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1)
- 2023(9846)
- 2022(8369)
- 2021(7550)
- 2020(6386)
- 2019(13842)
- 2018(13711)
- 2017(25940)
- 2016(13676)
- 2015(15107)
- 2014(14436)
- 2013(13916)
- 2012(12647)
- 2011(11457)
- 2010(11570)
- 2009(10859)
- 2008(10788)
- 2007(9923)
- 2006(8834)
- 2005(8060)
- 学科
- 管理(54423)
- 济(52422)
- 经济(52346)
- 业(50004)
- 企(44362)
- 企业(44362)
- 方法(20841)
- 技术(20355)
- 数学(17326)
- 财(17249)
- 数学方法(17169)
- 制(15330)
- 中国(14788)
- 业经(14074)
- 技术管理(13591)
- 环境(13385)
- 农(13362)
- 划(11320)
- 体(10807)
- 务(10569)
- 财务(10544)
- 财务管理(10521)
- 企业财务(10044)
- 银(9989)
- 银行(9970)
- 行(9545)
- 学(9519)
- 融(9415)
- 金融(9412)
- 体制(9197)
- 机构
- 学院(193875)
- 大学(193191)
- 济(84896)
- 经济(83258)
- 管理(78340)
- 理学(67425)
- 理学院(66798)
- 管理学(65983)
- 管理学院(65597)
- 研究(63189)
- 中国(48295)
- 财(41130)
- 京(39516)
- 科学(35525)
- 财经(32111)
- 江(30373)
- 所(30261)
- 经(29157)
- 中心(29073)
- 研究所(26967)
- 经济学(26730)
- 农(25548)
- 业大(25426)
- 北京(24573)
- 经济学院(24080)
- 财经大学(23895)
- 院(23354)
- 州(23251)
- 范(22879)
- 师范(22659)
- 基金
- 项目(131288)
- 科学(106544)
- 研究(99220)
- 基金(97057)
- 家(83767)
- 国家(83120)
- 科学基金(73311)
- 社会(66665)
- 社会科(63466)
- 社会科学(63451)
- 省(52057)
- 基金项目(51367)
- 教育(45352)
- 自然(45262)
- 自然科(44288)
- 自然科学(44279)
- 自然科学基金(43526)
- 划(42694)
- 编号(38044)
- 资助(37539)
- 创(34061)
- 制(31397)
- 创新(30900)
- 成果(30095)
- 部(29767)
- 重点(29709)
- 国家社会(28728)
- 发(28314)
- 课题(26991)
- 教育部(26306)
共检索到295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会忠 辛佼 韩沅刚
文章运用Tapio弹性系数法测算2006—2017年中国工业煤耗强度与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之间的脱钩指数,分析工业煤耗强度与环境规制、技术创新间的脱钩状态,并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煤耗强度的协整关系及内在联系。结果显示:工业煤耗强度与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之间均呈现"震荡波动"到"脱钩持续"的演变趋势;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煤耗强度三者间存在协整关系,而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非协整关系,未能够通过倒逼技术创新间接降低工业煤耗强度;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短期内均能有效降低工业煤耗强度,但长期对工业煤耗强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均能有效预测工业煤耗强度的变动。据此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完善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指标,提高长期规制效果;通过推进能源市场机制和加强创新投入,并配合产业规制措施,促进工业煤耗强度的降低。
关键词:
工业煤耗强度 环境规制 脱钩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桁宇 马春爱 汤桐 郝馥莹
文章以环境规制为切入点,利用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2016—2019年801个样本观测值,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能源强度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能源强度并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支持了“波特假说”;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效率在环境规制降低企业能源强度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效率中介效应占比更高,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响应环境规制并降低能源强度;高碳排放企业相较于低碳排放企业面临的环境规制压力更大,能更好地降低能源强度。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能源强度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小钢
绿色技术创新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本文依据中国普遍存在研发补贴的特征事实,构建了研发支持(补贴)与环境规制政策双重互动的绿色技术创新诱发机制模型,研究了激发绿色技术创新及其市场化应用的政策选择与效应。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研发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具有不同的绩效,而且同一政策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诱发也具有异质性效应。研发政策与环境规制政策存在显著的互动效应,研发支持政策能够透过绿色创新降低减排成本,进而推动企业遵从环境规制,只有二者结合使用并形成互补耦合,才能有效激发绿色创新。据此,本文提出了提升中国绿色创新水平的政策配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翔
本文基于2008-2017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及其他因素对工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持续动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是重要的中介变量。环境规制并非会无条件对工业结构高级化发挥倒逼作用,区位异质性也能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及FDI的交互效应产生重要影响。要推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应树立系统性思维,注重环境规制与创新驱动政策的相互协同,推行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构建面向绿色工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提升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水平,不断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和层次。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产业转型 工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运波 高志刚
文章选取2004—2016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双层级分析方法框架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工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验证了"波特假说"的严格且适宜的环境规制引致创新的观点。(2)环境规制引致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对采用资产贡献率和全员劳动生产效率来衡量的工业绩效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清洁型行业而言,环境规制引致技术创新对污染型行业经营绩效促进作用更加明显。(3)环境规制对衡量工业经营绩效的资产贡献率和全员劳动生产效率两个指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引致创新 经营绩效 波特假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仲伟周 耿紫珍 周明学
以我国28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行业异质性为调节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考虑行业异质性这个调节变量时,发现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环境规制对其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行业的资源密集程度越高,环境规制对其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这一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应充分考虑工业行业的异质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制政策,以更好地促进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贵生 侯莹
