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3)
- 2023(11577)
- 2022(9765)
- 2021(8592)
- 2020(7092)
- 2019(15668)
- 2018(15269)
- 2017(28970)
- 2016(15163)
- 2015(16687)
- 2014(16355)
- 2013(15990)
- 2012(14991)
- 2011(13537)
- 2010(14000)
- 2009(13450)
- 2008(12945)
- 2007(11934)
- 2006(10849)
- 2005(10090)
- 学科
- 济(80437)
- 经济(80354)
- 管理(58120)
- 业(50559)
- 企(44127)
- 企业(44127)
- 方法(24626)
- 数学(20749)
- 数学方法(20602)
- 财(19734)
- 地方(19671)
- 中国(19582)
- 业经(17416)
- 制(17210)
- 技术(16705)
- 农(16015)
- 环境(14790)
- 学(13702)
- 地方经济(13494)
- 体(12876)
- 技术管理(12333)
- 划(12266)
- 银(11908)
- 银行(11892)
- 融(11876)
- 金融(11874)
- 务(11745)
- 财务(11724)
- 财务管理(11700)
- 行(11409)
- 机构
- 学院(221727)
- 大学(221076)
- 济(105644)
- 经济(103731)
- 管理(85881)
- 研究(76806)
- 理学(73038)
- 理学院(72313)
- 管理学(71454)
- 管理学院(71020)
- 中国(59128)
- 财(50533)
- 京(45112)
- 科学(41006)
- 财经(38827)
- 所(36985)
- 江(35232)
- 经(34980)
- 中心(34376)
- 经济学(33942)
- 研究所(32673)
- 经济学院(30085)
- 北京(28495)
- 财经大学(28432)
- 院(27966)
- 农(27728)
- 州(27082)
- 范(26576)
- 师范(26367)
- 业大(26239)
- 基金
- 项目(141120)
- 科学(113977)
- 研究(107836)
- 基金(103766)
- 家(88474)
- 国家(87755)
- 科学基金(77194)
- 社会(73523)
- 社会科(69936)
- 社会科学(69920)
- 省(55724)
- 基金项目(54346)
- 教育(48858)
- 自然(46024)
- 划(45089)
- 自然科(44954)
- 自然科学(44944)
- 自然科学基金(44191)
- 编号(41242)
- 资助(40698)
- 创(35005)
- 成果(34138)
- 制(32943)
- 重点(32021)
- 创新(31826)
- 部(31805)
- 发(31665)
- 国家社会(31432)
- 课题(29902)
- 教育部(28314)
- 期刊
- 济(127724)
- 经济(127724)
- 研究(74668)
- 中国(50212)
- 财(41508)
- 管理(37802)
- 科学(27617)
- 学报(26900)
- 农(25661)
- 教育(23288)
- 融(22585)
- 金融(22585)
- 大学(22123)
- 经济研究(21541)
- 技术(20948)
- 学学(20903)
- 财经(20787)
- 经(18123)
- 业经(17979)
- 农业(16743)
- 问题(15594)
- 技术经济(13695)
- 贸(12048)
- 科技(11426)
- 世界(10930)
- 策(10561)
- 国际(10485)
- 经济管理(10385)
- 统计(10299)
- 现代(10261)
共检索到35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卫东 唐德善 史修松
文章以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及其与创新能级的交叉项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表现出复合效应特征,创新能级向前沿面靠拢并越过不同门槛时,复合效应从显著的抑制叠加效应向不确定或正向累积效应转变,最终转变为显著的激励叠加效应。环境规制的复合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为显著的激励叠加效应;中西部地区为正向累积效应,当前的创新能级水平距离环境规制能够产生显著的激励叠加效应的门槛值尚有提升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志军 陈伟 杨朝均
运用2008—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算了考虑能源消耗和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利用所构建的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我国各省区的创新驱动能力。将环境规制划分为行政型、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三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创新驱动及两者的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创新驱动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促进中国经济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志军 陈伟 杨朝均
运用2008—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算了考虑能源消耗和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利用所构建的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我国各省区的创新驱动能力。将环境规制划分为行政型、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三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创新驱动及两者的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创新驱动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促进中国经济绿色增长方面,环境规制与创新驱动不仅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而且两者还显示出一定的协同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大量环境问题,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品和外部性特征,使得环境污染无法依靠企业及个人自主解决,因此,需要由政府作为约束和激励主体制定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环境规制工具将产生环境的服从成本和违规成本,导致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面临环境保护提升与企业绩效下降的矛盾性困境。在环境成本提高的拉动与推动效应下,企业必将选择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行为,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和污染排放,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和谐统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 吴梦楠 雷淑珍
以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增长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经济增长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和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五个维度构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人力资本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研究期间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2)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0.035 9%;(3)只有当人力资本处在较高的水平时,环境规制才能发挥其正向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论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也为当前中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雨森 路正南
文章基于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算,最后通过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视角下双向FDI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水平较低,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差异分布特征。(2)双向FDI的提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3)环境规制与双向FDI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4)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环境规制分组的经济增长质量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低环境规制组中,加强环境规制会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因此,中国要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力度,发挥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 吴梦楠 雷淑珍
