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7)
- 2023(11164)
- 2022(9652)
- 2021(8555)
- 2020(7473)
- 2019(17191)
- 2018(17047)
- 2017(32987)
- 2016(17849)
- 2015(20445)
- 2014(20803)
- 2013(20706)
- 2012(19631)
- 2011(18046)
- 2010(18364)
- 2009(17588)
- 2008(17435)
- 2007(15961)
- 2006(14241)
- 2005(13224)
- 学科
- 济(95478)
- 经济(95376)
- 管理(57449)
- 业(49682)
- 企(41283)
- 企业(41283)
- 方法(36566)
- 数学(32195)
- 数学方法(31923)
- 财(22842)
- 地方(21220)
- 中国(20712)
- 农(20629)
- 制(19375)
- 学(18925)
- 业经(18149)
- 环境(16930)
- 体(14082)
- 贸(13974)
- 贸易(13969)
- 地方经济(13748)
- 融(13623)
- 金融(13619)
- 易(13490)
- 务(13483)
- 财务(13450)
- 财务管理(13413)
- 银(13386)
- 银行(13356)
- 农业(13312)
- 机构
- 大学(275308)
- 学院(274152)
- 济(125013)
- 经济(122501)
- 管理(101926)
- 研究(96258)
- 理学(87074)
- 理学院(86117)
- 管理学(84674)
- 管理学院(84165)
- 中国(73099)
- 财(58322)
- 京(57412)
- 科学(57040)
- 所(49894)
- 财经(45618)
- 农(45343)
- 研究所(44863)
- 中心(43454)
- 江(42745)
- 经(41026)
- 经济学(40252)
- 业大(39015)
- 北京(36241)
- 经济学院(36050)
- 农业(35495)
- 院(33983)
- 范(33836)
- 师范(33496)
- 财经大学(33423)
- 基金
- 项目(174484)
- 科学(137159)
- 基金(127532)
- 研究(126561)
- 家(110678)
- 国家(109821)
- 科学基金(93557)
- 社会(82668)
- 社会科(78402)
- 社会科学(78378)
- 省(68006)
- 基金项目(67181)
- 自然(58967)
- 自然科(57507)
- 自然科学(57487)
- 教育(57402)
- 划(56551)
- 自然科学基金(56417)
- 资助(52847)
- 编号(49940)
- 成果(41408)
- 重点(39718)
- 部(39467)
- 发(38343)
- 制(35823)
- 创(35755)
- 课题(34868)
- 国家社会(34780)
- 教育部(33921)
- 创新(33712)
共检索到419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寿峰
现有研究环境污染的文献,很少关注雾霾污染,并且基本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更为主要的是,多数研究没有考虑影子经济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影子经济的存在会削弱环境规制的强度和有效性。本文从影子经济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影子经济及腐败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动态半参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子经济对我国雾霾污染的具体影响。理论模型表明,环境规制增强对环境污染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前者取决于企业采用更加清洁的技术引致的污染减排及企业产量的变化,而后者则表现为通过扩大影子经济规模加剧环境污染;此外,影子经济和腐败都会恶化环境,且腐败会放大影子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实证分析支持理论结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冬民 尚嘉欣
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2016年陕西省下辖10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及雾霾污染(PM2.5浓度值)等数据,以ArcGIS10.3为数据分析平台,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各年份经济重心坐标与雾霾污染重心坐标,多角度探讨经济重心和雾霾污染重心转移轨迹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经济重心总体上向西南方向偏移,经济重心在经度和维度上偏移距离分别为1.76 km和8.33 km,雾霾污染重心总体上向东北方向偏移,雾霾污染重心在经度和维度上偏移距离分别是4.37 km和3.59 km。经济重心轨迹呈现较大变化其整体偏移距离为8.51 km,雾霾污染重心轨迹变动较小其整体偏移距离为5.66 km,陕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雾霾污染程度存在不均衡性,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关键词:
陕西省 经济重心 雾霾污染重心 演变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三维 张臻 甘杨旸
隐性经济作为制度监管的漏洞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然而目前仍缺乏应对隐性经济及雾霾污染的长期有效的治理措施。文章采用MIMIC模型测算了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隐性经济规模,结果表明各省份隐性经济规模年均值介于11.74%~17.35%之间,并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基于对雾霾污染空间相关性特征的检验,文章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异质性(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隐性经济及其交互作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隐性经济的存在会弱化本地及邻近地区正式环境规制的治理效力,甚至使其无效化。非正式环境规制的规范性压力抑制了本地的污染性隐性经济活动,是治理隐性经济及雾霾污染的有效工具,但其并未对邻近区域的隐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与隐性经济的交互作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据此,文章从规制工具及隐性经济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杨博
京津冀是我国雾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除了自然环境因素,京津冀雾霾污染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城镇化进程、工业生产和机动车的研究,结果表明燃煤、扬尘、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是京津冀雾霾污染的四大因素。同时在对雾霾污染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四维空间分析法",从利益补偿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与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设计京津冀三方联动雾霾治理机制的总体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娟 祁毓
