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10)
2023(17728)
2022(14934)
2021(13686)
2020(11736)
2019(26357)
2018(25955)
2017(49623)
2016(26275)
2015(29307)
2014(28566)
2013(28070)
2012(25451)
2011(22549)
2010(22738)
2009(21135)
2008(21011)
2007(18850)
2006(16511)
2005(14790)
作者
(71807)
(60092)
(60030)
(56903)
(38464)
(28693)
(27099)
(23240)
(22772)
(21464)
(20384)
(20376)
(19183)
(18927)
(18493)
(18467)
(17806)
(17517)
(17351)
(17344)
(14720)
(14584)
(14536)
(13870)
(13521)
(13372)
(13355)
(13299)
(11969)
(11772)
学科
(112216)
经济(112068)
(105097)
管理(97532)
(93531)
企业(93531)
方法(53755)
数学(44255)
数学方法(43793)
(38309)
(36376)
业经(33568)
中国(27641)
(26449)
财务(26392)
财务管理(26343)
(25476)
企业财务(25039)
技术(24713)
农业(23961)
(23260)
贸易(23244)
(22716)
理论(19851)
(19754)
(18755)
地方(18620)
(18439)
环境(18387)
(17672)
机构
学院(372585)
大学(367518)
(159576)
经济(156634)
管理(154652)
理学(133113)
理学院(131945)
管理学(130109)
管理学院(129411)
研究(112164)
中国(90665)
(77946)
(75207)
科学(63906)
财经(61320)
(56993)
(56926)
(55752)
中心(54282)
(53208)
业大(51406)
经济学(48859)
研究所(47324)
北京(46576)
财经大学(45359)
(44420)
农业(44364)
经济学院(44303)
商学(42828)
(42569)
基金
项目(247072)
科学(197935)
研究(184396)
基金(182185)
(155973)
国家(154645)
科学基金(136695)
社会(120594)
社会科(114689)
社会科学(114660)
(97125)
基金项目(96045)
自然(86939)
教育(85366)
自然科(84878)
自然科学(84858)
自然科学基金(83422)
(79571)
资助(74097)
编号(73219)
成果(57588)
(56304)
(55837)
重点(54705)
(52300)
创新(51894)
(50957)
国家社会(50738)
课题(49986)
教育部(49050)
期刊
(174185)
经济(174185)
研究(107033)
中国(73582)
(65627)
管理(64219)
(52358)
科学(48312)
学报(48176)
大学(39325)
技术(38930)
学学(37302)
农业(36159)
教育(35999)
(35353)
金融(35353)
财经(31274)
业经(30528)
经济研究(27413)
(26850)
问题(22939)
(22205)
技术经济(21551)
(19384)
财会(19009)
统计(17941)
商业(17852)
科技(17671)
(17635)
现代(17504)
共检索到556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  赵映雪  
促进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然而,关于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潜在机制依然存在争议。本文利用中央政府“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3年的企业层面数据,探索了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有效约束了受规制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并促进了其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做出贡献的结论在考虑政策设计的非随机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同时期的其他环境事件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环境规制对一般贸易和非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更明显,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力度可以强化环境规制与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关系;机制检验显示,由环境规制引发的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为政府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祝树金  谢煜  段凡  
现阶段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出口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研究如何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阐释了其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非线性机制;进一步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U型"影响效应,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渠道作用;但该影响效应因企业贸易方式、所有制类型、要素密集度和融资约束程度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姬潇涵  周定根  刘东华  
为探究节能低碳能否顺应制造业“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战略目标,释放环保与经济双重红利,文章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制造企业出口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影响出口绩效的效应和机理。研究发现:节能低碳政策显著改善了企业出口绩效,包括出口规模扩张、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出口产品价格降低;机制检验揭示了节能低碳政策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出口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企业对节能低碳政策更敏感,而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节能低碳政策对出口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据此佐证了发展中国家背景下的“强波特假说”,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姬潇涵  周定根  刘东华  
为探究节能低碳能否顺应制造业“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战略目标,释放环保与经济双重红利,文章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制造企业出口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影响出口绩效的效应和机理。研究发现:节能低碳政策显著改善了企业出口绩效,包括出口规模扩张、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出口产品价格降低;机制检验揭示了节能低碳政策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出口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企业对节能低碳政策更敏感,而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节能低碳政策对出口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据此佐证了发展中国家背景下的“强波特假说”,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常德鸿  
