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9)
- 2023(14732)
- 2022(12469)
- 2021(11136)
- 2020(9162)
- 2019(20341)
- 2018(20097)
- 2017(37399)
- 2016(19928)
- 2015(22214)
- 2014(21961)
- 2013(21631)
- 2012(20578)
- 2011(18783)
- 2010(19415)
- 2009(18230)
- 2008(17882)
- 2007(16375)
- 2006(14981)
- 2005(14110)
- 学科
- 济(100296)
- 经济(100193)
- 管理(68767)
- 业(63111)
- 企(52730)
- 企业(52730)
- 方法(29810)
- 中国(29183)
- 地方(27247)
- 数学(24713)
- 数学方法(24508)
- 农(23883)
- 业经(23311)
- 技术(22995)
- 财(22078)
- 制(21008)
- 环境(18714)
- 学(18393)
- 银(16862)
- 银行(16833)
- 融(16764)
- 金融(16762)
- 农业(16475)
- 地方经济(16459)
- 行(16323)
- 体(14994)
- 贸(14844)
- 贸易(14827)
- 技术管理(14546)
- 发(14376)
- 机构
- 学院(293368)
- 大学(290424)
- 济(131233)
- 经济(128584)
- 管理(109795)
- 研究(106825)
- 理学(92229)
- 理学院(91236)
- 管理学(89990)
- 管理学院(89433)
- 中国(81524)
- 京(62443)
- 财(61226)
- 科学(60774)
- 所(53767)
- 江(47848)
- 研究所(47770)
- 中心(47578)
- 财经(46634)
- 农(44042)
- 经(41927)
- 经济学(40709)
- 北京(40310)
- 院(38755)
- 范(38545)
- 业大(38309)
- 师范(38179)
- 州(37630)
- 经济学院(36083)
- 财经大学(33980)
- 基金
- 项目(184818)
- 科学(146842)
- 研究(140374)
- 基金(131966)
- 家(113760)
- 国家(112766)
- 科学基金(97366)
- 社会(91788)
- 社会科(87197)
- 社会科学(87177)
- 省(74786)
- 基金项目(69083)
- 教育(63853)
- 划(60996)
- 自然(58833)
- 自然科(57440)
- 自然科学(57427)
- 自然科学基金(56406)
- 编号(55391)
- 资助(52728)
- 成果(45751)
- 发(45613)
- 创(43775)
- 重点(42408)
- 课题(40793)
- 部(40604)
- 创新(40174)
- 制(39164)
- 国家社会(38391)
- 发展(37387)
- 期刊
- 济(163263)
- 经济(163263)
- 研究(97811)
- 中国(71673)
- 财(48292)
- 管理(47384)
- 农(42098)
- 学报(39862)
- 科学(39477)
- 教育(36778)
- 融(31785)
- 金融(31785)
- 大学(31559)
- 技术(29750)
- 学学(29555)
- 农业(28481)
- 经济研究(26464)
- 业经(25459)
- 财经(24428)
- 经(21287)
- 问题(20136)
- 技术经济(17463)
- 科技(16022)
- 贸(15763)
- 业(15514)
- 世界(14842)
- 坛(14485)
- 论坛(14485)
- 国际(14173)
- 现代(13815)
共检索到478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旭霞 雷汉云 王珊珊
当前重点关注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但很少关注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共同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文章以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探究在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条件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在技术创新调节变量的作用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是提高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核心助推力量,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引入技术创新这一中间调节变量的作用后,技术创新能够在环境规制提高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层面上起显著的补充作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时间层面上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空间层面上的“溢出效应”,且时间上的“累加效应”比“空间溢出效应”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斌会 伍桑妮
本文基于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市)的面板数据,以耦合协调度划分区域类型,应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匹配区域的环境规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而低匹配区域的环境规制阻碍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相较于低匹配区域,高匹配区域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程度更大,作用时间更长;高匹配区域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对环境规制表现为负向影响,而低匹配区域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对环境规制表现为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应时刻关注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协调程度,正确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强度,避免盲目加大环境规制力度而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武云亮 钱嘉兢 张廷海
文章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05—2018年长三角41个城市环境规制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并以绿色专利刻画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这一结论在选取空气流通指数作为工具变量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区域异质性上,苏浙沪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相对于安徽和外围城市,环境规制红利的释放更为充分;影响机制上,激发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是环境规制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溢出效应呈现出与本地相同的"倒U"型非线性变化趋势,且对于经济上依赖性越强的地区,这种影响越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郎立魁 郏聚宝 王丰效
为分析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文章基于2012—2021年时间序列数据,从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选取代表绿色技术创新的系统性指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领域选取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根据熵权-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分别计算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的综合得分,基于综合得分构建VAR模型并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表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二者存在同步增长趋势;绿色技术创新进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击效应一直为正向效应影响,且短期影响强度更为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书 胡祥和 周吉峙 向宽虎
制造业集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8~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制造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将总样本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析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且各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均有待提升。因此,仍需鼓励制造业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炳军 曹斌 周方
构建创新生态共生系统对转型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框架,测度了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以及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产生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呈现“显著抑制—显著促进”的演变过程;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及污染程度低的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小婷 李敏
文章选取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赋能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可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继而促进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在中部地区和绿色金融发达地区更为明显。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伴随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跨过不同门槛值,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吴孟思
碳达峰碳中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战略任务,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两大任务的重要支撑。文章通过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碳减排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均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绿色技术创新未能与碳减排、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未能发挥对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有效支撑;研发投入强度、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提高耦合协调度的推动因素,而绿色发明申请占比未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彦博 李想
本文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存在技术创新效应;督察行动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但非国有企业对中央环保督察的敏感性更高;在督察行动中不存在模仿效应,但政策效果在东、中、西3个地区呈现异质格局。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不具有长期性,因此,需要确立中央环保督察的常态化机制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雄 郭树龙
环境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在空间视域研究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并运用中国城市与城市群样本在时空动态SDM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与时间惯性效应;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具有传导机制。在城市群样本下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推动作用,但尚未发挥传导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喆 郑江淮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平衡问题成为新发展理念下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基于绿色创新视角,深入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影响及其环境政策选择,并运用199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2012—2016年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GDP增速地区明显增多,地区经济发展开始从过度追求“量”向注重“质”的方向转变。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技术创新能通过释放节能减排效应、促进产业结构清洁化以及引领市场需求来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节能减排是最主要的中介路径。进一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环境政策选择进行检验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而“利用市场”和“建立市场”的激励型环境规制能有效推动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且“建立市场”的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更强。因此要进一步突出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不断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实施“建立市场”的激励型环境规制等,以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及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具有积极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区域异质性;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门槛检验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基于此,提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化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统筹全国环境规制空间布局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及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具有积极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区域异质性;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门槛检验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基于此,提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化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统筹全国环境规制空间布局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林珠 孙艺欣 徐德义
以黄河流域各省份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考察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2)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各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一一对应。(3)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关系,且影响效果显著,即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林珠 孙艺欣 徐德义
基于长江经济带2011—2020年的数据,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标及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指标,运用非期望产出slacks-based measure-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SBM-DEA)模型及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综合指标进行测度,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水平,并依据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地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稳定上升,整体上由初级协调转变为良好协调,说明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绿色发展间存在较强的互动水平和较高的协调关系;(2)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绿色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长期上体现为相互促进;短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关系,高质量绿色发展可以引导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对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存在滞后效应;(3)对绿色创新效率分解得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指数。相比于绿色技术效率,绿色技术进步更能够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影响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间的动态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