文章构建了交互效应的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近年来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和机动车使用对雾霾污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能起到改善作用。从环境管制来看,事前的环保法规有显著效果,而事后的环境处罚则效果不明显。此外,治污投资也能对雾霾污染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从区域差异来看,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社会关注度也较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强,预期来看治理效果会比较好。
关键词:
雾霾污染 能源结构 机动车 地区差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玉桃 孙菁靖 张萱
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高质转型的前沿阵地,在目前以经济集聚为要义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下,雾霾防治正面临新一轮的压力,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基于城市群集聚经济的视角,实证分析珠三角异质性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直接影响上,珠三角城市群各类环境规制的减霾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命令型环境规制可以发挥较好的短期减霾效应,投资型环境规制对雾霾的抑制效应具有跨期性,而费用型环境规制存在失灵现象。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存在倒N型关系,且大部分城市处于集聚加剧雾霾的第二阶段,尤其是在命令型环境规制的干预下,经济集聚需跨越更高的拐点才能进入抑制雾霾的第三阶段。(2)间接影响上,珠三角各类环境规制都能通过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产生作用,但无法释放有效的减霾效应,不过强化城市群的中心极化水平可以改善费用型环境规制的失灵问题。(3)反向影响上,珠三角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新时期区域雾霾防治和经济绿色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屈小娥
环境规制的规制效应已引起广泛讨论,但鲜有文献探究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又是制定环境规制政策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规制通过中介效应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基于2001—2015年省际层面PM2.5浓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命令型环境规制、经济型环境规制和监管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否通过中介效应促进雾霾污染减排和规制工具的类型有关,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各异,目前发展阶段命令型环境规制是改善雾霾污染的重要手段,并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间接降低雾霾污染;经济型环境规制的直接效应显著,其间接效应仅限于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优化;监管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尚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其间接影响仅限于产业结构调整。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经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大于命令型和监管型环境规制,中西部地区命令型环境规制的作用较大;三种环境规制均能够通过倒逼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降低东部地区的雾霾污染,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仅限于命令型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降低雾霾污染并未产生显著影响。雾霾治理中选择何种环境规制工具,应根据地区特征考虑相应的制度安排、实施成本和各种规制工具的优化组合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雾霾污染 双重效应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雪
文章通过构建非线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要素影响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门槛变量影响下,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作为门槛变量时,经济对雾霾污染倒"U"型假说初步呈现,经济增长在门槛变量跨越门槛值后对环境负效应有所放缓,而在不同人口聚集和对外开放程度下,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程度出现明显的加剧。从各个省市门槛跨越情况上,跨越门槛值先后不尽相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泽义 徐宝亮
本文通过引入影子经济构建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污染排放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存在影子经济的情况下,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并运用普通面板和考虑污染溢出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环境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会直接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同时规制强度的增加会扩大影子经济的产出规模从而间接增加污染排放。对中国的实证分析也支持这一理论结论,中国环境规制对污染的直接影响为负,环境规制通过影子经济规模对污染的间接影响为正。总体而言,环境规制对中国污染的总体净影响在2001年
关键词:
影子经济 环境规制 环境污染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泽义 徐宝亮
本文通过引入影子经济构建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污染排放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存在影子经济的情况下,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并运用普通面板和考虑污染溢出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环境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会直接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同时规制强度的增加会扩大影子经济的产出规模从而间接增加污染排放。对中国的实证分析也支持这一理论结论,中国环境规制对污染的直接影响为负,环境规制通过影子经济规模对污染的间接影响为正。总体而言,环境规制对中国污染的总体净影响在2001年之后表现为正,说明现行环境规制未能有效遏制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从区域层面来看,环境规制正向净影响的区域呈现空间聚集,其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南部和西北地区等三大区域。