以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增长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经济增长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和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五个维度构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人力资本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研究期间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2)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0.035 9%;(3)只有当人力资本处在较高的水平时,环境规制才能发挥其正向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论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也为当前中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本文基于2009-2016年中国273个城市面板数据,系统剖析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以及基于制度环境的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扭曲要素配置与破坏制度环境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抑制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渠道。同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存在多维空间异质性,其负向作用效果在中西部城市、非中心城市以及高保增长压力城市表现的更为突出。此外,引入制度环境变量的门槛检验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对城市创新的负向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补偿机制,随着政治、金融以及法律环境的逐步完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负向作用力度将会弱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炜
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扩散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扩散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驱动机理缘于在微观层面上,它能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采用诸如节约要素投入、优化要素组合、采用新资源等技术方法获得成本效应。在宏观层面上,通过生产要素的替代和重组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驱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在新技术的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模仿和反馈效应使创新得到改善和增强。创新扩散机制是由创新扩散的对接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的有机整体。针对我国创新活动和创新扩散存在的问题,设...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创新扩散 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志基 贺灿飞
新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作用。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数据基础,基于OP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新估计,本文研究了创新活动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创新投入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TFP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的城市研发总投入相对较高;但是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地区并没有在东部地区集中布局。城市TFP的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效应。城市制造业研发总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向影响城市TFP;而研发投入的泰尔系数对城市TFP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研发投入在制造业产业间的多样化更利于城市TFP增长。本研究揭示了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环境下,创新投入确实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清煌 高明
本文从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出发,选取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存在经济增长数量抑制效应和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效应的双重作用,而环境分权则进一步加强两极分化,即在提升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效应的同时,恶化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分地区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数量效应并无差异,而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东西部环境规制倒逼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而中部环境规制促使经济增长质量下滑;环境分权在东部地区呈现出有利于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推动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却呈现束缚效应。此外,伴随节能减排...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增长 环境分权 联立方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跃 卜曲 彭春香
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综合指标体系测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运用Moran’s I指数观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区域之间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群特征明显。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关系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效应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本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性、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均有积极的作用,区域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仅对经济增长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劳动力数量是一把"双刃剑",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和消极...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红莉 蒋鹏程
财政分权作为调整和控制地方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对地方创新活动和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五个维度构建刻画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抑制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进而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建立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发现,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抑制作用具有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随着研发强度超过1.9207%,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质量将会从抑制转为促进。因此我国应当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处理好央地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关系,完善创新驱动体系,提升地方政府的自有收入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佳美
组织创新是组织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组织创新行为通过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三个维度驱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由于组织创新是一个打破旧的组织系统、建立新的组织系统的过程,在旧系统被新系统替代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无序状态,组织创新无序状态制约着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对组织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组织创新无序状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约束分析,并提出组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组织 组织创新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