面对资源环境的发展困境,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以产业聚集度划分区域类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使用系统高斯混合模型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耗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耗具有短期抑制作用,非产业聚集区域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耗具有抑制作用,产业聚集区域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非产业聚集区域在后期可能会出现能源回弹效应;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非产业聚集区域的推动作用高于产业聚集区域。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区域特性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宏观环境资源调控,推动经济发展由低环境成本推动模式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宇科 刘蓝天
运用2007-2016年中国工业企业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企业规模和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强度、企业规模与环境规制强度交互项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质量间存在单门槛效应。当企业规模低于门槛值时,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中西部地区促进效果并不显著;当跨越门槛值后,均可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并且东部地区促进效果增强;以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质量间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相应门槛值时,东部地区促进效果显著,而中西部效果不显著;达到门槛值后,促进效果均显著,但东部地区促进程度稍有减弱;企业规模会间接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习平 庄金苑
文章选取2005—2019年283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所发挥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第一,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存在绿色技术创新门限效应,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低于4.9053时,环境规制不利于降低碳强度;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高于4.9053时,环境规制有利于降低碳强度。第二,从异质性检验来看,非省会城市和内陆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显著为负。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而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显著为负。而且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中,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超过门限值时,环境规制的影响系数变大且均显著为负。第三,中国城市碳强度存在一定的“时间惯性”,呈现“雪球效应”,且各城市碳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关系和空间集聚性。环境规制存在负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城市环境规制越严格,越有助于促进该城市碳强度下降。碳强度滞后一期的空间滞后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相邻城市前一期碳强度对该城市本期的碳强度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碳强度 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军 燕波涛
为研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煤炭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本文选取经济体排放二氧化硫(SO2)总量作为环境规制指标,采用与"煤"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作为技术创新指标,选取煤炭消费数量作为煤炭产业发展指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对我国2000~2016年相关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是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二者呈"U型"曲线,环境规制短期和长期有力于煤炭产业发展,中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需平衡产业规制强度;技术创新对煤炭产业发展短期提振效果显著,但技术创新短期内很难突破环境规制制约煤炭产业发展助推技术创新与环境规制发展。同时提出,环境规制管控要适度;技术创新从量变向质变转变;打造产业链"减排"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煤炭产业 VAR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 王宇
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形成,需要外部激励。在回顾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系统学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效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调控2005-2025年环境规制强度与研发投入的参数变化,模拟仿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研发投入均有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优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但在未来低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作用,且随时间变化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慧平 沙文兵
文章将反映公司治理的企业目标函数纳入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公司治理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系统GMM方法检验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公司治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独立董事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管理层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良好的公司治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调节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雯 刘程军
基于中国2007—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随机前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地理格局上看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点;正式环境规制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对邻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提高促进了邻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发展,但对本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作用显著为负;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但在与正式环境规制的交互下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交互推动了邻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能
实现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之间"双赢"的关键在于环境规制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文在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构建了数理模型,并基于区域异质性假定检验了我国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并确定了环境规制的最优规制水平。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是非线性的。在强度维度上,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符合"U"型关系,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由弱变强,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先降低后提高的影响。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还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则存在双门槛,经济发展水平跨越的门槛值越高,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政策涵义明显:政府切忌走入盲目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的误区,应根据各区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烨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