关键词:
影子经济 环境规制 环境污染 空间溢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卓 潘敏杰
本文利用中国200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竞争视角,结合我国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体制,考察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的策略选择行为及对雾霾污染的作用。静态博弈分析表明,地方政府通过权衡自身的环境规制收益与成本进行策略选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中央政绩考核体系的不断调整,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的竞争中采取“差异化”的策略选择,对雾霾污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肯定环境规制政策与财政分权对治理雾霾污染的积极效果。为此,应继续完善并加强多元化的政绩考核体系,厘清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及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楚海
文章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下同)2014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研究,选取雾霾中三大主要污染成分PM_(10)、SO_2、NO_2的年平均浓度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这三种成分在中国省份之间确实存在空间效应,其中华北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尤为严重,表现出强烈的"高高集聚"分布形态,华南地区则表现出以广东省为中心的"低低集聚"状态,其他地区空间效应则不明显。其次,通过LASSO高维变量选择方法,分别从22个社会因子中筛选出对三种雾霾组分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最后,根据筛选出来的变量,利用空间回归分析方法,对雾霾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究,发现中国第二产业中工业废弃物排放是PM_(10)和SO_2的主要来源,而NO_2的主要来源则主要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另外,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治理废弃项目投资能有效地降低这三种污染物的浓度,从而降低雾霾天气发生的频率。
关键词:
雾霾 空间分析 LASSO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阿忠 郑万吉
从理论上总结出经济增长、FDI及环境污染两两交互影响的研究体系,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VAR模型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冲击在时空上的传导过程。研究发现:经济大省如北京的经济增长发生冲击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产生微弱但持久的正效应,同时对FDI也存在正向影响;FDI大省如江苏的FDI增长在3期内会拖累自身经济增长,长期则表现出对经济持久的拉动作用,但同时也会增大周边及自身环境污染;河北的环境污染分别在4期与3期内对经济增长与FDI有促进作用,但长期内则会抑制经济与FDI的增长。此外,还结合模型半参数部分探讨了在财政分权制度下,经济增长、FDI与环境污染的协同发展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冬 黄震方 黄睿 侯国林 曹芳东
以雾霾污染和入境旅游发展的典型区中国中东部为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函数、重心模型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实证了1998-2016年雾霾污染与城市入境旅游的时空动态关联。结果表明:时间层面,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均衡,雾霾污染是入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内会对入境旅游的稳健性产生显著负向冲击,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冲击趋于缓和;空间层面,雾霾污染和入境旅游重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北偏移,研究期间两者空间重叠性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整体上两者呈显著空间负相关,局部空间关联模式以高—低和低—高集聚为主,雾霾对豫东、徽北和鄂中等地的入境旅游市场影响最为突出,且具有空间依赖性。本研究可为区域入境旅游业合理应对雾霾天气,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攀 吴玉鸣 鲍曙明 仲颖佳
文章在对国内外与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相关的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ArcGIS软件将NASA提供的2003-2016年全球遥感地图年均PM_(2.5)浓度栅格数据值解析为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具体的数值,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与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SDDPDM)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之间是否存在EKC曲线以及引致雾霾污染空间溢出的因素进行了经验识别。结果发现,中国(整体)、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均存在雾霾污染EKC曲线(中西部地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处于雾霾污染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剧的EKC曲线第一阶段(拐点为第二阶段)。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离雾霾污染EKC曲线拐点的距离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离雾霾污染EKC曲线拐点越近,该区域雾霾污染EKC曲线越显著;反之,则越不显著。中国(整体)、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离各自雾霾污染EKC曲线拐点的距离分别为中等、较近及较远,故,在上述三种情况下,雾霾污染EKC曲线的显著性会出现差异。交通运输对中国雾霾污染治理起到了消极作用;科技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及教育水平对雾霾污染治理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FDI对中国雾霾污染治理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而东部地区FDI则相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