度、偏态系数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对区域均衡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调霞  梁双波  
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选用泰尔指数对该区域近15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城市群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呈相对均衡化发展的趋势,省域内、等级城市内部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演变的重要原因;江苏和浙江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安徽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有扩大倾向;中、小城市和2010年至今的超大及特大城市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呈扩大之势,大城市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在缩小。据此从高速铁路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体制机制构建等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芳林  张梅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区域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区域是否协调发展已成为该地区能否形成新增长极的关键因素。文章根据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要求,选取长三角相关指标并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法探讨空间耦合协调及集聚现象。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面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考验相对更严峻;长三角核心区整体耦合度不高,绝大部分地区为拮抗型耦合;协调值范围从0.30到0.89,整体差异较大,但失调现象不明显;耦合协调类型空间差异明显,属于拮抗良好协调类型最多;局部空间集聚存在,但是全局空间集聚现象不明显,整体协调联动作用有待强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佳璐   马志强   李明星  
以长三角城市群联合申请专利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群技术协同创新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揭示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静态特征(网络位置、网络关系强度)与动态特征(扩张性、稳定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网络位置、自我中心网络稳定性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关系强度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自我中心网络扩张性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网络位置、网络关系强度、稳定性与绿色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晓合  孙倩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长三角地区走的是渐进式制度创新的改革道路,这一改革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对于这一作用,本文尝试用岭回归、经济增长收敛性等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探讨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的改革行为在我国渐进式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伟林  
通常,经济学家研究的或是资源配置和宏观景气,或是经济制度及其运行;城市经济学家则侧重研究企业或居民的选址,与空间建立了联系。到目前为止,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领域,关于经济转型与空间演变的图像尚不清晰。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概念分析,通过讨论政府竞争和企业选址的动机,以及人地矛盾和信息冲击,揭示要素流动及其空间分布的背后机制,透视长三角城市群将可能怎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