将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企业创新显著地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对加工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增强创新因素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影响更多地是通过集约效应的传导。研究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外贸结构提供了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冬冬  杨德彬  苏理梅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同时,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呈"U"型,目前我国仍处于拐点的左侧,即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不利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同时,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在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而在清洁行业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呈"U"型;并且,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质量影响也会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波  杨先明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劳动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管理效率及强化劳动者生产的"干中学"效应三条途径显著提升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且这一促进作用对经营时间较长、生产率较高、多产品出口、非国有、纯加工贸易及高法制执行效率区域的高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更大。进一步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仅以扩展边际方式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还显著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分散度,促进企业内资源优化配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下一步调整提供了政策思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野青   王冠宇  
随着全球贸易网络不断深化、贸易格局不断演变,供应链问题已成为关乎企业以高质量产品出口为表现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理论上,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将以中间品投入为代表的供应链行为纳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方程中,发现对供应链施加技术规制会通过中间品投入质量和中间品投入成本两个渠道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实证中,本文借助中国对中间品进口发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供应链技术规制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并使用2000—2014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进行检验后发现,供应链技术规制会引起企业最终品出口产品质量的上升。从影响机制看,一方面,供应链技术规制会导致企业中间品进口质量上升,进而连带最终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供应链技术规制并未明显增加企业中间品进口成本,原因在于,由其引致的合规成本被中间品出口商吸收,未转嫁到中间品价格中去。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技术规制所产生的出口产品质量效应会随着技术规制类别的变化以及企业类型的变化而呈现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源于不同类别技术规制所产生的规制效果的差别,以及不同类型企业在产成品与供应链之间的敏感程度、弹性空间、质量转化能力上的差异。本文结论表明,从供应端提高规制要求是提升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刘玉伟  张佳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和中介效应角度考察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效果会因投资主体、投资来源、投资区位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企业创新受要素密集度、企业类型与贸易方式异质性的影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3)企业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偏中介效应,能够解释20%左右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丽英  齐月  
文章从技术创新路径的视角研究了技术创新效率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理论层面,探讨了技术研发效率、技术转化效率和综合技术创新效率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经验层面,利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的贸易数据,以修正的H-S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业26个子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然后进行了总体和分类别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综合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技术研发效率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在高技术行业体现的最为显著;技术转化效率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最大的影响效应存在于中技术行业。基于此,文章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文革  耿景珠  杜明威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表征,并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愈发深远的影响。研究使用中国2000—2014年行业层面的机器人应用数据、企业层面的机器人进口数据以及中国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两类微观数据,检验工业机器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实证结果均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样本选择偏误及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准自然实验同样稳健,且促进效应随引进时间递增。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和劳动要素升级三个渠道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卫斌  
低碳经济转型有助于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1年237家沪深A股上市跨境电商企业,实证检验低碳经济转型对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就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展开探讨。研究表明:低碳经济转型有助于提升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经济转型对高收入地区、东部地区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绿色技术创新在低碳经济转型影响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据此,提出完善产业低碳绩效考核制度、打造差异化外贸格局以及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胡鞍钢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通过"中间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该效应因企业生产率水平、融资约束、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因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和中间品技术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发现,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进口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此外,行业出口质量的动态分解显示,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集约边际,扩展边际的作用有限;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质量提高的贡献高达55%,其在中间品进口促进行业出口质量提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