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7)
2023(16721)
2022(14181)
2021(13506)
2020(11595)
2019(26900)
2018(26508)
2017(50773)
2016(27243)
2015(31561)
2014(31415)
2013(31268)
2012(28726)
2011(25755)
2010(25761)
2009(24198)
2008(24155)
2007(21057)
2006(18142)
2005(16384)
作者
(77366)
(64862)
(64655)
(61828)
(41151)
(31115)
(29587)
(25252)
(24560)
(23126)
(21969)
(21881)
(20651)
(20497)
(20336)
(20141)
(19389)
(19149)
(18699)
(18651)
(16016)
(15868)
(15656)
(14683)
(14619)
(14567)
(14378)
(14277)
(13011)
(12778)
学科
(113549)
经济(113403)
管理(85972)
(78889)
(65761)
企业(65761)
方法(54338)
数学(48322)
数学方法(47797)
(40961)
中国(31718)
(30305)
(26114)
业经(23428)
(23056)
财务(22991)
财务管理(22924)
(22434)
贸易(22423)
(22409)
(21891)
企业财务(21785)
地方(20023)
环境(19356)
农业(19193)
(18659)
银行(18628)
(17913)
(17709)
金融(17704)
机构
大学(393122)
学院(391216)
(165945)
经济(162712)
管理(152614)
理学(131559)
理学院(130191)
研究(129086)
管理学(128089)
管理学院(127375)
中国(101356)
(84535)
(82325)
科学(76476)
(64333)
财经(64295)
(61383)
中心(60593)
(58411)
(58138)
研究所(57864)
业大(55404)
经济学(52168)
北京(51730)
(48396)
农业(48274)
师范(47907)
财经大学(47675)
经济学院(47152)
(46548)
基金
项目(259666)
科学(205380)
基金(191242)
研究(189511)
(165904)
国家(164598)
科学基金(142117)
社会(122138)
社会科(115913)
社会科学(115882)
基金项目(100455)
(99376)
自然(91391)
自然科(89269)
自然科学(89243)
教育(88285)
自然科学基金(87653)
(84096)
资助(79578)
编号(75913)
成果(62070)
(59293)
重点(58415)
(54452)
(54161)
课题(52237)
国家社会(51593)
教育部(51309)
创新(50843)
(50612)
期刊
(177178)
经济(177178)
研究(114750)
中国(79797)
(70950)
学报(58412)
管理(55243)
科学(54906)
(54680)
大学(45192)
学学(42529)
教育(37927)
农业(36928)
(35744)
金融(35744)
技术(34320)
财经(32694)
经济研究(29671)
(27966)
业经(27150)
问题(23437)
(20624)
(20447)
统计(19709)
技术经济(18929)
(18754)
财会(18278)
理论(18071)
(17888)
世界(17685)
共检索到581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斌  李拓  
以中国式分权为视角,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土地财政引起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及环境规制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规模扩张直接加剧了环境污染;低水平的环境规制会刺激土地财政规模扩张而加剧土地财政的污染效应;经济增长、城市化、能源效率等也是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钢  潘孝珍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它可以通过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从理论上分析,大多数研究结论都认为财政分权与污染量排放存在负激励,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1998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与污染物排放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污染物排放规模的指标,选择支出分权度与收入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外商投资总额、工业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还将所有省份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贲友红  李向东  
采用2004—2014年中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控制环境污染可能存在的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从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说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权恶化了环境污染,财政支出分权则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贲友红  李向东  
采用2004—2014年中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控制环境污染可能存在的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从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说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权恶化了环境污染,财政支出分权则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闫文娟  钟茂初  
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并存以及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之间"GDP竞赛"的过度竞争是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先从理论上提出假说,然后利用1999-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式财政分权确实增加了外溢性公共物品(如废水)以及覆盖全国的纯污染公共物品(如二氧化硫)的污染排放强度,但并没有增加地方污染公共物品(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排放强度;由于排污费收取的人为因素较大,排污费政策对污染物排放的抑制效应不明显;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有选择地放松了一些上缴税收高的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硫以及固体废物排放的监管,这样便呈现出污染物在不断增加,排污费的收入也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郭莹莹  
笔者利用我国30个省1999年~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也说明了财政分权可能会降低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管制力度。同时笔者还发现,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和上一期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将加重本期环境污染程度,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刘华  
基于2003~2013年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扩张、财政分权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城市人口密度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加重了环境污染;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空间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仍表现较强的持续性;随着人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财政分权由加剧环境污染向遏制环境污染方向转变,而在空间城市化的不同阶段,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均保持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东滨  蔡洪鹏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利用中国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就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方向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负相关的;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正相关的。依据数据测算,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2007年达到这一临界值,即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第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梅  
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合成了中国式分权(环境分权和财政分权)与文化非正式制度的各项指标,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式分权、文化非正式制度及其互动机制,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环境分权与文化非正式制度因素加剧了环境污染,而财政分权制度则有利于环境质量的优化,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地区间的"策略性"减排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春  
在现有文献对财政分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2007—2017年国内31个省份数据分析,就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地区环境污染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排污费的收取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财政补贴能够对影响效应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引入直辖市变量分析治理环境污染的财政补贴,发现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同时在环境治理方面优于其他省份。基于此,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地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理顺地方政府财政分配方式、强化地方环境治理责任机制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万里  戎姝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重点围绕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首先,结合当前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基本事实,勾勒和总结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并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与公共品供给偏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构建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框架;其次,对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主要来源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统计分解,找到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再次,以中国式财政分权有关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检验政府教育支出偏向城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强化财政分权改革对环境治理的作用被提升为"十三五"国家战略的高度。基于此,本文选择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探讨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从基准回归分析来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分权异质性来看,不同的财政分权水平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也是有所差异的。故此,应继续强化财政分权改革措施,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促进环境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根能  张玉果  沈婧雯  
采用1998~201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以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为财政分权衡量指标,以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以人均GDP、工业化水平和FDI等为控制变量构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以收入分权度,还是以支出分权度来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都与环境污染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支出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收入分权度,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度的提升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要大于西部地区。研究还发现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全国和东部地区成立,在中西部地区不成立。对于各个控制变量,它们在不同的样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志伟  
文章构建了"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理论模型,并以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区工业产出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和污染物减排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业污染物排放对于产出增长具有刺激作用,同时产出增长又会引起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从而证明了中国工业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但由于环境规制投资依然不足,规制效率相对偏低,治理的整体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分阶段看,"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在过去十余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2008年后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分地区看,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中,而环境规制的效果仅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平  杨梦洁  
中国式财政分权具有经济权利下放而政治权利高度集中、收入分权度低而支出分权度高的特点,这些特征在负面导致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低下。首先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其次选取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财政支出分权度、财政收入等因素对于政府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对政府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有显著的负效应,并且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负效应更为明显,总体上随时间推移政府环境治理积极性持续下降;最后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